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時隔多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仍決定向兩位已故意昂,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何炳林、陳茹玉頒發代表意昂最高榮譽的“傑出意昂獎”♙,以表彰他們為改善中國人民生活作出的貢獻📮🤸🏽♀️。
9月19日上午,在南開大學舉辦的頒獎典禮上💘,何炳林😬🚳、陳茹玉院士之子何振宇代父母從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邁克爾·麥克羅比手中接過了托馬斯哈特班頓壁畫獎章及證書。

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何炳林🤕、陳茹玉是一對享譽全國的“夫婦院士”。何炳林院士是我國離子交換樹脂工業的開創者,被譽為“離子交換樹脂之父”💪🏼👱🏽♀️;陳茹玉院士主要從事有機磷化學及農藥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他們1938年同時考取西南聯大化學系,1946年結為伉儷🤭⚉,並一同來到南開大學任教。1948年前後赴美留學🖥,於1952年在印第安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56年,何炳林、陳茹玉夫婦懷著滿腔的愛國、報國熱忱,放棄海外優厚待遇,回國攜手執教於南開大學。回國後,何炳林院士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成功合成出當時世界上所有主要的離子交換樹脂品種,為我國原子能工業的誕生和首顆原子彈的爆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此外,他還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使南開大學成為國際上能夠生產微米級固相有機合成載體的兩個生產基地之一🚵🏿👨🦽。直到今天,離子交換樹脂技術仍是我國高分子工業裏唯一無須引進的技術,且在世界具有領先地位。何炳林院士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陳茹玉院士回國後則選擇了有機磷化學和農藥化學作為其研究方向來滿足建國初期對農藥的巨大需求。在短時間內,很快合成了有機磷殺蟲劑“敵百蟲”和“馬拉硫磷”⚒。此後,她還領銜研製了我國第一個自主創製的農藥新品種“除草劑一號”以及成功阻止當時小麥銹病大流行的“滅銹一號”,不僅填補了我國農藥的空白🫎,也為我國遭受嚴重病蟲害的農業挽回了巨大的損失🧩。

麥克羅比說🔪,何炳林🕵️♂️、陳茹玉院士是印第安納大學歷史上最為傑出兩位中國意昂。為表彰紀念傑出的意昂,印第安納大學設立了托馬斯哈特班頓獎章,並於1986年首次頒發。該獎章為銅質,正面為著名的班頓壁畫的一部分。獎章的背面為印第安納大學的印章。該印章象征著構成人類求知基礎的誌向與理想。
麥克羅比說,第安納大學和中國😨、和南開大學都有比較深厚的淵源🦹🏼,有大批的中國籍印大意昂回國效力且在政、商、學等各界取得了很大成就或成為領軍人物。印第安納大學的中國意昂是我校精神的傳承者之一🧞♂️🧑🏻🦳,今後和南開大學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特別是在化學領域擴大合作的前景,為彼此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平臺🚵。
何振宇代父母接過獎章和證書,深情地談到🛜,父母的一生好學上進🍦、不懈不怠,為國家教育科研事業傾註畢生心血,盡其一生完美詮釋了西南聯大的“剛毅堅卓”,南開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以及印第安納大學的做“專業👐🏿、醫學和技術教育的世界引領者”🦹🏼♀️。
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說,何炳林📑、陳茹玉院士是印第安納大學的傑出意昂,更是南開人的榜樣和中國科學家的驕傲🚴🏽🫳。這份表彰既是印第安納大學對自己傑出意昂的嘉獎,也是全體南開人的榮譽和兩校交流合作的重要結晶,“他們是深受大家尊敬和愛戴的前輩,他們的品質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