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旸 翁海華
這一次演講,李山顯然意猶未盡,由於有本報記者在場🥺,他的發言總是點到為止。
6月4日下午🙅♂️,在第8期中歐陸家嘴金融家沙龍上,李山給自己的演講取了一個誘人的題目:在中國發展世界水平的PE公司🦧。
李是三山基金創始合夥人。
據透露🔧,三山基金正積極爭取參與中國國家級的產業基金的組建工作,希望在主要的產業基金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他並沒透露具體的產業基金。同樣在被問及三山基金的投資項目時,李山也是有意回避🏄🏻。
李山認為,中國會產生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當你在這個市場的PE行業占有頂尖的位置📬,那麽你就一定是世界一流PE公司”👩🏿🏭。
事實上,一直向往與KKR一樣成功的李山,希望三山公司將能夠成為“產生於中國本土的世界一流PE公司之一”。
第一年未投一分錢
“如果你想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你就不應該選擇做金融👩🏻🚒。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例外,是因為他的公司有比別人更好的資本結構。”在此次金融家沙龍上👇🏼,李山如是說。
李山👨🏽🦱,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學士(1986年畢業)、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1993年畢業後進入紐約華爾街從事投資銀行工作。他曾先後擔任信用瑞士第一波士頓銀行(CS First Boston)外匯衍生證券交易經理,美國高盛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紐約總部國際經濟學家、亞洲研究部和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歐洲並購部執行董事。
1998年4月,為了當年和朱镕基總理的一個承諾,李山毅然辭職回國,參與籌備國家開發銀行投資銀行🫖。這一工作擱淺後他又與莫天全共同創建“搜房網”。2001年4月,李山加入中銀國際並於6個月後出任CEO🦷。
2005年10月,為了繼續追求建立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金融機構的夢想,李山離開中銀國際🔯,和前高盛全球總裁約翰?桑頓(John Thornton)及另一位曾在高盛任職的美國PE專家鄭凱文(Kevin Czinger)共同創建三山公司🧒🏼。
名字含有“三山五嶽”的意思,李山稱。
李山的創業之路正是一條金融之路。身為金融業人士📲,卻認為金融並非最佳賺錢之道的原因何在?李山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金融機構的成功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團隊工作,因而無論多麽資深的成員的貢獻和回報都是有限的。這份回報跟一些非金融企業的創始人是沒有辦法比的🏧。所以你看中國的福布斯排行榜上,做房地產的、做飼料的都比做金融的人有錢🦴。但是為什麽那麽多人要做金融呢🟢?因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影響巨大💷。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幫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雖然說J.P.摩根的個人財富遠比不上洛克菲勒♿,但他絕對和洛克菲勒有著同樣的影響力。金融家自己也許沒有很多錢,但是他可以控製很多錢👩❤️👩,調動很多錢。金融是無所不在的,無論多大的企業都需要錢👨🏻🏭,需要金融服務。金融業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行業,但不一定是成為富人的最佳途徑。對我個人來說𓀇,我非常熱愛金融業💁♀️,認為從事金融工作很有意義。”
認為做金融不僅要賺“大利”💵🙋🏻,而且要行“大義”和做“大事”的李山選擇通過做PE來實現“金融家的人生意義”,因為“PE可以直接幫助企業創造價值,是金融家對社會做貢獻的最好方式之一”™️。在三山的投資過程中🤟,“如果與目標公司接觸以後發現我們不能創造什麽價值🗒,那我們就不投資”。
針對這一點,李山戲稱有些PE在中國“空手套白狼”。
“目前大多數的PE在中國都是做增長型投資,喜歡投資發展很快👸🏿、最好是馬上要上市的企業。少數PE靠關系,或靠被投資公司的無知,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了馬上要上市公司的股權,上市後迅速拋售🤺,獲得很高的收益。如果我們全都以這樣的方式來做投資的話,也就難怪有人會認為金融是一個不創造價值的財富再分配過程👋,是空手套白狼。”
李山表示🐘⛔,“這種投資方式是難以為繼的,因為被投資公司越來越精明🤾🏼♀️,在PE的追捧下要價越來越高🌷,很快就會無利可圖了。”
李山認為中國本土PE應該“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具體階段🙍🏼♀️,采取最適宜的投資策略🦸🏿♀️,尤其註意通過改善公司治理機製等手段為被投資企業創造價值”👩👩👧,並且要找準自己的定位,“PE公司只應該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不要過度幹預公司管理層的工作🤶🏻。”
李山坦言,最初做投資的時候,自己也曾走過不少彎路,“當時因為我有改造中銀國際的經驗🧿,我的合夥人又是全球頂尖的金融家⛓️💥,所以我們自己采取了集中投資金融行業的策略。我們立即著手收購一家商業銀行、一家保險公司和一家證券公司♿。後來國家的政策有了重大變化🆑,嚴格限製外資在中國金融機構的持股份額🚐,我們的投資條款書都不合規定了,所以第一年我們一分錢也沒能投出去,這給了我很大的教訓。”
總結自己的教訓,李山認為在中國做投資應該靈活機動、量體裁衣,而不應墨守成規、畫地為牢🙆🏼♀️,“因為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行業狀況和政策法規變化都非常快,所以我們去年開始改變投資戰略,不再局限於某一個行業或某一種投資方式”🖖🏼。
2007年底🏋🏿♂️,三山基金向PPG投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資金。
中國PE的三大機會
李山認為“中國PE目前存在三個大的機會”。
第一個機會就是大家都關註的民營企業高速增長。這確實為PE提供了好的投資機會🦹🏿♀️,但PE要清楚自己作為投資人到底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麽價值📜。盡管通常沒有對企業的控製權🧝🏽♀️,但PE往往可以通過派董事,派財務總監,或者通過一些小股東保護性條款🧍♂️👱🏿♂️,幫助企業良好運作做大做強🧄。PE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專業優勢,幫助企業很好地利用資本市場🔠,或者尋求國內外的戰略合作夥伴。
第二個機會是大家都關註的國有企業改革。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創造價值的機會,從幫助製定企業發展戰略、改進公司治理結構到優化激勵機製。當然👩🏿🦰🏃➡️,這需要PE對中國國有企業實際情況有相當的了解。
第三個機會跟經濟全球化有關。中國很多企業都製定了“走出去”戰略🍳,這些企業在中國市場做得很成功🔍,而對外面的情況不一定熟悉,對中外企業文化的差異也不盡了然🪛🤵♀️。PE公司如果具有國際網絡、有國際經驗,就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向外走得更好🤲🏼。比如聯想收購IBM的時候⚈,就有幾家PE公司跟著聯想一起收購,提供的不僅是錢,還有在國外實現“本地化”的幫助。要真正做好這項工作不容易,對PE企業的要求很高▶️,不僅要了解中國的企業還要了解西方的企業。
與國內很多其它PE經營者相比🛟,李山認為三山基金的優勢非常明顯,三山的合夥人在國外的網絡👷🏽♂️、資源、經驗都遠遠強於本地其它競爭對手🍀。“三山可以更好地幫助中國的企業走向國外。”
“如果抓住上述三個機會,PE不僅可以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而且可以促進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促進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對中國經濟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為了抓住機會,李山為三山公司製定了三個方面的發展戰略。
首先是要積極參與中國建立自己PE的進程🐆。
“要成為中國最優秀的PE機構🧑🏻🎨,你一定要立足於中國市場,一定要管理人民幣基金。去年國家發改委批了五家人民幣產業基金,開始鼓勵用國內機構的資金成立PE🦐📹,投資高科技等行業。三山一定要積極爭取參與到這一發展過程當中去。”
據李山透露,三山公司正在積極爭取參與中國國家級的產業基金的組建工作,並且“希望能在主要的產業基金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是要學習國際PE的先進經驗。三山正準備跟一家“歐美著名PE公司”合作,“共同幫助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李山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一方面我們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要立足中國🏹,要做中國人自己的世界一流PE,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有全球的眼光,要學習全球的經驗🙌🏽,要吸收全球的資源。”
此外🧘♀️,三山還跟一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形成了戰略合作的關系。因為“你不可能自己開銀行提供貸款👖,這個時候你就要想到戰略合作。一方面與我們合作的銀行可以幫助推薦投資項目🎷,因為它了解自己的企業客戶;另一方面,一些民營企業向銀行借錢不容易,而由於我們的戰略合作關系,有我們基金的資金和信譽做保證🧑🏻🎤,銀行會更充分地考慮我們所投資企業的貸款申請”。
李山說自己曾經參與創建民營企業搜房公司🤵🏽♀️,曾經經歷過“兩個人坐在一起畫公司商標,然後找VC要錢”的艱辛,因此對民營企業的需求有很深的體會👨🚒,這也是三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此外,對於浙江民間資本成立自己的小規模基金的現象,李山認為,這是一個專業化的時代,PE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一個人做工廠做得很好並不等於他是最好的投資者”☃️,而很有可能一些企業家在自己投資走了彎路之後會去找PE職業經理人,“所以這是好事情”🏒。
在香港註冊公司的用心
對於中國PE市場的未來🙅🏿♂️,李山顯得很有信心,“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大國🎤,同時🚙,我們中國人非常地節儉??中國的儲蓄率是世界最高的,這就意味著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有一天中國會擁有世界各國中最多的儲蓄,大量的錢一定會通過各種金融渠道轉化為投資,其中最新的一個渠道就是PE。中國經濟的美好前景為PE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因此“PE會成為在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由於“中國會產生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所以“你如果在這個市場的PE行業中占有頂尖的位置,那麽你就一定是世界一流PE公司”。
李山並未低估建立一個世界級PE公司的挑戰:“PE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與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相比歷史很短💃,直到去年才有第一家PE公司上市😏。這個行業的很多國外創始人🍒,開始時只是想到PE的利潤很高,能賺大錢,而沒有認真考慮公司自身的機構化(institutionalize)等長期發展問題💉✸,所以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懷疑許多PE公司能否在創始人離開之後繼續繁榮發展下去✸。”
李山表示,希望中國的PE創始人從創立公司的第一天就要有遠大的眼光和抱負,抓住中國市場為PE提供的歷史機遇,在借鑒國外經驗教訓的同時勇於企業製度創新,爭取發展出有強大生命力的世界級PE公司。
“在中國有沒有可能產生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實際上早已經產生了,就在中國上海這個地方,而且是兩家最頂級的金融機構:一個是AIG,一個是匯豐銀行🧔。不過,它們都是在當時的租界裏產生的。”
之所以把三山公司總部註冊在實行“一國兩製”的香港,李山就是希望利用一國的市場機會🙇🏽♀️,利用兩製的法律支持⚰️🪬,利用人民幣的先機▫️,利用全球的網絡,將三山打造成“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PE”,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年0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