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六贏理念”,即帶領“消費者、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符合六贏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

華旗愛國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馮軍
馮軍 1969年生,籍貫江蘇,生長於西安;198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92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建築工程總公司;1993年創建華旗資訊;1997年總結出“六贏”理念;1996年創建“愛國者”品牌;2004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畢業。 2006年度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現任華旗愛國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我是個超普通的人。”馮軍說自己是“剩者為王”,同業中有人靠走私發財,雖然賺錢快,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法律的製裁,當初馮軍認為寧可笨點,賺錢慢點,也不靠走私賺錢,就好像開車,等走到斷橋的時候才發現還是慢點好,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六贏理念”,即帶領“消費者、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符合六贏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這些理念的根源他說“都是清華的校訓鬧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包括“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等理念都是他要高舉中華旗幟,打造國際化民族品牌的思想根源。
每門課都不是最強,卻能拿全能冠軍
1987年以高中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的馮軍說,千萬別覺得他有什麽不一樣,自己是個普通的學生,普通到了大家覺得有點怪的地步了,很正統。雖然高中時在學校參加了無數物理競賽、數學競賽,但從來沒拿過第一,他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但是最後高考的時候卻拿了全校第一,他說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偏門,每門課都不是最強的,但是能拿全能冠軍,老師教的就好好學,他認為上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為了考試而考試等於白白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的知識。
在清華的五年中,馮軍的學習生活非常緊張,也在專業上做了很多努力,考入土木系建築結構專業的他大一時一直想轉到建築系,那時候他的理想是成為像貝聿銘一樣數一數二的建築大師,甚至在此期間同時上建築系與土木系的課,後來因為學校的規定沒有轉成,大二時因為不甘心,又開始學電工,大三時,開始學習國際金融與貿易,大四時又想出國,畢業前托福考了630分,但因為拿不出5萬元的培養金,出國也未能如願以償。因此,馮軍說自己和其他大學生是一樣的,想談戀愛、做生意、轉系、考托福,沒有什麽不正常的,上大學時他賣過飲料,賣過托福考試的輔導書,他帶頭,全班跟著他一塊賣。
畢業時馮軍被分配到了北京建築工程總公司,在家人和同學的眼中,他無疑會有一條看起來光明的前景:專業對口的單位並且能夠留在北京,工作單位也讓人羨慕。
創業就是把創造新的價值當作事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自稱正統的好學生,新單位從報到到辭職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丟掉了到手的鐵飯碗,轉身進了中關村當起了個體戶。理由很簡單:他得知自己將被派往馬來西亞,而他的父親曾經援外八年,父母長期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他不想再重復這樣的生活。
從賣一個機箱賺5元到今天的“愛國者”
在中關村創業的日子從賣機箱、鍵盤開始,對於為什麽選擇電腦這個行當,馮軍說在大學做建築設計時就開始使用電腦,當時覺得這個東西將來肯定有前景,因為它對於做建築都有那麽大的幫助,那麽肯定對於其他人的生活還會有很大幫助。十幾年間,從賣一個機箱只賺5塊錢的個體戶到今天將“愛國者”打造成一個民族IT品牌,馮軍說自己就是這麽一點點過來的。
在清華上大學時,馮軍喜歡下國際象棋,他說國際象棋不像中國象棋一樣有“河界”的概念,做企業就要學會從國際象棋裏得到啟發,不但連自己的馬腿不可以蹩,也不可以蹩競爭對手的馬腿。國際品牌做得好,就沒有必要抵禦,應該靠自主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民族品牌才能生存下來,不跟國際打交道就像義和團,會被消滅的。如今,馮軍在新開的微博中這樣自我介紹:我,一個很普通的學生創業者,就像你家的鄰居、同學或哥們兒。我和同事們有一個理想:“將愛國者建設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
馮軍有個自己的觀察,那就是中華民族近百年的歷史上每30年就有一個巨大飛躍的機會,1919年五四運動中華民族開始自醒,加30年1949年中華民族開始自立,加30年1979年中華民族開始自強,再加30年2009年中華民族開始自信,2010年將是中華民族達成自信共識之後新的起點,他說,如今民族品牌的機會來了。
馮軍說自己目前的目標是追上索尼,追上三星。
提問1:如果想大學後創業,那麽上學期間,應該做哪些規劃和準備呢?
——小傑,北京第二十四中學生
馮軍:首先要把創業的定義明確,有時候創業的定義不一樣,大家說的可能不是一回事。我認為的創業就是把創造新的價值當作事業,比如賴昌星,有人認為他也是創業者,但是不對,他是把走私當作事業了,但是走私並不創造新的價值。企業家是創業者,但是其實錢學森也是創業者,他創造了新的價值,比如原子彈、氫彈,保衛了國家的國防安全。現在再想像當年一樣創業搞電腦空間就不大了,已經有那麽多人都成功了,應該選一些明明有很好前景的東西但是還沒有太多人重視的東西。
提問2:很多學生高三填報誌願選什麽專業好?
———李麗,北京五中學生
馮軍:無所謂,現在有幾個是幹本專業的。但是考大學很重要,進入不同的大學,能夠體驗不同的校風,比如清華的厚德載物,北大的敢想敢說,不但要上大學,還要多上幾個。
提問3:為什麽很多學生都想考公務員、進國企求穩定?你怎麽看?
——張屹,和平裏一中學生
馮軍:每天喝茶,國家白發工資這種事怎麽可能長久呢,其實公務員也是創業者,也有很多創業的機會,只要給社區不斷地創造價值,就是個創業者。如果只是以想找個穩定工作的想法,這肯定是要吃虧的,國家的公務員體製肯定是要改革的。
轉自 新京報 201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