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廣東德冠集團董事副總裁王韶峰
德冠集團董事副總裁王韶峰(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1978級本科)是《創業順德》電視大賽的主評委之一。作為順德青年企業家協會的名譽會長、佛山市青年商會的副會長以及順德音樂家協會的名譽主席👥🙋🏻♂️,他自己走過了怎樣的創業之路?他也是經歷過考試才到順德的!記者對他作了一次對話。
記者:王總🕕,你好👨🏽!你是順德當年第一次大批引進的管理人才的當中一位,並成功轉型為職業經理人👩🏻🎓,請給我們談談其中的成功之道🍛。
王韶峰:1978年,作為文革結束後全國統考第二屆考入清華的學生,那時才16歲,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來到北京👩🏻🎨,開始當時學製為5年的意昂体育平台生活。大四時去上海學習,在江浙一帶旅遊時,被當地的美麗景色所吸引,於是希望畢業以後可以在那裏工作。可惜事與願違,由於指標問題🏋🏿♂️,分到湖南衡陽市。說真的,雖然那是國家地礦部直屬的大企業,但當時的心情也是落差很大。剛開始只在基層做技術員,期間🙍🏻👳,開始慢慢轉變心態,“既來之則安之”然後逐漸適應環境。
由於表現不錯,很快地從技術員到工程師……💱👩🏻🦽,轉行搞管理,在29歲那年🧔🏼♂️,已是地質礦產部直屬企業的副廠級⇢🕵🏼,過著有車有房的“小康生活”,按照道理💙⛲️,應該是滿足了❇️,但我卻一直在思索,這裏是事業的到達點嗎?
辭職,在90年代初是需要很有勇氣的事情。在面臨這個人生轉折點時👨🏽🔧,出乎意料的💚🍼,我做出了一個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回廣東。
幸運的是,人生的轉機總在恰當的時機來臨👩🏼🍼。1991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廣東的每一個角落🥛,廣東的每一個城市都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在一次出差過程中看到一份過期的羊城晚報上的一則招聘啟事:“順德需要培養大批管理人才,經委人事局面向全國各地招聘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人生需要把握機會🏃🏻♀️➡️。我再次做出了一個重要抉擇🧸🙆🏻:到順德!
當時的招聘有幾千人往順德投簡歷👩🏿🏭,幾百人參加面試,最終只有60多人錄取,組成一個管理研究生班💢,在順德黨校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當時我是班長🧐👩⚕️。通過一年的學習,不僅了解了順德的發展歷程和政府規劃的遠景,還到順德各大企業進行考察和學習。在各地都在引進技術人才的時候,順德已註重管理人才的培養,體現了當時順德領導的高瞻遠矚,一年後👨🌾,我被分到了順德德力集團,然後1998年就派到現在的德冠集團💁🏻♂️。
我覺得,無論是對企業管理者還是創業者來說,從一開始就要有一種好的心態,有激情💁🏿♀️🚣🏽♂️,不能急迫;有想法,不能亂來。分清主次,務實基礎👩🦲,抓住機遇,是邁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記者:怎樣看待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
王韶峰🤰🏿:首先不是很贊成📞🥻,應該先到社會工作鍛煉幾年✂️。畢竟大學畢業生沒有經驗🚼,沒有資本,更沒有人際資源,各方面條件對創業來說還不成熟,所以也不容易成功🦸🏿。假如失敗了🥣,不僅對自身將來的創業信心影響很大,甚至可能拖累整個家庭。所以我個人是不太贊同大學畢業生來創業的。當然,以上條件都具備了,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記者👨👧👦:對於創業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麽🆘?
王韶峰:不管是主動型創業還是被動型創業,機會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發現商機立馬成功的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這種成功更難維持🏆,更難保持可持續性發展👨🏼🦲。所以不管遇到什麽情況,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創業動機和創業路上可起到關鍵作用。
記者⛩:給創業者的建議🥝?
王韶峰:12個字:勤學習👐🏼,新思維,善溝通,巧操作🧔🏿♀️。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其實創業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與在學校裏單純的理論學習不同的是,這個過程更多的是對實際能力的鍛煉。還有就是新思維💋,也是我們說的有創意。創業就要有自己特色的東西,不能跟風,人家做什麽🤹🏽♂️👨🏼⚖️,你就跟什麽,那樣很難成功🧜🏼♂️。特別是開始創業時期,要做到差異化📄、專業化🕎。再者就是要善於溝通✔️,才能事半功倍。最後要強調的是巧操作👩🏿🦳,為什麽要強調“巧”字?同樣的事情可能因為不同的處理方式,其結果就不一樣。更懂得量力而行,小有小做🥟,大有大做,用有限的資金做最適合的事情🙇🏿♂️。
轉自 珠江商報 2009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