新聞中心

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成功舉辦

2024-04-07 | 來源 公號“中國城市規劃”2024-04-03 |

20244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舉行☔️。張錦秋院士是全國著名的建築師👨🏽‍💼,主要探索城市與建築領域的傳統與現代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註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2023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陜西省科協共同推薦的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張錦秋院士館成功入選2023年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44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舉行🏋️‍♂️。本次交流會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以下簡稱學會)主辦,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承辦🤽🏻‍♂️,來自規劃領域和建築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分享與張錦秋院士的故事𓀉🤷🏿‍♂️,研討先生數十年來的學術思想👨🏽‍⚕️。

交流會現場

嘉賓合影

大師簡介

張錦秋院士,是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應用於當代建築的領軍人物,開創了中國建築新唐風的時代。

張錦秋院士🍉👫🏻,193610月生於四川成都💂🏼‍♀️。1954—1960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畢業,1961—1966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建築歷史和理論研究生💇🏿,師從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至今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從事建築設計,任院總建築師。1991年起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風景環境規劃學術委員會第一屆委員,1999年起歷任學會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五屆理事會特邀理事😂。2022年😆,榮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

四十多年來,張錦秋院士的設計思想始終堅持探索建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註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多項獲國家級金🏷、銀✍🏼、銅獎。張錦秋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她參與了毛主席紀念堂和北京圖書館設計,主持西安鐘鼓樓廣場、大唐芙蓉園🤘🏻、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等規劃和建築設計項目。出版了《從傳統走向未來》《長安意匠》(共七冊)等學術著作🤙🏻。先後獲得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梁思成建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獎最高成就獎和全國優秀規劃設計獎,她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國際編號為210232號的小行星✔️⛹️‍♂️。

學術思想交流會

主持人:石楠𓀏,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石楠首先代表學會💺,對張錦秋院士為規劃學科📸、規劃行業、規劃學會的貢獻表達了深深的感謝之情。石楠表示👳🏼‍♂️,張錦秋院士治學嚴謹,為人寬厚🏋🏼‍♂️,在各方面都堪稱楷模🧛🏽,帶動了年輕一代建築師、規劃師的發展。學會終身成就獎是學會的最高獎勵,張錦秋院士立德育人,獲此獎項是眾望所歸。

王建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王建國談到,張錦秋院士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在建築領域,也包括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建築歷史等,是一位全才🦸🏿‍♀️。師從梁思成的她🤐🈹,對中國重大標誌性建築創作的貢獻🧚🏽,不言而喻🍙,特別是西安古城的保護。以張錦秋院士的名字命名一顆小行星,是對她成就的褒獎和認可⛱。尤為難得的是,張錦秋院士是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建築、城市中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實踐家🗂🫅🏼。她是前輩、師長,亦是引領者和集大成者。“要做好一名人民建築師”,這是她對自己的一個深度表述。張錦秋院士是每一個人應當學習的最好的榜樣,也是他前進中重要的燈塔之一🚣🏿‍♂️。

吳誌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吳誌強認為,在學界,女性被稱為“先生”的人不多,張錦秋院士正是其中一位🫵🏽。他發自內心地敬仰張錦秋院士。張錦秋院士在多個方面都做到了融會貫通。第一,她將中國傳統和現代有機地融為一體。她的作品,是現代的🧑🏻‍💼、但不是西方的,是中國的🧑‍🧑‍🧒、但不是過去重復的。這是非常大的貢獻。第二,她將建築與環境、規劃融合。和諧建築,不僅僅是建築內部🚵🏼,對於城市建設而言,還要把建築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第三👩🏽‍🏫,她發揚了科學家精神,科學與人文融為一體。最後,她跨時代的創造、創新👩🏽‍🔬,不斷提出新理念,言傳身教✩,讓年輕一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思想和為人修養,受益良多💧。感謝她對後輩的關心、關愛和指導🤷🏼。

李曉江,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李曉江回顧了與張錦秋院士在北川災後重建中一起工作的經歷,特別表達了對張錦秋院士作為總顧問在抗震紀念園設計過程中化解主題立意設計難題的敬佩之情,錦秋院士確定將靜思主題🧷、英雄主題、幸福主題融為一體,在5.6公頃的建築面積中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跡,其中神來之筆為紀念碑和國旗位置的確定🏋🏿🌀,解開了中軸線敘事的邏輯。張錦秋院士一直鼓勵建築師與規劃師緊密合作,而規劃學會代表規劃行業為建築大師頒發終身成就獎,不僅表達了對張錦秋院士在規劃領域🤽🏻‍♀️、城市設計領域造詣的尊敬🎒,也體現了規劃與建築天然的緊密聯系💃🏼。錦秋院士不僅是前輩,也是善良𓀗🔡、厚道的長者,感謝錦秋院士在學術和工作方面的幫助。

趙中樞,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原副總規劃師

張錦秋院士榮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是學界期望🏛,眾望所歸♝。趙中樞從三個方面談了他的體會。第一,尊重歷史環境,創造和諧建築。“錦秋的長安”與“長安的錦秋”是一個人與一座城的互動共榮⌨️。張錦秋院士有深厚的歷史功底和文化素養👋🏽,在設計中尤為重視對歷史環境的尊重。她既關註城市的建築,亦重視鄉村傳統建築。第二,遺址保護是前提◀️,促進民生是目的。編製《唐華清宮遺址保護規劃》時,張錦秋院士表示,保護規劃是上位規劃,是設計和建築創作的前提🧝🏼‍♂️👩‍🦽‍➡️。第三,大唐芙蓉園,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張錦秋院士概括大唐芙蓉園為:以大唐文化為內涵、以皇家園林格局為載體🔂,服務於當代的大型主題公園👩🏼‍🏫。她在保護與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創建了眾多紮根地域⛺️、富有文化內涵與時代特色的地標式建築✍️,孜孜不倦地尋找並表現城市之魂🙂,是學習的楷模。趙中樞衷心祝願張錦秋院士創作之路常青,何止於米,相期以茶。

尹稚,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監事長、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

尹稚首先對張錦秋院士和韓驥先生對其在工作和學術研究中的關懷和幫助表達了感謝。尹稚說,意昂体育平台有一門《建築與國家尊嚴》的課,這門課中很多的案例照片都來自張錦秋院士的作品⛑。張錦秋院士的作品恢弘大氣、人設天成,充分體現了“皇居壯、天子尊”這種建築與國家尊嚴的密切結合。尹稚結合魯迅先生給易俗社的題匾“古調獨彈”🎂,談了中華文化在張錦秋院士的作品中實現了“古調新彈”🏌🏿‍♂️,體現了中國氣魄💂🏽‍♂️、大國風範,提高了中國建築師在國際上的聲譽。此外,尹稚為張錦秋院士填了一首《江城子》🦑,以表祝福。

楊保軍💠,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

楊保軍表示🌂,在與張錦秋院士的相處中,感受到了院士的匠心卓絕🏉、技藝精湛,才情斐然👩🏽‍🎤👩‍🦳、氣度高華,這是由內至外的修養修為。張錦秋院士影響了一座城,她在西安一輩子的耕耘,塑造了西安獨具特色的品格和文化精神。改變世界的是科技🧑‍🎨,但引領世界的是思想😣,張錦秋院士的學術思想對建築界和規劃界的引領作用是巨大的👈🏼。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保護、傳承、弘揚💢、創造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之走向未來,這是政治責任,也是歷史使命。張錦秋院士很早就踐行了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並融入到她的藝術創作中,這一點尤其珍貴🙍‍♂️。楊保軍以“匠心卓爾振唐風,千載名城一脈通🫲🚣🏼。閱盡世微回首笑,霜華染就錦秋紅”四句話送給張錦秋院士以表祝福。

趙元超,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築師

趙元超表示,張錦秋院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學者🃏,還是一位有著諸多成績的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第一,張錦秋院士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和老一輩的使命擔當,凸顯文化自信。第二,張錦秋院士對西安這座城市有著重大貢獻和影響。在很多理論探索方面,她先知先覺。在建築界最早提出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創作觀𓀜🧙🏽,進而發展到核心建築理論。最早踐行城市設計思想和實踐相結合。張錦秋院士的作品很多時候不能孤立地當做一個單體建築來看🌨,而是反映了建築與其周邊完整的關系。在西安,她最早提出城市近現代的保護。關於什麽是建築💆,張錦秋院士曾說過👼🏻,建築,首先是老百姓的生活舞臺🤷*️⃣,然後是政府的工作抓手👨‍👩‍👦,最後才是建築師的表現平臺😞。建築是為人民服務的空間。

王軍⛷,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軍從張錦秋院士與企業、西安、行業🚏🙅‍♀️、未來這幾個層面的關系談了感受🐲。第一🪶,西北院能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與張錦秋院士的設計思想指導作用和人才培養息息相關。她對中華文化理解深刻👨🏼‍⚖️,基於更廣闊的思考和視角,對山水格局👳🏽、規劃、空間、景觀、建築風貌、建築文化等綜合一體的考慮,創作了經典作品。第二,一個張錦秋,半座長安城。西安城市肌理和城市風貌的奠定👩‍👧‍👧,張錦秋院士功不可沒。第三🏬,張錦秋院士是一位有著非常深沉情感的設計師,她很關註建築的藝術性和文化性,尤其關註建築對人的影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僅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質量,也增強了城市的文化🙄。第四,張錦秋院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對規劃、建築全方位的理解和探索🏝,兼顧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為未來行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李琪,陜西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李琪分享了兩點感受。第一💪🏻,張錦秋院士的作品非常美。生活中她是一位美學大師,建築創作中她對每一個作品精益求精🏄🏻,所以作品越來越有韻味、越來越有風格,也越來越讓人留戀。張錦秋院士的作品能夠體現西安歷史文化及特色➿🏋️,達到一種和諧與同頻🌯,溫厚典雅、自然端莊,擁有純正的隋唐風範與氣質。第二,每當遇到困難,總能得到張錦秋院士的指導和諄諄教誨✋🏻。不止得到問題的答案🕹,還有問題背後的道理🈂️,收獲人生的智慧。張錦秋院士不僅是一位建築大師,更是美學大師、藝術家、教育家📡,是李琪的人生導師,也是每個人想與之交往的朋友。

周慶華,陜西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西安建大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顧問

周慶華首先向張錦秋院士表達敬意🚽,另外也感謝她多年的關心與支持。周慶華談了兩點感受。第一🎤,平和之中的堅持🍂。盡顯其個人魅力與風采🤌🏻🦹🏻。張錦秋院士引領了西安、也引領了整個團隊的風貌和氣質🥁。第二🏊🏿‍♀️,洞察之中的謙虛🗓。盡管張錦秋院士總稱自己只是做建築的、不懂規劃,未必很熟悉具體的技術細節,但她對規劃重要的方向性和本質性問題,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例如西安究竟是向南走、還是向北走,政府具體在哪裏等👐🕵🏼。張錦秋院士不單只關註建築,還對整體有著深刻的思考和專業的認知。

呂成,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呂成表示很榮幸生活在這座“錦秋之城”。他回憶了兩個特別深刻的場景。一是少年時期與阿倍仲麻呂紀念碑的合影,其舒適的尺度和典雅的氛圍💁‍♂️,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一個是高中時期在彼時剛剛完工的“三唐工程”的長廊裏躲雨0️⃣,感受著微雨連綿的寂靜,在張錦秋院士的作品中,完成了空間美學的啟蒙。張錦秋院士讓西安人真正感受到了建築空間的美⏫,重塑了跨越時空的文化自信。後來♓️💁🏻,他有機會到張錦秋院士身邊學習、工作🧚🏼,學習到城市孕育建築文化,做建築要有規劃視野,要從城市角度看待建築問題🥷🏻。張錦秋院士的作品不僅從城市空間👦🏻,還從時空角度來考慮問題,重點考慮時間的關系。同時,張錦秋院士也特別註重團隊建設和設計思想的傳承🧑🏽‍🍼↔️。與其相處的年輕人都深受其創作思想👩‍🦼‍➡️🛥、工作態度和人格魅力的影響,希望將她對後輩的教育傳承並傳播出去。堅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價值;探索不斷發展的建築技術🔐,創造符合當代的建築;以實踐為探索,用作品發聲。

王樹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陜西省教育廳廳長

王樹聲談到,他們剛開始學習規劃專業的時候,還是比較崇尚西方理論的🏊🏽‍♂️,而張錦秋院士的報告讓他們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中國規劃的方向。張錦秋院士在建築領域的成就,大家都已經很清楚。而在規劃領域👵🏿,她亦將思想傳承、旗幟高舉🧎🏻‍♂️,在實踐中,讓後輩們懂得如何記住中華傳統🖕🏻,如何在實踐中創新中華傳統,如何在發展中活用中華傳統🧑‍🏭。西安的小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些空間🚶‍➡️,很多都是張錦秋院士創造的👨🏿‍🍼🕵🏻。這些空間在中華傳統裏是非常重要的,它們成為城市的標誌😸,成為未來青少年內心精神家園的重要空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青年學生們在這些空間中領略中華文化的自信,領略中華規劃和建築的傳統。這些思想在他們心裏生根發芽,一代代接續下去。在張錦秋院士的指引下🧑🏻‍🦼,大家共同推動中國城市規劃的學術傳承,助力青少年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李子釗,陜西省規劃協會理事長

李子釗表示,張錦秋院士既是學者又是長輩,祝願張錦秋院士藝術思想常在🎅🏽、設計理念永放光芒⏩。希望陜西省的規劃工作在規劃學會的指導下順利開展🔭。感謝西北院對陜西省規劃學會工作的大力支持。最後祝願張錦秋院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高朝君,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華夏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高朝君表示,他自1989年畢業到西北院工作✊,就由張錦秋院士帶領做景觀設計,由此開啟了設計生涯,受益良多。結合工作他談了兩點體會。第一,堅守。張錦秋院士不僅是文化自信的堅守,更是個人理想信念的堅守。從1983年到2007年,25年一以貫之的設計理念,需要強大的堅守和不斷的付出👨🏻‍🍳,她做到了。不僅要從學術層面研究張錦秋院士的設計思想🥫🏇🏻,也要探討建築師內在精神的追求。她將人生坐標👩🏼‍🎤、事業追求和個人情感融入作品中,為中國城市文化建築的特色發展提供了一種成功路徑👀。第二,作為一名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的作品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美感、空間上的美學意境🌜🙇🏿‍♂️、功能上的使用需求,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質和形象。這些作品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嵌入了城市的脈絡格局🛀🏿。社會美譽是對一名建築師重大成就的最美詮釋,她是後輩們不斷研究和學習的楷模。高朝君表達了對張錦秋院士的栽培和教誨的感謝👨🏻‍🦳。

彭浩,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彭浩首先祝賀張錦秋院士榮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這是張錦秋院士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建西北院的高光時刻👁‍🗨。回想一年多以來學習院士、服務院士🈂️,一方面,從思想高度🤸🏻‍♀️、工作深度上,院士對傳統文化的執著精神,規劃服務城市、服務人民的理念,以及其核心建築思想文化🐻‍❄️,都深深感染了他。另一方面,院士待人非常有溫度,平時工作中耐心聽取、仔細交流。這都是值得後輩們學習的方面🦹🏿‍♀️。

授獎儀式

楊保軍理事長代表學會向張錦秋院士頒發中國城市規劃終身成就獎

張錦秋院士與學會專家學者合影

學會理事長楊保軍代表學會向張錦秋院士頒發中國城市規劃終身成就獎,學會副秘書長曲長虹為張錦秋院士獻花。

年近九旬的張錦秋院士依然聲如洪鐘、擲地有聲🚵🏻,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張錦秋院士講話

最後💁🏿‍♀️,石楠表示🙋🏻‍♀️,一個張錦秋,半座長安城。張錦秋院士之於西安,不僅是建築、城市,更是一種文化引領👮🏿‍♀️,塑造了中國現代化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張錦秋院士是在用“心”做設計,堪稱人生楷模😩、行業典範,她科學求真🕌、求善求美🍻。唐長安之所以有巨大的影響力♿️,因其有傳世的思想和傳世的作品☪️,而張錦秋院士的作品🈲🧞‍♀️,是能傳世的👮🏽。中國對於全世界的貢獻,不僅僅是減貧🕵🏻、人居環境的改善🧖🏿‍♂️,而在於對世界規劃學術思想有什麽貢獻👳🏿‍♂️,這才是能傳承的🫥。總書記所說的“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其實張錦秋院士一直在自覺而全面地踐行,她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以下為張錦秋院士講話全文:

首先,對各位專家學者出席這個活動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楊保軍理事長給我頒發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這使我這個年近九旬的老會員感到無上的光榮、無比的欣慰。在此🏩,我對中建總公司和中建西北院長期鼎力支持、提供有力的工作平臺👩🏽‍🔬🙇‍♀️,對陜西省、西安市規劃界多年來的愛護與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我與規劃結緣,始於學生時代🪿,對中國大型皇家園林的學習研究⚓️,使我在吸取傳統建築文化的同時,樹立了規劃意識。慶幸我生逢其時👨🏽‍🔧,在國家興旺發展的大背景下🗡,在幾位老一輩規劃大師的指導和提攜下,我得以參加了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活動👴🏽。改革開放以來,在學會的關懷和在座各位專家學者的支持和幫助下,我的工作領域從建築設計擴展到城市設計。記得上世紀90年代,我有幸參加城市規劃學會在深圳舉辦的我國第一次有關城市設計的學術交流,並讓我在會上介紹了西安鐘鼓樓廣場的設計⁉️,隨後在《城市規劃》期刊上發表了這篇文章,這對一個建築師是終身難忘的事情👨🏽‍🎤,是莫大的鼓勵。我體會到現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給我頒發終身成就獎,是對我建築人生的肯定🧑‍🍳👩🏿。當前🤸🏿‍♂️,中國城鄉現代化建設正面臨新的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城鄉規劃理論與實踐需要創造性繼承和創新型發展🎅。最近全國城市規劃學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提出“深耕專業、融入變革、拓寬視野、再創輝煌”這一主題,正當其時🧝🏽。我祝願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繼續發揮行業的龍頭作用🏌🏽🧑‍✈️。

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都是在新時期湧現出來的中國規劃界的領軍人物,我預祝你們勇立潮頭👨🏼‍🦰,再立新功👩‍❤️‍👩💁🏽‍♂️。我已經老了,但決心在規劃學會這座大學堂裏繼續學習,為中國城市規劃事業盡綿薄之力。最後,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闔家幸福🤸🏽‍♀️🧝🏽‍♂️、事業有成🛌,萬事如意。



相關新聞

  • 242025.03

    《周幹峙文集》發布暨周幹峙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5年3月21日,《周幹峙文集》發布暨周幹峙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召開👒,本次研討會在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指導下📠,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主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支持🏂🏻。研討會現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主任聶建國院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以及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建築學...

  • 232016.04

    過增元院士獎學勵學基金啟動儀式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舉行

    近日,意昂体育平台過增元院士獎學勵學基金啟動儀式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舉行。

  • 012007.11
  • 172024.05

    他是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院士專家研討周光召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

    2024年5月15日🏊🏽‍♂️💆🏼‍♂️,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70周年暨95華誕📥。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聯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舉辦了“周光召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研討會”。周光召的同事、朋友😄、學生等共聚一堂,暢談周光召嚴謹唯實、愛國奉獻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周光召先生是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理論物理所所長周善貴說,周光召的科學思想不僅深刻影響...

  • 012008.08

    吳征鎰院士獲中國植物學會終生成就獎

    7月13日,中國植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75周年學術年會在蘭州召開。

  • 122023.05

    徐旭常先生教育和學術思想研討會暨“清華意昂-徐旭常獎學金”啟動儀式舉行

    4月28日,徐旭常先生教育和學術思想研討會暨“清華意昂-徐旭常獎學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徐旭常先生的夫人何麗一女士、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姜培學院士🤦🏼、意昂体育平台原副校長倪維鬥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莊逢辰院士🏊‍♂️、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建中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嶽光溪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秦裕琨院士、新疆大學校長姚強以及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兄弟高校代表、同行代表、徐旭常先生生前...

  • 202024.03

    紀念何澤慧誕辰110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舉辦——“她的教導讓我終身受益”

    她把愛國深情全部傾註於對祖國科學事業的奉獻之中,她是對科學事業無私奉獻的典範,她是一位享譽世界的中國物理學家……她就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何澤慧,我國核物理、中子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的居裏夫人”。3月16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中國核學會4家單位聯合舉辦紀念何澤慧誕辰110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會上,何澤慧先生的後輩同仁紛紛表...

  • 102019.07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7月5日在京舉行🪄。

  • 182019.06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在近日召開的國際大壩委員會第87屆執行會議上🌴,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 252015.11

    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

    11月21日上午🦹🏿‍♂️,“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在意昂体育平台中央主樓舉辦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