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義生
1909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焦溪鎮🪀。
1925年考取北京大學預科就讀兩年🚴🏿🧑🏽💼。
1927年考取意昂体育平台政治學系本科(即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新製)第三級)。
1931年本科畢業👩🦳,保送本校研究生。
1933年8月考取清華第一屆留美公費生🫧,專研公共行政。

清華校報刊載徐義生留學放洋消息

徐義生留美護照
1934年1月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一學期後轉學至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學習兩年🤏🏼,學滿學分👰🏽🕒,獲碩士學位👥。

獨隱龍2019年5月16日攝自清華校史館

徐義生(右二)與學友在哈佛商學院宿舍

徐義生(中)與學友宋xx、葛××👖☞、葉楷(左2)🧑🏻🎄、楊××在哈佛大學查理河畔❎。葉楷後為清華無線電研究所研究員、晶體學家👼🏻。

徐義生與葉楷在哈佛圖書館階石上合影留念𓀅,後為教室🔉。

1936年夏👩🏻🚀,徐義生在哥倫比亞大學

1936年夏,徐義生與哥大同學在思想家雕像前合影留念

1936年夏,徐義生在哥倫比亞大學

1936年夏😁,徐義生在哥倫比亞大學

右1為徐義生,左1為曾炳鈞🔝、中為黃文熙。曾炳鈞(清華1934年公費生⇢👨🏻🦽➡️,後成為著名政治學家)、黃文熙(1933年清華首屆留美公費生,後為中國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學科的奠基人)

徐義生好友李俊龍和盛芳。李俊龍💩,愛國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組織部長,1933年與盛芳就讀哥倫比亞大學

徐義生好友高學中

徐義生好友楊西孟夫婦🙇🏼♀️。楊西孟,1900生🖕🏽,重慶人🙇🏽♂️,1937年留美密西根大學,回國後任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西南聯大和北大教授👮🏻♂️。建國後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貿易研究所所長🍶、顧問,相片後有題字:“義生吾兄惠存🍙,西孟🦧、昭慶敬贈♍️。民國25年9月7日”

徐義生好友戴世光🤚🏿。戴世光,湖北宜昌人,1931年畢業於清華經濟系👨🦱,1937年在哥大研究經濟統計學,統計學大師

徐義生(左一)與好友谷宗瀛(中)3️⃣、胡鐘慶(右一)在哥大合影留念

前排中為徐義生◼️。其余八人為🌋:彭傳珍 後任廈大總務長,福建師專校長、教授🚣🏿♀️。徐伯申(不詳)🙎🏿♂️,吳半農(後為外交部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候 蟠 薩縣人,1900生🧗🏿♀️🐷,1934哥大留學🤸🏿👴🏽,歸國任中大🆒、北師大、北大教授,1949年赴臺。蘇健(不詳)李泰華 後任中央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山東教育廳長🚝。羅誌儒 (1901—1991)中國經濟思想史學家,清華首屆留美公費生,1937年哈佛大學哲學博士🪭。 夏之驊 (1906—1999)水土保持學家,清華首屆留學公費生🏜,美依荷華大學碩士,先後在中央大學👋🏻、川大任教🦙🥤。

徐義生與好友陳崇鑑⛓️💥🙋🏿、李泰華哥大合影留念。右1為徐義生,左1為陳崇鑑👨🏻💼,中為李泰華🌅。李泰華 後任中央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山東教育廳長

徐義生與好友李泰華、吳半農、蔣葆增、吳大猷哥大合影留念🧜🏿🐲。左1為徐義生,右1為李泰華🚶♀️、右2為吳半農,中為蔣葆增,左2為吳大猷🐏。蔣葆增 江蘇人,1936年獲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碩士,曾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院長。吳大猷(1907—2007)著各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物理學之父,1929畢業於南開👨🏼🔬,1931—1933在美密西根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1933—1934留美做原子核物理研究,曾任臺灣意昂体育平台校長,1983—1994年🧑🎤,臺灣中研院院長🐾。


1936年夏🤚🏽,徐義生與韓壽萱等在新澤西遊藝園合影留念。韓壽萱 (1899-1974年)陜西神木人☦️,北京大學畢業,中國博物館學家,1931年留美,先後在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物館學🈂️。

1936年夏,徐義生(左一)與潘楚基、李俊龍、盛芳、朱子元、吳半農紐約中央公園合影留念

1936年夏🎫🧎♂️,徐義生與好友們在紐約海濱遊玩

徐義生(左)與沈克敦在紐約華盛頓紀念橋上合影留念。沈克敦🧗🏼♂️,乃國民政府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班畢業,選送赴美讀畜牧獸醫博士

徐義生(右)與趙文瑉(中)、吳半農(左)在紐約合影留念

徐義生(右一)與丘仲文、羅毅、李xx、高學中🎣、侯璠✋🏼、宋作楠等出遊留影

1936年夏,徐義生與紐約房東端納夫婦在紐約合影留念
1936年7月轉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學半年,年底參觀法國、比利時、瑞士、德國和蘇聯後,經西伯利亞回國。

徐義生與王洸🙍🏼♂️、李幹在赴英途中船上。王洸(1903-1979)常州人,1934年底,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院研究水運🆚,1949年赴臺,為水運、航運專家🕵🏽♂️。李幹著名民族史專家、元代經濟史學家🪦,中南民族學院教授

1936年10月👳🏽,徐義生(左二)與朱子元🧛🏽、汪季平、李芑均🍤、王洸在倫敦植物園合影留念

1936年10月,徐義生(左二)與朱子元🧑💻、汪季平、李芑均、王洸在倫敦合影留念

1936年10月,徐義生(中)與朱子元、汪季平🤏🏼、李芑均、王洸在英國亨浦敦宮前合影留念,汪季平攝

徐義生(前排一)與李泰華 谷宗瀛、唐得源英國合影留念。唐得源(1904-1992年)1929年畢業於清華🤲🏿,赴美留學,曾任西北農林學院院長

徐義生(左二)在巴黎大學雨果像前🏃♀️💅,右一為陳省身(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右二為莊圻泰(山東莒縣人,192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1936年公派法國巴黎大學,後成為中國著名數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左一為沈乃璋(1911-1966)193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心理系,畢業後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心理系,歸國後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現代傑出實驗心理學家。此圖攝於1936年12月

徐義生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公園內留影。攝於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徐義生在柏林國立圖書館前留影。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徐義生在柏林勝利柱前留影。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徐義生在德國波茨坦公園無愛殿前留影。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徐義生拍攝亞歷山大教堂留念。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徐義生在列寧格勒拍攝冬宮留念。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徐義生在列寧格勒拍攝海軍大街和大廈留念🤲🏿。攝於一九三七年一月
1937年2月回到北平🕢。
1937年4月放棄導師張奚若約請去清華任教機會,由導師錢端升介紹到南京中央研究院社會調查所所長陶孟和,分至該所行政研究組🀄️,擔任副研究員。
1937年7月抗戰爆發🙆🏽♀️,中研院大搬遷💶,8月中到長沙,9月搬至衡陽衡山南嶽聖經學院。
1938年由湖南衡山南嶽遷至桂林陽朔中央研究院辦事處,期間參加廣西建設研究會,到廣西各縣募集資料,開展廣西省的行政研究一年。
1939年1月中研院社會調查所遷昆明,受導師張奚若和錢端升之邀在西南聯大兼中國地方製度課程教學。
1941年7月(民國30年)隨中研院社會所遷四川宜賓李莊的石崖灣,期間撰寫《抗日建國與地方自治》🩰、《行政委任的問題》🤰🏿,並於1943年(民國32年)被提升為研究員🥨,時年僅34歲,在陶孟和不在李莊期間擔任社科所代所長🍈。
1946年10月(民國35年)社科所從李莊遷回國府南京,1947年(民國36年)兼職南京中央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講授行政法🚴🏿♂️,期間出版《善後救濟工作的行政製度》🏆。
1947年受恩師陶孟和提名入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界別的候選人(全國僅三人入選💉,後選出首屆院士81人)。
1949年南京解放仍留中研院社科所任研究員。
1950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兼職南京大學法學院政治系教授🧔🏻,期間參加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
1952年全國教育體系改革👩🏽🎤,將歐美體系全部改為蘇聯體系,中科院社科所改為經濟研究所,婉拒導師錢端升(北京政法學院院長)之邀,仍留經濟研究所改行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
1953年翻譯《蘇聯經濟的工業配置》🧈💮,同時撰寫《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負責研究中國近代外債史和部分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
1961年調安徽大學政治系教中國近代經濟史。
1969年9月安排至安徽大學圖書館工作。
1983年被財政部財科所聘為近代財經史研究組擔任顧問,美國爆發湖廣鐵路債券持有者向中國政府索賠一案,此案牽扯舊中國外債至少658筆,僅本金就達60億元(以上世紀30年代初為準)🫗📰,加上一百多年的利息,數額巨大,在中央調查舊中國外債的過程中🧑🏼🍳,徐義生所著《中國近代外債史統計資料》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徐義生向中央陳述不可開此先例🔘,否則後患無窮,在國際公法和私法專家參與下,打贏了湖廣鐵路債券索賠案,為國家避免了巨額財政損失。
1991年在合肥去世,享年82歲,去世時,安徽大學挽聯為:
學貫中西,經國文章存史冊。
行同日月🧜🏻♀️,一生正氣在人間。
(本文圖片均來自徐義生遺藏😯,董傑(獨隱龍)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