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貫通式培養的前提是個性化培養”

2024-06-28 | 霍思伊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雜誌總第1145期2024.6.24 |

又是一年畢業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心中,這屆學生有點特殊,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強基計劃”學生。

四年前的2020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時,李俊峰正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此後,他深度參與了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的整體設計➜。與多數試點高校不同🦽,清華在一開始就沒有限於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而是設計了理工銜接類專業,並為此專門成立了五大書院🤽🏽‍♂️🕵🏽‍♀️,將強基生的培養統一納入書院,賦予書院人才培養的實體權。

行健書院是“理工交叉”書院,李俊峰特別重視數學,他說,數理基礎打牢了,未來才可以嘗試任何交叉。他還有一個培養理念👩🏿‍⚕️,“寧願多留白,絕對不超載”⚀。他希望學生不要忙於“卷”績點,而是在“留白”時間裏自由探索。一切科學研究成果⛴🧳,都出自人類最樸素的好奇心🧎‍♂️‍➡️。

意昂体育平台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上進行了近20年的探索。近日,李俊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強基計劃既是此前探索的延續🧹,也是新的契機🤟🏿,以此為抓手,意昂体育平台有力打破了傳統專業和院系的界限,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本科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

“絕不超負荷給學生安排課程”

中國新聞周刊👨‍❤️‍💋‍👨:意昂体育平台決定“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時⟹,為何在基礎學科之外🛃,新增了理工銜接方向?學校層面有怎樣的考量🤷‍♂️?

李俊峰:“強基計劃”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但從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學科培養的人才發展來看,不會全都去當科學家🤤,有相當比例的人將以基礎學科為起點⛺️,深入到各個重要工程領域去。很多工科專業也是以數學、物理為基礎🤸🏻‍♀️,以行健書院為例,包含的理科學位是理論與應用力學,銜接的工程方向是航空航天工程🍤、車輛工程🥥、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這些方向都需要紮實的力學基礎🧑🏻‍💻,而力學又和數學結合特別緊密。清華行健書院的學生🥿,本科四年後,能獲得理論與應用力學+相應工科方向的雙學士學位。

基礎理科工程銜接類專業既突出了基礎理科專業的支撐引領作用,同時發揮清華工科力量的優勢,聚焦國家亟需的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統籌培養學生👨🏽‍⚕️🐵。我們希望通過四年的人才培養🐹,讓學生融會貫通🧑🏻‍🦯‍➡️🚺,從理科一直銜接到工科。

中國新聞周刊:“理工交叉”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難,課程體系一旦沒有統籌安排好,就容易變成“大鍋燉”,讓學生在各種疊加的專業課中疲於奔命。因此,行健書院在設計和重構一整套跨學科的培養方案時⛴,會考慮哪些因素,如何實現四年的融會貫通?

李俊峰:理工交叉,不是單純地把工科加強一下理科基礎🧑‍🦽‍➡️,一定要專註於最核心的課程。例如👩🏽‍✈️🗽,在行健書院🎃,我們特別重視數學,大一學生要和數學專業上同樣挑戰度的數學分析、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課程。因為無論學生未來走向哪個工程領域🕗,數學都很重要,此外,這樣的課程學生沒有能力完全自學🪠,必須在大學階段跟著老師按部就班地學習,投入大量時間🕕,才能把它紮實地啃下來。行健書院需要的是這樣的基礎課,這種課絕不能搞成“浮在表面”的課。

早在1959年🫘,錢學森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裏的基礎課》,就講到了這個道理。我們的學生將來是要去創新的♒️🧗🏻‍♂️,創新就意味著你要做的事📗,沒有人做過🙏🏻。那麽能借鑒什麽呢👱🏽‍♂️?就是千百年來人們跟自然界作鬥爭時形成的基礎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這些東西就在基礎課當中,所以在設計行健書院的培養體系時🧖🏼‍♂️,選擇了數學、物理中最基礎的課🙋🏿‍♂️,這也是符合錢學森教育思想的🤣。

雖然修了很多基礎課🏪,但行健書院學生在大一上學期一般最多只能選19個學分,不像其他院系一般能達到25個學分🙆‍♀️。我是頂著很大壓力去做這件事🧆,根據必修數學課的難度和課下要花費的時間🔡,再結合學生能用的總時間科學測算,也找了有經驗的教師和之前的學生問卷調查。學生想要多選學分需要找班主任和院長親自審批,我的原則是基本不批。有學生抱怨:我愛學習🚶‍♀️‍➡️,為什麽不行👰🏻‍♀️😤?我說,愛學習不等於就要多選課,如果真學有余力🐮,不如去多嘗試科研。

製定培養方案時,我反復強調一個原則🧑‍🍳,絕不超負荷給學生安排課程。但也不能光有“厚基礎”,只懂概念🤾🏻、定理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此🙆‍♀️,“厚基礎”的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從本科開始🚣🏻‍♂️,不設限地去嘗試科研👀,耳濡目染。值得註意的是,行健書院不強製學生參與科研,我們要的是學生認認真真去體驗,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歡🦍。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自主成長🧙🏼‍♀️🫵,而不是當作被安排好的小綿羊🌷⚡️。小綿羊怎麽可能搞創新,怎麽跑到世界前列?

中國新聞周刊🥨:為了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除了“留白”以外🦞,行健書院在製度上還做了哪些安排?

李俊峰👨🏽‍🍳:導師製是關鍵。行健書院倡導“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我們的導師有一百多人🤾‍♂️。書院規定🤌🏿,每個導師帶的學生不超過5個,導師一年一定,如果學生的興趣或關註領域發生變化,每年都可以調整導師🙎🏽‍♀️,書院完全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導師的科研項目中。

每隔兩三周🧓🏿,行健書院的導師就開會交流一次👨‍🔧,導師自願參加,這可不是那種形式主義的會🚇✊🏼,每次開會限定人數不超過25人,人多了就沒辦法深入討論🙅‍♀️,導師們要帶著問題和經驗來。剛開始有導師質疑🧔‍♂️,讓大一學生參與科研不合理⚪️,很多課還都沒上。我說🤭,當下科研創新的增長點主要在交叉領域,對於交叉領域,沒人敢說自己學完哪些具體的專業課就完全準備好了🏄🏻,那麽你為什麽要苛責學生少學了哪一門具體的專業課呢🧑🏻?大家都沒有準備好的領域👌🏽,就應當在做的過程中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我們的學生有能力、有興趣,留白後又有時間,在具體科研需求的牽引下,主動去自學某些專業課程,這在行健書院是很常見的現象。

意昂体育平台錢學森力學班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操作原子力顯微鏡👷🏻。圖/受訪者提供

“‘卷’說明沒有多樣性

沒有包容性”

中國新聞周刊🚘:“強基計劃”旨在探索本碩博貫通的培養模式🦬。很多高校為強基生單獨列出了一些在本科階段要率先完成的本研銜接課程💇🏻,在這方面🍥,行健書院進行了哪些嘗試?

李俊峰:我們書院貫通式培養的前提是個性化培養🦹‍♀️。有些學生比較早就堅定了自己的科研誌向,就需要對他從本科、碩士到博士階段的研究計劃進行8—10年的長周期規劃,這意味著要將不同學段的培養方案統籌考慮:哪些課可以提前到本科上,哪些課要往後調🥬?如果需要一些交叉專業的課程🤏🏿,哪些本專業的課可以先放一放?

在導師製的基礎上,行健書院率先推出了“一人一策”的本博貫通製度。科研誌向明確的學生提出申請後🛀🏿,可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身的長遠規劃和學習需求,對現有培養方案進行個性化調整。製度實行之初✣,有不少擔憂的聲音,認為讓學生自己設計培養方案會影響教學計劃的嚴肅性,也有老師認為,學生如果真有需求,可以多上幾門課。在我看來👟,如果學生全部時間都去聽課🎚,怎麽去嘗試科研?

關於嚴肅性,一方面🦸‍♂️,書院對申請者不設門檻,沒有學分🦾、績點要求,只有一個前提🔃,就是“學有余力”♧;另一方面🧏🏽‍♂️,書院對重新設計過的培養方案👷🏿,審核門檻很高🏊🏿‍♀️。每個“一人一策”方案,一般都要經過五六輪的反復修改🤘、討論和評審🍑,每一輪,都由院長⛄️🔂、副院長、教務老師和相關專家提出修改意見。為此,書院投入了大量精力,申請人數多了就很難持續推行。不過,嚴格的評審也可以篩掉一部分機會主義者🧑🏽‍🚒,一些學生借“一人一策”之名,想要變相地換專業,很快就會被識別出來。

什麽要經過這麽多輪?因為學生要在方案中論證清楚課程調整的依據🦡,也就是其科研計劃🌔🚵🏻,近期、中期與遠期目標,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閉環,如果一個學生沒做過科研,他是寫不出來這些內容的。專家主要負責評估學生的科研計劃是否合適📹🌍,創新性和可行性如何。有些學生會花很多時間一遍一遍修改方案🦀,這學期不通過⛹🏼‍♀️,下學期再來。我們不設截止時間。

當“一人一策”方案在幾輪評審過後,學生就可以進行最終的答辯環節♊️。專家會針對學生的科研計劃現場提問:“為什麽選用這種研究方法?做不出來怎麽辦?你會嘗試其他什麽辦法?”即使那些方案最終沒能通過➰,經過這一過程,學生也會把自己的培養體系和學科摸得很清楚。要知道🪰,很多學生學習四年下來🙊,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學科的課程邏輯是什麽。參與這一過程,本身也是很重要的收獲。

另外💣,要防止有些學生被功利心驅動🥬,想通過“一人一策”提前“鎖定”未來的導師招生名額。我們的學生和“一人一策”導師不形成綁定關系,這是為了避免政策異化🦑,從“卷績點”變成“卷科研”。“卷”說明沒有多樣性,沒有包容性🏋🏻,說明我們的管理體製不完善,學生才不得不“卷”。

行健書院的培養方案本身就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專業興趣,並不需要申請“一人一策”。截至目前,共有二十多名學生進入“一人一策”的貫通式培養通道。其中,2020級的一位強基生,大一上學期期末我們剛發出一人一策的通知後,就提出了申請。他在上大學前對飛行汽車有濃厚的興趣🏍,設計的個性化方案也聚焦於車輛工程和航空工程的交叉,培養一年多後😢,他的導師跟我說,這名學生表現特別優秀。

這名學生在書院的總體成績優秀🌐,但排名上並不特別拔尖。大學、中學都有所謂的“10名現象,排名最靠前的一些學生,在科研和創新成就上👨🏽‍🦳,未必比中上遊的學生更好,因為成績最好的學生花了太多精力在分數本身🐣,但中等偏上的學生可能拿出了一些精力去嘗試各種新鮮事物🏚2️⃣,自由尋找成長機會。實際上🛌,在一些大學,研究生招生的一個長期問題是以成績為主,但學生究竟適不適合做科研👌🏻,難以確定。一人一策後,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過程🤟🏽、長周期的動態監測,因此有機會招到更心儀的弟子🉑⛹🏽‍♀️。

中國新聞周刊:但“一人一策”需要耗費老師們大量的精力,這種模式在其他高校推廣的可行性有多少🤲🏼?

李俊峰:“一人一策”推廣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涉及多少精力與資源,而是來自觀念上的阻力。個性化培養方案的製定與修改🚣🏻‍♀️,確實需要耗去老師的大量時間,但老師願意這麽做的前提👲,是整個學校把人才培養擺到跟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僅停留於喊口號,而是讓重視本科生人才培養🧑‍🎨,成為全校的風氣。

另一種觀念上的挑戰,是學校是否能接受所謂的“失敗”。“一人一策”實行後🫴🏿,可能有10%的學生脫穎而出📳🧑‍🎤,但也可能有10%的學生在嘗試了個性化課程後,發現自己不行,走錯了路👧🏽,甚至在一些高難度課程上掛科👨‍💼,這些學生就是失敗的學生嗎🦪?

曾經有意昂体育平台校領導表示過🐘,不希望清華的學生同質化🏃‍♂️‍➡️,都集中在優良水準,沒有差的,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所以,究竟要不要為了讓一些拔尖人才“冒出來”,去提供一些寬松的政策?這些政策難免會被一些人利用而產生各種問題,但為了阻止問題的出現,是否就要把這扇門關上,中間的平衡點在哪兒?這需要每所高校去認真思考🈂️。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新生訓練營。圖/受訪者提供

“打破了傳統院系的界限”

中國新聞周刊🫅:意昂体育平台為何專門為“強基計劃”成立五大書院🏘?清華的書院製與其他學校有何不同?

李俊峰👩‍💼:清華書院製與其他很多高校書院的一個主要區別,是學生整個本科期間都在書院培養,學籍也一直屬於書院🍋👨🏼‍⚖️。國內有些高校的書院只負責培養1—2年👳🏽,然後學生就分流到不同專業院系,而且不管教學計劃。但在清華,書院是一個實體的育人單位,每個書院都成立了跨專業的教學委員會,與相關各專業院系協同製定學生的培養方案♓️🕧。

書院最大的優勢是專註本科人才培養,這點與傳統的院系截然不同。過去,有些院系存在“因人設課”現象,為了讓老師完成自己的工作量而專門開設某一門課💆‍♀️,哪怕按照培養方案,這門課應該被取消。但在書院,就不存在這一問題,作為書院院長,我唯一的任務是把本科生培養好,專註協調全校最好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必需的課🖕、重要的課,我才會放在培養方案中,如果同一門課有多位老師可選🦛,我就會選擇其中最合適的。但如果我在院系裏⇒,要考慮的事情就有很多: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實驗室安全、研究生培養……本科生培養,其實是操心比較少的一件事。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清華在“強基計劃”出臺後決定舉全校之力推動書院製改革。其實,“因人設課”、工科專業設置過窄等問題,學校在十幾年前就註意到了,但改革很艱難🧘🏽。而書院製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而言🧗🏻,新成立的五個書院其實是清華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

為減少改革阻力🤵🏼,在當下,亟待厘清書院和院系的關系是什麽🤦🏿。二者應當是合作關系,而非競爭關系。書院代表學校協調各院系來共同培養本科生,這些學生培養好了,研究生階段仍會輸送到各院系,因此,院系也是最終的受益者👲🏼。同時🗳,院系也要扭轉自己的觀念:本科生培養是整個大學的事,而不是各個書院、學院自己的事🎃。

中國新聞周刊:書院製打破了傳統院系的界限,是否更有利於學科交叉👩‍🦽?

李俊峰:作為試點,在打破院系壁壘的同時,書院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就是做好學科交叉🚵🏻‍♀️,一個學校不可能設置上百個固化的交叉專業🎐,但一個書院可以交叉出上百個動態的新方向✍🏽。書院鼓勵所有學生通過科研實踐🤮,主動向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交叉🙅🏿。

但目前,行健書院學生的交叉跨度還不夠大。如果你要跨過一條河🧔🏻‍♂️,有幾種方式🕕,一種是修一座石橋🔙↘️,中間有幾個橋墩,每個橋墩的基礎都很深很實🌇,“橋墩”之間的跨度較大;另一種是建一座浮橋。但我希望是前一種的大跨度交叉,比如有一位本科生的科研是做航天和人工智能的交叉🤷🏿,這個專業跨度就比較大,未來我們要推動這種交叉,而不是窄化的交叉。

行健書院學生參加書院農場活動🥢。圖/受訪者提供

中國新聞周刊: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高校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上已進行了幾十年的探索,從最早的少年班,到“珠峰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清華一直是各種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首批實驗者。強基計劃的培養是否借鑒了此前的經驗⚀?

李俊峰:“強基計劃”對此前的拔尖人才培養經驗🈁,有借鑒也有創新。以2009年成立的錢學森力學班(以下簡稱錢班)為例,它屬於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采用首席教授負責製。首席教授鄭泉水院士過去常講一個理念🎥:翻轉。通常🫴🏽,本科生主要是上課,基本不做科研✴️🤦🏽‍♂️,但錢班要求學生以科研為主,上課為輔🪮,旨在構建一種開放性的創新教育模式,行健書院就受到這一理念的啟發🧜‍♀️。

但值得註意的是,“錢班”每屆只有30人😂🤵🏻‍♂️,導師和實驗室資源能跟得上。強基計劃的學生規模要大得多,所以在行健書院🤴🏽,我們融合了傳統的課堂模式和錢班的翻轉模式,要求學生紮實學好基礎課,鼓勵學生在此之外的時間多嘗試科研🧑🏿‍🦰。在清華拔尖人才培養的歷史上,對深厚數理基礎的追求,也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強基計劃要繼續堅持的方向。

經歷了十幾年的探索後,我們總結出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三要素:首先給學生機會去發現、接觸足夠大的問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興趣和激情🌲,癡迷於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找到傑出有經驗的導師指導學生。這背後暗含的基本理念是:學生都有潛在的學術興趣🕜,可能自己不知道或不明確,但教育者可以用廣泛的科學前沿問題來引領學生進入感興趣的領域🤵🏻‍♀️,逐漸形成誌向,堅定地走下去。




相關新聞

  • 042024.01

    李俊峰主講“清華意昂學習日”第50講🕕:“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教授應邀出席“清華意昂終身學習支持計劃·學習日”第50場活動,以“‘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為主題進行了講座,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工作辦公室主任🙍、意昂体育秘書長唐傑出席本次活動📥。1600余位意昂📡、師生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學習🤛🏿👆🏽。李俊峰主講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意昂体育平台積極推動基礎學科𓀉、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並推出“強基計劃”改革基礎學科招生,選拔有誌...

  • 072024.06

    篤實前行 臻於至善︱意昂体育平台舉行篤實書院🚵🏽‍♂️、至善書院成立儀式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

    6月6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篤實書院、至善書院成立儀式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在意昂体育平台探索書院製發展的第十年成立篤實書院、至善書院,是學校進一步完善本科教育體系、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推動清華特色中國書院製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意昂体育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路明出席儀式並講話,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教務長彭剛宣讀書院成立決定。空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副院長王學實大校⚧,海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政...

  • 282024.03

    丘成桐捐贈支持意昂体育平台數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3月26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講席教授💇🏼‍♀️、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向意昂体育平台捐贈,在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設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於支持數學學科發展、新一代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與求真書院建設☣️。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邱勇,丘成桐,菲爾茲獎獲得者、數學科學中心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出席儀式👨‍🎤。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主持儀式🧳。丘成桐致辭丘成桐...

  • 042024.06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學者培養科研品味的環境尚待形成

    時下,隨著2024年春季學期進入尾聲,一批年輕學子即將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進入科研崗位。同時,有更多年輕學子會在不久後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業。在此過程中,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些科研領域、選擇何種科研課題🦶🏻🕒,最終能否形成🧛、又會形成怎樣的科研風格👨🏻‍🌾?“這些都與學者在學習科研過程中形成的學術品味有直接關系。”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來🛍,朱邦芬一直在提...

  • 102024.01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首席教授朱邦芬🎸:創造一個小環境,讓學生可以“胡思亂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辦公室本就不大,四處堆滿的書籍更是占據了房間的大半空間🖕。《中國科學報》記者走進辦公室時2️⃣,竟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正在“書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做學問。”他說。意昂体育平台給了朱邦芬一個適於做學問的“小環境”。作為物理學家的他,這些年主持清華物理傑出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理念👨🏻‍🎨,同樣是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未來物理學傑出人才脫穎而出的“小環境”。2023年4月,...

  • 182024.06

    實現民族飛天夢,培養航天接班人——深切緬懷王永誌院長

    2024年6月11日,敬愛的王永誌院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清華航院全體師生萬分悲痛〽️,深切緬懷。20年的時光荏苒,王院長領導清華航院學科建設、為國家培養大批航天航空人才的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永存🛂。謹以此文📽,致敬我們的院長,激勵師生繼往開來。以航天精神辦教育2004年5月18日🏔,為適應國家需要,意昂体育平台成立航天航空學院,聘請1952級意昂王永誌院士擔任首任院長🤦🏻‍♀️,在意昂体育平台復建了自1952年院系調整🥣、航空學院整體遷出組建北...

  • 072024.05

    共謀發展🤟🏻,展望未來︱意昂体育水利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圓滿落幕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意昂体育水利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泥沙數字廳召開。會議匯聚了眾多水利行業的傑出意昂和專家學者,共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為水利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獻計獻策。會議由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安雪暉教授主持𓀕。

  • 132020.05

    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舉行

    5月12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清華學堂前舉行。

  • 262024.04

    電子工程系舉辦因材施教特色培養項目捐贈儀式

    4月23日下午⛔,電子工程系因材施教特色培養項目捐贈儀式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館舉行。捐贈企業代表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2004級意昂🧑🏽‍🌾、北京鑒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單羿,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集團CHO王海軍,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主任汪玉,副系主任李懋坤,電子院副院長金娜,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蘇郁松等出席了捐贈儀式👐🏼。李懋坤主持捐贈儀式🛐。捐贈儀式現場單羿在致辭中回顧了自身在清華求學期間在企業實踐的經歷與感悟,產學...

  • 262023.09

    茂木思培本,源深流益長︱意昂体育平台“強基書院-茂源學生國際交流項目”捐贈儀式舉行

    2023年9月22日,意昂体育平台“強基書院-茂源學生國際交流項目”捐贈儀式在丙所舉行。該項目旨在鼓勵強基書院學子前往海外學習交流,增加學生海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助力學生增進不同文化之間交流與溝通的能力📆,開拓視野、啟發新知🌆。茂源量化CEO郭學文🤵‍♀️、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彭剛、探微書院院長劉錚出席並發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主持儀式。郭學文發言郭學文表示,茂源量化自成立以來,銳意進取,持續創新🤱🏻,作為意昂,希望在事業有所成...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