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在蘇州中學求學的日子

    2007-11-21 |

    作者:錢偉長

    作者系中科院院士👩🏻‍🚒,著名力學家、數學家🧐,原全國政協副主席,193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

      在蘇州中學求學的日子在蘇州中學迎來“府學千年,新學百年“的慶典活動之時,學校編寫了校本教材《百年蘇中》。《百年蘇中》分為三卷:“三元春秋”🙎🏽、“碧霞春雨”、“道山春暉”。看到書名,我就想起了七十多年前,在蘇中求學那難忘的一千個日日夜夜,在三元坊蘇中校園內,碧霞池、春雨池畔,道山亭前,我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知識的乳汁,浸潤在諸多名師的教誨熏陶之中,確立了我奮發學習,報效祖國的人生目標🚎。

      1927,北伐勝利,江蘇的許多中學、師範進行改組。蘇州的省立一師改組為江蘇省立蘇州中學。蘇高中成立後,校長👳🏿‍♀️、教師都是新聘的,理科教師幾乎清一色都是東南大學的講師,文科教師都是在地方上聘的。像我的四叔國學大師錢穆就被聘為國文首席教師,沈同洽是英語首席教師,楊人楩是歷史首席教師,還有呂叔湘等,後來這些人都成了國內各大學的名教授。

      1928年秋季,我考上了蘇高中,但只考了最後一名。據聞我的考分很差,就是國文的文章寫得好,可能得首名,才被破格錄取的。也有人因為四叔錢穆是首席國文教師,認為有漏題可能,蘇高中校長汪懋祖曾派人到無錫調查,據報我的國文本來就不差,其他科目,只有歷史還不差🦗。可是這次中外歷史、地理是一起考的,中國史只占四分之一的分量,所以也顯示不出來,這樣還是以殿軍錄取了。

      蘇高中三元坊前,有個蘇州圖書館,藏有很多文史方面的書,而且這個圖書館和蘇高中只一墻之隔,不到十分鐘就能到達。當時蘇高中的呂叔湘等對中國文化也有興趣,他們成立了一個很密切的團體,首先推出一本高中國文選,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主講人就是四叔錢穆。這本教材自三代起一直到南宋為止,每一階段選兩三篇有時代性的代表文章,這本教材重點是講清每篇文章是在什麽時代背景下寫出來的,在當時起了什麽樣的作用,使學生學會了寫文章要有的放矢🦹🏼。在作文中往往結合當時的重大問題,反對不著邊際的空論⚰️。

      我那時很用功,但數學🧙🏼‍♀️、物理、化學等還是由於小學、初中基礎差而很困難。我最怕的是分數和小代數、平面幾何等。高中要學三角🕵🏼、大代數和解析幾何,對我都非常困難🕹💃。只有生物學,我喜歡顯微鏡中的圖像,那時我們喜歡細胞,叫教生物的吳元滌老師為“細胞”,叫他的兒子(是同班同學)為“小細胞”,我們是喜歡才這樣叫的。在蘇高中我喜歡的教師是地理教師陸侃輿,他是第一本中國分省地圖的創作者。上地理課主要是教我們怎樣看地圖,要我們畫一省一省的分省地圖,山、河🧓🏽、湖、城市⏱、鐵道、公路的表示方法,讓我們懂得比例尺寸👐🏻、經緯線👨🏼‍🦲、回歸線以及海和邊界等知識🛌🏼。每畫一省,一定要註明城市👩🏽‍🌾、河、山、湖的名稱,還要上色。我們第一次理解漢、滿、蒙🖋、回、藏的區域,知道了五口通商的意義,知道香港👩🏿‍💻🗡、澳門和遠東半島、臺灣原來都是被列強侵略割讓的領土等。尤其是比例尺的運用,學了不少平面幾何,並懂得了相似形的重要性了🏚。學地理可以用死記的辦法進行,本來我在學國文的時候,也是用的這個辦法,這本事我用得得心應手,所以地理學得很好,這對我一生都是很有用的,現在我每到一處心目中就會有幅地圖。

      有了蘇高中打下的基礎,到考清華的時候就看出來了。陳寅恪對時任清華教授的四叔錢穆說起入學考試中的國文考試題,他和楊樹達教授都主張出對對子的考題,他和楊樹達在幾種選擇中,選中了孫行者,本來是針對胡適之的,但答卷中竟有學生答了祖沖之,他們認為祖沖之也不錯,而且把這個學生寫的《夢遊清華園記》的考卷找了出來,是一篇很妙的賦。這篇文章他主張給100,四叔錢穆一看很像是我的筆跡。隔了一個星期後,陳寅恪又公布了歷史試卷,考題也是他出的,只有一個題,即要寫出廿四史的全部書名、作者🧏‍♂️、卷數和註者,結果很多考生考得很差,只有一個考生考了個滿分✍️。後來查出來,這兩個滿分的考卷都是我的。《清華周刊》上也登出了《夢遊清華園記》這篇賦。

      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應歸功於在蘇高中所受的教育👩‍🦼‍➡️。

      讀了《百年蘇中》,勾起我對母校深深的懷念。孔夫子號稱“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但恐怕誰也說不清,百年以來蘇高中培養出了多少傑出人才。感謝《百年蘇中》為我們記錄下了二百多位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外交大使、名師賢達等當年求學蘇中時的足跡,讓我們循著他們的人生起點去探究他們的生命軌跡與精神家園。

      我為蘇州中學這面高高飄揚於杏壇之上的旗幟驕傲!我祝千年母校永葆青春!

    (來源:光明日報 20071120日)

    相關新聞

    • 182011.03
    • 112022.05

      李政道的求學歷程

      李政道大家都知道孟子的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政道在年輕的時候,在逃離日本帝國侵略者統治的路上🍺,長途跋涉,孤獨逃難,身無分文🤎,不知前途在何方👩🏻‍🦰,走過了艱辛的求學之路🔄。1926 年11 月24 日🦹,政道誕生在上海一家殷實的家庭🎆🤹🏿‍♂️。父親名李駿康,1918 年金陵大學農林畢業,後進入一家德國洋行從事化肥進口🤟🏼。李駿康先生原居住蘇州🧝🏽,1925 ...

    • 212010.09
    • 292021.03

      緬懷!百歲院士沈善炯逝世,曾攻克金黴素打破美國壟斷

      3月27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3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6️⃣🤽🏻‍♀️。2020年2月13日👨‍👧‍👦,《中國科學報》以《沈善炯👨🏼‍🍼:炯途多舛 科學向善》為題,回顧了沈善炯院士戰亂中求學,不畏艱險、從加州理工學院學成歸國,攻克金黴素打破美國壟斷的經歷,以及後期在生物固氮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以下為全文。沈善炯:炯途多舛...

    • 282016.12

      任鶴天:過去的事情

      小時候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是“我坐在高高的白楊樹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想不到現在我自己來講過去的事情了。

    • 072022.04

      靈魂詩人王佐良:心智的風景線

      英語文學泰鬥王佐良的頭銜很多,比如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外國文學組組長,但在最了解他的人眼中🗣⚙️,在他的心裏★,排在第一位的或許是“詩人”。

    • 162018.03

      吳啟迪教授談👩🏿‍🔬:生命、同濟和江上舟

      “雖然九死一生,但我還是很樂觀✍️,別人都說我堅強。其實,我當時精神狀態是比較亢奮的,因為滿腦子想的都是同濟還沒進入‘985工程’🥚。”

    • 032012.08
    • 232009.02
    • 082022.11

      劉躍進4️⃣:記憶中的水木清華

      從姜老的書房出來👨🏻‍🔬,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落日的余暉映紅了西邊的天空👱。時惟早春💂🏽‍♂️,寒意未盡,而我內心卻溫暖如春。西溪舊地,道古橋邊🧑‍🎤,談話間,一個甲子的風雲,好像在指縫間倏忽滑去🧑🏻‍🎨,留下來的是對水木清華不舍的記憶🌾。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