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雜誌本期訪問了A8電媒音樂的創始人劉曉松,分享他在企業轉型以及決策等關鍵點上的經驗教訓⛳️。文/何寶榮
A8電媒音樂控股有限公司(下稱“A8”)創立10周年之際🧔🏻♂️,公司換上了由吉他撥片構成的LOGO,更加突出數字音樂定位;有空閑時會在公司內部玩樂隊的創始人劉曉松近日也一改形象🙋🏼,蓄起了胡子。
作為數字音樂領域的領頭羊,A8的業績在2009年出現了一定的波動⚾️,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了12%,這與2008年全年增長147%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劉曉松表示🤹♂️:“這主要因為我們砍掉了部分短期業務🐶,瞄準更長遠🩵、更符合公司戰略的方向進行了較大投入。”經過調整後,下半年業績大幅提升👨🏻🍌,保證了全年營收同比仍有增長。
從1994年開始創業至今,劉曉松已在這條路上走過了16年🧑🏿。他不僅親歷了信力德的創立與出售🙅🏽♀️,也帶著A8完成幾輪風險投資並迅速上市,還在早期投資了騰訊👩🏿🎤,對於企業發展和成長的每個步驟和種種可能,都有非常敏銳的感覺。
為了在自己堅定看好的數字音樂領域更好地發展下去,劉曉松如今積極在A8支持內部創新⤵️,設立了“N小龍計劃”,鼓勵員工提出新想法,利用自己多年的創業和投資經驗,幫助他們加以實現📵。
轉型與轉變
《創業邦》:現在回頭看A8走過的10年,有沒有經歷過比較大的危機🧗🏼♂️?
劉曉松:最困難的就是從SP向音樂轉型🌋🧏🏼♂️,那時很糾結,一方面我們的“彈藥”已經不多🍄,另一方面很多業務部門跟音樂沒有關系,一旦轉型這些員工可能就沒了用武之地,客觀上有很大阻力。最後發現這次轉型過程員工流失約15%。業務轉型是重大決策🎙,操作上要非常小心,當時我們盡力做好宣導工作,但確定下轉型後🙅🏻♀️,路子也走得很堅定,不能因為存在反對意見就猶疑不決🦏。
《創業邦》:當時SP是很賺錢的業務,轉型是出於什麽考慮🫳🏻?
劉曉松:為什麽要轉型是要問出發點的,出發點成立的話就要堅決轉👊🏽,只是選擇轉向哪裏的問題。2002年SP產業已經超過100億了,而A8在行業裏還是什麽都做🥲👴🏿,這個時候很危險,我的判斷是要集中在一個“點”上發展。這個基本判斷被大家認可後,就思考到底哪項業務最有價值,最有潛力。我一貫的主張是,不做廣而泛的業務🧍🏻♀️,而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到領頭羊。
《創業邦》:您是技術出身,在這麽多年創業過程中🦹♀️,對於技術人員向企業管理者的轉變有什麽體會👨🏽🚒?
劉曉松:所有技術人員都會涉及管理問題,最起碼要管理自己🤟🏻、管理家庭🍀🦹🏽♂️,所以從技術人員到管理人員,不涉及轉變的問題,只是管理的幅度和程度不太一樣。從創業這個角度來看🕵🏽,創業者需要向各方做出比較鄭重的承諾👑,對自己💹、對家人、對夥伴🌴、對出資方🤞🏼,否則就別創業👩👧。創業不只是資源上的準備,更多的是思想上要做好準備,至少要有堅持做10年的計劃,畢竟創業是“上馬容易下馬難”。
《創業邦》:中國的企業其實缺少經驗豐富的運營管理人才,技術出身的創業者更缺乏這種經驗,是不是在創業一段時間之後應將公司交給其他人去運營🧵?
劉曉松:對於傳統產業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IT產業並非如此,業內的大公司都是技術出身的人創業,然後自己管理🏃🏻♀️➡️。企業大了,事情多了,肯定需要分工🤹🏽,但是像互聯網公司🕵🏻,產品和技術所占比例很重,創始人非常關鍵。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互聯網英雄沒有幾個是管理出身的,在我看來,技術人員創業後帶著團隊長期發展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商學院的管理理論和實戰的差距很大🧜🏼。
決策更重過程
《創業邦》👩🏼💼:最近🙆🏿,公司另一位創始人林海從首席運營官升為總裁,您作為董事長兼CEO🤽♀️,工作內容有沒有發生變化?
劉曉松:創始人要把空間騰出來,讓團隊承擔更多,他們才能成長,公司才能做大。我經常對團隊成員說,我的職責如果是“Nothing”就最好了,當我介入具體的工作時✋🏿,就說明你沒做好🕎。當然“Nothing”並不意味著我就退休了🚶🏻♂️➡️,公司裏必須有人去思考更長遠的東西,如果每天面對的都是下個季度的業績報表,這對公司發展不利。現在我還沒達到這種狀態🤎,忙碌的時候依然很多,其實CEO不能太忙碌,需要有一點空間去思考。
《創業邦》🏄🏻:您和林海合作10年了,合夥人如何能保持這種長期穩定的關系呢?
劉曉松:透明地交換意見很重要。我跟他在一起或通電話的時間✋🏼☁️,比家人還多,彼此不把問題說得直白、透徹,就不快活。我在公司提倡開放的文化,如果同事之間講話還得拐彎抹角,別人理解你的意圖會很費勁,就不會愉快🍪。
A8的團隊中一直有中西方管理人員的搭配,西方的管理者對問題的闡述很直白,這種文化體現在每次交談、每次開會、每個細節中♨️,會傳遞給其他人。所以,創始人之間的關系也是處給員工看的,如果他們之間互相信任、尊重、不回避問題,員工也會這樣做。
《創業邦》:那如果要做重大決策時,是通過投票解決還是您一個人拍板?
劉曉松:兩種情況都會有,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投票解決☂️。當然👷🏼♀️,我們會有很開放的討論過程✖️,我的一個特長就是能鼓勵大家把話說完,對會議上的雜音很敏感,哪怕只有一個不同的聲音,即便被淹沒了🧏🏿,我也要給他表達的機會。
《創業邦》:但其實您心裏早已經有了決定?
劉曉松:我以前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心裏有了決定還一天到晚開會討論。那時我一直堅持做PIM(個人信息管理)業務,最後發現是錯誤的,這給我上了一課🧑🎄。後來再做決定時🚵🏻♂️,我會更多顧及消費者的聲音,顧及業務前端的聲音,要把自己清空來聆聽🧝🏽♂️,這種決策過程很重要🏌️。一個團隊的決策機製全靠投票解決有問題,全靠一把手說了算也有問題👨🏽💼。我通常會把自己做決定的思路和過程講給大家聽♦️,如果有人把我的過程PK掉了👱🏽,我再繼續思考;如果大部分人不反對,這個決定就通過了。
創新要“以終為始”
《創業邦》🦣:近年來您一直在鼓勵員工內部創業,會提供哪些支持🧗🏿♀️🚏?
劉曉松:我們設立了“N小龍計劃”🧎♂️,鼓勵員工在移動互聯網和數字音樂領域創業,哪怕只是一個想法,都可以支持他⚧,這跟我做天使投資差不多🤽♂️,一樣是看人、看想法、看市場👩🏻✈️、看資源😇。只要項目合適,就可以分離出來🫴🏽🫰🏼,配合著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輔導員工創業,可以給他們一部分期權。
《創業邦》👩🏽💼:對於內部員工的創業想法⬆️,如何進行評估呢👨🏼🦳?
劉曉松:我們有一個規則,員工連續兩個季度考評在“A”以上,就有資格提交創業計劃😱。做天使投資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對人的了解👨🏽🔬,但這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所以我對員工說👩🏻🌾,你們要是有獨立創業的想法,也不用避著我,我知道後會告訴你是否具備相關條件,還缺什麽資源,我自己或公司都可以出錢支持你。如果你得到過我的投資,後續融資也會容易很多。
因為A8的人力資源考評很細致🥎,我通過這些考評記錄🦞,就能了解到每個人的優缺點,哪裏有進步🌈,哪裏還有瓶頸🏃🏻➡️🚍,該給他配備什麽資源。我做出投資的前提🪕🪥,首先是他的人品🙆♀️、能力沒問題,而且方向也不會有太多問題,這樣創業的成功率會高很多。
《創業邦》🚪:那對於外部人員的創新支持機製又是怎麽樣的🌐?
劉曉松🚵🏽♂️🤲:那就是我做天使投資的一套方法🛍,就當作一個正常的項目對待👨🏻🦼➡️,不同的是我們會有方向性🧑🏼🦲𓀑,主要鼓勵在移動互聯網和數字音樂領域的項目。這些項目也可以多一個退出渠道,如果將來做得不大不小,A8可以進行收購。我們會和外部的潛在人員結成夥伴關系,先做朋友✍🏿,多了解🔢,如果他們想創業,就會得到我們的支持。
《創業邦》🤛🏿:現在到處都在談“創新”🎅,您對此有什麽看法?
劉曉松👊🏼👵:A8是一家強調“以終為始”的公司,創業💇🏿、創新本身不是目的,要有好的結果才行💴💃,如果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想法,最後不了了之,那也毫無益處🌸。要做到創新有結果👩🦱,就需要好的機製。而創新有結果,員工就能得到巨大的成長🧘🏼♂️,這是幫助員工成長最好的做法,也是公司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看好垂直應用
《創業邦》:從2009年到現在相關部門對互聯網加強管理👨🏼🦰,A8有沒有受到影響?
劉曉松:這個產業發展到成百上千億的規模💃🏼,我覺得政府要監管是正常的事情,也是必須的。新興的業務發展往往很快,加強管理後難免會引起一些震蕩,我們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
《創業邦》:但是很多普通的創業者👨🌾,比如說個人站長,就受到很大沖擊,您對這些創業者有什麽建議?
劉曉松🖊:前一段時間剛開完中國IT領袖峰會👶🏿,會上就提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行業發展到了這個規模,應該形成一種和政策對話的機製,政策在出臺之前要聽聽行業裏的聲音,讓監管部門更加了解實際的情況🧖🏿♂️,讓政策更加合理地實施👷🧗♂️,才能保證行業正常發展📻,也能進行有效監管。
《創業邦》📴:移動互聯網是目前大家一致看好的機會,您覺得哪些細分領域更有前景?
劉曉松👩🦯:具體哪一個細分領域很難講,Facebook出來之前,人們都覺得有了Google戰鬥就結束了👨🏻🚀,而在Google出現之前🤌🏻,大家認為有了雅虎就沒什麽可幹的了。永遠都會有新的機會。怎麽樣建立起機製,讓創新的想法變成商業,這是我目前思考最多的問題😎。
《創業邦》🍥:那對於在移動互聯網拓展的創業者🚴♀️👛,您可以給些建議嗎💅🏿?
劉曉松🏄:如果現在再來做這一類業務👨🏻🏫,我覺得機會在3G♠︎,一是帶寬變寬了,而且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只要有好的產品、好的開發👨🏻🦱🧎🏻♀️,關註消費者體驗🧑🏻🍳,就存在很多機會😭👩🏻🎨。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十倍於PC互聯網,這足以容得下各種各樣的應用🧑🏻🍼,比如PC上的很多應用都可以移過來🍾。我認為🤌,目前太泛的應用已經不好介入了,更應關註與消費者相關的、特點比較鮮明的垂直應用,我也在看這方面的機會。以前創業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現在要強調差異化。
資料
1965年,出生於貴州;
1984年,畢業於湖南大學,獲學士學位;
1987年,畢業於電力科學院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
1991~1992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博士研究生,從事計算視覺的研究;
1994年4月,創辦深圳信力德,從事軟件開發和網絡系統集成業務;
1997年11月🍿,出售信力德;
1999年,投資騰訊➙;
2000年5月,創辦A8的前身——深圳華動飛天⤵️👨🏽🎤;
2008年6月,A8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