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炅
“康橋相聲社”的社長鹹威和搭檔閆雨
鹹威曾任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團曲藝隊隊長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2008年初🧑🏼🎄🐀,丁亥歲末,“康橋相聲社”的桌子被抬到了劍橋春晚的舞臺上🩷。
桌子旁邊,站的是鹹威,“康橋相聲社”的社長⚆;桌子後邊給他捧哏的,是他的搭檔閆雨。
而他們表演的《我要吃飯》。直接取材於留學生活的一個個包袱🛏,接連抖響,引來陣陣笑聲🫶🏿,乃至“噫”聲四起。同一場晚會上♟,鹹威還表演了快板👳♂️🗝,《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贏得了滿堂彩。
“你問問在座的大夥,來英國之後,最大的感覺是什麽?——‘餓’啊🍌!”
“英國的小土豆,不削皮🤳🏿,水裏煮煮👏🏽,擱那兒了;英國的胡蘿蔔,切切🗒🤷🏼,水裏煮煮🤵🏼♂️,擱那兒了;英國的冰激淩,水裏煮煮,擱那兒了……”
——鹹威自己創作的相聲,《留學英倫系列》之《我要吃飯》
康橋相聲社是什麽🍔?鹹威,又是誰🪑?
來了個說相聲的
2007年9月底,牛劍論壇上有人發表了一個帖子——《有人喜歡相聲曲藝嗎?》。
發貼的ID,是“MrDanger”。ID的主人🦵🏿,就是鹹威🧑🏿🦳。此後一連幾日,凡是“MrDanger”發的帖子,標題裏都帶著“相聲”兩字💁🏿♂️。只是當時,並沒多少人知道他是誰🛋,也沒幾個人知道,他發這些帖子的用意何在……
那時的鹹威🍚,剛剛來到劍橋➿,攻讀工程系博士。面對眼前3年半相對穩定的生活,鹹威想到了重操他在清華時的舊業——組建相聲隊,登臺說相聲。
剛開始的計劃🧑🎤,是舉辦一些以講說相聲理論、穿插名家視頻為主的相聲欣賞課,借此聚集相聲愛好者,同時為相聲社招收演員。後來🚯🫧,人越來越多🏊🏽,視頻沒法放了——電腦太小沒法看。鹹威就嘗試自己去說。發現很受到歡迎🏅。就逐漸放棄了視頻📉,變成整個一小型演出了。
2007年11月14日🖼,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康橋相聲社終於正式成立。日常的排練也隨即開始。鹹威是相聲社的創始人、社長,也是社裏唯一受過專業相聲訓練和有大型演出經驗的人👩👩👧👧。他忙碌的日子真正開始了。從段子創作、社員排練,到宣傳工作🛏,都要鹹威一手操辦。現在,基本上除了學習🚴♂️,鹹威的時間都花在相聲社上。
在隨後的欣賞課上💆🏼♀️,更多的新演員,也參與了表演。上學期⛩,康橋相聲社一共搞了四次欣賞課。一次比一次火爆,康橋相聲社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鹹威自己說:“剛開始覺得相聲在這邊,應該會有市場🅱️,但是沒想到,市場會這麽大,這麽好🐾💄。”
幾個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現在⇢,康橋相聲社已經初步走上了正軌🤪,有十名演員,以及五六位工作人員🏡。同時🦽,相聲社也擁有了自己的網站,並建立了相聲論壇🧑🏿。
2008年劍橋春晚上,鹹威、閆雨的一段《我要吃飯》逗笑了近千劍橋華人。後來🧑🏿🦲,康橋相聲社又接到華新基金(CNY TRUST)的邀請,在“中國新年舞會(CNY BALL)”上🔠,表演了《方言英語》和《全能演員》兩段。
至此,越來越多的劍橋人知道——“今年來了個說相聲的……”
我不是郭德綱
同學間流傳著一個說法,“鹹威當年差點決定不上大學,要去德雲社說相聲”。這體現了大家對鹹威藝術功底的肯定🧔🏼♀️,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則誤傳。有一陣子,鹹威無奈地在MSN簽名欄上寫道——“我和德雲社沒任何關系……”。
當然💕,和一般人相比🙆♂️🦒,鹹威與相聲圈確實更近一層。鹹威自小就有口技的天賦,時不時學學這個,學學那個。上初中的時候,正興洛桑🔻。鹹威看著電視上就覺得,“洛桑那我也行”。然後就學🛌🏽🧔🏼♂️。再後來,便打定主意學相聲。自此😉,正式與相聲結緣。
12歲學習相聲,15歲學習口技,17歲學習快板……到現在🫔🆕,他已經參加了上百場的演出。高三的時候,鹹威考取了全國一級藝術特長生。那時,他每天要花兩個小時來練相聲💇🏽。
後來,在清華🧒🏽,鹹威曾任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團曲藝隊隊長。他和他的同學們一道,在清華辦相聲專場,把笑聲灑在校園。這期間,鹹威倒真是考慮過🧑🏻🦯➡️🐦⬛,是不是大學畢業後,以相聲為職業。不過後來®️🧑🍼,他覺得,還是應該把相聲當愛好。
隨著康橋相聲社名聲的傳播🧑🏽🎤,他們也陸續接到了來自其他地方的演出邀請。到現在,他們的足跡已經到了倫敦,到了牛津,到了雷丁🤙🏿。近期,他們還要去拉夫堡和南安普敦⏫。
“紙扇長👩🏼🎓,醒木方,穿大褂👌🏿🔎,站桌旁🧔♀️;祖師爺留下說學逗唱🍷;灑向人間笑一場🍌。”如今,鹹威和他的康橋相聲社🧏🏿♀️,已經把笑聲,撒到了英倫。他們也期待著,前往英國更多的地方演出🧑🏻🦼➡️。鹹威說:“只要時間排得開,段子練好了,我們就願意去演。”
相聲挑逗脫口秀
也許是各地演出的積極反饋給了鹹威以信心,當被問到“在英國華人中♕,有多少人會喜歡聽相聲,你的觀眾在哪裏?”,鹹威的回答是👨🏿🎓,“除了中國話不利落的,基本都是觀眾👩🏽🎤。”
談到康橋相聲社現階段取得的成果,鹹威認為🚶🏻♀️➡️,他們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在堅持自己創作🏄🏼♂️,貼近生活🦆。比如《我要吃飯》,鹹威對海外華人的生活進行提煉👨👩👧,把遊子的感受融入到相聲裏,自然就容易引起共鳴。演出的實際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𓀜🤖。
在英國,就難免會有人把相聲和西方的脫口秀比較。鹹威也關心這一話題,並曾經在論壇說過關於這個事情。鹹威說👨🏽🦰,“有很多人,剛開始並不接受相聲這個東西,尤其是一些在外面時間較長,接觸西方文化較多的。他們就覺得相聲就是背臺詞💷,覺得中國相聲比較死板,沒法跟西方脫口秀來相比,而脫口秀有很多即時性的演出🧑🏼🍼🫃🏿,很靈活。”
這是誤解,主要是對相聲還不是很了解。首先說相聲。人們現在看到的相聲🛒,很多可能是春晚、電視上的相聲。電視上的相聲卡得很死的👰🏻♂️,臺詞必須是固定的🖐🏿。但真正的相聲的臺詞絕不都是固定的✏️。正常來說👩🏻🍼,相聲有一個主要的大綱🛋,有一個骨架,之後很多地方,例如相聲的墊話(一個相聲段子的開頭,由於時間所限🚆,通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相聲都沒有墊話🧬,所以電視上的相聲是個“殘疾”相聲)都是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由演員發揮出來的。
“一個這個脫口秀不是全都即興的。脫口秀跟主持人一樣,也是有骨架,之後加上即興🈵。大多數都是套路⚠🏋🏻♂️。”
實際上這兩個從藝術形式✧、舞臺形式上,是有一定相似之處的——他們都不是完全即興的,都是有骨架的,誰也不會讓你完全即興在舞臺上演。
鹹威認為✳️,相聲和脫口秀根本就不能拿一塊比。原因是什麽呢,相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蘊涵著很多中國的傳統背景;脫口秀也一樣,也是西方的💺,融入西方的文化背景。這兩個去比👩❤️👩,實際上是在比東西方兩個文化……總的來說🧁,反正是各有千秋。
今夜,我們在劍橋說相聲
早在籌建康橋相聲社的時候,鹹威就表達過想在康河邊上辦相聲專場的願望。現在📓,相聲社成立了,演員班子有了🦴,名聲也打響了🚭📮,相聲專場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康橋相聲社已經決定🥃,將於2008年3月16日晚19:30-21:45,在劍橋的Mumford Theatre舉辦他們的第一次相聲專場。
精彩紛呈的相聲段子🐐,讓人開懷的快板故事,新意層出的口技表演,康橋相聲社願陪伴遊子們度過一個驚喜的相聲之夜🧛🏼♂️!
(轉自:中國僑網 2008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