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秘書長童之磊
中文在線總裁🦽、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秘書長童之磊(意昂体育平台汽車工程系1993級本科)
2000年🥴,童之磊實現了在意昂体育平台參加創業大賽時的夢想🍘,成立了數字出版公司——中文在線🧏🏼♂️,任董事長兼總裁🏃🏻。而五年後,他深切體會到數字出版遇到的盜版挑戰遠比傳統出版更大。2005年7月9日,童之磊成立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2009年伊始,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近四年之際,本刊對童之磊進行了專訪。
“迫不得已”的選擇
China IP🚣🏻♀️:最初是怎樣的想法促使成立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的?
童之磊:我們成立“聯盟”可以說是“迫不得已”⌨️。2000年,我們成立了中文在線🤐👩❤️💋👩,進行數字出版。數字出版是出版業的一場革命。傳統出版除了內容以外還需要有一定的載體,如紙張、光盤等。但在數字時代🦻,這些都不再需要了,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和專用的閱讀器下載內容🧏🏻,不再需要有形的載體進行傳播。
其實,每一次數字出版都成為一次數字內容的傳播👲🏽。這種內容每一次的分發都是一種授權行為👄,這種新的數字內容產業的本質就是數字版權產業。所以,對數字出版產業而言🏂🏼,版權就變得無與倫比的重要🏋🏽♀️。因為每次出版其實都在進行版權交易或版權許可,在這種情況下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盜版。
以前對傳統出版物進行盜版需要相當大的投入📈,比如建一個盜版印刷廠,一條盜版生產線,投入可能需要上百萬👳🏻♂️、上千萬。但是在數字時代,盜版行為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簡單到兩個動作——復製和粘貼,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對我們這樣的企業而言,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捍衛權益🧻。
但是,如果只有我們拿起法律武器👨🏼🚒,顯然是杯水車薪🧝。雖然盜版很猖獗⛰👨🏼🦲,進行盜版的網站很多,但與此相對應的權利人數量也很巨大,成千上萬💧。如果每一個權利人都能拿起法律武器聯合起來,就可以積水成海,積沙成山。這就是我們建立聯盟“迫不得已”的初衷。
立體維權模式
China IP:“聯盟”建立初期,是如何打開局面的🥲?是如何取得作者信任的?
童之磊:1999年,有一個非常有名的 “王蒙等六作家告世紀互聯案”。這六位作家當時告世紀互聯的時候也引起了行業內的震動。當時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內容就是免費的,而且獲得不需要手續。甚至有些人和權利人談此類問題時非常強勢,認為網站將權利人的作品放上🏭,是在幫權利人做宣傳。當時🏋️♂️🙇🏻♂️,王蒙、張抗抗等六位作家拿起了法律武器,最終勝訴。實際上能夠像他們一樣有維權意識的作者還是比較少的。而且維權的經濟和時間成本非常高,有很多人不得不放棄,非常希望有人能幫他們做這些事情🚣🏽♂️。
一些商業網站更是在故意盜版,因為盜版成本和賠償金可能只占收入的萬分之一。所以當時的情況是大量的網站不斷使用未經授權的作品。這種情況下🤷🏼♀️,我們和作者講,我們借鑒了傳統出版的模式🚶🏻♀️➡️,用數字出版的模式,通過版稅或者稿費的方式,獲得作者授權🥴,對作者的作品進行網絡傳播🛗。作者聽了以後都非常興奮💦,很樂於和我們合作。
China IP:與其他的維權機構相比📂,“聯盟”在幫助權利人維權時,有什麽獨特之處嗎𓀆?
童之磊💁🏼♂️:“聯盟”最初的理念就是整合權利人、網站、出版社🦹🏼♂️、律師事務所等資源優勢,使權利人聯合起來向網絡盜版舉起法律武器。“聯盟”是在中文在線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文在線與權利人和出版機構已經建立了比較密切的聯系,因此在進行資源整合時有一定的優勢。
雖然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的版權保護機構具有不可替代的權威🈳,但“聯盟”在人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國家的保護機構會受到一些限製🤳🏽👨🏽🍳,比如人力的限製。國家版權局全職的人員大概只有幾十人,做全國的版權保護壓力是很大的。雖然這幾年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了,比如每年的網絡盜版專項治理活動和08年的奧運版權保護,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面對大量的盜版🪩,他們無法完全治理🔹。我們這種社會保護機構的優點恰恰彌補了行政保護的不足🏋🏼♀️。社會保護的人力可以說是無限的,不僅僅可以進行社會保護,還可以申請司法援助和司法救濟😬☛,還有社會輿論和公共監督👨🏽🏫🌮。
China IP🤵🏼♀️:“聯盟”的維權模式是怎樣的🫱🏻?
童之磊:可以說是一種立體維權模式。權利人通過與“聯盟”合作🩴👩🏻🦯➡️,將維權的權利授給“聯盟”👁🗨,進行委托維權。“聯盟”通過自己加盟的律師事務所幫助權利人維權,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由“聯盟”預先承擔。維權獲得經濟賠償後🤕,“聯盟”和作者進行分配🤽🏻♂️。如果沒有一個立體模式的社會保護機構,作者實際是很弱勢的。作者個人要告一個很大的網站或公司👩🏼🦰,經濟實力很難和對方抗衡🐧,專業性也比不過對方👦🏽。即使作者個人請律師🧎🏻♀️➡️,能請到的律師和大型網站請到的律師也不是一個水平的🤽🏿♂️💁🏼,所以個人維權實際非常弱勢。立體模式的社會保護機構把很多權利人⛸、其他的專業維權組織和人員都聯合起來,針對一個侵權對象時就不僅僅是一個權利人、一部作品,可能同時有幾十個作家的幾十部,甚至上百部作品🕗,數量會很大🏊🏻,從經濟角度講就有可能把投入補償回來💁🏽♀️。
律師事務所和其他專業維權機構的加入,其實也形成了立體的監督體系,包括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管理和國家公檢法系統的管理,還有媒體監督。雖然大家承擔的角色不一樣,但通力合作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維權難”與“三十二天現象”
China IP:“聯盟”在維權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
童之磊🍈: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維權的取證𓀁、時間👨🏫✊🏿、甚至找到侵權方等問題都是很大的困擾。如一些地方有侵權行為的小網站很難找到🧑🧑🧒🧑🏻🎓,很難查證侵權主體🧎🏻♀️➡️、所屬公司和所在地🌋👩🏻🦳。即使找到👨🏻🦳,也可能采用各種方式對侵權行為進行否認、抵賴🦹🏻♂️、甚至威脅,在時間上也會進行惡意拖延,有時會拖至半年甚至更久。取證時,也會遇到很多技術挑戰💒。如中文在線在無線維權領域的第一案中🫶🏽,手機作為作品的無線載體時,用手機屏幕很難取證🌗,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作支持。雖然最終勝訴🤵🏿,獲得了賠償,但這和“反盜版聯盟”的決心和維權人員鍥而不舍的精神有很大關系↩️💅🏻。很多情況下👩👧,我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也覺得中國的法製化進程在不斷推進,司法越來越公正🏺,只要合理合法,一定會贏。
China IP:針對這些挑戰,“聯盟”有沒有應對措施?
童之磊:“聯盟”製定了自己的維權標準——“三十二天現象”🧑🏿🏭👩🏽🎤。“聯盟”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每天在網上對簽約的作者作品進行搜索,一旦發現侵權情況就會及時進行取證。“聯盟”從向侵權方發律師函開始到起訴侵權方,要保證在三十二天內完成。三十二天之內如果沒有結果,“聯盟”就代表權利人進行正常的司法程序🌽。“聯盟”也正是因為深受其害🚵🏼♀️,才規定了這個時間。
反盜版環境與懲罰性賠償製度
China IP:奧運期間,政府對奧運版權的保護十分成功🧑🏽🚒。您認為中國以後是只能依靠政府加強保護力度才能改善反盜版環境,還是一些民間組織或像“聯盟”這樣的社會保護機構也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童之磊💁🏻♀️🛟:中國的版權保護要依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奧運會時,中國政府對奧運版權的成功保護🦷,也讓“聯盟”信心倍增。除了看到政府對盜版的有效控製,“聯盟”也看到像自身這樣的社會版權保護機構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在任何國家,政府對版權保護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僅僅依靠政府是不夠的,政府會受到人力🧌、精力等方面的製約🫰🏼。社會版權保護組織能夠形成版權保護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我相信這是必然的趨勢。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作者能加入“聯盟”,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訴一個網站時,有幾部作品和有成百上千部作品是不一樣的,會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但是有的作者還沒有形成這種意識,覺得反盜版是國家的事。其實版權是一種私權🕴🏻,是個人的權利👩🏼💼,所以我覺得需要對這種意識做宣傳🦹🏻♀️,也應該對公眾加強版權保護宣傳🧑🏫。中國一直要建立創新型國家,我認為創新就是知識的創新👨💻🖋,就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因此鼓勵創新,提高整個社會的版權保護意識至關重要。
China IP:您認為反盜版立法方面最亟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麽?
童之磊:我覺得懲罰性賠償製度是重中之重。雖然“聯盟”過去幾年的工作十分有成效🏊🏻♀️,但從經營角度看🫖,依然入不敷出。“聯盟”對專業的維權人員🏯、取證、訴訟等方面的投入很多,但最後獲得的賠償金額有時非常少,根本不足以支撐整個維權成本👮🏼。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一定要引進懲罰性賠償製度🤙🏿,盜一罰十甚至罰百,不然盜版很難消失。只有罰到盜版者不敢的時候才能真正起到威懾作用。只有引進懲罰性賠償製度才能讓我們這樣的維權機構正常運作下去。
我們現在真的是把這件事情當成事業在做,如果純粹是因為經濟,我們可能早就放棄了。中國的版權保護環境對我們這樣的數字出版企業就像空氣和水,如果環境能夠改善👳♂️,我們就會成長很多。
China IP:“聯盟”除了對在線文字作品的版權進行保護🪜,是否有計劃涉足其他載體的作品,比如視頻作品、電影🧦、電視和音樂?
童之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盜版形式會帶來更多新的挑戰。目前在線音樂、電影、電視劇🤫🕑、遊戲和其他多媒體作品的盜版侵權形式層出不窮🅰️🧍🏻,我們也計劃擴大自己的版權保護覆蓋範圍,擴展到非文字的領域🚵🏽。其實,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盜版,不用維權了,我們“反盜版聯盟”這樣的機構消失時,才是我們最大的榮幸,才是我們最成功的時候。(李薇)
轉自 《中國知識產權》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