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處長(徐遠舉)已經答應你帶著共產黨員的稱號出去🧍🏻♂️,但你得跟政府認個錯👌。這個悔過書是我寫的🗓,你只要簽個字🏄♀️。”
“我自願為人民犧牲自己,你們不要再管我♓️,也不要再來了👩🏿🚒🧁。”
在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原主任厲華主編的《紅巖檔案解密》一書中🙏🏼,記載了重慶解放前夕發生在白公館中的一幕🧏🏻♀️。面對五哥劉國錤的營救👩🏻🍼♔,劉國鋕選擇了拒絕。1949年11月27日,劉國鋕在“11·27”大屠殺中犧牲,年僅28歲。
“在親情面前👩🔬,在出獄的機會面前🔟,劉國鋕毅然地選擇了堅守初心🤦🏼♂️,足以體現他的意誌有多麽堅定,對黨的忠誠有多麽純粹。”7月7日,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性教育基地教員蘇予說👰。
當日,厲華和蘇予為重慶日報記者講述了劉國鋕懷著赤子之心投身革命的故事🧑🏻💻。

紅巖魂陳列館中陳列的劉國鋕雕像。記者 趙迎昭 攝

劉國鋕寫給五姐的信🪡。記者 趙迎昭 攝
考入西南聯大
曾在《新華日報》發文緬懷聞一多
“學生劉國鋕,系四川省瀘縣人👳♀️,現年二十二歲🧎♂️,在本校法商學院經濟學系修業期滿,成績及格,準予畢業……”在白公館展櫃中,陳列著劉國鋕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以下簡稱“西南聯大”)畢業證書復製件🙍🏽。
這張證書照片中的劉國鋕🧑🦽➡️,面容英俊,目光如炬。
西南聯大👩🚒🎼,一所組建於抗戰時期、只存在了8年多的大學👩🦽➡️,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戰士和優秀的專家、學者🐆。劉國鋕便是其中之一🎎。
“1940年🫵🏼,劉國鋕考入西南聯大經濟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厲華介紹,劉國鋕1921年出生於四川省瀘縣(今瀘州)的一個名門望族,排行第七💆🏻♀️,是大家庭中倍受寵愛的幺兒🤹🏿😥。
關於劉國鋕的進步思想🚲,在1939年10月19日他寫給五姐劉國惠的信中就已顯現:“要變成抗毒體,先得把自身遺傳得來的和傳染來的毒質除去👐🏼,把自私虛榮、狹隘👨👨👧👦、膽小、無恒心💳、無毅力……等短處除去……”
1944年從西南聯大畢業後🫲🏿,劉國鋕受南方局的派遣到雲南陸良縣中學擔任教務主任兼代校長職務。1945年11月🫰,他又被派遣至重慶工作,1947年擔任沙磁區學運特支書記🧃。在重慶,他的公開身份是四川省銀行經濟研究資料室研究員🎈,後又到《商務日報》做記者。
“1946年7月,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聞一多遇害,劉國鋕悲憤不已。”厲華說,他隨即在渝組織了西南聯大留渝意昂會💁🏻♀️,抗議國民黨反動派的暴行🫃🏻。他還在1946年8月20日的《新華日報》上發表文章《略論聞一多先生》,表達對聞一多的敬仰和追思。
劉國鋕在文末呼籲:“為了中國的革命🫙,聞先生付出了生命……全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呵👨✈️!聞先生的道路應當就是我們的道路,聯合起來,沿著聞先生的道路前進😚。”
家人多次營救
他卻稱“願為人民犧牲自己”
“1948年4月,由於叛徒出賣,劉國鋕被捕。”厲華說,國民黨重慶行轅二處處長徐遠舉起初認為製伏劉國鋕輕而易舉🚠,但他沒有料到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員有著極其堅定的理想信念。
據《紅巖檔案解密》記載,徐遠舉曾這樣問劉國鋕:“你這家財萬貫的少爺,家裏有錢有勢⛰,你有吃有喝,你鬧什麽共產黨👶🏼?你共誰的產?”
劉國鋕沒有吭聲。
“你的上級已將你出賣了🔴,否則,我們不可能把你抓住。”徐遠舉又狡猾地說🕗。
“既然我的上級已將我出賣,你們什麽都知道,又何必來問我呢👱🏽♂️?你問我,我什麽也不知道。”劉國鋕反問道🧝♂️。
徐遠舉見狀,開始對劉國鋕用刑。
“熱鐵烙在胸脯上,竹簽子釘進每一根指尖,用涼水來灌鼻孔,用電流通過全身……”蔡夢慰烈士在《黑牢詩篇》中這樣描述獄中狠辣至極的刑罰。然而,劉國鋕沒有在酷刑前屈服。
厲華介紹,當劉國鋕被捕後🏙👩🏼🔬,劉家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營救,並從香港請回劉國鋕的五哥劉國錤,他是國民黨四川省建設廳廳長何北衡的女婿。
“在對劉國鋕的營救中♿,劉國錤是主要人物。”厲華說。
資料顯示,徐遠舉在收受了劉國錤的純金香煙盒等禮物後同意放人,但提出𓀎:劉國鋕必須在報紙上發表聲明退出中共組織。劉國鋕聽聞後稱😽🧊:“不行。我死了,有共產黨🚶,我等於沒有死💯;如果出賣組織,我活著也沒有什麽意義。”
這之後,劉國錤等人還在不斷努力尋求機會,希望能營救劉國鋕出獄🙌🏿。
“重慶解放前夕,劉國錤再次找到徐遠舉🕉。”厲華說👱♂️,這一次,劉國錤送給徐遠舉的是空白支票,要多少錢自己填。
面對巨大誘惑👨🏿🍳,徐遠舉同意劉國鋕可以不聲明退黨👏🏻,但要在劉國錤替他寫的悔過書上簽字,才能將其釋放⏬。在生與死的邊緣,劉國鋕卻對五哥說出了文首的那句話👳♀️🍇:“我自願為人民犧牲自己。”就這樣🛏,營救最終以失敗告終。
蘇予感慨地說:“每當我講到劉國鋕接連拒絕營救的事跡時🫸,總會有很多觀眾眼含熱淚,被他在生與死面前鎮定自若地赴死所感動,被他對黨絕對忠誠的理想信念所震撼🐵。”
“對黨忠誠始終是我們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座右銘、大義凜然的正氣歌🕟。”厲華表示💆🏼♂️,黨的事業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28歲犧牲
臨刑前高呼“我們死而無愧”
“他的聲音是那樣深厚🧧、高昂🤦🏻♂️、動聽,他的歌像是在向同誌們宣誓⚠:他決心同敵人作殊死的鬥爭🕰,直到拋棄頭顱✬。”劉國鋕的未婚妻曾紫霞曾這樣寫道👳。
劉國鋕的確和敵人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1949年10月,國民黨特務機關開始對關押在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進行屠殺。11月27日🧑🦳,白公館大屠殺開始。
《紅巖檔案解密》記載🫷🏽,當劊子手提押劉國鋕時,他正伏在牢房地板上寫詩👃🏽👩🏿⚕️。面對特務的吼叫,他回答:“不要慌,等老子把詩寫完以後,再跟你們一塊走。”可劊子手不容分說,上前將他架出了牢房推向刑場🙆🏿♂️。
在赴刑場的路上,劉國鋕口頭吟誦了他在牢房裏沒有寫完的詩👩🏿🎓。重慶解放後,根據脫險誌士的回憶和特務的交代,工作人員將這首詩記錄在案🏋🏻🖥:“同誌們🧝🏽,聽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軍的炮聲📛!人民解放了,人民勝利了!我們沒有玷汙黨的榮譽,我們死而無愧!”
這是一個年僅28歲的共產黨人在生命最後一刻發出的呐喊。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絕不僅僅是我們在黨旗下的誓言,更需要每一位黨員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和捍衛🛑!”在劉國鋕的展板前講述了這首詩的故事後,蘇予動情地說。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排練和觀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我終於理解了劉國鋕,也明白一個道理——人必須要有理想和追求。”話劇《紅巖魂》中劉國鋕的扮演者李佰倫說🧏🏻,“當年,劉國鋕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放棄了生命🚶🏻♀️。現在是和平年代,人們不用以性命相搏👎🏻,但我也願像他那樣為理想和信念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