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彭珮雲:中國紅十字會進入新發展機遇期

2008-04-11 |

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彭珮雲

田毅 季譚

  在中國衛生醫療和救助等領域,中國紅十字會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救助體製面臨什麽問題及發展方向?超越百年歷史的中國紅十字會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在管理體製及工作重點方面有哪些傳承與轉變?

  中國紅十字會始建於1904年,建會後一直從事救護傷兵、救助難民和賑濟災民活動,歷經滄桑與光榮。目前,中國紅十字會有31個省級分會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分會,7萬多個基層組織,近2000萬會員。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彭珮雲。

  1 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

  《第一財經日報》:社會救助歷來有官方和民間兩個渠道,一些人士擔心民間力量太小,官辦效率低。你怎麽看待救助體製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彭珮雲:當前中國的社會救助有政府和民間(社會)兩個渠道,主要依靠政府救助。由於各種原因,政府救助有時不夠及時,也有顧及不到的地方。中國紅十字會作為從事人道救助工作的社會團體,雖然限於自己的實力,投入救災的財力、物力不算多,但是由於有常抓不懈的備災工作和靈活的運作機製,使紅十字會能在第一時間到達自然災害第一線和突發事件現場,及時提供符合群眾急需的救援,因而受到政府的肯定和群眾的歡迎。

  中國紅十字會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現在進入了新的發展機遇期,但由於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一些曲折以及主客觀方面的種種原因,現在救助實力還很弱,還面臨著艱苦創業的任務。希望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進一步加強對紅十字會的支持、資助、保障和監督,充分發揮紅十字會在人道主義救助領域政府的助手作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中提出要完善社會捐贈免稅減稅政策。

  這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捐助者的優惠政策,即遺產稅、捐贈稅、所得稅等;一是對公益機構的優惠政策,包括營業稅、財產稅等。政府可以用稅收政策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政府還可以設立一些項目委托民間的公益組織做。例如,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建設,就是政府委托紅十字會做的。假如沒有政府的投入,這個資料庫不可能得到這麽快的發展。現在入庫資料已經超過70萬份。據專家研究,要達到100萬份,才能使80%的患者從資料庫中找到相合的配型。現在由於經費不夠,還不能對更多的血樣進行檢測。

  所以除中央財政要投入外,希望地方財政也要投入。政府還可以向民間的公益組織購買服務。各種社會福利事業可以交給他們做,政府製定標準和要求,加強監管。你做多少事情,政府付給你多少錢,這樣可以動員社會力量參加,把社會福利事業做大做強。

  紅十字會自身則要加強能力建設,加大宣傳與籌資工作的力度,增強公益項目的親和力和公信力,吸引群眾參加。

  《第一財經日報》:公益機構籌資方式這幾年變化很大,已從過去中國紅十字會等數家全國性公益機構為主轉為數目眾多的國內外公益機構的競爭。那麽,近年來紅十字會籌資來源主要是哪些方面?中國紅十字會的籌資策略是什麽?

  彭珮雲:紅十字會法規定,中國紅十字會經費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贈的款物,紅十字會為開展救助工作,可以進行募捐活動。籌資是紅十字會實現自身宗旨、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是發展紅十字事業的物質基礎,因此是紅十字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黨和政府的倡導下,慈善、公益事業方興未艾,企業和各界人士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不斷增加,為紅十字會創造了良好的籌資環境。從2002年到20079月底,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省級紅十字會募集的款物約50億元,用於開展救災、救助、救護等工作。

  這幾年,紅十字會的籌資工作有了很大進步,取得了一些新的經驗,但和國外一些紅十字會相比,和國內其他先進的公益組織相比,我們的籌資工作還有不小的差距。

  當前,籌資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各類公益組織林立,募捐活動競爭激烈;二是與募捐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三是紅十字會幹部的籌資觀念需要更新,籌資能力還有待加強。中國紅十字會必須迎難而上,勇於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籌資的新路子。我們的籌資策略是拓寬籌資渠道,籌資方式多元化,努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這就要求樹立全員籌資意識,各單位要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籌資工作。籌資工作要以宣傳工作為先導,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要充分動員社會上的人道力量。要拓寬籌資渠道,不斷改進傳統的籌資方式,不斷創新多樣化的籌資方式,著力建立長效機製;要精心策劃與培育黨政重視、群眾急需、符合紅十字會宗旨、能吸引公眾參加的公益項目,打造有社會影響力的紅十字公益品牌。要認真搞好對捐獻者的服務,管好用好捐贈者的每筆捐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斷提高紅十字會的公信力。

  2 參與新農合的新重點

  《第一財經日報》:紅十字會參與新農合及醫療救助工作的主要方式和經驗是什麽?

  彭珮雲:中國紅十字會於2005年向國務院建議,吸納紅十字會參與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有關工作,得到國務院的同意,並被國務院吸納為新農合製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自2006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開展了參與新農合的試點工作,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76個試點縣。

  紅十字會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幫助貧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是對患大病的貧困農民,超過新農合補助封頂線的醫藥費用給予救助;三是對患重症、急病有困難的貧困農民給予救助;四是普及衛生救護、防病、防災避險知識,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活動。

  兩年來,總會共向參與新農合的試點縣撥付款物3915萬元;援建衛生院(站)37個;為26個衛生院(站)配備醫療設備;培訓了152名鄉村醫生。省、市、縣三級紅十字會為參與新農合投入了3500多萬元款物。在去年,“5·8世界紅十字日期間,全國各級紅十字會開展了以關愛農民,共建和諧——紅十字援助進農家為主題的募捐活動,共募集款物2億多元,將全部用於支持新農合試點工作。

  目前,政府加大了對新農合的投入,貧困農民參合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紅十字會將把工作重點放在對患大病的貧困農民進行醫療救助以及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上來。要不斷拓展工作內容與方式,例如援建村級衛生室、改水改廁、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扶持發展生產,還要把參與新農合試點工作與農村紅十字會工作結合起來。

  《第一財經日報》:紅十字天使計劃和健康新村工程如何最大限度地推廣?在這些鄉鎮衛生院(站)基礎建設完成後,中國紅十字會對後續經費短缺問題有無進一步資助的考慮或建議呢?

  彭珮雲:紅十字天使計劃和健康新村工程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近年來開展的重點公益項目。紅十字天使計劃主要包括在貧困地區農村援建博愛衛生院(站)培訓鄉村醫生、救助患重大疾病的兒童和農民三方面內容。

  “健康新村工程”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國壽慈基金會開展的公益項目,旨在推動建設擁有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除了在貧困地區的鄉村援建衛生院(站)、培訓鄉村醫生、開展大病救助外,還資助改水改廁,以村級博愛衛生站為陣地和依托,建立農村文化健康活動中心,贈送紅十字書庫和體育健身器材,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這個項目進一步拓展了紅十字天使計劃的內容。

  這兩個公益項目實施以來,在協助政府解決農村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上,發揮了較好作用,已成為中國紅十字會參與建設新農合製度試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歡迎和支持。紅十字天使計劃實施兩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接受海內外各界捐款2.02億元人民幣,已在全國援建博愛衛生院(站)200多所,免費培訓鄉村醫生221名,資助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腦癱、唇腭裂、失聰、下肢殘疾等重症兒童和貧困腫瘤患者4223名;向醫療機構和新農合試點縣轉贈醫療設備、藥品價值2500萬元,受益人口已超過100萬人。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今年已經發文要求在全國紅十字系統中開展援建博愛衛生站的項目,要求廣泛募集資金,用於在村一級建設博愛衛生站,並對援建衛生站的規格、模式等問題進行了規範。

  關於後續經費問題,按照紅十字會天使計劃的總體設計和現有做法,對已經竣工掛牌的博愛衛生院(站),主要依靠當地衛生主管部門來管理,紅十字基金會將通過後續的公益項目繼續予以支持,如:通過開辦鄉村醫生培訓班,幫助他們提高水平;繼續為衛生院(站)募集醫療設備、常備藥品;組織捐贈方定期開展回訪、義診等活動,使其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隨著各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建設,大部分援建的博愛衛生院(站)已經納入當地醫保報銷範圍,農民在這些衛生院(站)看病,新農合可以給予報銷。這樣,這些衛生院(站)就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3 緊急救助與經常性救助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紅十字會已經製定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文件,目前,在構建紅十字會備災救災網絡方面,工作的重點是什麽?如何把緊急救助和經常性救助結合起來?

  彭珮雲:目前,我們在構建紅十字會備災救災網絡方面的工作重點是加強基礎性建設,其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兩部分。

  硬件建設主要包括:備災物資庫建設,救災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緊急救援隊裝備配置,交通運輸工具、無線通訊設備的配備等。總會備災救災物資庫已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並於去年129日舉行了奠基儀式。該物資庫位於北京市順義區,交通便利,占地近百畝,設計面積1.6萬平方米。目前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計劃在2009年5月8日前竣工。

  軟件建設主要包括:理順地方紅十字會管理體製,完善各項管理製度,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綜合素質,特別要積極發展與壯大誌願者隊伍。

  我們開展的災後重建工作以及社區備災項目就是,把緊急救助和經常性救助結合起來。因為在災害中倒塌的房屋往往是那些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而住在這些房子裏的又往往是那些經濟發展落後地區的極度貧困的家庭,這正是在日常救助中需要著重幫助的弱勢群體。

  我們開展的農村社區備災項目,選擇的受益點都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貧困鄉村。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既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也幫助他們改善了生活條件,增強了抵禦災害的能力。

  4 理順紅十字會管理體製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紅十字會從幾年前開始著手理順基層管理體製工作。管理體製理順工作的初衷是什麽?主要措施和成效又如何?

  彭珮雲: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的性質被定為衛生救護團體,長期以來一直由衛生行政部門代管。而紅十字會由衛生行政部門代管,不符合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府與社會團體分開的原則,也不符合國際紅十字會運動的要求。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紅十字會是一個從事人道主義的社會救助團體,具有法人資格,可以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理順紅十字會的管理體製,就是為了把紅十字會建設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密切聯系群眾、符合自身特點的社會救助團體,為紅十字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中國紅十字會第七、第八兩屆領導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始終把理順紅十字會的管理體製當作一件大事,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理順總會管理體製後,我們首先積極推進理順一級紅十字會的管理體製。

  1999~2004年,全國31個省級紅十字會都理順了管理體製。200410月,中國紅十字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紅十字會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提出五年內理順地(市)級以上紅十字會管理體製,積極推進縣級紅十字會管理體製並探索不同模式

  經過近三年多的努力,理順紅十字會管理體製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目前,全國已有81.7%的地(市)、26.8%的縣(區、市)紅十字會依法理順了管理體製。管理體製理順後,紅十字會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逐步建立了一支知識、專業、年齡結構有所改善的專職幹部隊伍,在全國基本形成了紅十字會網絡體系,為紅十字會事業的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紅十字會今後一個階段的發展思路是什麽?在加強自身建設和管理方面有什麽具體措施嗎?

  彭珮雲:中國紅十字會作為國際紅十字會運動的成員,必須遵循國際人道法和紅十字會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順應國際紅十字會運動的發展趨勢,按照運動提出的工作目標,實現我會在去年召開的第30屆紅十字與紅新月國際大會上作出的承諾。

  同時,中國紅十字會必須結合中國的國情,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遵循我國的憲法和法律,服務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大局,充分發揮人道救助領域政府的助手作用。

  當前,我國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期、改革的攻堅期、矛盾的凸顯期。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新課題新矛盾。黨和政府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中國紅十字會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紅十字會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當好政府在人道救助工作領域的助手,為改善民生、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為此,我們要鞏固和發展理順管理體製的成果,繼續依法積極穩步地推進地、縣級紅十字會理順管理體製,使各級紅十字會都能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

  切實加強基層紅十字會組織的建設,積極發展紅十字會會員和誌願者,為廣大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多做實事、好事。

  加強各級紅十字會應急建設能力,進一步提高應急工作水平。要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社會化、開放式的運行機製,加大宣傳和籌資工作的力度,不斷增強救助實力。

  做好以上各項工作的關鍵是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把各級紅十字會的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團結務實、高效廉潔、公道正派的領導班子,努力建設一支精幹、稱職、充滿活力的幹部隊伍,通過實踐鍛煉和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製度,使紅十字會的各項工作逐步實現專業化、科學化、規範化。

  彭珮雲:

  ●192912月出生,湖南瀏陽人。意昂体育平台社會系畢業 

  ●1945年至1947年,在西南聯合大學社會系學習並參加“民主青年同盟”,南京金陵大學外文系學習

  ●1949年至1950年,任意昂体育平台黨總支部書記 

  ●1964年至1966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 

  ●1982年至1985年,任教育部副部長 

  ●1985年至1987年,任國家教委副主任 

  ●1987年,當選為中紀委委員 

  ●1988年至1993年,任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19933月至19983月,任國務委員兼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1993年至19986月,任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83月至20033月,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989月至20038月,任全國婦聯主席 

  ●199910月,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2008410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