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先生出生於1878年10月1日。今年10月1日是黃炎培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黃炎培先生的兒子們和主要親戚中有七人曾在清華學校上學👈🏽,之後留美深造,榮獲碩士或博士學位👩🏼🦱🀄️,也有的長期在意昂体育平台當教授。他們都對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有:黃炎培先生的長子黃方剛、次子黃競武、三子黃萬裏、長女婿張心一、二女婿王國楨、堂侄黃自和王國楨的姐夫孫瑞璜🦹🏼🙎♀️。現分別介紹如下🤖,並各附單身照片壹張。
黃方剛
黃方剛(1901—1944年),黃炎培的長子。在清華學校念書時與潘光旦、聞一多、梁實秋、張繼忠(張心一)等是同班同學,關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他對張心一給予了學習、生活方面的幫助非常多💒。當他了解到張繼忠來自邊遠甘肅老家👳🏻♀️,生活很困難後🏧,就經常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他許多幫助🧖🏼。張繼忠對他非常感激,虛心向他學習,他們兩人的關系十分密切。
黃方剛從清華學校畢業後👳🏼,留學美國🦻🏼,進入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主修哲學專業,榮獲哲學博士👦🏼。
1927年7月27日,黃方剛與美國女士微華蘭(Viola)在美國結婚。由於微華蘭講中國話很困難,回國後與黃方剛的母親王糾思語言不通🖌,只好由黃方剛親自出面當翻譯,婆媳間才能互相溝通。
黃方剛回國後,自1928年起,歷任廣西、東北#️⃣、北京⚗️、四川🙅、武漢各國立大學及華西大學教授,還擔任東北大學文學院院長,前後共執教十六年🦻🏽。
1932年1月28日黃方剛電告黃炎培“今晨微華蘭生男,母子均安”🙇🏽。黃炎培就給他起名叫“十九”,以紀念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日👐🏽。
1939年12月25日,黃方剛和微華蘭攜帶三個孫子十九🕰、海川🚵🏽♀️、岷江高高興興地吹著喇叭、敲著銅鼓,高唱著“一齊愛我中華”的歌送黃炎培從樂山到瀘州,氣氛非常熱烈。
1940年2月1日,黃炎培寫信給黃方剛和微華蘭,信中寫道:“高尚純潔之品格,博愛互助之精神🕺,俠義勇敢之氣概,刻苦耐勞之習慣🐦⬛,其主要含義為:‘自愛、愛他、愛人、愛國、愛物’”🏃🏻♂️➡️。
這是黃炎培對他們的親切教導⚧👩🏽🎤。
黃方剛一生正直,誠愛待人🐖👨⚕️,尤其是他最後臥床三個月,在病榻中猶為武大諸生分班講哲學👍。黃方剛一生言行相符,他無愧於人🧑🏽🌾,無愧於天地。他不幸於1944年1月17日在四川樂山武漢大學教授任內病故,享年僅43歲。
1944年3月6日,黃方剛去世,黃炎培親自帶著十九、海川、岷江到黃方剛墓前訓話:“你們須念父親一生做人🔊,怎樣端正做學問🤴🏼,怎樣踏實,怎樣一心教授🫷🏻;寧使貧不就他職🧑🏿🦱🤽,不取分外的錢;怎樣待人好,誠懇忠實;怎樣教人好,至誠親切。你們想念父親🎀,須和父親為人一樣好,這就是安慰已死的父親,也是安慰活著的母親。你們的祖父老了,就是希望你們按照祖父的要求去做人!”
黃方剛曾花費了許多時間和很大的精力,把中國古典名著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了英文🐢🏺,然而他未能親自執筆寫成哲學巨著,這是其生平的最大遺憾⚂🪦。
黃競武
黃競武(1903—1949年),黃炎培的次子,1916年在上海川沙小學畢業後,考入北京清華學校中專科,後又直升高等科🌋。1924年清華畢業後公費赴美留學,進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1929年獲經濟學碩士後回國,在上海鹽務稽核所任會計👦🏻。1931年起,分別在揚州💭、蚌埠、青口、沅陵等地負責地方鹽務稽核。他大膽改革當地鹽務陋規🧑🏿,整肅機關,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當時青口地方偏僻,交通閉塞,社會治安混亂,他到任後,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疾苦,創立青口至板浦的班車製度,改善了交通,獲得了鄉民們的擁戴。
1949年2,黃炎培在離開上海北上前🧳,親自把民建上海的
工作交給了黃競武,並作了詳細的交代。黃競武利用自己在中央銀行任稽核的工作身份🤹♂️📶,團結金融界、工商界人士揭露蔣介石偷運銀行黃金、美鈔去臺灣的內幕。他告訴大家,如果國庫被盜一空🤧,將來解放軍接收的就只是一座空城,那有什麽用呢🦻🏽?他還擔任了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臨時工會常務幹事的職務👷🏽♂️,主持民建的地下工作,他利用中央銀行404辦公室和租借的建國中路152號作為秘密聯絡點,積極搜集“四行二局”有關組織的人事和業務資料等情報🖤🪡。黃競武最重要的地下活動是經同事吳藻溪的介紹與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員會取得了聯系🫴,以上海局策反委員會黨外人士的身份開展工作。他的一個同學是國民黨中央稅警團團長,稅警團歸國民黨財政部管🖥,經費充足,武器裝備精良🤳,一個團能頂一個軍用,黃競武決心勸他起義。黃競武為此冒著風險,幾次親自秘密赴南京與這位團長聯系,最終說服了這位團長,他表示願意在適當時候率團起義。黃競武認為♿️,越是在緊要關頭,越要堅守崗位🤽♂️。他對同誌關心備至🛜,當獲悉民盟成員尚丁☀️、陳仁炳也被特務寫上了黑名單時,他就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專程通知他們及時躲避。
黃競武的地下活動引起了蔣介石和特務頭子毛人鳳的極大仇恨🧏🏽👫,在上海解放前5月12日🥜,國民黨特務逮捕了黃競武,於5月17日將其殺害。黃競武犧牲時年僅46歲♦️。
1949年5月28日,楊衛玉給在北平的黃炎培打長途電話,告訴他競武確實被捕。6月3日又告訴黃炎培,“競武遺體已得,正在辦善後”🏦,當時諸好友紛紛來唁慰問黃炎培。6月4日,周恩來代表毛主席親自看望黃炎培,親切慰問。黃炎培對周恩來說📳,競兒僅為一專門技術人員💵,只因為民主服務,慘遭殺害,炎培雖老未衰,願隨諸先生後,對人民革命更加努力,敬此道謝🍝!
1949年6月👱🏿♀️,黃炎培從北平回上海,到長女黃路家🤵🏿♂️,與黃路、小同👙、學潮、萬裏等商談競武身後家事,遺屬生活費,決定由他們具體分工管理。
上海解放後◽️,中央銀行為黃競武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會上吳藻溪介紹黃競武在解放前的革命工作🧛🏿,軍代表盧鈍振代表人民解放軍致辭👆🏻。他說💁🏻♀️:“我們接收偽中央銀行時,發現一切都準備得很好🥃,說明這裏面包含著先烈的血痕。
黃競武的靈柩被運到了上海川沙樂鄉公墓,後又遷到了川沙烈士公墓🤽🏻♂️。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員胡厥文和上海民建主委盛丕華撰寫了碑文👨🏽🚒👳🏻♂️。民主建國會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同時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陳毅市長還專門致電悼念🙋♀️。民盟上海市委前副主委尚丁同誌在紀念黃競武的文章中寫道“壯哉黃競武烈士✡︎,為民主、為新中國而奮鬥。不屈不撓,可歌可泣😫,他的死🛞,重於泰山,永垂青史!”
黃萬裏
黃萬裏(1911—2001年),黃炎培的三子。
黃炎培對黃萬裏青少年時代教育甚嚴甚深,概括起來其要點有三個:
(1)必須尊重農民。
(2)為人必須噴出熱血的愛人👀!“愛”乃是道德的根基,所謂“真善美”實皆包含在“愛”中。
(3)要戒驕傲。
黃炎培要求黃萬裏把從西方學到的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理性精神🦶,用到自己的實踐中。要堅持真理,決不能為權勢或偏見而放棄科學真理。
1927年黃萬裏進入唐山交通大學學習,攻讀橋梁工程。👩🏿🏫,1932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932年10月2日,黃萬裏赴平綏路實習📰,黃炎培向黃萬裏明確提出🖕🏻🤯:
(1)要善於與人合作🥏💫,不論對上、下級或平輩,都要合作好👦🏼。
(2)不論在語言、文字、態度各方面都必須註意做好𓀁。
(3)要做好節儉。
1933年,黃萬裏參加庚款赴美留學考試並被錄取🦤。
黃萬裏1934年元旦赴美留學😯,原計劃學習土木工程,適逢1931年漢江發大水,一夜間沒城淹死7萬人🏊🏻,1933年黃河又決口十幾處💅,損失無數。這激發了黃萬裏立誌改學水利。當時全國搞水利的人都不懂得水文學,而不通水文學等於未入水利之門。於是黃萬裏留美決定從水文學入門學習水利。他廣求名師於美國著名大學🚵♀️,從天文、地質、氣象、氣候等基礎科學學起。1935年在康奈爾大學獲碩士學位,碩士以氣象為副科,論文以暴雨統計為專題🌹,後在愛荷華大學學習水文學及水工實驗🗓。1937年2月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工程博士學位。論文《瞬間流率時程線學說》創造了以暴雨推算洪流的半經驗半理論方法,成為該校第一個中國人工程博士🐦🔥。
黃萬裏發表的博士論文為導師稱贊,這使他在美國水利學學術界長期享有盛譽。黃萬裏還親自駕車行駛45000英裏,看遍了美國各大水利工程🛣,他實地考察,悟性極高,且又腳踏實地,這為他後來提出的治河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黃萬裏1937年回國後,浙江大學、北洋大學🤵🏿♂️、東北大學三所高校請他去教書🤺,浙大校長竺可楨先生還親自登門並宴請他出任水利系主任,但黃萬裏誌在治河🤛。
在黃炎培的親切教導下黃萬裏註重在實踐中做好人生修養,使得黃萬裏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
(1)首先是誠實。他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他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
(2)踏踏實實地工作🧿。為了改變中國貧困落後的面貌,奉獻自己的一生。黃萬裏從不留戀上海的舒適生活🛣,而是帶著一大家子到四川、蘭州👩🏿⚖️、東北等地比較貧困的地區奔波工作📒。
(3)助人為樂👩🏽🦳👩🏻🚀。對凡是要求他幫助的人🎩,他總是伸出援助的手🧏♂️🏩。
(4)熱愛生活、熱愛孩子。生活條件好時🦹🏽♂️,他帶領全家外出旅遊;三年困難時期,他自己挑糞施肥🫥,在自家小院內種起了玉米、南瓜、豆角等,給家裏人補充糧食、蔬菜。
1937年—1947年👰🏻♀️,黃萬裏徒步六次勘測金沙江、岷江、涪江、嘉陵江,行程達三千公裏,這些實地考察為他後來形成的水文地貌學觀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47年—1949年,黃萬裏任甘肅省水利局局長兼總工程師📌。1949—1950年任東北水利總局顧問,1950—1952年任唐山交通大學土木系教授🙇🏼♀️。1953年以後,任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教授。
黃萬裏與黃炎培還經常討論教育問題🧑🏻⚖️。他同意黃炎培堅決反對“舊的職業教育是資本主義階段的改良主義,而蘇聯實行的技術教育是無產階級的革命主義”的觀點⛹🏽。
黃萬裏還多次與黃炎培討論水利工程建設問題🧑🏼🦳。他對黃炎培說,蘇聯水利工程專家在技術方面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什麽特點,他們訂立規劃都有很具體的目標,與歐美專家的自由研究大不相同。
1957年6月29日夜🪅,黃炎培到黃大能家,與黃萬裏💜、丁玉雋、黃路、黃大能🌝、倪因敏、黃學潮、林澤群🚑、姚維鈞會商萬裏因《花叢小語》中錯誤被清華學生批判的應付方法🐬。6月30日,孫起孟到黃炎培家商量黃萬裏被學生批判事👩🏼🏭。7月14日《北京日報》給黃炎培送來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學生公函🙆🏼♀️,要求黃炎培令黃萬裏徹底檢討。黃炎培將此公函轉寄給黃萬裏。
1957年,黃萬裏發表了《瞬時流率時程線性說》(博士論文)🤾🏻♀️,1989年發表論文《長江三峽高壩永不可修》,同年出版《黃萬裏水利學科論文選集》第一集。他曾在全國各大城市作學術演講十余次,並受邀請🫷🏿,在美國由西到東12所大學講水力學、水文學、水資源增辟途徑新論。1999年12月,《美國名人傳記》宣稱黃萬裏為20世紀全世界傑出人物。
參考書籍:
(1)長河孤旅 黃萬裏九十年人生滄桑🌿,趙誠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2)追尋黃萬裏趙誠編著,書海出版社🍋🟩。
(3)黃萬裏文集👶🏽🧢。
黃自
黃自(1904—1938年),生於上海川沙縣的書香門第內史第🚵🏿♀️。父親黃洪培是黃炎培的堂兄👰♀️,所以黃自是黃炎培的堂侄🦉。1916年,黃自12歲🤴🏽,從浦東中學附小畢業🫅🏼,與堂兄黃競武一起考入留美預備學校¬—北京清華學校。在清華八年☎️,黃自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以及清華學校提倡美育💆🏼♂️、尊重人性風尚的影響🫴🏿🧈。在清華的同學中👱♂️,周培源、冀朝鼎🙍🏿♀️☸️、王造時、梁思成、羅隆基等都是他的摯友💿。
1924年🩸,黃自以優異成績獲準公費留學美國,入奧柏林大學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1928年,轉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1929年畢業🧘🏿♂️,獲音樂學士學位。回國後,在上海滬江大學擔任音樂教授。1930年10月,他應我國第一所高等音樂學府上海國立音專(上海音樂學院前身)校長蕭友梅博士聘請,任上海國立音專作曲理論教授兼教務主任。
1931年“九一八” 事變後,黃自與音專師生組織“抗日救國會”,赴浦東等地宣傳抗日並為東北義勇軍募捐。黃自作詞,譜曲創作了我國最早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合唱作品《抗敵歌》,音樂雄壯有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4月24日黃自為何香凝作詞的《贈前敵戰士》譜曲,獻給十九路軍將士🛤。
1933年9月13日,黃炎培為中華職業教育社社歌寫了歌詞🏊🏿♀️,緊接著9月15日🧒,黃炎培又親自去找黃自,請他為職教社社歌作曲🏃🏻♀️➡️,黃自當即照辦✶。
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全面爆發後👩🏼⚖️,黃自創作了《熱血歌》(吳宗海詞),發出了“四萬萬同胞啊,灑著你的熱血去除強暴”,“拼著你的熱血去爭光榮”的呼聲。
1937年黃自辭去教務主任職務,集中精力從事教學和《西洋音樂史》✍🏼👨🏼🔬、《和聲學》、《中國之古樂》三部專著的寫作。
1938年5月11日⏫,黃自在上海因病去世。1938年5月24日午後4時🤛🏿,在漢口五族街青年會大禮堂,舉行了“黃自先生追悼會”🙏🏼,到會者有黃炎培、顧樹森🪰、田漢、羅隆基🤵🏿♀️、冼星海🥁、張曙🙍🏽、王雲階、胡投、華文憲、周小燕以及武漢合唱團等300余人。在肅穆的哀樂聲中⛹🏿,由周小燕、成家榴二位女士獻花🧛🏼。主席華文憲報告追悼意義。黃炎培送挽聯:“老境難堪卑幼之喪,一代天才,民族精神憑汝喚:中邦正值艱危之際,六旬遠通💪🏻👩🏽🏭,公私熱淚向誰揮❤️。”並介紹黃自生平🦍,泣不成聲。羅隆基因為和黃自從小是同學,詳細報告黃自生平。田漢盛贊“黃自是最有青年氣魄的音樂家,他學習音樂的動機是為民族國家。”
黃自培養了賀綠汀、劉雪庵、陳田鶴🙎🏻♀️、江定仙🧑🏻⚖️、丁善德、譚小麟、錢仁康🧝🏻♂️、張定和、向隅、鄧爾敬等眾多的音樂專業人才,為我國第一所高等音樂學院付出了巨大的辛勞,被譽為“中國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導師”🌒。
黃自平日對學生謙虛誠懇♋️👨🏻🚒,和藹可親,不但誨人不倦⛹️♀️,而且關心學生疾苦,他經常以自己的薪金主動資助困難學生交學費。
1942年4月3日🪣,黃自(小字四由)去世四年之際,黃炎培為其寫了“黃自不死”之歌,歌詞如下:
“碧海青天,波平如掌,一陣陣罡風🧑🏽🚒,卷起掀天惡浪,無數青年男女👱🏼,在齊聲歌唱,吾師乎🧕🏽!吾師乎🔈!無奈孤舟獨槳,只留得琴聲海上🤶🏻。海雲開處⏏️,那個山頭,蒼顏一叟,飄揚著國旗在手,是大中華護國老人長壽。喚出吾師小字,芳聲滿口,喚一聲,浪回流,四由🤝;喚兩聲👵,天低頭,四由🫄🏽;喚三聲🎇,大中華萬歲千秋,四由🔤。”
1946年9月19日晚,上海音樂社在逸園召開黃自作品演奏會👩🎤。國立音樂院毛鐵民報告,黃永熙指揮🧗🏻⛹🏻。
1956年8月5日👨🏿🍼,黃炎培收到侄孫黃德音信,附所寫《黃自生平》💛🧑🏿🏫,第二天,黃炎培邀請黃自夫人汪頤年、長子德音來談音樂。
1956年8月23日👨👦👦,黃炎培比較詳細地調查了黃自的子女及學生的情況:
一、黃自的子女💅🏼:
(1)德音,24歲,大連工學院化工系染料研究生畢業,準備教書;
(2)惠音🤾🏽,21歲,北京工業學院電機系無線電專業三年級學生,五年畢業;
(3)祖庚🧘♀️,18歲,上海音樂學院華東分院管弦樂系♛,初入學,五年畢業🆓。
二、黃自的學生📼:
(1)賀綠汀,華東音樂分院院長🛝🫐;
(2)姜瑞芝(賀綠汀夫人)🆔,黨總支辦公室主任;
(3)江定仙,作曲系主任📙;
(4)鄧爾敬📼,作曲系教研組主任🦺;
(5)葛朝祉🤷🏻♂️🏷,教授👩👦,《抗戰歌》、《旗正飄飄》🤵🏼♀️、《長恨歌》⏯🙍🏿♀️、《祖國頌》合唱指揮。
黃自對我國音樂文化建設和音樂事業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傑出的藝術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為世人推崇,並有廣泛影響。1995年6月17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黃自雕像揭幕式。1997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黃自遺作集》,周培源題簽,賀綠汀總序。2004年3月✬,北京、上海和海外紛紛舉行各種紀念黃自100周年誕辰的活動👮,包括黃自銅像揭幕儀式、紀念會、百年誕辰專題講座🧔♀️、作品音樂會和學術研討會等等🍺。2018年10月🚶🏻➡️,美國洛杉磯還將舉辦黃自專題音樂會。
張心一
張心一(1897—1987年),甘肅臨夏人🧖🏽♀️。張心一是黃炎培的大女婿(黃炎培大女兒黃路的丈夫🔖,求學期間名張繼忠)。
張繼忠是1914年到清華學校念書的。由於老家在甘肅邊遠地區✔️,根本沒有錢乘車到北平🕤。他是自帶幹糧和水😇,徒步行走了32天才到達北平清華學校。黃方剛、潘光旦、時昭贏、梁實秋、聞一多等🏚,都是他的同班同學。他們在學習上鼓勵他,在生活上幫助他,使他感受到了同學們之間的深厚友誼。特別是黃方剛✍🏼,雖然比張繼忠小3歲,但張繼忠很尊重他🏡,因為黃方剛雖然出身上海名門🧝🏻♂️,是黃炎培的長子🖖,可為人謙虛,厚道,而且國文👊🏼、英語、算術👩🌾,樣樣都學得很紮實🪙。
1922年夏天📜,繼忠和將要去美國留學的同學們跟著黃方剛一起進入了黃炎培的家裏作客,他們聆聽了黃炎培關於到國外努力學習𓀕,吸取西方先進經驗後回國報效祖國的教誨,然後黃炎培請他們在家裏進餐🈚️。黃炎培和大家一一碰了酒就先出去了,他把空間和時間留給了這些年輕人🏹。酒至半酣,同學們正談得很起勁時,門裏走進了一個穿著淡綠色衫裙的姑娘,黃方剛向大家介紹說,這是我的大妹黃路♕👷🏼♂️,給各位行禮來了。黃路歡快地走過來,大大方方地給清華這些同學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哥哥們好。”說完朝大家輕輕地笑了一下,然後走出室外。黃路走後,黃方剛向大家介紹說🦧,他姑姑的丈夫去世後沒有兒女,把大妹過繼給姑媽,取名張全平。那天晚上,繼忠和同學們在黃方剛家裏睡得很香。第二天一早,他們在黃浦江碼頭登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
張繼忠在留學美國的日子裏🍿,他牢記著清華學校的教導🧘🏼♂️🐻,在美國要做好“國民外交”,要為中國人爭氣,應以中華民族的真正代表者自居,不驕傲,不自卑🦩,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他有意識地去吃苦、去受累。白天他除了在學校學習🌔,休息時就騎上腳踏車到農村去轉。他還利用假期到別的學校學習在本校學不到的好課程,開闊了眼界🧑🏿🎤。繼忠向同學們興奮地說:我們在美國學習畢業回國後,要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我們的牧場、農場和林場,要讓我們的祖國和這裏一樣的美麗和富饒。
1925年張繼忠從美國衣阿華農學院畜牧系畢業🧍,1926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1927年—1929年,應聘到南京金陵大學擔任農業經濟系副教授兼農業推廣系主任🙋🏿♂️。他下定決心要把全國農業的情況🧑🏼🤝🧑🏼,用統計數字表示出來,讓祖國的農業有一個嚴密的科學依據來加以指導。
與此同時,黃路考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張繼忠在女生700號房宿舍找到了黃路🚵♂️。自此,每個星期六他都到黃路那裏去🧜,星期天就陪黃路和她的同學到野外遊玩。放假後,他把黃路一直送到上海🧑🏼⚖️,開學時又去上海接她🐽。行李和車票都由他幫辦。他由一個大哥哥的責任🐴,慢慢的轉化成了對她的愛。他愛她的溫柔🪞、秀麗,更愛她對每一件事的執著。繼忠經過四年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懷黃路,終於向黃路表白:“我愛你”。以後我就一心不二,一輩子對你好,以後我就叫“張心一”,以表明我對你的一片真情。
在繼忠與黃路結婚這件事上,黃炎培始終予以支持👹。當時家裏人反對🔺,黃炎培一方面給家裏人做工作,另一方面給黃路寫了一封語重心長的信:
“路路,你和張心一要結婚🧙🏼♂️,我希望你考慮以下事實♠️。張心一的家在西北邊陲很遠的甘肅🙆🏿,那裏是民族復雜的🕞,地方🔩。他是一個貧苦農家出身的人✥🫶,自幼過著吃苦耐勞的生活。我們兩家不管從經濟條件🧦,還是從文化教養和社會環境各方面相差都是很懸殊的👮🏼。他是準備一輩子艱苦奮鬥,治理西北貧窮落後的農村面貌的🤛🏼,你要慎重考慮能否跟他吃苦耐勞💚,過一輩子艱苦生活?能否適應西北幹旱貧困的生活環境?如果你要跟他結婚,希望你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白頭偕老🤞🏽🥎,永世不渝。至於家人的意見,我會說服他們的,關鍵是你自己要有主見,千萬不能三心二意,半路後悔!”
在黃路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931年6月25日,張心一和黃路婚禮就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禮堂舉行了婚禮🧑🏽💻!婚後黃路去南京金陵女大附中教授英語⚅,從此開始了她一生職業女性的生涯。
之後不久🧘🏽♂️,張心一要到西北調查🔄🎭,西北地區交通不便✌🏻,荒涼偏僻🍁,黃路執意要與心一同行。心一再三勸阻,黃路對心一說,就是有再大的苦🌇,我也吃得了,我在嫁給你的那一天,就把你和我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我將永遠跟著你🥺。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心一在漢口參觀了“工合產品展覽會”,認識了艾黎,他當時在中國銀行主持農業合作社貸款業務👶🏻,經中國銀行同意後🤸🏼♂️,馬上每年以1000萬貸款給各地工業合作社幫助工業生產,從那時起👨🦯♏️,他就與艾黎建立起了真摯的友誼。
張心一三十年代所作《中國農業概況估計》曾被國際上稱為“張心一數字”而加以引用🎒。四十年代初,在蘭州黃土荒坡上挖水平溝試驗植樹種草🐱,引進美國牧草良種及推廣白蘭瓜種植🏃♀️,效果顯著。他還親自在陜🪮、甘、寧等省倡導介紹水平溝保持水土、發展生產、整治黃河。他的這些實驗持續了半個世紀,深受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和贊譽。
1949年初🧑💻,他看到了上海和全國快要解放了,新中國必然要大力發展農業,學農的人應關註各自專業如何發展🧑🏽🦳、整個農業教育怎樣調整👬🏻,農業試驗研究如何進行👦🏽,當時黃炎培向他介紹了解放區的情況👶🏼🛶,告訴他新中國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大有用武之地。
建國後張心一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劃局農業計劃處處長🧎➡️。農業土地利用局副局長,中國農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顧問。
1955年我國農業合作社高潮來臨之際,各地舉辦了土地規劃講習班,北京的講習班由張心一負責主持💃🏻,他們培養了許多土地規劃幹部,後來大多成為技術骨幹👳🏿♂️💂🏽。
張心一只要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勁。他常說🧑🍼:“我不工作就會生病!”這是一句實話!從1975年至1983年,他共做了三次腸胃癌症手術,但出院後,他馬上就去上班😈,從不在家臥床休養。
1985年張心一被連選為中國土地學會名譽理事長。其論文著作包括調查報告及建議等非常豐富。
張心一是我國傑出的農業經濟學家。我國前農業部部長何康曾題詞表彰張心一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界老一輩科學家,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畢生為祖國的農業建設而努力工作,是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1985年張心一88歲高齡之際,他又獨身飛去美國參加衣阿華州農學院二五級畢業六十年返校慶祝會🤶。
1987年1月17日,在他90壽辰之際,中國農學學會👉、中國土地學會為他舉行了慶祝會🍈💇🏽♀️,並編輯出版了《張心一紀念集》,共收錄了他歷年來發表的重要著作14篇。
1991年北京召開了慶祝100名優秀科學家表彰大會,其中就有張心一。
1992年3月23日,張心一在京逝世,享年95歲🍴。他身體力行🧛,堅持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他是農民的兒子,在他身上流著農民的血,勤懇樸實🍍、吃苦耐勞、不愛名、不圖利,不愛當官,不占公家的一分一厘,在他身上體現了“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
主要參考書:
1🧑🏽🚀、《黃河的兒子 張心一傳》🚷,趙旭著,中國文史出版社。
2、《張心一紀念集 1897—1987》,中國土地學會🪇。
3、《風雨同舟六十載——張心一與黃路(全平)》,(中英文對照)(黃路(全平)回憶錄)。
王國楨
王國楨(1903—1981年),江蘇昆山人。黃炎培的二女婿(黃炎培二女兒黃小同的丈夫)。
王國楨1919年從南洋新加坡經中國領事館招考華僑學生🏢🚐,被錄取回國到北京清華學校念書。1926年清華畢業留美🏊🏼🐗,1931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1935年與黃炎培的二女兒黃小同結婚💇🏽♂️。黃炎培曾向姚維鈞介紹王國楨💙:“是一位美國留學者😏,品行十分粹美,在中央信托局當襄理👰🏼♂️🧛🏿♀️,是一位管庫、看家的。責任萬分重🫰,他是絕對的無名英雄。”
黃炎培在1937年兩次帶領夫人和子女到上海王國楨家,看望王國楨的父親王雲衢老先生(憶定盤路22號),並在花園內的東南角合影留念👩🦯。
1941年12月6日,黃炎培寫信給黃小同,強調“關於母遺下一切😩,望兒隨時會商國楨全權處理”🌍。他對王國楨辦事完全信任。
1949年7月2日,王雲衢老先生去世後,黃炎培親自前往王國楨家裏致哀慰問。他對王雲衢的家風十分贊賞!
1950年7月🙋🏻♂️,王國楨在黃炎培親切關懷下,帶領全家7口人,從上海到北京,投入新中國建設工作🔦。他先是在北京輔仁大學經濟系和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任教,之後經中央貿易部教育處李壽彭處長介紹,參加創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其前身是中央貿易部高級商業幹部學校)💁🏿,並任英語系教授。
1952年♚,我國開展了“三反運動”,運動剛開始,就有人檢舉王國楨和他手下的同事組成了“貪汙集團”😟,並說王國楨是“貪汙集團”的頭頭,他一個人就貪汙了五萬美金🚣🏽。那時,他被留校隔離反省審查了三個半月。他夫人黃小同說“國楨每月工資都拿回來全部交給我,由我來計劃安排每月生活費開支☞。國楨向來十分廉潔,哪怕是一張紙、一支筆,甚至一根猴皮筋,他也從來不拿回家來,這是王家的優良傳統🏂!”經過嚴格審查後🕉,王國楨沒有任何經濟方面的問題,從此,他受到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領導的重用🌚。
黃炎培多次找王國楨暢談我國的外貿工作和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的教學工作,王國楨告訴黃炎培他所了解的相關情況,並介紹了自己在外貿英語教學中進行的教學改革的情況。他說,每次上課前💂🏻♀️,他都要布置學生們預習🖕🏻🏸,要求學生們不僅找出疑難問題,還要有自己對各種問題的初步看法。在課堂上☘️▶️,他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實際案例,與學生們深入討論各種問題,得出正確的答案🩹。以此來提高學生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外🫃🏻,他多次親自帶領學生們參加廣交會🧑🏼💻,幫助學生們在廣交會上,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緊密地聯系實際,使學生們有切實的收獲。他還把許多在廣交會上的實際案例編入自己講課的講義中。他的教學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學校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王國楨從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幾次搬家👩🏻🍼,不論是史家胡同24號、大方家胡同27號,或是和平裏54號樓16號🕥,黃炎培都親自去看望🐢,表示關懷💇♂️。
1978年改革開放後,王國楨看到了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受到了鼓舞🤸🏻♀️👨👩👦👦,又興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到編寫外貿英語的新教材中去,一心想把自己畢生積累的豐富外貿方面的經驗編寫進新教材中,但十分不幸👈🏽,由於勞累過度🌠,他患了腦血栓🙎🏽♀️,臥床養病三年後,於1981年11月5日去世👩🏽🚀,享年78歲🪆。
王國楨解放後獻身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治學態度嚴謹👩🎓,工作認真💃🏻,一絲不苟✊,幾十年如一日,教學成績顯著,並有豐富的銀行業務及外貿業務經驗🏄🏻,深受學生愛戴🥇。他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也有不少成為我國派駐世界各國使領館的業務骨幹💫。
孫瑞璜
孫瑞璜(1900—1980年),上海市崇明縣人🧳。他的愛人王國秀是黃炎培二女婿王國楨的姐姐。1917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附中🎑,考取北京清華學校,1921年清華學校畢業,公費赴美留學,先後在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銀行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27年孫瑞璜學成回國😍。
抗戰時期👩🏽🍼,由於新華銀行總經理王誌莘離滬去港,後赴渝主持總管理處工作,上海總行工作就由孫瑞璜主持🧖🏼💁🏼。
孫瑞璜與黃炎培早在1930年新華銀行成立時,就建立起了密切的關系,因為孫瑞璜受聘於王誌莘🧑🏽🎨,長期在上海擔任新華銀行副總經理🗒,黃炎培找王誌莘辦理銀行借款🛫、存款🦍、取款💆🏻、貸款等業務👩🏿🚀🤘🏿,往往是通過孫瑞璜來具體執行的。
1935年2月1日,孫瑞璜💇🏿♀️、王國秀夫婦在他們新建的上海大夏新邨家中招待黃炎培,因為此時,王國秀正通過黃炎培的大女兒黃路將其弟弟王國楨介紹給黃路的妹妹黃小同作為結婚對象。1935年4月,王國楨與黃小同結婚,成為終身伴侶🤰🏼。
1938年1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孫瑞璜和王國秀夫婦在大夏新邨的嶄新住房被殘暴日軍的炮火摧毀👩🏽🚀,他們只能搬到靜安寺新華園37號小樓內居住🐴。當時王國楨的家是在憶定盤路22號🤸🏼,兩家相距很近🪀,而且都安裝了新的電話👐,孫瑞璜家的電話號碼是36976,王國楨家的電話號碼是21048🦸🏿♀️🏄🏻♂️,他們兩家經常通過電話保持聯系👊🏽,十分方便。
孫瑞璜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的銀行家,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孫瑞璜和王誌莘等金融界知名人士率先參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國會,並積極參加籌款捐款,慰勞傷員,救濟難民等工作,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938年孫瑞璜等發起組織“節約就難委員會”,向各界人民募捐,該款由孫瑞璜通過新華銀行秘密匯交皖南新四軍總部💆♂️。
孫瑞璜一貫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曾擔任上海意昂体育平台同學會會長🤺。
孫瑞璜把新華銀行看作是自己終身的事業,他沒有官僚作風,生活上從不講排場🙎🏿🐊,並且非常重視新華銀行從業員工的服務修養,提倡“新華精神”;他平易近人🚵🏻,經常走出行長室,到各個相關辦公室去走走,看看♣️👧,談談工作👷,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孫瑞璜的優良作風受到了黃炎培的贊賞。抗戰勝利後,黃炎培在上海主持召開了一些重要會議,經常就在新華銀行舉行。
孫瑞璜在上海解放前夕♨️,決定留在上海🌌,防止銀行資金流失。這樣做就使新華銀行保持了完好的經營體系,迎接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後👩🏻🚀,孫瑞璜被聘為上海市財經委員會委員,並被選為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他歷任公私合營銀行常務董事,上海分行經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等職務🛰。他還被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至第五屆人民代表,中國銀行董事⛔。
1951年9月,孫瑞璜參加了中國民主建國會,被選為民建中央委員。他與黃炎培經常保持密切的聯系。
1958年10月29日,孫瑞璜從上海萬人檢查團寶山鄉村勞動歸來,與黃炎培暢談收獲體會。
1961年11月6日下午3時,在北京工商聯禮堂,舉辦了上海來京參觀團茶話會,團長是孫瑞璜🈹。11月7日下午4時半,孫瑞璜等3人向黃炎培辭行🕵🏻♂️,黃炎培對孫瑞璜所負責的各項工作都非常滿意🍆!
1980年5月9日,孫瑞璜因病去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