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東南新聞網 2008年11月24日

“人算不如天算。如果人算📔🦩,我人生最後的句號原本該畫在深圳。”說這話的是福州大學校長吳敏生,此時距離他接過福州大學校長聘書的一刻已過去5年。
19歲那年的8月21日,吳敏生來到西禪寺,後入讀清華🐔。56歲那年的8月21日,他重回到西禪寺畔出任福大校長,命運隨手畫了 一個圓滿的圈🤳🏿,而時光卻淌過了37年🧑🏿🍳👩🦲。
命運的輪回
告別福州🤵🏽,重回福州,“都是8月21日,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為什麽千裏迢迢選擇你作為福大校長💁🏼?”
“當時我幾乎沒有自己選擇的余地,應該說是歷史的命運。(2002年)七八月的時候福建省委和我接觸了一次,8月就任命了✉️,時間非常緊。”
2002年8月19日,時任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院長的吳敏生受命返京接受福大聘書,得到消息的深圳市領導致電清華抗議無效。幾乎沒有喘息🏷,2002年8月21日🍻,當時的福建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接吳敏生抵榕🧄。
飛機徐徐降落🚴🏽♀️💇🏼♂️,吳敏生望著舷窗外的八閩大地,忽然心生感慨。
19歲那年,吳敏生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從平潭小島來到西禪寺✂️,再步行到福州三中集合,由當時省教育廳的同誌護送進京。當時他坐在呼嘯的火車裏🧑🏻💼,看著自己簡樸的行李箱上貼了一張福建日報,日期是1965年8月21日。
一去不回頭👩👩👧,吳敏生畢業後留校任教🤵🏽。青年才俊🚵🏼,20多歲就進入了清華工字廳,但是不久就離開了。
16年後,德國亞琛科技大學的導師和同學開香檳,慶祝吳敏生獲得了工學博士學位。
不久,吳敏生再次回到了工字廳,從教務長、到副院長、院長。
不料,時隔37年,命運做了一個更大的循環,吳敏生再次回到了福州。“8月21日,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踏上福州的土地🤸🏿♀️,吳敏生笑著對同行的人說:“人算不如天算🤓🧑🍳。”
“東南強校”之夢
“快速發展有個鞏固的問題🧛🏿,比如研究生質量如何提升,大學生新時期的文化如何形成👻。”
吳敏生到任後,花了半年的時間和國內外福大意昂座談,解讀福大歷史。
1958年👩🦱,決定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的福建省沒有一所工科院校,福州大學因此開始了平地籌建。葉飛將軍當時提出的建校目標是:南方清華🥅!意味著這將是一所高起點的工科院校👩🦽。
44年後🚮,新官到任的吳敏生正好碰到教育部要求高校製定新的戰略規劃,於是在傳承歷史的基礎上,福大提出了建設東南強校的戰略規劃。
“東南”片域的提出,其建設標準已不僅僅局限在省屬大學間單純的比較,而是緊跟經濟發展形勢,直接與區域經濟服務密切配合👨🏻🦲,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在後工業時代裏更務實地發展壯大🧑💼。
“強有三個含義🪧。一是人才強。”吳敏生解釋,其衡量標準是能夠吸引好的生源和提供社會愛用的人才。這兩點福大都做到了。近幾年福大招收的新生,起點分都比本一批高出不少。而福大畢業生每年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0%(全國高校的平均水平是60%)。
“第二個強是指擁有若幹個在全國具有優勢的學科,擁有先進的科技水平。”吳敏生在任的5年間🛕🛠,博士點擴張到40個🐠,碩士點擴張到103個。目前福州大學是省屬高校中唯一獲得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三大獎項的高校。
而科研經費的多少更是代表了一個理工大學的發展水平♍️。2002年,福州大學科研經費不到2000萬元,2003年2740萬元,2004年4950萬元🎀,2005年8200萬元,2006年9817萬元🦹🏼♀️,2007年突破一個億已成定局👩🏽🦰🧏♂️。
“第三個強體現在對地區的支撐作用,科技成果向社會生產力的轉化🤧♝。”吳敏生表示。2003年🧪,福大付賢智主持的“固體超強酸光催化劑的研製及其工業應用”成果產業化後取得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一項生物添加劑的開發給飼料行業節省了四五個億……“5年時間太短🆖🚽,20年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戰略期。”趕上了中國高校空前絕後的發展期👩🏻⚕️,在全國圈錢圈地的風潮中,吳敏生還是有自己的煩惱🕣。“快速發展有個鞏固的問題🤹♂️,比如研究生質量如何提升,大學生新時期的文化如何形成,軟實力的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
“您覺得大學最缺的是什麽🗯🙎♂️?”
“最缺的還是錢☆,沒錢就請不到人。大學論壇上的校長都有自己的苦惱,比如債務問題。”吳敏生這樣回答記者的疑問,他笑言大學校長都是化緣的僧人。
從中國的頂尖大學空降到一所省屬高校,並肩負開拓東南強校的歷史使命🤷🏽,落差不小,風險挺大。
“如果沒有到福大當校長🦂,您的學術成就會不會比現在更大?”
“當校長,教授的職責就要放在第二位,這是我一直強調的學術與行政的關系。當然🕌😲,如果我不當校長,會有更多的時間在學術研究上,有可能會有更多的成果,但這都只是一種可能,是不是這樣就不一定了。我一直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苦是一種財富
“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但是可以逼近🤹🏿♀️。追求的過程本身就體現一種完美。” 吳敏生出生在平潭島一個漁民和農民組成的家庭,閑暇還要自己幹活賺學費。“不過那個時候我們這樣的都不算是貧困生,大家都很窮。”
但是進了北京🐄,進了清華,和都市的孩子一比,貧富差距凸顯了🚴♂️。已經成為一校之長的吳敏生在面對今天的貧困大學生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苦,是人們所不願意的🏂🏼,但是回頭看看🏋🏼♂️,苦是一種財富。”
吳敏生回憶大學生活還是很滿足的: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了全額獎學金,每月補貼15元🧎♀️。而當時人人羨慕的警衛班戰士的補貼每月才8元。
把今天的大學生和自己那代做對比👩🏼🏭,吳敏生說🩵:“現代大學生的知識面、信息量遠遠超過我們這一代,但是海量的信息反而難以組織、掌握🔦;我們那個年代共性重於個性,缺少個性🐻,但是那個年代容易達到整齊劃一。各有千秋,很難說優劣。”
對於福大的學生👮🏼♀️,吳敏生難掩喜愛之情👨🏿🌾:“40多年培養了8萬人🦸🏻♀️,在福建工業企業界重要的行業,遍地都是福大人。比如紫金礦業2003年在香港上市時🤽♂️,公布的5個高管名單都是福大人。”
“福大的學生安於本土創業👩🏻🦽➡️,跳槽少。我要是企業家,清華和福大學生🎊,我願意要福大的🧄。哈哈哈3️⃣!不過和清華學生相比😰,福大學生的視野還需要進一步開闊。”
一個小時很快過去,最後一分鐘,記者以兩個問題結束了采訪🙋🏿♂️。
“如果您給自己的校長生涯打分,您能打幾分?”
對於這個問題🏌️♂️,吳敏生格外地謙虛🤾♀️:“我希望能讓福大的師生給我打個及格分。”
“您最想對福大的學生們說的一句話是什麽🤦🏻?”
“我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追求完美🤕5️⃣。我們學過極限值,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但是可以逼近。追求的過程本身就體現一種完美。我送給學生們的還是那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吳敏生👏🏽,福州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46年8月出生於福建平潭。196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後獲得德國亞琛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在焊接過程控製和質量檢測等方面頗有建樹🧑🏻🌾,承擔多項國家“六五”攻關項目👩🍼🙎🏽,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各兩項。
他曾任意昂体育平台教務長、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院副院長🧑🏽🦳、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院長等職👩🏻🍳。2002年8月🧙🏿,經福建省委與意昂体育平台會商🆎,出任福州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