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a5/7a467/44d92.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錢遜:論語是人生的常理-意昂体育
  • 新聞中心

    錢遜:論語是人生的常理

    2008-02-15 |

    記者 路琰

    錢遜,著名歷史學家錢穆之子,江蘇無錫人,1933年生。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現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

     錢遜一身淺色中式衣衫站在全球通名家講談講臺上,灰白色的頭發一絲不亂,總是淡淡地笑,自有一股從容安靜的氣度。有一句古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把這本書看作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統治學說。其實《論語》的思想用兩個字來說就是做人。它是中國人的聖經,是中國尋常百姓學習如何做人的根源。 

     講臺上的錢遜,更多的時候不像是學者,而像一位坐在自家院子裏嘮嗑的老大爺,從自己幾十年的閱歷中抽出最平常的字眼,慢慢地說給你聽。

     任重道遠的旅程

     人為什麽而活著?錢遜先將這個問題拋給了臺下的觀眾。除了衣食飽暖,人都會有更高的需求,都要追問:我一生忙碌奔勞究竟為了什麽?孔子對弟子第一條要求就是:誌於道。道,是指為人的大道,就是立誌做好人,這也可以說是孔子對人生全部的要求。

     做好人不是我講的,宋代書院裏,大儒調教小孩子的基本品性,就是讓他們立誌於道義,不要貪圖名利富貴。錢遜認為這樣的教育即使拿到現在,也不過時。我們總是在心裏盯著別人如何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忘記了首先要做一個什麽樣的人。實際上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首先在做人的大道上是無可挑剔的;這樣的人無論身處什麽樣的職業環境裏,都會如魚得水。

     這個道在《論語》具體指什麽?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句話可以解釋為,讀書人要內心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路程遙遠。錢遜提醒大家註意,曾子所說的任重道遠並不是講某一件任務,而是說一個人的人生,我們到這個世上走一遭,本身就是任重而道遠的一個旅途。一個人來到世間,你身上就有你的擔子,這個擔子要怎麽樣擔?曾子還有話,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要把弘揚仁道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一直到生命的終點。香港特首曾蔭權到北京來述職,溫家寶總理接見他時就把這句話送給他。溫家寶總理的意思是,你當了這個特首,就要為香港老百姓謀福祉。中國傳統儒家認為,人生是有責任的,不是說到這個世上快快樂樂走一遭,吃好、穿好就是快樂的人生。”

     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子路也向老師求教,如何才能成為君子?孔子送了他三句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身為君子,修身養性不只為自己,而且使別人也能夠得到安樂,更進一步還要使百姓都能夠過得好。所謂仁道即是如此,這是古代對帝王治國的要求,他身為君主,除了自己要成為君子,還必須為天下謀幸福。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其實是這樣的修養。”“仁道一直被看作儒家對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要求,它也是儒家的社會理想,眾生和諧共處,所有百姓都能由此過得幸福。

     別誤解了見義勇為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的群體價值,也一直有人質疑,這種文化否定了個人的人格獨立,也否定人的自我價值最大化。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被教育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舍生取義,這些小學生耳熟能詳的話語,仿佛是遙遠的壯士之舉,在長大成人後忙碌而瑣碎的生活中早被拋卻腦後。

     這些要求確實很高,並不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錢遜自稱是長年閉守校園的讀書人,但對社會和人事卻有難得的清醒:有一句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很多老百姓不識字,沒讀過這書,說不出這些道理來,但是他們實際上就是那麽做的,只不過他自己並不會提煉到這個高度。很多中國傳統儒家的核心價值其實就體現在日常小事上。比如說見義勇為,這是最簡單的要求,我這麽說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對,現在我們理解見義勇為不是一種英雄的行為嗎?要舍己救人,要和歹徒搏鬥,要不怕受傷不怕犧牲,錢遜說到這兒,淡淡一笑:其實是誤會了。

     見義勇為出於《論語》,原句是見義不為無勇也,就是見到應該做的事不做,就是一個膽小鬼。你看,沒有說一定要你犧牲生命救人。他講的道理很簡單,任何人遇到事情都要面對選擇:做還是不做;這其間就分出了差別。一種是應該做的我就做,不應該做的我不做;一種是這件事對我有利我就做,對我沒好處我就不做。

     該不該做這樣的道理人人都懂,可以成為一切行為的標準。錢遜回答一位觀眾對於如何教育孩子的提問時,也簡單到只此一句,告訴他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就行了。沒有誰生來是英雄,只是遇到關鍵時刻,才有了舍生取義之舉。千年來,從《論語》滲入我們民族魂魄的從來不是大道理,而是百姓人家最樸素的自我要求。

     幸福恰如蝴蝶

     在全球通名家講談的現場,很多觀眾提出了同樣一個問題:幸福是什麽?我們怎麽樣才能過得快樂。財富無法帶來最終的心靈滿足,那麽傳統文化是否是一劑湯藥?

     錢遜說中國人講求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簡而言之,就是要尊重別人,要幫助別人,不要妨礙別人;把自己放諸於群體之中,在幫助他人謀求幸福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的滿足。

     現行流行的話叫做只要快樂就好,只要我高興就好錢遜頗無奈地搖搖頭,這樣做的話怎麽能和別人相處呢?一個人的心裏應該裝著別人,剛開始可能只裝下一個人,但只要有一個行為標準在,他的範圍就會越來越擴大,直到最後以天下人為己任。所以最高的理想、最高的要求,應該落實到最普通最平常的行為當中去。我們對幸福的追求也是如此,日常的生活中內心的平衡,便是通向幸福的途徑。

     現場主持人受錢遜的啟發,說了一則小故事:一個非洲人講他們的幸福觀,他說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它經常會在你聚精會神關註其他事情的時候,悄悄地落到你身上;假如你回過身來把幸福當成你的目標,奮不顧身地去追逐,恐怕你永遠也追不上這只蝴蝶。

     我們總是追逐更豐富的物質、更長久的愛情、更美滿的家庭,如果真的全部擁有,是否一定幸福長久?心靈的幸福和物質的財富並不排斥,但也不是完全相關,最關鍵是你的內心究竟有怎樣的心態。中國自古就有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的顏蜀,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顏回,他們都樂在其中。現在的問題是:當你買不起車,每天擠公交的時候,你有沒有找到內心的平衡點,你依然快樂嗎?

    (轉自:《環球人物》第462008116)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