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迅,深圳市新同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1986級本科。
位於深圳CBD諾德金融中心22層的新同方投資管理公司辦公區9️⃣,看上去頗有些閑情逸趣——錯落有致的空間結構,融合中國庭院式的設計風格💃🏿📖,以及淡雅的色系,並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在裏面工作的人們每天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證券市場⚪️。
恰如辦公室設計風格予人的閑逸,新同方掌門人劉迅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從容淡定✢,處變不驚的沉穩。在2008年初🧑🏼🍼,新同方審慎的面對估值過高的市場格局,迅速的降低了倉位並一直保持到了年末🦝,從而成功避開了2008年A股歷史上最為猛烈的單邊下跌🧑🏽🎄,投資人未蒙受損失。
而在從2008年末上證指數始自1664點至2009年中期的階段性上漲行情中,新同方依然保持著謹慎的風格,旗下信托產品僅只是極小幅加倉👌🏿,凈值未有太多變化,倉位極低🙆🏿♂️。這一風格在國內私募投資機構中亦可算是獨到,在2008年排山倒海的下跌當中🧀,未萌生抄底撿便宜的念頭,在個股行情波濤洶湧的2009年上漲中🤿,仍堅持自我理念🎾,保持淡定。
“40歲的人了👫🏻,看法不那麽容易改變👩🏼🚒。”當筆者問及新同方09年以來對A股市場的看法是否發生改變時,劉迅笑道🙆🏻。“現在感覺還是沒有很好的價格👨🏫🦣,09年以來市場情緒比較高漲,但就資產配置而言,還是沒有太多好的投資標的。從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公司業績增長來看,還是缺乏公司價值提升的機會。”
恰同學少年
證券投資領域歷來並不缺乏“明星”🕓,但卻少有“壽星”。以階段性得失衡量一個投資機構和資產管理人🚆,總是帶有片面性🐬🟣。而若以較長的時間量度,則或可理解“大浪淘沙始見金”的投資真諦🥖。
與近年興起的國內眾多私募機構相比,成立於1997年底❔,至今已有11年歷史的新同方投資管理公司算得上是國內私募行業的“先行者”。
談起新同方當年的創建,還要從劉迅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開始🕥👨🏼🎓。在1991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畢業後,劉迅加入中國長城集團,在長城集團旗下的長城財務公司工作🧞♂️,不久後從北京被派到深圳運作長城電腦上市事宜🅿️。
“那還是92-93年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長城電腦上市的事情👍🏽🧚🏽♂️,簡單的說是一個領導兩個兵,長城財務派了個三人小組到深圳,聯絡長城電腦上市。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到證券市場,開始對股票投資有了興趣。”劉迅回顧道。
在籌備長城電腦上市一段時間後𓀜,劉迅回到北京,當時長城財務在北京西直門有一個營業部⛓,劉迅回到北京後,在這個營業部擔任副總經理,主管證券投資事宜。此後在財務公司興辦證券營業部的熱潮中🖐🏿,長城財務計劃在深圳創辦第二家營業部🤢。
“於是就又派到深圳籌備第二家營業部,裝修和設計都做好了,但後來財務公司不讓辦營業部了,牌照拿不下來🌔,籌備中的營業部最終並入到了聯合證券👳🏻♀️。”
此時,劉迅萌生了自己成立公司專業進行投資的念頭,在與幾個自92-93年以來就熟識的清華同學溝通後🔌,發現大家都有相似的想法,新同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便於1997年底註冊成立。
“當時想了很多名字,後來和清華的一位導師溝通,清華有同方🚰,不如就叫做新同方吧🛬,於是就叫做新同方了。”劉迅在回顧當時創辦新同方時顯得頗為輕松。
在1997年,國內公募機構都還寥寥無幾並不成熟的時候,這一想法和做法仍不可不說具有前瞻性。
以團隊智慧取勝
在投資決策上💭,劉迅一直強調團隊的作用和團隊的智慧💇♂️,這與目前國內部分私募機構以一兩個人為決策核心的情況不同✪。
“人總有情緒化的時候🤹♂️,但一個團隊就能降低這種風險🌳。在新同方我們沒有明星基金經理🧑🏼⚕️,不突出某一兩個人🧑🏭。不管是研究員還是基金經理或是公司管理層,提出的投資標的✌🏼,都要進行投票才能進入股票池。新同方也建立了一票否決的機製🤚🏻🚵🏽,對於投資標的大家在認為有突出風險的時候🧗🏼♂️,都可以進行一票否決。”
事實上🧏🏻,新同方的核心團隊從創立開始就由幾個清華86級的和一個北大87級的同學組成,大家各有側重,並且早在90年代初就已熟識。此後團隊不斷擴大。
“大家各有側重,投資需要把大家的長處集中在一起。新同方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側重點,在一起組合起來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劉迅介紹,“我們在內部有一個工作平臺🚶🏻♀️,大家就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每天的工作都集中反映在這上面。大家收集到的好的信息🐻,發現好的公司,以及產生新的想法和觀點🚣🏿,都放到平臺上來。工作流程和風險控製也在上面🤦♂️。”
在劉迅看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研究上🚚,也各自有擅長的領域👲🏻。並不存在某個人能在所有領域“通殺”🦉,所以新同方從一開始就想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投資團隊,以團隊智慧取勝👩🏼🏫。
“我們有自己的風險控製機製🦁,總是希望把投資能夠做得完滿些。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有一個方面出現漏洞就有可能把事情辦砸。所以投資長期進行下去,集中團隊的智慧會減少很多出漏洞的機會🚶♂️,賺錢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但風險控製必須要完備𓀅。風險控製是投資的起點,進行投資前先了解能損失多少錢。”
投資要“撿便宜”
除了風險控製,在價值投資的核心上,新同方有著怎樣的觀點?
“我覺得投資的核心還是在於‘撿便宜’,我們一定是找便宜的東西去買。2002年我們計劃投資茅臺的時候↘️,覺得當時茅臺的價格比較低,還比較便宜,雖然行業不是一個朝陽產業。做了盈利預測和估值🤳👲🏼,覺得茅臺的市場還有很大的擴張潛力,財務上也沒有什麽問題💃🏻。不過當時白酒產能過剩,行業還是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另外當時上市公司進行非主業投資的情況比較多,而且結果都不是太好,當時茅臺還在一個高科技公司有一點投資,所以還是擔心🔺,考慮投資茅臺的事情有些頭痛,我的頭發都快白了一半🩸。”
“後來去了公司調研,和季克良談了幾個小時後,感覺放心了,上市公司並不打算繼續擴大對高科技公司的投資。所以我們其實先要對公司盈利作出預測,進行估值✉️,並要考慮公司的發展有沒有一些看得到的風險,比如在財務上💬、公司治理結構上,盡量想看得清楚一些👳♀️。在有這些風險的情況下,最悲觀的情況會是怎樣,這樣考慮風險收益比👨👩👦,是否合理,風險收益比合理的公司還是值得去投資的🪱。”
新同方對茅臺的投資盡管時間並不長🤦🏿♀️,但此後帶來了很好的收益。而歸結起來,在公司股價還比較低的時候介入,需要結合公司基本面的充分調研👨🏼🚒👮🏽,以及公司業務模式的研究。
不迎合市場
劉迅並不強調新同方過往的業績,也很少提及在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上取得的成功。在他看來,獲取平穩收益,在平靜中實現穩定增長才是投資的真諦。
穩健前行,或可歸結為新同方追求的目標🏃🏻♀️,而這樣的謹慎投資風格👧,也使得新同方在2008年初作出降低倉位的抉擇🗺,從而在2008年歷史罕見的下跌中勝出🙇🏼♀️。
“1月份是最難過的時候,”回顧2008年的投資歷程,劉迅坦言,全年作投資決策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恰是在年初🤦🏿♂️🔟,盡管當時國內機構相當一致的看好08年上半年的行情,但新同方投資團隊在07年底和08年初曾進行過反思☘️,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08年初,這十幾年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調整,宏觀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對於可能出現的調整,新同方當時判斷有可能是類似2002-2003年的一個模式。
一方面是自己的研究判斷與眾多研究機構的判斷出現沖突,另一方面股市的熊市特征仍不明顯7️⃣。在這樣略顯矛盾的態勢下⛎,新同方還是堅持了“不迎合”的態度🥎,在08年1月選擇了控製所選股票市盈率的方式👑,並希望以此規避一定的市場風險。
“真正轉變思路是在一季度稍晚些時候。”劉迅回顧稱,事實上當時市場已經發生了轉變🏋🏼♂️,而新同方也是在緊緊跟隨著市場的變化中轉變思路🥘。在08年一季度與美國對沖基金的交流中,新同方開始意識到對未來的預期應有所下降🧅👎🏼,美國這個世界經濟發動機的熄火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需要審慎評估。
私募:風格將多元化
在談及國內私募行業未來的發展時,劉迅認為國內的私募行業仍未充分發展📧,而未來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只是這一過程🛌🏼,也將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總會有不少人被淘汰,而勝出的將是有自己風格的機構。
“私募是公募的補充,公募面對的很多是中低端的投資者,而私募則集中在高端客戶,為高端客戶做理財。公募也可以做得很好,但它可能特色不會特別明顯,大家最後可能發現公募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在指數附近做文章。”劉迅笑道,“但私募恐怕就很不一樣了👩🏽🍳,最後肯定是形成各自不同的風格,有的人會激進一些,有的人則可能偏向於保守,這樣每個私募有自己的特色↔️,作為投資人,可以選擇不同特色的私募來打理自己的資金😔,偏好進取的可以選擇風格激進的機構💅☎,想獲取穩定收益的可以選擇相對保守的機構,私募行業風格的多元化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蔡曉銘)
轉自 和訊網 2009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