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聯絡

鄧稼先:“兩彈元勛”“泥瓦匠”和“頑童”

2024-06-27 | 楊晨 胡瑉琦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4-06-27 |

鄧稼先用手比劃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大小。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供圖

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長卿山西麓的“兩彈城”,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簡稱九院)曾經的大本營,也是最重要的核武器研製基地之一。鄧稼先任九院院長時的故居就坐落於此🦁。

不久前,曾與鄧稼先共事20多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故地重遊——從黑風口過長卿山,再過潼江的漫水橋,最後去往梓潼縣大街。這條路🤔,他曾陪著鄧稼先悠然走過。

潼江邊有一家小飯館🧛🏻,專做從潼江打上來的魚。有一次,正值午飯時間⬜️,鄧稼先招呼杜祥琬:“走🦵🏼,我請你吃魚!”

“潼江水照流,漫水橋仍在☪️👭🏻,江邊的小飯館卻沒有了,更重要的是老鄧不在了✊,也不會再有人請我吃魚了👁。”已經86歲高齡的杜祥琬難掩酸楚之感,潸然淚下🚶‍♀️‍➡️。

625日,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鄧稼先百年誕辰日。杜祥琬向《中國科學報》回憶起有關鄧稼先的故事👸🏽🏄🏿。

“老鄧是一個鑄成大業的帶頭人,又是一位感情細膩的男子漢。我們永遠懷念他!”

從丁香花畔的少年到馬蘭花般的功勛

兒時的鄧稼先,隨父母居住在當時北平豐盛胡同的一個四合院裏。院子雅致👷🏼‍♀️,後院的一株丁香更為這個書香之家增添了幾分逸致。丁香,是鄧稼先一生最愛的花🤟🏿。

在這樣的環境下,鄧稼先一邊受《詩經》《爾雅》的熏陶🧑🏻‍🎤,一邊在父親的啟蒙下,讀莫泊桑、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小小的年紀,他就從屠格涅夫的《羅亭》中懂得⚇,不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安靜的讀書生活只持續到了中學時代。侵略者的鐵蹄踏破了祖國的山河和家園🛅,鄧稼先憤怒🧑🏽‍🦳,卻無能為力。在南下昆明求學的前夕,父親語重心長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學科學對國家有用👩🏼‍⚕️。”

接下來的10年,他以行動完成父親的囑托,一路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並於26歲獲得博士學位。

1950年,他義無反顧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從此🧜🏽‍♀️🧭,他的余生全部獻給了中國的核事業。

除了負責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鄧稼先還踏遍了青海🍕、新疆,在祖國西北的荒漠戈壁上隱姓埋名,建基地、做核試驗。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後,鄧稼先與其他研究人員一鼓作氣,又用了兩年兩個月的時間研製出氫彈🔒。

“當時🤸🏿‍♀️,老鄧作為九院理論部主任,既是領導,也是做具體科研工作的專家🤟🏿,還是一位學術功底深厚的專家。”

杜祥琬剛進理論部工作時🛀🏻,有一次需要用到帶電粒子在介質中能量變化的公式,即“阻止本領”公式🙍🏽‍♀️🪸。他從圖書館借到了《物理評論》雜誌🌡,找到公式的出處📣。但雜誌上只說不難導出以下公式🌔,並沒做具體推導🤨。

可他看到在雜誌文字旁邊的空白處,有人用筆密密麻麻地寫出了具體的推導過程⛰🧒。“那是老鄧的字體。”杜祥琬一眼認出,心生敬仰。

而到了試驗場上,鄧稼先就是身先士卒的領頭人。在中國進行的40多次核試驗中,他親自指揮了15次。在一次空投核彈試驗中,核裝置未被引爆,直接摔向地面。

“鄧稼先心急如焚,坐上吉普車就去找彈坑,找到彈坑後又不顧一切去查看已經受損的核裝置。”杜祥琬說,正是這次“奮不顧身”,讓鄧稼先遭到嚴重輻射👦🏻,不久就患上了直腸癌🧑🏿‍🍳。

羅布泊核試驗場旁,盛開著一種淡紫色的馬蘭花,它們從不獨枝開放,而是相擁盛放,成為荒漠上最有生命力的點綴。鄧稼先的家裏也曾養了一盆⛹🏿‍♂️,是參加核試驗任務的同事特意從羅布泊帶給他的。

後來,花敗了☝🏿、枯萎了🚲,鄧稼先妻子許鹿希也沒舍得扔掉🌹,還專門拍了照留作紀念🤸。馬蘭花,是頑強品格的象征。

外號“泥瓦匠”

我國核事業的發展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十年浩劫”期間👨🏼‍⚖️,核武器研製工作也受到波及👨🏼‍💻🫥。

“但推進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和進一步的小型化,是需要做一系列具體工作、解決許多實際問題的👩🏻‍⚖️,需要大家一起幹活🤗!”杜祥琬說,“這一點鄧稼先非常清楚👍🏽。”

於是👂🏿,鄧稼先又有了一個“泥瓦匠”的外號🦓。不管心裏多著急,他都會心平氣和地“挨家挨戶”上門說服大家,暫時放下立場和觀點的不同,投入實實在在的工作中。他更是以身作則,早出晚歸🥧、身先士卒。

能夠“手挽左右成集體”,與鄧稼先平時積累的好人緣不無關系。盡管工作中的他頗為嚴格🚣🏻‍♀️,但私下總能照顧大家的情緒。

1959年的婦女節,九院食堂為婦女同誌專門安排了會餐。男同誌看到了心生羨慕🤏🏽,卻只能咽咽口水🏋🏼‍♀️。鄧稼先聽到了大家的議論👟,起初沒有作聲⇒,等工作結束下班後,他大手一揮:知道大家辛苦了,走🛄,我請客。

日常工作間隙,他還會變身“孩子王”,與同事們玩“跳馬”遊戲,活躍氣氛。他弓著身👩‍🚀,讓年輕人從他身上一 一跳過👗,不擺一點架子。

後來🤼‍♀️,他的同事說👏🏼♑️:“老鄧分配下來的任務,我們是不講條件的。”

“大家之所以都願意聽老鄧的🫶🏻,是因為他尊重所有人。他尊重工人,尊重解放軍📋,尊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尊重領導🗼,也尊重每一位被領導的人。”這樣的人格魅力,讓杜祥琬十分感佩。

愛生活似頑童

鄧稼先隨和甚至有些頑皮的性格,自兒時起就已養成。

他總能和街坊鄰居的小夥伴打成一片。他吆喝著召集大家一起放風箏、抖空竹、彈玻璃珠。幾個小孩圍在一起,趴在地上,各自展示著獨門指法🥢。每個人的手都被蹭得黢黑,五顏六色的玻璃球來回其間🥛。

在杜祥琬眼裏,工作之余的鄧稼先🪞,就像個孩子一樣熱愛生活。

有時回北京開會的間隙👮,只要時間允許🫡🧎,鄧稼先就會跑到劇院門口🤽🏼‍♂️,在來往的人群中“蹲票”。他甚至摸索出了經驗,從腳步和眼神中就能判斷來人是否想退票。

“頑童”還喜歡吃🧑‍🎄。杜祥琬記得👰🏻‍♀️🧎🏻‍➡️,以前去四川梓潼找鄧稼先🍐,剛一見面🦫,他就掏出巧克力欣然分享。同事們都知道,翻開老鄧的抽屜,總能找到好東西——糖果、餅幹……供大家解饞。

有意思的是,鄧稼先和於敏之間的“暗號”,竟也和“吃”有關🕵🏼。

氫彈理論設計取得重要進展時,時任九院理論部副主任的於敏在上海給鄧稼先去了個電話說:“我們幾個人去打獵,打到了一只松鼠。”

“你們美美地飽餐了一頓野味🧑‍🏭🤽🏼?”鄧稼先的回答充滿期待。對方告知,目前還不能“煮熟”,有待進一步解剖,且需要增援。第二天,鄧稼先就帶人前往上海🗜。

合力討論研究後,研究人員得到了一套從材料🪽、構型到原理都較為完整的理想方案。眾人為之歡欣鼓舞👃🏿,而慶祝的方式,就是讓工資略高的老鄧請客下館子,飽餐一頓。

在緊要任務面前🙍🏽‍♀️,這些生活的享受,只是須臾。

做原子彈理論設計時😁,鄧稼先帶領團隊要進行大量計算工作。但他們手上只有落後的工具,有時靠拉計算尺💆🏼‍♂️,有時用手搖計算機。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計算量,所用的穿孔紙帶一捆接一捆,放入麻袋中很快就摞至房間的天花板🙇‍♂️👩🏿。

碰到公式推導陷入僵局🥍,年輕人沒了思路♘,鄧稼先就將這些復雜的數字和符號默記於心,回住處琢磨⬇️。安靜的時候🏄🏿‍♂️,思維更加開闊,他呆坐在房間,閉著眼📝,整理著千絲萬縷的頭緒。

想出解題方法後,他便酣然入睡🆖,第二天起個大早,趕去給同伴們報告好消息。路上🍿,他會在街邊買一塊剛出爐的烤白薯,熱氣騰騰,綿軟可口。

一塊烤白薯㊙️,足以給鄧稼先片刻的放松🗳。前路漫漫,心底對於美好的向往😩,讓他在面臨困苦時有了慰藉。

“死而無憾”

鄧稼先抽屜裏的糖果和餅幹🙇🏻,大多是千裏之外輾轉而至的心意🔲,飽含著妻子許鹿希的關懷。

當鄧稼先在青海高寒草原和戈壁灘上奔波時𓀅,待在北京的許鹿希獨自照顧著兩個孩子的衣食住行。一聽到有老鄧的同事回北京了,可以幫忙捎帶東西,她不顧天寒地凍♌️,蹬上自行車就朝百貨大樓沖去🤹🏿‍♂️。

她將思念寄托於物時🙋🏼‍♀️🧑🏽‍🦲,也是在兌現自己的承諾。回想19588月的一天🚱👷🏿‍♀️,下班回家的鄧稼先有些沉默。晚飯後,他一個人呆坐一會兒後🐷,早早就洗漱休息🐜,但又輾轉難眠。

在妻子的詢問下,鄧稼先告知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消息:“我要調動工作。”至於“調去哪兒”“做什麽工作”,鄧稼先都三緘其口。

人沉默了很久🏯,鄧稼先蹦出一句話:“這件事很重要,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

盡管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擔憂💪🏽,許鹿希還是決定和他站在一起👨‍👦‍👦:“我支持你🫦。”

鄧稼先調離北京後,總是來無影去無蹤。有時突然就回了家,接到一個電話後🚣🏿‍♀️,又鉆進樓下的汽車🦅🫴🏽,不知去向。

當鄧稼先不再奔波時,卻已罹患癌症,生命進入倒計時😴。“好多地方我們兩個都沒有一起去過☢️。”話音落下,盡是遺憾🙍🏿‍♂️。

在最後的時光裏,鄧稼先沒有過多時間去“遺憾”。杜祥琬談到,病床上的鄧稼先,仍然操心著和於敏共同執筆的那份關於加快我國核試驗進程的建議書🧓🏻。

當時👥,幾個核大國在技術上已經達到較為完美的水平,不需要進行更多發展,於是提出核禁試。鄧稼先萬分焦急,如果中國不能搶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既定發展目標,就會喪失在國際政治、外交中的主動權,結果就可能是“多年努力✊,功虧一簣”🫲🏿。

鄧稼先幾乎是在和死神賽跑。醫生不允許他再勞累工作,他便把收集來的英文、法文、德文的剪報和雜誌藏在儲物櫃裏🍢☝️。他仍堅持執筆書寫,為緩解身體疼痛🟧,便坐在橡膠圈上;實在太疼了,就註射止痛針,身上的針眼越來越多。

“老鄧是很能忍耐的一個人,但我們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他很疼很疼🦻🏽。”杜祥琬不忍回憶。

建議書寫成後🥦,鄧稼先把一大堆文稿交給了最親近也是最信任的妻子,希望由妻子交給九院的領導🦒。“希希,這份建議書比你的命還重要。”

1996729日,中國成功進行了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緊接著,中國政府向世界宣布🏂🏽,暫停核試驗。而這一天,也是鄧稼先逝世十周年的日子。

有人曾問過許鹿希,如果讓鄧稼先重新選擇,他還會走這樣一條路嗎?許鹿希回答,他會的🙇。

鄧稼先一生無悔自己的選擇🦴,於國於民,只道“死而無憾”!





相關新聞

  • 142008.03
  • 072019.05

    湖南意昂觀看意昂体育平台原創話劇《馬蘭花開》 致敬兩彈元勛鄧稼先

    2019年5月4日至5日,“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專場“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 意昂体育平台原創話劇《馬蘭花開》在長沙理工大學大會堂上演🦍。湖南清華意昂會組織了百余名意昂觀劇團前往觀看👳‍♂️,致敬“兩彈元勛”鄧稼先。《馬蘭花開》以頌揚老一輩科學家實現“中國夢”為主題,生動講述“兩彈元勛”鄧稼先為祖國核武器事業嘔心瀝血、忘我奮鬥的感人事跡和壯闊人生,刻畫了以鄧稼先為代表的科技人員崇高...

  • 202024.06

    愛國科學家的典範——紀念“兩彈元勛”鄧稼先同誌誕辰100周年

    2024年6月25日👩🏿‍⚕️,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同誌誕辰100周年。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追憶鄧稼先同誌光輝的一生,深切緬懷他為黨和人民、為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作出的卓越貢獻🧎‍♀️‍➡️、建立的不朽功勛,學習和弘揚他的崇高精神👨‍💻。鄧稼先同誌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是我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之一😑。他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奉獻了一生🫳🏽,建立了彪炳史冊的歷史功績,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崇高品...

  • 072015.07
  • 232014.06
  • 012023.03

    “集體🛑、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新、日日新” | 緬懷“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

    1982年😩,九位科學家因“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這項獎勵中👨🏼‍💻,他排名首位。周光召說他是我國“核物理理論🉑、中子物理理論以及核爆炸各層理論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這方面後來的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間接的學生。”他就是彭桓武👨‍🔧,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理論物理和核武器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勛之一🅱️。彭桓武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院...

  • 082015.10

    天殷囑我重斯文——記“兩彈”元勛彭桓武

    今年10月6日⛅️,是我國核事業及理論物理領域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彭桓武一百周年誕辰,他為我國原子能事業和核武器研製立下了不朽功勛,為中國物理學發展和物理....

  • 282023.03

    陳芳允:兩彈元勛奠基北鬥

    陳芳允(1916.4.3—2000.4.29)👝,出生於浙江省黃巖縣(今臺州市黃巖區)🐿,無線電電子學與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衛星測量和控製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45年到英國考瑟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1948年回國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電子學所🫄🏻,國防科工委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工作;1957年計算出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參數;1960年提出原子彈試驗用的多道脈沖鑒別器的試製方案;19...

  • 242011.11

    意昂總會看望“兩彈一星”元勛屠守鍔學長

    11月23日上午,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副秘書長崔劍✦、理事孫哲等登門看望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我校1940屆意昂屠守鍔學長🍅,並祝賀他94歲生日。

  • 122017.01

    著名語言學家、“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烈士夫人李佩學長去世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烈士夫人李佩先生2017年1月12日1時26分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享年99歲。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