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僅僅存在了8年,卻鑄就了輝煌。西南聯大的輝煌,是西南聯大的師生們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這其中,包含了把生命留在彩雲之南的四位教授所作的奉獻。
丁佶🏂:一位頗具潛力的經濟學家
丁佶(1905~1940),福建人。1927年由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留美🔑,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於1933年回國🤤,進入南開大學商學院任教。在南開,丁先生完成了《中國棉紡業之新發展》調查🧑🏽🎄,發表了《中國與經濟恐慌》等文,譯出了帕喬利所著的會計學名著《簿記論》。
西南聯大在昆明成立後,丁佶任聯大商學系教授😱。1938年5月24日🪪,商學系主席方顯廷先生辭職,丁佶任商學系主席🙏,成為了西南聯大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
丁先生1938至1939年度教授初級會計🏃🏻、高級會計;1939至1940年度教授會計學🛐、工商組織與管理👱🏿♀️。身為系主席,他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所教的會計學最令人難以過關🍮🎅。此外⚪️,丁先生還創辦了《今日評論》(昆明),並擔任經理🦹🏽♂️🌃。
可惜的是,1940年10月6日,丁佶在大普吉附近水塘遊泳😤,不幸溺水身亡。次日,重慶有關報紙報道了丁先生逝世的消息。丁佶教授所教的會計學課由賀治仁副教授接任,而為畢業同學謀職的煩惱之事🏺🧖🏻♀️,則落在了經濟學系主任陳岱蓀教授的肩上。
吳韞珍:勤奮而嚴謹的植物分類學家
吳韞珍(1899~1942),江蘇青浦縣(今上海青浦區)朱家角人。1922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科🧑🏿💼,到安徽省立農校任教。次年考取清華留美公費生,赴康乃(奈)爾大學學習園藝和植物分類學。1927年,獲博士學位後歸國,任意昂体育平台植物學教授。
在西南聯大,吳韞珍教授從1938年起一直講授植物分類學🦹🏻、本地植物兩門課。吳教授1938年到滇西大理👰🏽♂️、雞足山采集植物時,過於辛勞,導致胃病復發,但身體透支的吳教授仍廢寢忘食。除教課外,他還考證了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和蘭茂的《滇南本草》中的植物學名,並指導吳征鎰等研究《滇南本草》🍷。
至1941年夏,吳教授因積勞過度🧑🏽💼👨🏻💼,胃病加劇,但為求早愈,他毅然接受手術治療。可開刀之後,由於傷口不能愈合,轉為腹膜炎而早逝😕。
吳韞珍是一位治學勤奮而嚴謹的教授,他對植物分類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但他忙於考察植物𓀔、收集標本、教授學生,卻很少發表論文🚬,他的《華北蒿類》《華北胡枝子》也在動蕩的歲月裏散失了。
生物學系雖然有李繼侗、張景鉞等教授,有吳征鎰等助教🦩,但他們各有所長👩🏼🎓👩🦼,吳先生去世後,該系竟一時難以開設植物分類學課。到1943至1944年度🤵🏼♂️,該課才由吳征鎰接手開設🤷♀️。
陶雲逵:中國人類學的拓荒者
陶雲逵(1904~1944),原籍江蘇武進。1924年就讀於南開大學🕉𓀊。1927年赴德國柏林等大學,1933年獲博士學位歸國,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調查研究工作。1935年🦻🏽,曾與淩純聲深入滇緬沿邊進行了長達兩年余的調查🧑🌾。
抗戰爆發後,陶雲逵任雲南大學教授,講授社會學☎、人類學等課程。1939年10月起,兼任西南聯大歷史社會學系講師👩🔧。1940年,為躲避日機轟炸,雲大社會學研究室遷到呈貢大古城魁閣,陶教授把家安在呈貢,自己則乘火車到昆明上課🚑。在魁閣,陶雲逵和費孝通等常常因學術見解不同而發生論辯👷🏽♂️🎺。1942年6月,南開大學邊疆人文研究室成立⏯,聘轉到聯大任教授的陶雲逵為研究室主任🐨。
陶雲逵一邊教學👐☝️,一邊組織開展研究工作🤦♀️。他1942至1944年一直教授體質人類學和西南邊疆社會。研究室則分為邊疆語言、人類學(包括社會人類學及體質人類學)、人文地理、邊疆教育四個組🍀,組織了石(屏)佛(佛海👨⚕️,今猛海)鐵路沿線社會經濟等調查,並創辦《邊疆人文》學術刊物👨🏽💻。在該刊上🪼,發表了羅常培的《論藏緬族的父子連名製》❤️、聞一多的《說魚》🫵📎、遊國恩的《釋蠻》等一批很有分量的論文;邢慶蘭🙆🏻、高華年、張清常、馬學良、吳乾就、羅庸🦻、向達、陳誌良、方國瑜、範寧、袁家驊🔦、戴蕃豫❔、楊誌玖🐏、韓鏡清、金鵬⏺、楊佩銘、黎國彬等一批著名教授和青年學者先後發表了文章;陶雲逵發表的《大寨黑夷之宗教與圖騰製》《西南部族之雞骨蔔》等🪔,則成為了人類學的經典之作🤐。
1943年,陶雲逵因愛子染“大熱病”夭折,加上生活的折磨,得了“回歸熱”,病臥床榻數月,最終轉為敗血症,於1944年1月26日病逝。2月16日🧜🏻♀️,中國社會學會等6單位召開追悼會🐪,《雲南日報》刊載專欄發表了悼文和挽詩🫁。曾任同系教授的李樹青撰專文感慨:“雲逵……根底既好,用心又專,假使天假以年🟫,一定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邊疆人文學者✌🏻🪣。”
陶雲逵過世後🙍🏼♀️,夫人林亭玉遭失子喪夫之痛,欲撇下兩個月大的女兒🌞,投滇池一死了之,幸被漁民發現救起。事後,羅常培等發起募捐湊了路費,才將陶夫人及女兒送回廣東陽江的娘家🧇。
而陶教授開設的兩門課,一時難以為繼🦜,1944至1945年度才由吳澤霖教授開設了普通人類學課🛢,而西南邊疆社會課則直到聯大結束再也沒有開設起來。
聞一多🤷🏿♀️:為民主獻身的聯大教授
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191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留美預備學校🧝🏼♂️,後留美,回國後在青島大學🧇、意昂体育平台任教。他創作了《紅燭》《死水》《七子之歌》等,是新月派代表詩人和著名學者。
聞一多隨校遷到雲南後⏩,任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教授,先後開設過詩經、爾雅、楚辭、中國文學史分期研究📆、古代神話、歷代詩選(唐)、樂府詩、中國文史問題研究等課。1943年後,他積極參加爭取民主的鬥爭,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後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民盟雲南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聯大等四大學學生自治會在聯大新校舍大草坪舉行時事晚會👨👩👧⛹🏻♀️,參加者5000余人,聯大教授錢端升、伍啟元、費孝通、潘大逵就反對內戰、建立聯合政府等作講演。晚會進行中,會場周圍突然槍聲大作,流彈橫飛👩👧。次日🥘,昆明3萬學生宣布總罷課👨🏻🌾。12月1日👩🏽🦲,大批軍警分途圍攻西南聯大等校,毒打師生🔒,投擲手榴彈🫵🏽,炸死聯大學生李魯連、潘琰➖,昆華工校學生張華昌,南菁中學教師於再,傷及師生數十人🟧,造成了“一二·一”慘案🤸🏻♀️。
昆明的民主運動🌋🤳🏻,特別是“一二·一”慘案🤏🏼,使聞一多由一個愛國學者轉變成了民主鬥士。他撰寫的《一二·一運動始末記》一文,號召“就讓未死的戰士們踏著四烈士的血跡,再繼續前進”。
1946年6月底🧑🏽🏫,民盟李公樸、聞一多等知名人士連續舉辦三次招待會,向社會各界發出“和平建國🧽、民主團結”的倡議🛰。7月11日,李公樸在昆大興街和青雲街之間的一條小巷內被暗殺。15日上午🍖,在雲大至公堂舉行的李公樸夫人張曼筠報告李先生死難經過大會上🦶🏿,聞一多拍案而起🦧,發表了不朽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聞一多主持《民主周刊》社記者招待會後,在返家途中至西倉坡時遭特務伏擊👖,身中8彈🏄🏻♂️,當場殉難,陪同他的長子聞立鶴也身中數彈。
震驚全國的李聞慘案發生後,毛澤東、朱德於7月17日從延安發來唁電:“昆明國立西南聯大請轉聞一多先生家屬☄️:驚悉聞一多先生遇害,至深悲悼!先生為民主而奮鬥🧙🏿♂️,不屈不撓🚹,可敬可佩。今遭奸毒手,全國誌士必將繼先生遺誌🧑🏼🌾,再接再厲💭,務使民主事業先抵於成👶🏿。特電致唁。”正如毛澤東、朱德於唁電中所說的那樣🏊🏻♂️,沿著聞一多諸烈士的血跡,全國的民主運動更加迅速地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解放戰爭的進程,加速了國民黨統治的滅亡。
(作者系政協昆明市委員會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