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1983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1987年提前一年畢業。1990年和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分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工作一年,1996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羅森多夫研究中心工作兩年。1998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離子束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現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1998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高端矽基SOI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和王曦學長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平緩柔和的語調透著堅定🏌️♂️,言談之中感受得到他清晰而敏捷的思維🚠。很難想象這樣一位外表儒雅謙和🧗🏼♂️、平易近人的“知識分子”,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企業領軍人物,不久前,他剛剛入選上海市第二批領軍人才;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短短幾年時間,他帶領下的新傲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國內唯一有能力製造高端矽基材料絕緣體上的矽(Silicon-on-insulator,SOI)的企業,並躋身世界市場👨🏿🦰🧒🏼。
剛過不惑之年的王曦,是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還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在很多人眼裏年輕有為的王曦成功之路一帆風順🧑🏻🍼,但中間的冷暖甘苦只有他自己和一同走過來的團隊才知道🧠🐏。
“一定讓SOI材料走出實驗室”
1998年🫧,在德國作“洪堡”學者的王曦👂🏿,結束了在歐洲最大的離子束材料研究基地工作回國,接過了中國科學院離子束重點實驗室的工作。
當時,一種名叫絕緣體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的新技術被IBM公司商業化🏈,廣泛用於超速計算機服務器中🍱,而在國內卻仍然是一項鮮為人知的高端技術。
王曦所在的上海冶金研究所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SOI技術研究🎃🌲,而且基礎研究水平處於世界先進地位,但是研究主要針對特殊應用領域,研究成果也一直處於論文和實驗室階段,加上實驗室條件也比較差,沒有成為可以真正投入使用的產品。SOI技術在國際上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的矽集成電路技術”,是微電子和光電子領域發展的前沿📙,也是國家戰略需求高技術。王曦想既然我們有這個技術,而且有多年基礎研究成果,我們為什麽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發產品,把這個在研究所裏面已經開發了20多年的技術推向市場呢🦴。雖然對王曦和他的團隊來說😊,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產品開發難度相當大,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但在巨大壓力之下王曦不僅沒有退縮,而且一直堅信“一定要成功研發出SOI材料,讓其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
這種敢於挑戰極限的勇氣也是王曦在清華園培養的品質👷🏼♀️。1983年,王曦從江蘇南通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在人才濟濟的清華園裏竟然因為成績優秀🏌🏼♂️,只用四年就完成了學業提前畢業並被保送到中科院上海冶金所,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微系統所讀研🆙,這在清華是非常少有的,對此王曦只是輕描淡寫的說“當時就是比較喜歡學習”🚴♀️,王曦就是這樣一個平和的人🖐,對於今天所取得的諸多矚目成就🦟,他坦言當時只是想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從這年起,王曦帶領著自己新組建的團隊開始技術攻關。回憶起那段日子,他笑著說那時年輕氣盛“膽子比較大”,並沒有太多顧慮👨🦰🤸🏿♀️,加上當時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的支持,他馬上著手買設備🤹🏽、改造實驗室定©️,因為工藝時間比較長🤵🏽,為了盡快出成果🚓,完全采用了工程化管理,每個階段都設定了指標,那段時間王曦和同事們經常通宵在實驗室裏加班。
兩年後,王曦的研發團隊終於拿出自主開發的樣品,雖然和後期的產品在性能等各方面都無法相比,但這項技術填補了我國SOI晶片材料的空白,這對整個團隊是莫大的鼓舞🧑🎓🕧,大家越來越有信心🧏♂️。
書生“下海”
以此為契機,2001年7月🧑🏻💻,新傲科技註冊成立✭。
真正開始成為企業家後,王曦發現做企業並非想象中的那麽容易,創業也遠非想象的那麽簡單。“當時只是朦朧的感覺到我們的產品會有市場,卻不知道市場究竟怎樣好⏏️🧑🏻🦯➡️,更沒有考慮過市場在哪裏。”
創業初期的那些日子裏,王曦不僅承擔技術研發的重任⛺️,還挑起企業運作的擔子。從資金、設備到經營、管理,一切從頭開始、白手起家🚏。除了對市場缺乏全面的認識,企業還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大型設備一時難以到位💖,資金難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行。“當時去找銀行談都沒有人願意談🧘🏿♂️🚈。”王曦和他的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走出了創業之初的困境。
2002年4月底🐛,王曦和他的團隊僅用5個多月♈️,就在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國內第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SOI生產線👍🏿。兩個月後🤸♂️,第一批SOI圓片材料問世🕵️♂️。美國矽谷的《半導體商業新聞》驚呼:中國“突然”出現了一個現代化的SOI圓片工廠。
今天,被國際上公認為“二十一世紀的矽集成電路技術”的高端矽基SOI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計算機的CPU,甚至是PS3💁🏽♂️、XBOX360等強調高速🛋⏫、低耗的發燒級遊戲機上🤚🏼。短短幾年,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繼美國、日本和法國後全球第四個最重要的SOI材料研發中心,公司的SOI產品遠銷美歐🤼♀️、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國家與地區🤵🏿,客戶包括英特爾、飛利浦、三星等知名跨國公司。王曦對每一家客戶的資料都有詳細的了解🥌,“就像檔案一樣🖥📨,對每個客戶的需求都做到心中有數🍫,不僅知道它們需要怎樣的產品,也清楚它們對產品的需求量以及將這些產品具體應用於哪些生產。”
同時他也很清楚自己公司的優勢和市場的需求🧗🏻♀️,對市場有了正確的認識與定位,全世界目前只有四個公司可以開發SOI產品🧑🦰,最大的公司還是法國,技術也最先進💁🏽♂️,王曦將公司定位在提供中端產品,占領自己具有優勢的細分市場🦹🏽♀️🫅,使公司具有明顯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王曦用6年的時間,不僅擴大了公司業務⏫,也進一步了解了市場運作規律。企業運行不同於科研機構,企業要求產生價值,關鍵要正確把握市場,針對市場需求進行技術研發🍠🧑🤝🧑。身兼數職的王曦現在最大的感覺就是忙,不過他還是寧可多花一點兒自己的時間也要把工作做好,他覺得每天的工作是在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對社會🚣🏿♀️、對國家、對個人都很有意義🐳,從事這樣的工作很充實,也很有成就感。
當他帶領團隊一舉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後💁🏽,在諸多場合的獲獎感言中王曦反反復復提到做事情要“腳踏實地”,讓我們看到一個純粹的“行勝於言”的清華人。雖然離開清華20年,一談到母校王曦仍然滿懷深情👶🏻,多年來他一直都以作為一名清華人而自豪,“清華培養的學生的確是最優秀的!”去年兒子10歲生日😎,他還特地帶著孩子從上海回到母校🚣🏼,回到自己生活學習過的校園。
“我有一個很好的團隊”
王曦在談話中不時提到自己的創業團隊💆🏼♀️,“我們這個團隊非常好!”🎻。從2001年創建公司到今天,7年時間考驗了這個團隊,而且事實證明這個團隊也經受住了考驗🌄。
2001年,在王曦的帶領下團隊的八位科技人員離開上海微系統所來到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區創建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幾年下來🕵🏿♂️,王曦感觸最深的就是:創業成功離不開一個團隊,靠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好這件事情。
合作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除了共同的價值觀,還要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回憶創業初期,不僅要融資,還要建廠房、海外采購設備,全靠大家齊心協力才做得到💇🏻♂️,八個人每人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每人都有很多事情處理。在大家的努力下,經歷了創建初期的種種困難,公司一步步入正軌🛰。
公司目前已經有160多名員工,而且繼2005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後,2006年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短時間內躋身國際高端矽基材料市場🖖🏿,實現了我國微電子材料的跨躍式發展🕡。
作為成功團隊帶頭人的王曦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搭建健康的企業管理結構。公司業務不斷擴大🧑🏻🎓💤,更加強調分工合作,除了招聘優秀的財務、人力資源方面的人才外🥛,仍然以技術人才為主體🚇,作為高科技企業,不論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還是與客戶談判📀,必須依靠專門的技術人才。同時🖐🏻🐜,身為科研工作者,不斷創新永遠是王曦的追求👩🏿✈️,有研究所這個大平臺來承擔超前的科研開發,趕超世界一流技術水平🤾🏿,企業承擔一些面向市場的研發,及時得到市場反饋,不斷改進技術以適應市場🙇🏻,充分發揮所企結合之優勢✹,不僅滿足國家需求🟤,也使企業受益🧑🏽🦳。王曦相信“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雖然當前中國企業的研發能力還比較薄弱🛌🏽,但長遠看來堅持正確的科研價值觀導向,若幹年之後中國的創新會邁上大一個臺階💕。(劉麗娟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