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專家訪談︱張其錕:擴展新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2024-06-04 | 來源 公號“CityDS”2024-05-17 |

精彩導讀

第八屆“城垣杯·規劃決策支持模型設計大賽”已吸引國內外數百位實力選手報名參賽,選手們摩拳擦掌🦎,即將上演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本期由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張其錕和我們聊聊遙感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發展歷程、新技術影響下城市規劃的發展等話題。

張其錕簡介

張其錕,出生於19289月,現年96歲,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畢業💵🈹,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北京市計算中心主任7️⃣🚶🏻‍♀️‍➡️、北京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等職🪭,正局級離休幹部。1983年,張院長主持負責了北京首次航空遙感綜合調查“8301工程總體設計和實施工作👩🏼‍🦳,並於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特等獎👩‍❤️‍👨🔧,1988年被人事部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2001年獲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全國城市規劃行業資深規劃工作者貢獻獎

8301工程簡介

《北京航空遙感綜合調查》(以下簡稱調查)代號稱“8301工程👰🏼,是原地質礦產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兩部一市)的重點調查研究項目🚵🏻,也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字840170號一條龍攻關重大項目👰🏼‍♂️🏄🏽。首次在城鄉規劃領域利用航空遙感技術👶,輔以航天遙感資料,廣泛深入地為首都城鄉建設及科學研究搜集基礎資科,研究解決城鄉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如基礎地圖更新、城市綠化🛼、地質環境等),探索經濟可行的特大城市現狀調研技術方法🧎‍♀️‍➡️🪛。

調查工作歷時4年🧏‍♀️💾,聯合了33個中央和北京市的機關單位🤘🏿,共240余名科研人員參與🧏🏻🛌🏻。完成了41個專題研究,其中23項成果填補了北京基礎資料的空白。調查涉及測繪👐🏻、地質、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城市綠化、城市規劃、消防、文物保護、交通等14個部門的業務,取得顯著效益。該項工作對遙感信息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方面在當時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政府決策及管理立法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

一、回顧歷史,見證成就

8301工程項目中對於遙感在城市規劃行業中的應用體系是非常完整的,從技術方法理論到規劃實踐應用,請問您當時是怎麽設計這41個專題的呢?

張其錕📴:我在清華土木系讀書時屬於理學院👨🏿‍🔬,當時吳澤霖是我的老師🤙🏼,也是教務長,學院規定必須學一門社會科學,我選了兩門,一個是社會學,一個是中國通史🧝🏿‍♂️。社會學的基礎使我的觀點跟城市規劃簡單的物質觀念不同,我工作後也非常註重社會調查👩‍❤️‍💋‍👨。對於規劃我一直有著自己的看法🥑,不是只限於建築,還包括人文因素。另外,當時覺得遙感可以探討的領域很寬,不僅僅是人、地、房🤱🏻,還包括城市綠化等🌓,基於以上的經驗和經歷就把這個項目思路給拓寬了。

那個時候其實遙感的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麽普及🧑🏻‍🔬,您是怎麽帶領200多人推進的工作呢?

張其錕:當時很多人都不了解遙感☔️,所以我在多個場合宣傳遙感技術,進行了多次宣講🧬,包括各單位的黨委書記在黨校學習🚵,甚至市委會議。遙感技術能夠發展這麽快,不僅在前期進行了宣傳🚣🏻,而且調研中間各專題成果也辦了展覽會。每結束一個課題🧜🏿‍♀️,就進行宣傳、展覽,通過成果展覽改變很多領導對遙感的看法🛏,得到了多方領導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遙感的影響力。而且,針對各專業技術人員🧕🏿,我也開了遙感訓練班🤾🏼‍♂️,大家都覺得遙感能夠解決這麽多問題,都感覺很新鮮,也很積極,項目推進就很順利。

在當時,這麽多課題、工作組之間是采用什麽樣的工作模式👗?

張其錕:我們每個工作組都會定期的匯報進度,有了成果就向社會公布,也是對遙感技術應用宣傳的一種途徑。我們的41個專題成果也是逐個鑒定🕚,不是整個大課題都完了再鑒定。調查項目推進實行邊研究👩‍🍼、邊整理、邊應用👆、邊宣傳的工作模式,我們開了很多展覽會,包括在市委會議中的展覽會、地質學院中的展覽會,每次都有幾千人參觀。

8301工程是一個很龐大的組織工作🧑‍🧑‍🧒,在工作的實施中各方的合作以及配合是很重要的🏊‍♀️,您能簡要介紹一下合作的過程嗎🧔🏿‍♂️🧜🏿?

張其錕:我覺得地質部遙感中心起的作用很大,尤其在飛行方面📮。當時北京城區是禁飛區📔,我當時跑到軍委辦公廳的保密處去匯報了2次才準許飛行,那是很不容易的👨🏽‍🎨。當時的領航員,我們都叫他一根筷子飛行,因為他的航線操作飛的非常直。當時指揮飛行的時候👩🏼‍🌾,地面要有控製點🫔,也要有發報機,發報機就在市委的樓頂上,用來導航飛機的飛行航線,這些都是我來監管的🚺。所以🎫,“8301工程涉及很多線程並行的組織模式👰🤢,每個單位、每個技術人員在項目實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隨著調查數據資源的豐富🧜🏻‍♀️🫂,城市遙感在規劃行業的應用面臨著新的挑戰與問題。對於以遙感為代表的規劃數字新技術發展,您有什麽建議?

張其錕⏬:現代遙感的資源很多了,我們對數據信息的應用更應該走入連續的城市規劃,美國有本書叫“continuous city planning”,就是規劃是持續性工作👩🏻‍🦲🥇,它以動態的監測💐、評估和修正為一個前提。這本書是我在“8301工程查新時發現的🚵,我那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網絡進行國內外研究進展的查新工作了🌌,書中強調規劃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我們應在當前豐富多源的遙感資源基礎上🦵🏿,對城市進行動態監測、動態反饋、動態修正🪈,形成規劃上的閉環邏輯🦸🏻。

我覺得衛星遙感可以作為城市規劃的主要數據來源,再結合其他社會大數據資源🗣,比如交通、經濟、人文等,擴大城市研究方向及研究深度,例如,可以對樹種做識別⌨️、樹木亂砍亂伐監測等。這比城市規劃的內容更豐富,將城市規劃拓展到城市治理。

三、寄予未來👼🏿👭🏻,再創輝煌

數據多源也對我們開展分析和研究的要求更高。從2017年開始👹,我們設立了城垣杯·規劃決策支持模型設計大賽🧛🏼‍♂️,通過多數據的融合與集成,對現狀及未來進行評估、預測🏊🏿‍♀️,進而輔助城市決策及政府管理。對於規劃決策支持模型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您有什麽指導建議嗎?

張其錕:我覺得在規劃決策支持模型中的決策系統很重要,它可以輔助決策者選擇最優方案♣️。我認為現在研究規劃決策系統,應該以全面的生態要素為對象🧑🏽‍🎤,不應該局限於傳統城市規劃中的人🤪、地🚣🏻🤷🏽‍♀️、房。生態系統比規劃的含義更廣泛,它是一個系統化、動態化的大概念🚈,每個要素都互相關聯。要利用遙感或大數據等信息把人文和自然要素都結合起來,成為規劃的重要依據。而且👨‍🦼,規劃決策支持模型中的數學模型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在決策系統方法的研究中,要經常進行查新工作,註意國內外的科研水平🚝,擴寬思路,隨時掌握國際上熱點🤲🏿🧘、重點🧑🏽‍✈️,這對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給“城垣杯·規劃決策支持模型設計大賽”組織及參賽選手們一些指導建議。

張其錕🤟🏽:模型大賽是一個促進創新🏮、突破思路的平臺✋🏻,對整個行業😡、學科、科研教學都起到了推動作用。對於比賽選題要緊扣當下城市發展、規劃建設中的前沿,多進行查新探索工作,對國內外發展現狀分析以後🏹🙁,再定自己的研究內容🧑🏼‍⚕️。而且📡,還要把多源數據🫴🏽、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這些最新信息技術與規劃領域密切結合🧬🐏,立足實際,探索新思路、新實踐🤢。我希望選手們在研究中要保持嚴謹的態度🧑🏻‍🎨,在選題意義、方法模型、數據使用等方面能夠形成更多的創新成果🎸。

四、求知若渴,與時代同行

與書為伴,甘之如飴。已96歲高齡的張院長精神矍鑠,聲音洪亮🏄🏽‍♀️,仍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無論是專業領域內的新理論還是跨學科的知識🎯,他都積極地去探索學習。為了方便查閱各種學術資源,張院長搬家到國家圖書館旁邊,在圖書館裏有大把時間學習、閱讀🩵、思考👩🏻‍✈️。除了學識淵博,張院長的心態還始終保持著年輕和活力🚿,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現代化老頭➙。盡管已是耄耋之年,他依然跟上時代潮流🧝🏿‍♀️,能夠熟練運用各種電子產品🤮,並保持著上網學習、閱讀英文文獻的習慣🧍。作為曾經的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張院長時刻關註城市規劃新動態,熟稔遙感、GIS等技術,緊跟時代節拍。張院長詢問了我院近幾年數字規劃技術發展狀況⚀,指出當前城市規劃設計要素較多👩🏻,數字技術及應用前景的發展仍具有很大挑戰🈷️,我們規劃院要保持敏銳,走在前端。采訪中🫷🏼,張其錕院長一直強調註意國外的科研水平🧑🏽‍🦲,擴寬思路🔣,結合國內外研究內容探索新思路💣🧻,他一直在身體力行的實踐著這句話,也是對於我們新一代規劃師的期望和要求🕸。


采編:

胡騰雲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張蒙 北京城垣數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工程師


相關新聞

  • 292008.05

    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積極參與災區重建規劃

    【新聞中心訊 記者 崔凱】“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規劃院)組織師生員工為災區人民捐款50萬元,並第一時間組建專業的規劃專家組赴地震災區指導災後重建規劃工作。

  • 072024.04

    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成功舉辦

    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舉行。張錦秋院士是全國著名的建築師,主要探索城市與建築領域的傳統與現代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註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2023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陜西省科協共同推薦的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張錦秋院士館成功入選2023年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

  • 292018.05

    天津意昂會地產專業委員會舉辦“城市規劃與未來建築”專題論壇

    5月26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天津意昂會地產專業委員會“城市規劃與未來建築”專題論壇在富力大廈成功舉辦🕦。專題論壇圍繞“裝配式建築、新型防水材料、天津城市規劃....

  • 012007.11
  • 262007.10

    中外市長、專家匯聚清華探討“重塑城市活力”

    1 月2 2 日~ 2 3 日, 由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策劃的“ 重塑城市活力: 社會凝聚力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平衡發展”(B a l a n c e d Urban Revitalization between Social Cohesion and H...

  • 182009.06

    周幹峙👨🏼‍⚖️:城市是人類的家園

      周幹峙1930年出生於江蘇蘇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國家建委副處長,國家城市建設總局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天津市規劃局局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高級建築師,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建設部副部長、國際建築師協會理事👖;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特邀顧問👮‍♂️,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長期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和政策製定工作。曾負責編製西安市的總體規劃,天津...

  • 282011.11
  • 272011.10
  • 202024.03

    “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意昂交流研討活動舉辦

    2024年3月16日,“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意昂交流研討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一期)拉開序幕🎭,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体育副會長🫳🏿、意昂体育平台港澳研究中心管委會主任史宗愷出席並致辭😚。本次意昂交流研討活動由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港澳研究中心(下稱“港澳研究中心”)主辦,意昂体育平台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下稱“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聯合主辦👏🏽🗃,意昂体育港澳意昂工作組🤞🏽、深圳市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下稱“深圳...

  • 282019.03

    新技術助力石家莊“雙創”發展——清華意昂“三創”大賽現場見聞

    3月25日,石家莊希爾頓酒店🍏,39支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清華“學霸”創新團隊🤹🏼‍♀️,在經歷了一系列路演、評委提問等考核後,十余個項目最終勝出🍓。他們將代表京津冀賽....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