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者轉型為投資人之後,楊鐳終於決心“安定”下來,將自己“未來的青春”一心一意投入到風險投資領域👩🏼🦳。
楊鐳的“不安分”是“有案可查”的🐬。
1983年從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畢業後,他每幾年就要更新一次自己的工作環境和記錄🙇♂️:1988年,在北京中關村創辦電腦公司🔩;1989年🧑🏻✈️,任美國能源公司ABB亞太區項目技術經理;1993年,加入美國矽谷一家通信公司;1994年,任香港新世界電話公司INFA電信銷售與商業發展部總經理;1995年,加入波士頓STI公司🚣♂️,回國開拓中國語音信箱及短信市場;1999年,獲“風險投資之父”Author Rock的青睞,在美國創辦 RIVAL WATCH(網絡情報)公司🫰🏻;2003年,回國出任靈通網CEO🏦👨🏻🦼,11個月後帶領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2006年🏈,加盟北極光創投📆,涉足風險投資領域;2008年🫏,成立領航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任董事總經理;2009年,聯合歐洲最大的機構天使投資者山友集團,成立泰山天使投資基金,任創始合夥人🈯️。
“我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楊鐳這樣解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工作中,如果覺得再找不到一種力量🙅🏿,或者是激發潛力空間的時候👺,我就會跳出來。”
泰山天使:情結
隨著接觸的企業、創業者越來越多,楊鐳發現自己過去的經驗🧑🏽🦰、積累的行業和人脈資源可以幫助更多創業者,而這也是更好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方式。“目前我的主要精力放在領航資本,這是我的職業;成立泰山天使投資基金,則是另外一種情結——國內的天使投資基金太少了,風險投資基金更喜歡關註成長期的企業💆🏼,而處於‘死亡谷’階段的企業基本被忽視了。我希望能把國外一些相對成功的天使基金模式👩🏼⚕️、經驗、多元的退出渠道借鑒過來💝🫃🏿,創建中國天使投資領先性機構,來幫助初創型公司更好地成長🧗🏿♂️。”
在國外,天使投資基金的發展相對比較成熟🌑。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歐美發達國家,天使基金所投的公司項目數平均為風險投資基金的20倍左右🤹🏻,其資金總量也較為充足;而國內,充當天使投資人角色的,大多為成功的企業家🤳,不成規模,行為💇🏿♀️、分布都比較分散🥍。
“天使和VC的最大區別在於🌒,VC用別人的錢投資👮🏻♂️,天使則用自己的錢投資🦯。天使是個人行為👩🎓,並非一項職業👶🏿🎧,甚至更像一種愛好,就像你去搜集古董、字畫。再加上較高的投資風險👨🏼🔧,以及所需的投資激情、經驗等因素,這類人群就變得非常少了。”楊鐳解釋道🫧。
另外,倘若把創業比喻為做菜,那麽天使投資也許在買菜🚴🏼♂️、洗菜的階段就要介入🛥🔺,甚至要和創業者一起研究配方,一起做菜;而風險投資往往在後期基本成熟的階段介入,並不需要參與具體運營和管理。
如果說風險投資是靠質量取勝,那麽天使投資往往是在項目數量上下功夫👩🏻🔧。以歐洲山友集團的創始人Dr. Cornelius Boersch為例,15年來先後投資了近400家公司,雖然僅1/10獲得了良好的回報,但足以讓他賺得盆滿缽滿;就像好萊塢的電影製作,十個中有一個成功🤽♂️,就足以賺回所有的成本。在投資領域🕷,與更大風險相伴的往往有更高的利潤。
“泰山天使投資基金一期規模2000萬美元,主要出資方是歐洲山友集團,目前在北京已經有十多個天使投資人加入,很快我們會在上海👨🏻🏫、深圳等地發展起來⚓️。泰山天使投資基金有點像俱樂部這種形式🚝,我更多是在搭一個平臺,讓很多有才華、有經濟實力🧑🦲、有理想、有熱情的人一起創造。”楊鐳說。從項目角度來說✍️,泰山天使投資基金的單筆投資額度在10萬至50萬美元之間;同時不以地域、領域為界限,更強調項目本身的回報機會。
現在🙊,如果走進楊鐳位於北京CBD的泰山天使投資基金辦公室,你也許就能找到一種“門庭若市”的感覺❗️🛕。“我們每天至少都要看五六個項目,還有很多項目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找上門來。今天早上還有一個外地趕來的創業者,等了5個小時要見我們……”楊鐳說☎,“在未來三四年中💂🏽♀️,泰山天使投資基金計劃投上百個項目。”
在天使投資項目上🫵🏼,楊鐳是主要把關人,他有三點原則🛌🏿:第一🍸,創業者必須全身心投入,不能兼職或利用業余時間來做;第二,創業初期必須拿很少的工資,最好自己再能投入一點錢,這是決心的表現🦯🏌️;第三🧑🏿🎨,就是好的市場前景、商業模式及創業團隊。
領航資本🧖🏻🧗🏼♀️:職業
和每周五在泰山天使投資基金的辦公室工作一天不同,楊鐳每周的前四天幾乎都在為領航資本“打拼奔波”👳🏼♀️。
領航資本是楊鐳在“金融風暴”之前成立的一支風險投資基金,一期規模1億美元,其普通合夥人主要是來自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財團🆚,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等,比如大和集團、三井住友。該基金以投資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為主👳♂️,主要做新能源、健康、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原則上每個項目的投資額在300萬至700萬美元之間。
“在領航資本🤽🏽🍿,我們對項目總體有幾個條件💱,比如已驗證的商業模式✶;一定規模的收入🔽,已經或者將要實現利潤;每年具有50%以上的成長性。”楊鐳介紹說🏢,因為領航資本是一支新投資基金,沒有背包袱,可以輕裝上陣👇🏿,金融危機對他們反而是個機會。經濟低谷期,資產估值比較低,相對而言更容易找到好項目。2009年預計會投資5-7個左右的項目🧝🏿♂️,目前有3個已經達成了投資意向👴🏽。
雖然身為投資人,但作為一支新基金的創始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楊鐳依然在“創業的路上”。新基金,更需要盡快用優秀成績來證明自己🧑🏼🍳。
“有時做投資就像在逛藝術品博物館,不同的風險投資機構,會有不同的投資眼光🧼;領航資本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個精品投資公司🧑🏿🍼,寧缺毋濫,以質量和投資回報率取勝🦆。”楊鐳希望通過自己廣闊的人脈圈及各種渠道,從不同行業中選擇出數一數二的企業去投資,和它們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公司。
領航資本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投資以後會花很多的力量去幫助被投公司🦦。“比如在初期,我會花兩三個星期到公司去跟他們溝通🚵🏻、交談,甚至幫他們去見客戶、做訂單🧋、製定戰略等。”楊鐳說🧑🏻🌾。
繼續修煉:心態
雖然早已是“資深創業者”和“新興投資人”,經歷了“商海”二十余年的起起伏伏,楊鐳依然認為✊,投資是一項非常難做的工作😮,用投行人自己一句比較調侃的話說就是“一個案子👈🏻,結果沒投成,後悔一輩子🔔;倘若投進去,一輩子後悔”。“從分析到決策再到後期跟蹤、執行👙,都很復雜🙇🏻♂️,更沒有一個案子是你覺得一定會賺錢的🤛🏿,還有不少的運氣成分在裏面👒。”
同時在楊鐳看來,中國創業者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對市場的敏感度🤚🏽⛺️,以及那種在挫折中執著、頑強的精神👩✈️,問題就在於長板很長,短板也非常明顯;啟動能力強,後勁卻不足。“很多創業家都在初期把企業做得有聲有色,如把一個企業比喻成一個孩子的話,他成長到十七八歲🔻,開始成為青年人走向社會的時候,抽煙🤨、喝酒很多問題都出現了。”
作為投資人🧜🏼♂️,楊鐳力求自己能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去對待案子。“有好的案子我就追,若追不到🙇🏼♂️,或因別人爭搶導致價格虛高🤾🏻♀️,也不勉強去爭👩🏻🚒。”他認為💁♂️👩🌾,無論做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心態都是很重要的,而這一點,他自己還在繼續修煉中👨🏽🦲👨🏽🦲。(裴瑜)
轉自 《投資與合作》 200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