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間,李竹完成了2次創業。程序員、總經理、總裁、投資人、董事、CEO。每一個位置,他都做得不急不躁,沉穩卻不失力度。這一點,從李竹目前所統率的悠視網的公司性格上就能覺察得到。
1989年,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的李竹,嘗試著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做起了軟件開發的生意。第一套軟件賣了一萬多元。“當時是用戶第二天要來取了,可是前一天晚上我們還在改,因為那個時候盜版非常厲害,我們還要做軟件加密,一直做到了淩晨三、四點鐘。”
放手
辛苦得來的豐厚回報讓李竹他們異常興奮,並一發不可收。幾位年輕人湊了10萬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專門開發當時並不多見的適用於圖文數據庫的軟件系統,並花3.6萬元租下了清華園賓館的幾個房間,剩下的錢都拿去在報紙雜誌上打廣告。
只用半年,他們就賺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資。第一年年末,公司實現了贏利。“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公司很快就起來了,利潤做到了一年100萬元。”小公司的成長,很快引起了業界註意。1996年底,清華同方將李竹的公司收購。李竹挖到了人生“比較大的第一桶金”。
和創業團隊進入清華同方後,李竹日子過得挺舒服:他仍然以總經理的角色直接管理團隊,而在其他時間,李竹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利用他的“第一桶金”。
2004年年底,李竹二次創業。他選擇了生機勃勃的P2P流媒體技術領域,開發出一套視頻聊天系統,劉懷宇側重技術,李竹側重整體,創建了悠視網(UUSee.com)的前身。半年後,悠視網正式成立,李竹出任CEO,劉懷宇則當上了CTO。
蝶變
其實在最初,這家公司只是李竹的投資之一,“當時覺得技術不錯,而且將來有發展,開始我也並不是CEO,只是董事。”後來,李竹覺得這件事足夠大,他有興趣來做,於是從2005年初開始,他用半年多的時間主導了悠視網的轉型,從原始的視頻聊天系統,調整到了網絡電視這個行業。“因為這是一種非常創新的形式,通過互聯網傳輸視頻的內容,能夠實現低成本的大規模傳輸,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應用。同時我也主導了與像中國網通這樣的運營商、CCTV這樣的主流媒體建立合作。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的業務上線以後會這麽受歡迎。”
2005年10月,悠視網上線,12月,李竹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融資。至於說為什麽悠視網能有這樣清晰明快的節奏,李竹回答,悠視網從第一次融資到現在,跟投資人講的“故事”一直都沒有變。“我們要做成新媒體平臺,通過最新的視頻廣告形式,以及用戶的互動來產生收入,支持新媒體業態的發展。但與其他網絡電視不同的是,我們的收入模式比較豐富。第一是視頻廣告,這個比較普遍,大家也都在做;第二是用戶互動,我們收購了幾家SP,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收費通道;第三是我們對網吧進行了覆蓋,因為網吧是年輕群體對視頻關註的地方,我們通過衛星寬帶覆蓋網吧,同時也產生了相關的收入。”
在這樣的“故事”中,2006年的兩次收購無疑是悠視網成長道路上的兩個路標。當年5月,悠視網收購了一家名為呼啦在線(HOOLA)的移動終端技術公司,此舉使得普通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來直接獲取悠視網的視頻內容;幾個月之後,李竹又將星線空間招致麾下,借此完成了對中國100多座城市裏的5000余家網吧的網絡電視解決方案的覆蓋。悠視網從一個點拉長到一條線,又從一條線延展成一個面。
眾多的風險投資機構再次聞風而來。2007年3月,以德豐傑成長基金、高原資本以及思偉投資為悠視網註入2350萬美元,這是2007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最大規模的一筆融資,同時也使悠視網的總融資數額達到了3350萬美元,成為目前國內“最有錢”的視頻網站。
儒帥
從當年那個家庭作坊式的軟件公司,到一家正雄心勃勃的為上市做準備的創業型公司的CEO,李竹的角色被放大了很多倍,但他自己卻覺得,其實內涵並沒什麽變化。“兩年多下來,這個行業越做越有意思,而且其前景越廣闊,就跟爬山一樣,爬到一定的階段再回頭看,這個事確實是沒有看錯。”
李竹從不覺得自己是工作狂。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2點,實際上可能更多,其中包括跟一些公司內部的員工溝通,還有跟行業裏的朋友交流。
李竹長著一副很儒雅的面孔,性格沉穩卻不失力度,和他交談,你最直觀的體會就是他的坦誠和開放。“悠視網在過去和媒體溝通一些事情時,不論是融資還是商業發展,都沒有有所保留。因為我們覺得在網絡視頻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絕對不會只有一家企業。只有這個行業能夠起來,悠視網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發展氛圍,所以我們也樂意跟行業的同仁分享經驗,當然可能也會有一些教訓。”
對於創業型的公司,做了一半,創始團隊不能主導,這個不太可能做得很大。目前的眾多視頻網站裏,像悠視網這樣,既融到了很多資金,而且還是創業團隊在主導公司的發展,並且還占一個很大的比例,對網絡電視領域來說是鳳毛麟角的。
內容定位上,悠視網一直定位在主流文化的傳播。所以大家的關註度就會比較高,比較吸引人群,版權也比較清晰,同時可以得到廣告主的認可。所以我們的廣告收入會起步比較早,因為內容上的定位,因此比其他的網站先行一步。從技術平臺上,我們現在擁有可能是國際上第一流的P2P技術,加上廣告的展現形式,也都有自己的專利,這些支持了我們商業模式的實現。所以我想從商業模式、內容定位與技術平臺三個方面,悠視網沒有什麽短板。我相信悠視網會繼續發展下去,今年的銷售收入會有100%的增長。(馬晶超)
摘自《現代營銷·經營版》2008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