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一個紅遍海內外的金融精英來說👩🏽🍳,投身PE也許只是其人生大戲又一個豪華鋪陳
胡祖六🚌,198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5月28日,辭職兩個月的原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出現在北京一個私募股權基金論壇上,面對記者的追堵,胡祖六以一貫沉穩瀟灑的態度回答,他正在寫一本關於中國金融危機的書🧑✈️🍈。而對於是否正在籌備一個私募股權基金的提問,胡祖六拒絕回答。
投資銀行家投身PE是個常見的選擇。KKR、凱雷等基金負責人都有自投行界退出的人士;原中國高盛高華董事長方風雷2007年在北京成立了厚樸投資公司;另一位高盛前高級銀行家唐葵也創建了一家專註於中國業務的私募股權基金🏊🏻♀️;TPG投資集團合夥人單偉建最近也辭職單幹了🧑🏼🌾🐀。
之前有外電報道說,胡祖六正在籌建一支規模高達100億美元的PE基金—春華基金🧘🏽♂️,平安集團亦有意為該基金註資約50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旗下投資機構👨🦯、高盛🙎🏻♀️、淡馬錫等有可能參與該基金的創立🤭。
但中新產業投資基金執行副總裁、與胡曾共事的查向陽對這條新聞表示懷疑,他認為很少有什麽項目需要用到100億美元的規模,而且保險資金投資PE有政策障礙🚪。
另外還有說法是🉑,胡祖六將成立的基金是與中投2號進行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近日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表示🌳◀️,“中投2號”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掛牌成立🏫,將被命名為國新資產管理公司🧻。但這種說法還沒有得到最後確認📫。
投行人士的第二條出路是從政,高盛前後出了兩任美國財政部長,魯賓和保爾森↪️。以胡一貫的個人誌向,這很可能是其終極的追求🕺🏻。此前更有傳聞胡將出任央行副行長。
4月9日-11日博鰲亞洲論壇期間,胡祖六全程陪同前美國財政部長、原高盛首席執行官保爾森👩🏼🦰,兩個高盛出身的財經紅人在會議間隙聊天的時候被記者“逮住”,胡祖六親口否認了將任職央行副行長的傳言🖖🏻。
在中國🤶🏻,外資投行高級人才“變換軌道”🧏🏿♂️,無論“下海”還是“上岸”,都還只是一個開始🙈👨🏼✈️。
身在曹營心在漢
現年47歲的胡祖六已經在高盛供職了13年。其加入高盛後最初擔任高盛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之後又先後擔任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行業務聯席負責人。2008年,胡祖六被任命為高盛大中華區主席。
胡祖六被稱為中國“最英俊、最有紳士風度”的經濟學家,來自同性的贊揚或許更能證明這一點,查向陽評價:“胡祖六雖然個子不算太大🏊,可是看上去相當有魅力👮🏿♂️。”加上供職於世界上最頂尖的投資銀行🎯,胡祖六在中國內地擁有大批粉絲。
但長期以來🔺,懷揣外資銀行高薪🧑🏻🦳、與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做生意的高級中國雇員都緊繃一條弦👂🏿,在外資公司和中國利益之間走鋼絲,他們更像是兩邊承受壓力的“夾心餅幹”𓀐,其中明星級人物受到的壓力尤甚🐿。
一位圈內人說,外資銀行的高級中國雇員,實際上就是替外資公司做政府關系🕥📬。“如果太偏重外國雇主🏒🤹♀️,和中國政府對立🕧,無法搞好政府關系🤑,外國雇主不會雇傭他💂♀️;但是,如果太偏向中國政府🚹,損害外國雇主利益,就會失去飯碗🛑。”
拿著外資機構的高薪與愛國之間是否相悖🥝🧗🏿♀️,這也是胡祖六長期面臨的敏感話題之一🙍🏻♂️。胡任職央行副行長消息傳出後,即在網上遭到了大量網友的激烈反對,態度激昂情緒激動🏮🚮,其中不乏“中國喪失主權”之類的言論,香港媒體幹脆直接報道稱,胡祖六轉任央行副行長不成🤛🏿,完全是出於輿論壓力。
對“買辦”、“賣國”等輿論指責,胡祖六一再對外界媒體辯解👨🚒:“我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我在國外投資者面前,更多講中國的前景🚴♀️,而在國內,更多講問題,講差距。”
胡祖六自認為是一個“民族主義者”。1997年剛剛到任高盛,胡祖六就經歷兇猛的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國家貨幣體系一瀉千裏🗿,一些國家經濟更是倒退十年。中國當時內生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中國怎麽辦🐪?會不會卷入金融危機🪄?人民幣會不會貶值🤶🏿?國際上一片悲觀聲調。此時胡祖六放膽斷言:人民幣不會貶值👳🏻♀️!
自此🌲,胡祖六為高盛🍜,為自己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尤其是在中國國內贏得了話語權®️。
1999年4月🎯,朱镕基率領中國代表團到美國👨🏼🦳,就入世與美國方面談判,雙方本來已經達成一致意見,最後簽字時🧑🏼✈️,克林頓總統產生了動搖,沒有簽字。胡祖六聞知後,立刻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猛烈批評了美國政府。文章開頭就寫到🤰🏿,200多年前🙎🏻♂️,英國公使向清朝乾隆皇帝提出了通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清朝由此失去了一次重大機遇,而今天歷史倒過來了。
這篇文章在美國引起震動👶🏻,也進一步加重了胡祖六在中國政府高層心目中的分量🧝🏿。此後🐡,作為華爾街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行,高盛在電信🚔🅿️、能源、金融等戰略性行業的重組、海外上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銀香港的改革上市、中國銀行的整體改革、交通銀行重組和引資上市等重大項目中都有胡祖六的身影👨🏽🦲。美國前財長保爾森任高盛首席執行官期間🍘,胡祖六曾是保爾森在中國的關鍵人物🤖。
2004年高盛將匯豐銀行引入交通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為交通銀行之後的H股上市鋪平道路,也為建行、中行之後的海外上市成功地打了頭陣。在轉為中國投行業務聯席負責人之後🤸🏽♂️,2006年高盛以37.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
在離開高盛之前,胡祖六參與的最後一個大型項目是中國平安換股吸收合並深發展,高盛擔任中國平安的財務顧問🎤。這一案子牽涉到外資、混業經營等等當下最敏感的問題,是目前為止中國境內最大的並購案🌥。
但大型國有企業海外上市😪,一來戰略投資者入股的價格與之後二級市場價格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二來一些大型國企海外上市之後多年沒有在國內掛牌,導致國內投資者與巨額分紅無緣🦻🏽,使得“寧與洋人、不予家奴”,“銀行賤賣論”等言論一度甚囂塵上🙎🏼。盡管200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定調,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並非賤賣💛🏂🏻,而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大眾的極端情緒仍然難以消除。
2001年夏天起🍂,中國股市一路暴跌。飽受下跌之苦的投資者一片憤怒🟫。此時🛁,胡祖六在香港說,中國內地股市市盈率在20、30倍比較合理,1000多家上市公司只有12家值得投資🌐。胡隨之被卷入這場軒然大波中。
在一篇《胡祖六四宗大罪》的文章中,作者控訴胡祖六誤導中國宏觀貨幣政策👏🏼、故意唱高國際油價為高盛牟利🚮、控製中國企業、滲透中國金融業等惡劣行徑。帖子事實部分的真實性當然存在嚴重問題,可是民眾的情緒由此可見一斑✌🏽。百度的“胡祖六吧”裏面🥛,力挺和痛罵的聲音大致勢均力敵🛋。胡祖六成了真正的“夾心餅幹”。
“我的偶像是左宗棠”
謝國忠離開摩根士丹利之前📈,胡祖六與謝國忠被看做外資投行中經濟學家的“雙子星座”🧑🧑🧒🧒。但從嚴格意義上講🫑,投行中的經濟學家本身是為客戶提供服務而存在🍮,只是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增加了為政府提供咨詢服務的功能,其角色定位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而是更大範疇意義上的SALES。
但謝國忠和胡祖六二人自身的內在驅動力都與SALES這一本質角色有沖突🥣。謝國忠現在已經轉為獨立的經濟學家,胡祖六則一直希望進入仕途。
胡祖六17歲時🍛,國家恢復高考,他先是考上河南科技大學,然後再考取了清華的研究生👮🏼♂️。畢業後,被公費選派到哈佛,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薩默斯28歲就成為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在哈佛執教10年🙍🏿♀️。1999年夏天薩默斯出任克林頓政府最後一任財政部長,與格林斯潘、羅伯特·魯賓一起🧑🏽🍳,被《時代》雜誌稱為“他們拯救了世界”;2001年3月🔴👎,薩默斯被哈佛校長遴選委員會挑選為該校第27任校長。胡祖六因此在美國政經圈子擁有深厚的高層人脈關系🫨。
自哈佛畢業後🏋️♀️,胡祖六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工作,先後供職於亞太局、財政事務局和研究局🥼,從事經濟研究🧑🏿🌾。1996年,他擔任了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首席經濟學家。
熟悉胡祖六的人士透露,從在華盛頓IMF任職開始,以及在達沃斯工作期間,胡祖六一直刻意經營國內的高層人際關系網💇🏼♂️。凡是國內有代表團到華盛頓訪問,胡祖六都精心接待🃏🦯。任職高盛之後,胡祖六還身兼中國高層宏觀政策咨詢專家🦃、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央企業工委160家特大型企業老總的講師等職務。
胡祖六入仕的願望一方面來自導師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與自己的出生地湖南湘陰有關✍️🚴🏻♂️。晚清名臣左宗棠、郭嵩燾都出自湘陰🚈。胡祖六曾經對媒體說,如果不搞經濟學,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左宗棠那樣沖鋒陷陣的大將軍。湘學的傳統就是經世濟民🤐,胡祖六深受浸染,他說:“經濟學就是入世的。”
熟悉胡祖六的人士說🤶🏼,胡的願望從來就不是成為幕僚型的經濟學家🚐,而是渴望親自到第一線參與實際操作和管理🙂。
在為保爾森的新書《峭壁邊緣》中文版作序時,胡祖六寫到:“保爾森青年時代就有投身於公職的理想。筆者曾送過他一幅描繪中國嶽陽樓的國畫🚟♛,上題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保爾森知其題意後💷🟣,把原本在財長辦公室的一幅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名畫取下🙅🏼♂️,送回華盛頓國家藝術博物館⭕️,而把這幅中國國畫掛在他的辦公室中央。”
先天下之憂樂🎹,或許也符合胡祖六對自己的某種精神訴求。
出任央行副行長的傳言雖然經不起推敲,但也確實與胡多年來孜孜以求的方向相關。2007年9月中投成立,曾經邀胡祖六加入,但在首席風險官職務上沒有談攏,中投只能給胡祖六研究部總經理一職👨🏽💼,胡祖六不願屈就。
變換軌道絕非易事。外資投行刻意保持人員的流動性,數年之後不管這個人工作業績多麽出色👨🦼,都必須換崗。因此大量投行高層人士最後投身PE並不奇怪,畢竟這二者跨度不大。
接近中投的高層人士認為,胡祖六此番投身PE,是為今後到政府任職做資歷上的準備,畢竟此前的高盛大中華區主席一職並非實職。
對有從政誌向的胡祖六而言💀,未能進入央行🦊,不等於路被封死。為招安海歸金融精英⛔️,中組部近期專門啟動了“千人計劃”。2010年2月💪🏼,美國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董事總經理朱長虹歸國,任外匯管理局儲備管理部門首席投資官,協助管理令政府為難的2.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
不管如何👧🏽🎪,胡祖六“人到中年,壯心不已”,未來的人生大戲仍然值得期待。(劉欣然)
轉自 《中國企業家》2010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