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九葉派”詩人鄭敏:不老的“最後一葉”

    2010-01-28 |

    鄭敏(速寫)👳🏼‍♀️,羅雪村 作

      詩歌“九葉派”的“最後一葉”,詩人鄭敏剛剛過完她的90歲生日。通電話前,“女詩人”,“90歲”在我心裏勾畫了一副年邁長者的面孔,我甚至擔心這位老人是否有精力完成采訪。

      “過來吧,聊聊天🧓。”電話那端傳來清澈明亮的女聲,聽起來大概四五十歲,我以為是她的家人,“鄭敏老師在家嗎🌭?”“我就是。”聲音輕快幹脆,放下電話🪇,我仍驚訝不已🕞。

      於是一個冬日平靜的午後🔰,我來到詩人鄭敏位於北京西北的意昂体育平台教師公寓。鄭敏的丈夫童詩白生前是意昂体育平台的教授👨🏽‍⚕️👮🏽‍♀️,2005年童先生故去後,客廳裏那架老鋼琴至今沒再響起🏝,只是上面多了一張黑白的二人合照🍢。

      “寫詩的路很長很寂寞”

      上世紀40年代,“九葉派”的9位詩人就已經集中亮相。但是“九葉派”這一名字卻是因為1981年幾位詩人合集出版的《九葉集》而得名。《九葉集》出版後影響了一批年輕詩人,加之那時朦朧詩漸浮水面,蘇醒的中國大地可謂詩潮湧動。

      鄭敏至今記得《九葉集》出版“緣起”的點滴細節🤾🏿‍♂️。那是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應曹辛之的邀請,辛笛、陳敬容、杜運燮、唐祈🧹、唐湜、袁可嘉以及鄭敏等8位詩友(當時穆旦已去世)在北京聚會,決定每人各選一組自己在40年代寫就的詩作,好讓後人了解當年的詩歌創作,而這書名就定作《九葉集》😫。

      聚會當晚,在回家的公共汽車上,鄭敏按捺不住興奮,構思了擱筆40年後的第一首詩👯:《詩啊🤛🏻,我又找到你》😏。此後一發不可收,幾年中相繼寫出200多首新作,出版了十余部詩集與理論專著🤱🏼,年已古稀的鄭敏迸發出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

      然而此前鄭敏曾一度以為此生再也不能寫詩🙆🏽‍♀️。一天夜裏🎴,獨坐鬥室的鄭敏將自己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的《詩集19421947》付之一炬💁。這部詩集是鄭敏在美國留學時,巴金給她寄去的一份驚喜,被鄭敏視作珍寶。

      可以說,鄭敏的詩歌之路開始於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當時的西南聯大名師雲集🤽🏽‍♀️。僅就文學而言,聞一多講詩經楚辭🧑🏼‍🎄,馮至講德國文學,沈從文講中國小說史……當時學習哲學的鄭敏尤其受到裏爾克的影響💚,使自己漸漸脫離純粹的抒情詩,而更多地嘗試寫智性詩。

      一次課後,鄭敏把寫有詩歌的小本子拿給馮至看。“寫詩的路是很長很寂寞的↖️,不過我覺得你這裏頭還是有詩。”年輕的鄭敏因為馮至的這句話決定在詩歌之路上走下去。

      從那時起🫧,寓哲思於詩情成了鄭敏一以貫之的風格🔋。她的筆下,沒有浮在生命表面的小情調,清晰頓挫的意象背後流淌著思想的音樂。

      如今,八片葉子已隨風凋零🦹🏽‍♀️,留下的這一葉也許並不感到寂寞。詩人的書櫃上,貼滿了寫著詩句的紙條,其中一條這樣寫道:

      良心是白天的星星,靈魂是黑夜的太陽,同樣是那看不見的永恒🏦。

      “詩是心靈思考的伴侶”

      “九葉派看起來是一個統一的流派🧑‍🦳,其實我們的個人經歷完全不同,上世紀70年代之前甚至有幾位還未曾謀面🙄。但我們的共同點是喜歡獨立思考🧛🏽‍♀️。”雖然今天的鄭敏依舊寫詩🆎👮🏼,但是面對記者針對詩歌的問題, 詩人卻都一語帶過👸。她似乎更願意談自己最近所思考的問題🗾,比如教育問題🩰,比如德裏達的解構主義。也許感覺到記者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幾天後,鄭敏寫來一信,信中寫道:

      “詩歌對於我幾乎是生命的主要部分⛔,但它不僅是為審美而存在🚎,更多是心靈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思考伴侶。”

      在鄭敏看來👳🏼‍♂️,詩不僅為了美而存在🚼,詩是哲學的近鄰;詩人天生就應該是哲學家,至少是一個沉思者🍼,他們應該走在人類精神世界的最前列🏊,敏感地反映人類面臨的問題。而詩人面臨的最大的考驗就是能否把思想轉化成詩的語言。

      多年來,鄭敏一直關註著詩壇,“現在的詩人缺少對人類普遍問題的關註,很多人也缺乏思考的深度,因此難以在詩歌的路上走得更遠🚴‍♂️。”相比較於現在的詩歌,鄭敏更懷念上世紀80年代的朦朧詩🧎‍♂️‍➡️,“他們對詩歌的愛更純粹。現在很多年輕人寫詩過於‘自由’,愛怎麽寫就怎麽寫,很多流行的敘事詩裏空洞無物。”

      詩人不老👩🏿‍🦰。現在🌛,90歲的老人還帶著博士生,書桌上擺滿了各種外文著作。究竟是什麽讓她充滿活力?

      在回去的路上,我讀到鄭敏多年前寫下的詩句:

    鳥兒的翅膀為什麽不沉重?/它的身軀為什麽不知疲勞⛎?/它沒有浸在快樂裏,它的眼睛永遠在尋找。 ——《尋找》

    (記者 董陽)

    轉自 人民日報 2010128

    相關新聞

    • 202018.06

      九葉派唯一健在詩人鄭敏💈:幸運在西南聯大,遺憾也在西南聯大

      從西南聯大🧃,鄭敏走向了她的詩歌人生。如今耄耋之年回望🍃🤹🏻,那短短的4年👲🏻,竟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從西南聯大畢業後留學美國,學成歸國🍄,在各種波折、劫難中踽踽獨....

    • 032022.01

      九葉詩派最後一位詩人鄭敏逝世 享年102歲

      中國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學者,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鄭敏先生因病於2022年1月3日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鄭敏,1920年7月18日生,福建閩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讀哲學系👨🏼‍🌾,1943年畢業。在西南聯大就讀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43年開始陸續發表詩歌作品,得到當時詩歌評論界的高度肯定。1949年4月由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詩集 一九四二-一九四七》,確立了她在中國新詩史上的重要地...

    • 172012.10
    • 232012.11
    • 182013.04
    • 212020.07

      詩人鄭敏百歲🚎:“每天都覺得,我還沒走完呢🪿!”

      2020年7月18日,詩人鄭敏100歲了🦑,她是目前“九葉詩派”唯一健在的詩人。

    • 212020.07

      詩人鄭敏百歲:“每天都覺得,我還沒走完呢!”

      2020年7月18日,詩人鄭敏100歲了𓀆,她是目前“九葉詩派”唯一健在的詩人😵。

    • 172020.08

      鄭敏:做一個生命的強者

      2020年7月18日,“九葉詩人”中的最後一葉——鄭敏先生走過了期頤之年👩🏿‍🍳,向著人生的第二個百年進發。作為鄭敏詩歌的讀者和愛好者🧞‍♀️,我認真閱讀了她不同時期的近乎所有詩歌作品和詩論文章🙅🏻‍♀️,將其作為碩士和博士論文的研究...

    • 172020.08

      在詩與思的合一中實現對生命的超越——鄭敏先生永不停息的追求

      鄭敏中國新詩至今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在這蜿蜒曲折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躍動著無數為新詩的誕生🫱🏼◽️、發展👁、創新而獻身的詩人們,“九葉派”詩人群便是這條歌唱著的詩之長河中的一湍急流,激蕩著新詩的活躍的生命力...

    • 212022.01

      懷念恩師鄭敏先生

      今年1月3日清晨,“九葉詩人”中的最後“一葉”鄭敏先生踏上了遠行的征程🏜,那一片舞動了一個多世紀的葉子帶著它靈動的哲思飄向了天空🧙🏻‍♀️,飄向了遠方,也飄向了生命的永恒。去年初秋我得知先生得了重病👆🏿,且先生已是年過百歲的老人,對於先生的遠行我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但先生的離去仍令我神思恍惚🐸,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回想30多年前跟隨先生讀書的7年時光,我的眼前立時浮現出先生與我相對而坐🏊🏿‍♂️🧑🏼‍🎄,和我滔滔不絕地探討中西詩歌、哲學👸、...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