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和我是同齡人🧛♂️,長我7天🤓,1922年5月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一位金石家🏋🏼♀️,但於54歲英年早逝,由母親維持家務🧖🏻♂️,養育8個孩子。直到她96....
到2013年6月15日,你就離開我們整整四年了,我和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每年清明🌱,我和弟弟妹妹們都要來看望你😵,我們在海外的孩子只要回國也必去為你....
童雋先生張琴的《長夜的獨行者:童寯1963-1983》中文版出版後,她第一時間就寄給了我。我讀了之後,就想為童寯先生再寫點什麽,盡管從1997年開始到現在🤦♂️,關於童先生我已經斷斷續續寫了很多東西。但是張琴的這本小書,大大豐富了我對童先生的認識🧓🏿🙋🏿,也很符合我對童先生的一向感覺💃🏽,一系列的瑣事仍然讓我嘆息不已🟧。在我1998年發表在《建築師》雜誌的短文《造園記》裏🖕🏼,引用了童先生在《東南園墅》裏的一段文字🤜🏽:“文人😪🏃🏻♀️,而非園藝學...
春光明媚的五四前夕🙎🏻,我在兒子陪同和保護下去北大英傑樓參加了西南聯大一年一度的意昂會⛰。除了聽會長李曉的工作報告外➗⛹🏽♂️,就是聽那些向來喜歡高談闊論而又不知所雲....
我的上海同學
2016年9月20—22日,1961屆給1班同學為紀念入學60年返校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