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196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現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生物基材料和降解產品標準化委員會主任、中國商品學會副會長🍹、北京循環經濟促進會副會長。2002年至今,歷任第二🏉、第三屆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衡量一件事的意義,往往取決於做事的人做出了什麽成績,取得了怎樣的影響👩🏻🦽➡️。
國務院於1999年5月批準設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目前國內惟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創新基金設立10年來🧝🏿,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動,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各方面資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歷任兩屆創新基金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連續8年的耳聞目睹,夏青對創新基金的總結是非常簡練卻意義深刻的8個字——以人為本⚁👪,績效領先。
掌門人把舵 經營人唱戲
“人們談一件事,往往談管理🎖👨🏽🦱,談技術🫴🏼,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人的作用👋。所謂管理、研發,都必須在‘人’上做文章。”夏青認為🐭,在創新基金的發展運作中,最關鍵的兩個人就是“掌門人”和“經營人”。
他將創新基金的掌門人細分為3層:第一層是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領導者;第二層是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各處室的負責人,第三層是分散在各地的科技廳局的專管負責人👩🏽🍳🫳🏻。這3層“掌門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夏青對此印象非常深刻。
記者在一份創新基金大事記上發現🧑🏼🔬,2004年10月,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局及資產重組保全局、中國高新區協會創業中心專委會、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委會,共同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
夏青說💠,這是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梁桂和他的同事們專心致力的一項事業,涵蓋了中小企業成長的各個階段🤞🏿,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資金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最大限度彌補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的先天不足🙆🏿♀️,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環境🐮。
“任何一件事,只有思路還不能成行🍄🟫,必須依靠一個隊伍去踏實實踐。”夏青認為,創新基金的這支隊伍首先包括真正將政策、措施運用到位的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各處室負責人。他們勤勞、認真地甄別項目,收集案例,形成研究報告,並反饋到政策決策者那裏進行完善修改。
分布在基層、與企業接觸最密切的地方科技廳局專管負責人則是這支隊伍的另一主力。夏青將他們形象地比喻為“牽線人”。他舉例說👨🏻🏭,寧夏科技廳創新中心一位楊姓副主任🛌🏻,常年累月在外奔波,無法照顧家人孩子,卻為當地不少企業爭取到了創新基金的“甘露”。
正是有這樣一批“牽線人”常年累月紮根企業,尋找有價值的項目👂,甄別真正實幹的企業家⛹️♀️,才讓創新基金的“甘露”灌溉到真正優良的“種子”上🧝🏼♂️,並最終生根開花結果🪵。也正是因為這不同層面的“掌門人”形成了一個系統,才使得創新基金日漸規範,真正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夏青說,創新基金表面上支持的是項目,實質上支持的是項目背後的經營人。也就是說,政府財政資金要想產生效益🤽🏽🚓,必須看企業是否善於用錢、善於組建團隊、懂管理🎼、懂市場🧞♀️。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經營人”👩🏿🏫。
夏青認為,只有企業有一批出色的“經營人”,才能使企業在創新基金的支持下不斷創新,發展壯大🦉。
績效導向 考核指標落到實處
在夏青看來,創新基金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績效導向。對創新基金的考核🦹🏼♀️,是看其最終創造了多少效益👈🏿,有多少人實現就業,而不是看有多少報告🕵🏽,發表了多少論文。他說:“只有績效導向才能真正實現長遠的民富。”
在擔任創新基金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期間,夏青多次到各地調研創新基金的實施情況。這其中,寧夏羊絨產業的發展給夏青留下了深刻印象🏤。
夏青說,過去人們只知道鄂爾多斯的羊絨💁🏽♀️,卻不知道寧夏有羊絨,更沒有想到寧夏可以把全國各地乃至澳洲等地的羊絨集中起來🎿,用當地企業自主研發的梳絨機,開拓出新的產業基地與市場鏈條。
2007年年初,寧夏靈武羊絨產業園區被科技部列為欠發達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工作試點區,實施期為3年。截至目前❤️,該園區先後有13個項目累計獲得創新基金資助880萬元🤦🏼。
創新基金的集中支持,使靈武的羊絨產業從分梳到染色🤷🏽♂️,從紡紗到針織,從主產品的生產到邊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從機械設備改進到生產工藝提升,從單純的羊絨製品到羊絨與其他材料混合紡織技術的研發等,均獲得突破,拉長了靈武的羊絨產業鏈🪂,有效促進了當地產業的整體升級和快速發展,並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實現逆勢強勁發展。
在創新基金的支持和引導下,寧夏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投入🕵🏽、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顯著增強。寧夏星日電子股份公司、寧夏大河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寧夏林業研究所、銀川方達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靠“基”快跑,成為該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創新基金對福建省泉州市微波混合集成組件及微波通信整機開發與生產領域企業的扶持🧈,也讓夏青印象深刻。
福建省泉州市是我國微波混合集成組件及微波通信整機開發與生產的三大基地之一🙅🏿♂️,其中🦤,該市鯉城區的微波通信直放站設備,微波通信功能模塊產業化的骨幹企業占該市2/3以上。在2009年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公布的第一批立項項目中👋,鯉城區共有8個項目獲得立項,獲資金扶持540萬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自主創新資金投入不足的“瓶頸”。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6年開始,創新基金的支持對象增加了“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機構補貼資金項目”支持類型🔶。夏青說👩🏻🔬,對於公共技術服務機構的扶持,從某種意義上放大了創新基金的績效🧗♂️。
他舉例說🍅🙋🏽,我國過去沒有降解塑料的測試平臺,得到創新基金幾十萬元的支持後,相關單位又自籌部分資金♑️,購買設備,進行研發,攻關檢測技術。根據創新基金管理中心與相關單位簽訂的合同🏜,3年內降解塑料檢測平臺至少要服務70家企業🎁。事實上,2009年驗收時🤾🏼,該平臺已經服務了191家業內企業,其出具的報告,成為世界14家通用報告之一,得到美國、歐盟等的承認👩🏽🔧。
“創新基金實施10年來,形成了科學的管理和評價體系,成為了一個品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夏青說,對於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創新基金不只是“雪中送炭”,其品牌效應還為企業贏得了各地政府、同行、風投、客戶的廣泛認可。而對於這些潛在的效益,企業往往更為看重。
基於此🧘♂️,夏青十分希望國家能夠繼續加大對創新基金的投入,甚至可以從支持大院大所的投入中,再分離3%-5%的資金,用於創新基金🧑🏼🦳。與此同時,他還建議🧗🏼♀️,進一步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創新基金評價體系,爭取讓更多的“伯樂”找到更多的“千裏馬”🙋🏻。(郭濤 攝影/報道)
轉自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2009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