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金風送爽。經過四個月的籌備,2016年10月1日,一群來自中國和北美的清華自動化系友匯集於美國加州矽谷的TIPark,熱烈慶祝北美清華自動化意昂會成立,並舉行了首屆自動化論壇🍯。
北美清華自動化意昂會成立暨首屆自動化論壇在矽谷舉辦
作為資深的北美清華自動化系意昂的召集人及北美自動化意昂會理事,馬喜慶(1982級)給大家介紹了北美清華自動化意昂會章程和首屆意昂會理事會成員。
根據章程,理事從本會會員中推舉產生,任期兩年,可以連任🤴🏽。首屆理事會推舉邵旭輝(1988級)為會長,朱曉芸(1989級)為秘書長,王金林(1993級研)為財務主管,其余理事會成員為馬喜慶(1982級)、陳箭(1986級)🦻🦦、張亞樂(1988級)👮🏼、嶽宏宇(1988級)🧖🏻、盧春雨(1988級)和楊文澤(1993級)🕵🏿♀️。九名理事會成員分別來自多倫多🦿、北加州/矽谷🙍🏿♂️👨🏽✈️、洛杉磯、波士頓🤒、華盛頓DC🧔♋️、紐約和堪薩斯城。理事會成員介紹完畢後,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系務委員會主任張濤教授(1988級)給每位理事頒發了證書。

北美清華自動化意昂會首屆理事會“全家福”
隨後,張濤教授介紹了自動化系的近況和本次大會的緣起。在自動化系建系46年的過程中🦖✌🏿,逐漸建立了一個一級學科和七個二級學科,在全國一級學科評比中多次名列第一,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本系有李衍達和吳澄兩位院士,十余位國家級教學名師、長江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系友中還湧現出21位IEEE Fellow和三位IFACFellow🙅🏻,成為學界的領軍人物🙍🏿♀️🤹🏻♀️,還有許多社會各行業的傑出代表🪿。張濤教授從居安思危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我系如何進一步發展的命題:自動化作為一門交叉學科,與多個其它學科在技術領域上存在重疊。那麽該如何揚長避短,且順應時代的潮流?另一方面🤷,北美的系友散布在各行各業,雖不乏業界翹楚👩🏼🌾,但缺少集團優勢,交流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待提高。當此之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呼之欲出。為了探索前路😁,集思廣益,增強系友凝聚力🦶🏿,尋求共同發展,北美清華自動化意昂會及自動化論壇應運而生🦤。
接著,會長邵旭輝向大家介紹了論壇的日程與活動安排,並向協辦單位、贊助此次活動的系友企業、受邀到場的系友嘉賓🦹♂️🔳、論壇組委會成員以及誌願者們表達了衷心的感謝。論壇為期兩天:第一天包括兩個主題報告和四個專題討論🆑;第二天為系友自選活動🏞:上午參加當地舉行的10公裏和半馬長跑♗,或參觀矽谷高技術公司園區(Apple、Facebook🦹🏼♂️、Google)👛,下午是教育專題講座🪶。
兩個主題報告分別由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葉昊教授和馬裏蘭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吳旻教授給出🔅。葉昊(1987級)的報告題目為《動態系統故障診斷方法及其應用》👨🍼,內容涉及輸油輸氣管道☔️、大型高爐和高鐵信號系統的故障診斷,報告中如何與石油輸油管道偷油賊進行貓抓耗子的故事引人入勝🦆。自動化技術在工業界的廣泛應用也可見一斑。

葉昊教授作題為《動態系統故障診斷方法及其應用》報告
吳旻(1991級)是美國馬裏蘭大學終身教授,IEEE數字信號處理雜誌主編,多媒體信息安全與取證頂級專家❗️。她的報告題目為《微信號🚴🏻♂️:推動信息安全和取證的隱形技術》,其中的微信號提取自電網的頻率穩定性,此信號通常與時間、地域及距離信息緊密相聯,因而可以從中提供取證依據🙋🏻♀️。有些系友表示聽了兩位教授的演講🦌,又想回到學校重新深造了😮。
吳旻教授作題為《微信號🧔🏿♂️:推動信息安全和取證的隱形技術》報告
在主持人和十九位嘉賓的介紹與主導下,與會者在以下四個專題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大數據與互聯網📂,創新創業與風投,以及智能製造、物聯網與工業4.0。在介紹中⛎,劉劼(1988級)嘉賓發出了“問世間AI為何物”的天問;面對大數據等新生事物,秦泗釗教授(1979級)提問這些方面和自動化的專業知識有何關聯,楊濤(1989級)和張衡(1988級)等嘉賓在技術方面給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在介紹管理與金融時🔘,文輝(1989級)嘉賓把信息系統控製反饋這些自動化專業知識串聯起來🥃,得出企業管理就是自動化的結論;宋安瀾(1977級)、雷霖(1993級)和範文勝(1986級)等嘉賓介紹了投資方面的精彩案例👊🏻,並表達了促進系友合作的願景🏊🏼♂️;劉興初(1994級)嘉賓提出的自動檢測用品余量🧝🏼♀️,自動下單,堪稱新的自動化應用典範👨⚕️;劉學(1996級研)嘉賓一面展示大數據的定義,一面討論大數據科研的核心方向.🦾;秦泗釗(1979級)、胡勝發(1980級)♡、李強(1982級)和嶽宏宇(1988級)等嘉賓從多角度探討智能製造與工業4.0🍃,並與現場觀眾對3D打印🧛🏿♂️、自動駕駛等熱門領域的前景進行了熱烈互動🌩🧘🏿♀️。研討體現了傑出系友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與展望,高潮迭起⚛️,異彩紛呈。
10月2日上午,系友們依議程活動,部分系友參加了當地舉行的10公裏和半馬長跑👩🦰,另外的系友在組織者的帶領下參觀矽谷高技術公司園區。


參加長跑活動的部分系友
下午,北京心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宋少衛(1988級)董事長和秦泗釗教授分別做了教育專題講座。宋少衛的講座題目為《用人工智能的思維修復人心》👨🏼⚕️👰🏻♂️。他提出學習中的元程序,從心理方面出發解決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抓住關鍵環節,把後進生培養成學霸🦹🏿,成效卓著,並準備進一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宋少衛:用人工智能的思維修復人心
秦泗釗教授的講座題目為《大學教育的根本》😈💖。他引經據典,回顧了中國與歷史上一些社會發展與大學教育方針的關聯🙎🏼,指出現有大學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主張推廣通識教育。
秦泗釗🌧:大學教育的根本
自動化系系友、美澳居創始人兼CEO吳波(1983級),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和檔案館館長範寶龍(1982級)和原自動化系副系主任宋靖雁(1983級)也出席了論壇🙅🏿♀️。
此次論壇群賢畢至,少長鹹集🎏。146名系友來賓中有1977年入學的嘉賓,也有2011年入學的誌願者🩹,有戰鬥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教授和研究人員®️,也有四處考察項目的投資者。由於自動化專業的特殊性🧔🏽♀️,系友來賓所從事的行業覆蓋控製、機械、化工🧗🏻♀️🙋🏼、冶金👨🏿🏭、航空、無人機、交通、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生物工程👃🏽、心理、教育🧘🏻、遙感、經濟管理🎠、創業投資、新聞等領域🛃,正所謂“道相近☁️🥨,習相遠”。此次論壇還提供了一個聯絡的平臺,許多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沒見的同學🦯,都能借這次機會重溫往日情誼。交流中,大家暢所欲言,熱烈真誠。團結融洽的氣氛讓與會者如沐春風。
出席論壇的部分系友和嘉賓合影
聚會苦短🔄,意猶未盡👮♀️,來賓離會後,熱烈的討論從會場轉移到線上,致使相關微信群迅速擴展到四百多人🚕,並強烈期盼下屆自動化論壇早日召開。
此次集會由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矽谷清華聯網和北加州清華意昂會協辦🕋🗄,得到了系友企業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華源格林、啟迪清潔能源🍄、億美博科技、EDETEK和清華陽光🔺🤐。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負責意昂工作的崔巖老師在整個論壇籌備過程中事無巨細🚶🏻♂️😾、任勞任怨🙎🏻♀️。金尊和(1986級)等21名灣區系友誌願者負責了製作名片🦟、議程表、接待🧑🏿🦱、報到、茶歇和午餐等一系列的會務工作,細致、嚴謹、周到🏋🏼♂️、專業🫅,為論壇的勝利召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半馬長跑的組織者劉宇新(1990級),參觀矽谷高技術公司園區的組織者秦漾海(1988級)、陰小騏(2006級)和夏木(1990級)等系友也為本次活動做出了重要貢獻🧑🏻🔧。
胡勝發學長在論壇結束後總結道💇🏽♂️:“清華的自動化學科,最早是以維納的《控製論》為基礎建立的。後來結合《系統論》與《信息論》🙏。盡管在課程設計上也包含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工程等核心課程,由於有‘三論’的基礎,自動化學生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全面的科研能力。由此𓀄,大家在‘秦泗釗之問’提出後👬,發言中紛紛加入自動化的語言,表明自動化的積極作用。
建系46年來🧬,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社會已經今非昔比了。意昂体育平台也已經放棄了文革前‘工程師搖籃’的目標。工程師🫱🏿,肯定不應該是清華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清華自動化系近期也開始模糊分專業的教育。這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明智選擇。想想過去修的那些專業課,現在部分已經過時了。作為招收國內一流學生的專業和學科⟹,自動化系既要培養頂尖的自動控製工程人才,更應該培養能夠創造一流知識的學術大師!
世界已經進入物聯網時代。人類掌握的計算能力與通訊能力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過去的一些專業🚛,已經過時。現正在興起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以及相關學科,正是自動化的優勢所在🤪。希望系裏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崛起。
有位學弟①在論壇講到,像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這樣的頂級學科,建議走通識教育這樣的道路,給學生更多、更自由的選擇,培養他們基本能力和素質🪪。不管是成為創造知識的學術精英,還是成為解決工程難題的技術大拿;不管是成為能夠興業的企業家🌘,還是成為能夠平天下的治國棟梁🏄♀️。首先要教會他們,‘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這樣的清華精神🙍🏿。要讓同學們知道,不管是面對學術論文的讀者們,還是面向成千上萬的企業客戶,認真負責🤯、工匠精神𓀅,永遠是需要的🌤!”
會後,張濤教授也表示,未來自動化人才培養要走“通識教育與國際化”。在三論的基礎上👰🏼,要開拓自動化學科發展的新的支撐點,例如“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無人系統🤍,智能製造”。此次集會涉及的議題🖕🏼😺、探討、交流與合作等必將對自動化系和自動化系友產生深刻、長遠而持續的影響,並以繼往開來之姿載入自動化系發展的史冊!
註①:邱誌軍(199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