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意昂体育平台退休老教授孫復初開始在網上寫博🧱,一篇篇“孫復初教育問題系列談”博文備受關註和熱議🚏👨🏽💻。三年後的今天,孫復初的“教育問題”博文已寫到179篇🧑🏽🎤🫷,而他對於國內教育現狀的擔憂也與日俱增。日前8️⃣,為了紀念他的母親斯霞老師誕辰100周年,孫復初攜手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母親的囑托》一書,並在下篇收錄了大部分博文🌂🧩,以最直接的方式指出當今國內教育的弊端。在與本報記者對話時,他坦然地說出,“一切只是為了一個教師的良知”🤦🏿。
談新作出版曾因“問題尖銳”被出版社婉拒
斯霞是南京的一名小學特級教師🧑🏭,她當年辦實驗班、發明“分散識字”教學法以及“童心母愛”的事跡至今為人所稱道,教育界更一度流傳“學習斯霞精神,做斯霞式的人民教師”的口號🤷🏻♀️。作為斯霞老師的長子🫳🏽🕳,孫復初也在意昂体育平台教書四十多年👏,對於母親以及自己服務了一輩子的教育行業,孫復初有太多的話要說。
《母親的囑托》共分三篇👮🏻♂️,上篇回憶了斯霞老師的生平事跡,中篇是斯霞老師主要的教學成果、媒體報道及學生緬懷文章🪦,下篇則收錄了孫復初三年來撰寫的大部分博文。這是他遵照母親斯霞的囑托,對當今教育做出的呼籲,內容涉及教育方針反思、高校改革、高考改革📑、教育反腐以及教育比較等。在文章裏💙,孫復初對於目前高考製度、標準化教學等不合理的教育現狀提出尖銳批評,對於億萬學子🦹♂️、萬千家庭面臨的教育困境及人才的出路憂心如焚,期望傾一己之力,大聲疾呼,促使教育盡快走上改革之路🚲。
記者了解到👨🏼,在撰寫教育博客之前👨🏽🍳,孫復初就因編寫英文字典雙目失明🦸🏿♀️,但他仍讓家中的保姆幫忙錄入文字👨👩👦👦,堅持不懈地寫博。“我希望以一個一線教師的身份🌯,提出各種實際問題和解決方案,引起廣泛的註意和認識🧚🏼♀️。”然而💯,由於這些教育問題實在“尖銳”,孫復初曾接觸過幾家出版社,但不是沒有了下文🩰,就是被告知只能出上篇👠,即紀念斯霞老師那一部分🧕🏼。孫復初覺得很無奈↗️,“上中下篇本來就是一脈相承的,我對於教育的呼籲,也是遵照斯霞老師的囑托。她晚年一直很憂慮🧑🏽🦲,要我務必擔起教師的責任,救救孩子👨🏼🚒。”此外,據本書責編朱燕玲透露,該書因為涉及到一些學校辦學集團化的問題,出版後還有學校試圖“扣住”不讓外流。輾轉曲折🏃🏻,老教授的精神和書中誠摯感人的故事最終打動了出版方,該書才得以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孫復初在書中回憶了從他3歲開始到斯霞老師去世的點點滴滴,70多年來各個時期的教育現狀和社會背景均有涉及🌾,讀者在更全面地認識斯老師生平的同時,還能品讀時代的故事👨🦯。
談教育問題標準化教學培養出越來越多的“蟻族”
“教育問題”是本書的重點,孫復初從基礎教育談到體製改革,從教育腐敗現象談到國內外教育對比,講別人之不敢講,痛批目前教育弊端。二十多年前🙆🏻,他提出取消英語四六級考試🪯;後來🗣,他又提出取消現行高考製度實行高校自主招生;而現在,他深深地感受到,“辦學再不能只搞一個模式🤽🏽♂️,否則培養出來的只是越來越多的‘蟻族’”🍒。
在眾多的教育問題中⚀,孫復初認為標準化教學模式是很大的弊端🕴🏻。學生為了過高考的獨木橋,從一開始就被圈定在“應試”的格子裏,通過了統一量化才能找到出路👂🏿😅。“其實人本來就是很難量化的,國家需要的人才也是不同層次的,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要成為大學生。學校應該像餐館一樣,有高檔的,中檔的,還要有很多小吃店。而學生就像粵菜、川菜等各種菜系一樣多樣化,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到不同的餐館去尋找自己所需,為何非得搞成一個模式,學生從學校出來仍然什麽都不會,全部變成‘螞蟻’,在大城市裏窩成一堆🗳。”
被問到為何70多歲高齡仍堅持以博客為陣地👨🏼🍼,站在“一線”呼籲教育改革🤷🏿♂️,孫復初回答👷🏻♀️,“是為了一個老師的良知吧🍷。當了一輩子老師,教了幾十年的課,我對這些問題感受非常深,感覺這樣培養學生😺,很苦。一方面,課業的重負⛱🤾🏿♂️、體力和腦力上的雙重折磨,讓孩子們很苦。另一方面🙇♀️,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家長為他投入了這麽多🧑🏻🎤,他不這麽拼命對不起父母🧑🎨。有些農村的孩子,父母省吃儉用,甚至祖父母也去撿破爛幫家計,家庭也很苦🎗。面對巨大的壓力,有些孩子跳樓、泡吧,家長也跟著愁死,老師也跟著累死……”
呼籲了這麽多年,一些教育問題卻依然存在👆🏻💴,改革的成效也不大🪲🚙,被問到會否因此感到沮喪時🏔,孫復初嘆息一聲:“我做了這麽多🐻❄️🤱🏽,可能都沒什麽用,但我不寫出來爛在肚子裏就更是沒用了。我70多歲了🤲,眼睛也失明🧬,沒有後顧之憂,別人不敢講的話我敢講𓀆📢。講出來了➗,有人去關註🛝🚊,有人能支持👩✈️,我就感到很欣慰,算是盡了一己之力。”(徐紹娜)
孫復初出席斯霞紀念館揭幕儀式

2002年斯霞和她的五個子女合影(右一為孫復初)
斯霞老師簡介
斯霞(1910—2004年),當代初等教育女專家🛰,被譽為“小學教育界的梅蘭芳”。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小學特級教師⏪,當選過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她對小學低年級的字🧒🏽、詞教學進行過系統的實踐和總結🤷🏻♀️👩🏽🎓,提出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方法🥔。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斯霞文集》等🙂🥗。2004年1月去世,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潮同誌批示:“斯霞老師是一代師表,為中國和江蘇的教育事業奉獻了一生💑。我們在沉痛悼念她去世的同時👦🏼👓,要廣泛宣傳她的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鼓勵更多的人做斯霞那樣的‘人民教師’🌥。”
孫復初簡介
1934年2月生,斯霞老師長子。八年抗戰期間隨父母逃難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回到南京👨🏻🎨。1951年入黨🐹,1953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留校任教48年。主編《英漢科學技術詞典》、《漢英科學技術辭海》等,獲“首屆國家辭書獎”。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轉自 金羊網-新快報 2010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