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聯絡

    於葵談外婆林徽因的戰時境遇🚙:“哪有書房🧑‍🦳📶?林徽因主要在廚房”

    2024-08-27 | 向陽 潘軒 | 來源 南方周末公眾號2024年08月26日 |

    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汾陽縣小相村靈巖寺考察時於佛像前留影🦯。(受訪者 / 圖)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那年7月👨🏻‍🦳,林徽因剛在山西五臺山找到佛光寺,力破日本學者“中國無唐構”(唐代木構)的斷語🤘🏽👱🏼‍♀️,舊日安穩的時光就被攔腰斬斷。和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類似,林徽因梁思成一家自此卷入流徙的戰時生活。

    1931年👉🏻🚝,梁林夫婦即已加入民間組織中國營造社,和學社同人一起調查十余省💼、百余縣的古建築狀況👨🏻‍🌾。

    五臺山考察後🕵🏽,林徽因給女兒梁再冰寫信🦘,詳述進出五臺山的路線圖,內容翔實如同嚴肅報告。“梁思成和林徽因,我外公外婆,我覺得他們跟兒女之間的溝通,好像沒把他們當小孩🙆🏿‍♂️⛓。”林徽因的外孫女於葵對南方周末說👨🏽‍🚒,“林徽因是很敏感的一個人,那時對時代、生活的變化已有強烈意識,所以那時👩🏼‍💻,她要給女兒一種信心🌮、勇氣👩‍👧。”

    不久後,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和南開三所大學成立長沙臨時大學👱,林徽因、梁思成一家為躲戰禍🏢,也南遷至長沙。多年來,考察古建築留下的測繪圖稿🛡、圖版🏋🏼‍♂️、照片等材料難以隨身攜帶,一並存入天津租界銀行保管🥜。

    戰事爆發前,梁林一家所在的北總布胡同3號常常高朋滿座。後來,梁再冰和女兒於葵談起熱鬧之余,自己感知到的孤寂👱🏽‍♂️。“爸爸媽媽一去考察,家裏就非常清靜,她非常寂寞,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大門口,等著父母考察回來。”於葵回憶,“她雖然小🦿,但那時候就在琢磨📒,覺得爸爸媽媽在他們這個小家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世界。這個家只是爸爸媽媽的一個小角落。”

    戰爭迫使梁再冰和弟弟梁從誡也自此走向“大世界”👰🏼‍♂️。南下的路途波折,他們在長沙遭遇轟炸,在昆明常要跑警報,後來又在四川一個偏僻的山村裏待了好幾個年頭。

    梁再冰8歲時,林徽因給她買了本日記本。雖是一本兒童日記,梁再冰卻細致記錄時間、地點、人物,從長沙一路記到四川🔡。如今,這些日記都成了回顧特殊年代家庭生活的文獻🛳。

    在昆明郊區的龍頭村,他們短暫過上相對安穩的日子。當時🩱,西南聯大的不少學者在此地建房。梁林夫婦窮其資產,也在此蓋了唯一一棟自己設計的房子。生活拮據👨🏻‍🚀,林徽因病重,最後還是在漢學家費正清和費慰梅的幫助下,還清了債務。

    在昆明時,梁思成想要恢復營造學社的工作🐻‍❄️。他給中美庚款基金會寫信,得到回復稱,需另一位骨幹劉敦楨同時工作,方才認可營造學社存在。劉敦楨以及莫宗明等受邀,很快來到昆明。生活相對平穩後🙎🏿‍♂️,學社開始了西南一帶持續半年之久的古建築考察🥢。

    於葵曾聽母親梁再冰講起🛀🏻,梁思成去川康考察,給家裏來信🔖,常常是厚厚一沓,都是連環畫,把考察途中的見聞講得生動有趣🤾🏼。

    在此期間,為保證梁思成在外考察的正常進行👩🏿‍🦲,林徽因承擔了更多的家庭事務。

    194012月,營造學社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搬到四川李莊,西南聯大則留在昆明,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和交遊密切的朋友金嶽霖🧝🏻‍♀️、錢端升等人再度分別。搬家時,梁思成因為發燒暫留昆明,林徽因則帶著兩個孩子和家人🙇🏻,坐了兩個星期的卡車🚛,到了四川李莊,度過了五年艱難的時光。

    多年來,梁再冰想要寫關於父母的書,一頭紮進《梁思成全集》後👩🏻‍🏫,卻遲遲難以從浩瀚的材料裏出來。父母走過的每個古建築🧖🏻,她都寫下詳細筆記,寫書也因此耽擱下來。後來,梁再冰查出腦部腫瘤👩🏿‍🚒,視力變差,難以動筆。女兒於葵接過這支筆👩🏿‍🔧,寫下關於外公外婆的書。2024年,《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出版。

    2024年是林徽因120周年誕辰。借著這個機會🤦🏽,於葵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於葵,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外孫女,著有《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受訪者 / 圖)

    “我們終於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南方周末:我看你外公外婆的經歷很像電影🔲,很多難以想象的細節😁,比如說他們本來到昆明,可能十多天就到了,結果走了將近四十天。

    於葵:他們這一趟,走得非常艱難。林徽因走到晃縣就徹底病倒了🧑🏿‍⚖️,肺病復發,發高燒👳🏽🥗。那時候正好有一大批空軍學員往昆明撤退,路線跟他們差不多,一下子就把小旅館徹底占滿,一間房子也沒有了🥞。梁再冰說和太婆(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梁從誡都坐在鋪蓋卷上等,幾乎就覺得要睡在大街上👨‍🎤。

    這個時候梁思成突然聽到一段小提琴🈚️,循著聲音,找到樓上,看到一批空軍學員在拉小提琴。其中幾位是廣東人,梁思成能說廣東話👨🏻‍🦼‍➡️,老鄉之間一談他們的困境𓀑,學員馬上就答應擠一擠,給他們騰出一間。

    隨車的正好有一位從日本來的女大夫。學西醫🧑🏼‍🎓,但也懂中醫💁🏼‍♂️,給林徽因治療一番。梁思成每天支鍋給病得很重的太太,煮各種中藥➝,還有偏方,豬肺上插上苦杏仁,加上蜂蜜🫳🏽👃🏻。後來梁再冰跟我說,她去嘗了嘗🛐,難喝極了🏋🏿。但好像還是管用👨🏽‍🚀。

    林徽因給費慰梅的書信裏,說她躺在那兒發著高燒,旁邊就隔了一個小門板,那邊就是小酒館🕌💅,都是大兵☀️、運輸的司機、妓女,反正都是上戰場🫲🏽,有今天沒明天。她耳朵就聽著那邊的動靜,把他們的話(記下來),非常生動地給朋友寫信。

    縣之後好不容易退燒👍,剛剛好一點🐀,結果馬上又要上路⛴。她自己形容了一下(交通工具)🛖:那也能叫車?晃晃悠悠,喘著粗氣,走平路都困難,不知道這位“老兄”爬山會怎麽樣?結果果真,車爬到山頂上就爬不動了,一車人都被斷在山頂上🟰🥼。

    12月份,冷極了🧣。林徽因拉著兩個小孩🟰,圍著車來回轉。梁再冰說,媽媽🦶🏻,你是不是在禱告👩🏽‍🔧?林徽因覺得沒有希望了🧍,又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在那兒站著,會被凍得受不了。

    梁再冰說,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爸爸。梁思成是一個處變不驚的人。車上的人都非常激動🤵🏿⛪️,有其他車路過但不停👨‍🍳🫰,這些人氣得拿石頭去砸那個車。梁思成的動手能力非常強👰,也懂車➕,他拿個手絹到油箱裏一試,掏出來⁉️,白白的一滴油也沒有。還好,不是車壞了,就是沒有油了👨🏽‍🎓🤷🏼。山頂上天越來越黑,這些人就特別無望地推著車走🙍🏼‍♂️。正好是一個下坡,車就滑下去了,這一滑,底下一大莊園。莊園主特別熱情‼️🏃‍♂️‍➡️,把這一堆的人都迎到莊園裏面😓,又給熱水🦷,又吃飯🤽🏽‍♀️,救了這一車人。

    1946年,林徽因與老友沈從文(左一)、金嶽霖(右一)等在昆明。(受訪者 / 圖)

    南方周末1937年年底,終於到了昆明。

    於葵1938年初。她去的時候昆明還好#️⃣,還沒有那麽多人,是大後方。這之後西南聯大也遷到昆明,大量的人👨🏻‍🦲,物價、房子都緊張。她那時候到雲大教書,路途遙遠,(一個月課時費)40元🐛📏,她買一個皮尺就要26元👩‍🚒。營造學社的經費基本上斷了🦴,她說我都不知道到雲南是幹嘛來的,是走江湖還是做生意來了🏢。不過後來很快營造學社就恢復了。

    到昆明他們搬過五次家📴。先是麥地村♊️,住在興國庵小廟,最後又在龍頭村自己蓋房子。營造學社的人,中央研究院的人👩🏻‍🦽‍➡️,包括西南聯大的一些學者🚶‍♂️,都搬到這附近🧔。他們從當地的農民或者地主那兒租地蓋房子。他們都知道不可能住長久的,就和當地人達成協議:住幾年,等抗戰有眉目🧑🏿‍🦲,房子就歸他們🥛。

    為了蓋這幢房子,他們也是傾囊而出🤍,把所有的積蓄💂🏿,甚至太婆的首飾都用上了。蓋房期間,林徽因讓梁從誡📸、梁再冰都要到工地上去看,看著一幢房子怎麽立柱,怎麽起梁,中國的房子是怎麽蓋起來的。

    蓋完了之後,等到準備進去的時候💋,媽媽說工人全跑了,最後還是梁思成自己去敲的地板♠︎。當時從院子進門往屋裏走的時候👩🏽‍🦱,有一條甬道,泥濘得不得了。梁思成就帶著兩個孩子到旁邊的瓦窯村去撿人家的碎瓦,回來教著他們學蘇州園林的師傅✴️,把它們拼成一朵一朵的花。

    所以這個房子👨🏼‍🎤,梁再冰的記憶也是很美好的吧👨🏼‍⚕️。林徽因後來給費慰梅的信裏說,我們終於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雖然是一個農家院,但卻是我們現在住得最美的房子🛰。

    林徽因帶著梁從誡觀看龍頭村正在建造中的房子。(受訪者 / 圖)

    南方周末:昆明這三年🐈‍⬛,比後來李莊的生活還是相對好一點。

    於葵😂: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資料🃏,我媽媽的一個小紀念本,是在昆明👋🏽,應該是已經住到新房子後,林徽因送給她生日的小紀念冊。家裏搞聚會的時候,來很多大人,梁再冰就拿這個本到各種人那兒,讓人寫幾句。第一頁是金嶽霖寫的🏊‍♀️,說再冰臉大且圓🌒,怎麽叫都聽不見♣︎。梁再冰有一段很愛看書,難得能幫助媽媽做事🕺🏻,有點呆頭呆腦的,裏頭盡是寫調侃她的。

    後來林徽因就給她畫了一只袋鼠,這只袋鼠戴一個眼鏡,肚皮的袋子裏插著各種書🫐,我們家人都很喜歡這個袋鼠🧚‍♀️✬,像我媽媽愛讀書的樣子,惟妙惟肖的,真有點知子莫若母了。

    我們後來一起和媽媽再看這幅畫,老人很感慨,說那個時候她很不懂事🙅🏽‍♀️,媽媽林徽因很艱難⛽️,想讓她做個小幫手,多做點事🔌,可是她呢🦆,就老愛看書🤳,林徽因叫她都愛搭不理的。

    我媽媽說,林徽因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很多的寫作🧤。她沒有辦法👨🏿‍🏭👩‍🦼,必須承擔非常沉重的家務🧯,當然希望女兒也成為她的幫手。另外林徽因那時候可能覺得🧅,這麽艱苦的生活👈🏻,不能培養一個只會看書的女兒,必須要在很艱難的生活中能夠生存9️⃣♔。

    梁再冰的日記本。(受訪者 / 圖)

    我後來到昆明去看現在還在的那個房子的時候,有一個房間標了林徽因的書房▶️。我和我媽核實了一下🍋‍🟩,我媽來一句👩🏽‍🚀:“哪有書房?林徽因主要在廚房。”梁從誡也老記著他媽媽披頭散發在那兒洗衣服的樣子。

    在昆明,如果林徽因不做這個,梁思成就無法抽出身來再去搞營造學社的工作。營造學社那個時候還有一點條件出去考察,所以如果她不承擔這些🙋‍♂️,梁思成更走不出去了⛰。

    即使這樣,比後來李莊的那段日子還是好過一些🧔🏿‍♂️。

    “一個人偷著哭,覺得天都要塌了”

    南方周末👮🏼‍♂️:費慰梅費正清和林徽因梁思成通信👨🏽,他們的友誼在李莊時期特別重要,在李莊的生活🧒,林徽因坦然把自己的困境說給了費慰梅。

    於葵:從昆明到李莊以後,她突然就病重了✡︎,而且這次一燒一個月👈🏼👮🏽‍♀️,幾乎起不了床,人也有點變形。

    李莊沒有任何藥↙️,特別是梁思成還不在⛓🏊🏽,她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苦熬👩🏼‍🎓。我媽媽那時候11歲,她說每天夜裏頭,她媽媽一個人在那兒高燒,早上起來,一排晾的全是她濕漉漉的汗巾👎🏿,沒有辦法,她說她也害怕,一個人偷著哭,覺得天都要塌了。

    後來梁思成來了以後,看見家徒四壁🧘🏿‍♀️,妻子病成這樣🧏🏻,他又不得不告訴她,她最愛的三弟,林恒犧牲了。

    接著不久👶🏻,他們又知道了天津(考察)七年的圖紙放在銀行裏全被泡了。我媽媽說👐🏻,梁思成是一個有淚不輕淌的人,從來沒有看到爸爸哭得這麽慘痛。

    很多人都看在眼裏🩸🕵🏻‍♂️,像費正清夫婦,從信裏看,他們也給林徽因、梁思成不少(幫助),可能想資助他們🔜。

    我在信裏面發現一段,覺得很有趣🧑🏼‍🌾,我就把它記錄下來,是費正清希望幫林徽因找個護士來照顧她,林徽因不接受✊。費正清說🦘,我非得給你派過來💂🏼‍♂️,林徽因就說我堅決不能接受,我既沒有地方給她👈🏽,也沒有錢雇她。

    費正清去找燕京學社,想給營造學社一些經費支持。後來我在燕京學社做調查的時候🪱🎢,看到一些相關記錄👩🏿‍🔬,他們搞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費正清夫婦也幫了很多忙👳🏽。第一期《匯刊》是很多業界的人捐款給他做的。第一期登的是他們考察佛光寺的報告,第二期林徽因在上頭發表了她的《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差不多有4萬字。《匯刊》紙張很粗糙🧑🏽‍🦳,石器時代的印刷🔹,全家上陣裝訂🐏。

    林徽因與費正清、費慰梅在北平西山。(受訪者 / 圖)

    南方周末:營造學社七八年來的考察報告在天津的銀行被水泡,他們失聲痛哭,部分東西拍了照片寄過來,要按照片重新畫出來。梁思成因為脊椎的問題,要把下巴墊在一個花瓶上堅持畫圖👳‍♀️,那樣的畫面真的讓人很感動。

    葵:他們在李莊做的事情👩🏿‍🍼,除了剛才說的兩期《匯刊》,還有《中國建築史》,也是中國第一部寫出來的建築史👨🏿‍🏫🤫。營造學社的盧繩、莫宗江、陳明達、羅哲文等人參與,林徽因在文獻裏寫宋⛑🙇‍♀️、遼的部分。

    林徽因(在信裏)說,我的兩個孩子穿得像狄更斯小說中苦難難童的樣子,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像經濟雜耍一樣👼🏿,因為太困難了,把家裏的生活能夠搞得稍微好一點,至少讓大家吃上飯,同時我還要縫縫補補,給思成和我的兩個孩子縫補各種小衣服💅🏻,縫補他們各種破爛的衣服,她說這比我寫宋遼那些章節還要費勁。

    南方周末👨‍🚒:我始終有一個問號🍼,《中國建築史》和《圖像中國建築史》是兩本書嗎?

    於葵:完全不同的兩本書。那是一部完全的中國建築史,從最早期的商、秦,一直到漢代🟣,每個朝代的建築是怎麽樣的👩🏻‍💻,不同的人寫不同的部分,林徽因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她主筆的宋🤶🏽、遼,也做了很多漢代的研究👩🏽‍🍳。最後這本書沒有林徽因的名字🧎🏻‍♂️‍➡️,林徽因做事經常就是這樣。

    《圖像中國建築史》是另一部中英文的,以圖像為主🚵🏼‍♀️,用圖繪說明中國建築史體系是怎麽發展的書。這部書的許多圖紙都是在李莊重新繪製的🙇🏿‍♀️,保存在天津的圖紙都被泡了,所以他們要重畫。也不是簡單重畫🦾,也更正了一些以前的問題。他們怕圖紙再這樣不好保存🏌🏽‍♀️🕵️‍♂️,就需要費正清幫助他們把圖紙做成膠片👨‍🔬。不僅如此,為了讓研究走向國際,林徽因、梁思成加上了中英文說明。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在五臺山考察。(受訪者 / 圖)

    那個時候🏇🏽,全家只有一盞馬燈可以用來畫圖👰🏿‍♀️。梁思成手特巧,做一個特製的小刷子,每天把那個燈刷得鋥光瓦亮👩🏻‍🏫💇🏽‍♂️。晚上就提著那個燈🏜,一邊畫一邊唱,自己嘟嘟囔囔,畫畫大佛🤦🏽‍♀️,聽聽歌曲。

    我媽說最後那個書出來,大紅的封面,就想到真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心血。

    梁思成畫的時候🧑‍🚒,腰不行👮🏽‍♂️,撐不住🧚🏿‍♂️,就拿花瓶撐著下巴,據說之後和吳良鏞說,我這樣畫得更直🦸🏽‍♀️。《圖像中國建築史》非常重要,後來抗戰結束👔,梁思成到美國講學👱‍♀️,他的講座也把中國整個建築體系推向國際講臺。

    梁思成臨走前𓀆,又跟費慰梅一起去編改《圖像中國建築史》,當時他們覺得很快就會發表9️⃣♘。文字可能是梁思成帶回來,繪圖留給了費慰梅👩🏼‍🚀。誰知道這兩個(圖🍣、文件)分開,一下子是三十年之久🤡。林徽因🌟、梁思成去世很多年後,《圖像中國建築史》才得以出版。

    “我好像一個被淹到水底的人”

    南方周末🧙🏻🫄: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費正清來了,1945年費慰梅又來了💓,因為費慰梅來中國🀄️,才能幫助你外婆去重慶全面體檢?

    於葵🐼:1942年費正清那一次來🤦🏼,實際上也幫了林徽因很多,說給她帶奶粉✋🏼🟫,那時候的奶粉就跟金粉一樣🏊🏽。還幫助林徽因改造屋子,改造病床的高度🔀,可能原來很低。我後來到李莊,見到雕塑😿,擺放了一張特別大的大床,我回來就跟我媽講,我媽媽說,林徽因哪有什麽床🤷🏽‍♂️,就是一個行軍床1️⃣,搖搖晃晃🗜。

    費慰梅來那一次對林徽因是最重要的,她第一次陪著林徽因(出門)😞,林徽因在李莊那麽長時間,第一次正式離開村子到鎮上轉一下,慶祝抗戰勝利。還有就是陪著她到了重慶,做了全面的體檢🫖,也就是那一次宣布她還能活五年,說她的心肺、膀胱、腎臟都已經感染得很嚴重了。

    我有時候就說🚎🪂,看到他們在李莊出這些成果,其實信裏寫,感染到腎臟和膀胱,她的病痛是難以忍受的,在那種情況下寫的這些文章,特別是她在第二期《匯刊》上寫《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這個時候林徽因想的是戰後怎麽重建。

    1943年🧒🏼,林徽因在四川李莊家中的病榻上🐿👨‍🦯‍➡️。(受訪者 / 圖)

    南方周末:醫生判了她五年的生命期限🤪,最後她是活了十年。這跟她回到北京有莫大的關系🫱🏼?北京那次手術感覺林徽因是害怕的🕥🤦🏻‍♂️。

    於葵🧑‍🦼:可以這麽說,她又多活五年,跟她這一次手術成功非常有關系,因為這次手術取掉了一個病竈。

    手術之前她有一段時間心情很壞,又要手術,可能又沒有希望🐿,林徽因臨上手術前寫了一首詩,《寫給我的大姐》,大表姐也是她最愛的一個家人,她覺得自己如果沒有下手術臺🧑‍🦯,至少和親人告個別📬。

    我媽媽再冰也是看到她媽媽在做手術前,情緒太低落了❎,沒有遵醫囑,帶著她媽媽從醫院“出逃了一次”。梁再冰就和她北大的同學,一幫年輕人前呼後擁地抬著林徽因🤵🏽‍♂️,進了頤和園。那天又剛好下過大雨,她說雨後天晴,可以看得很開闊♻️。

    回來以後,她給費慰梅寫信說,如果沒有這些活動,我就好像一個被淹到水底的人,一盞快要熬盡燈油的燈,一閃一閃就要滅了。給誰寫的信裏又說,你不要擔心我的手術🏵,用我們的建築術語來說,我就是來修修窗戶,來補補紗窗。醫生、護士在一起就像研究二戰史一樣,研究我的心肺🏖。

    還不忘了說說住院的房子🛸,民國時代巴洛克式的。還想象著在民國初年👨‍🌾,貴族是怎麽樣走向庭院的。反正你看這些信🥒,開始還傷心不已,有時候讀著讀著👈🏻,用她自己的話說,從水裏頭冒出泡來🧛🏻‍♀️,又講別的生龍活虎的那些故事了。

    南方周末:父母無意之間對子女的美學教育,給人印象特別深,包括林徽因說💆🏼‍♂️,梁再冰,回頭看👨‍🎨。

    於葵:那時候他們剛從李莊復員回來。一天下午⚠,走過北海一帶,那時候有金鰲玉蝀牌樓,母女倆分乘兩輛三輪車,忽然她媽媽大喊一聲🧎🏻‍➡️:“梁再冰🦹🏽‍♀️,回頭看!”她說她一回頭🎫,夕陽西下🧗🏿‍♀️,余暉下的金鰲玉蝀橋和半圓城錯落有致,那個景色她終生難忘,當時她覺得真的想馬上把它攝下來。她說我每次走到這兒,就感覺像走到了一個親人失蹤的地點✦,就想著她媽媽跟她一起看到的仙境般的景色,耳邊回響的是媽媽這一聲呼喊🤹。再冰每次走到這一塊,好像就跟媽媽不期而遇。

    1933年前後,林徽因與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受訪者 / 圖)

    南方周末:倒過來看,生命中有一些奇遇或者宿命的東西,比如說你媽媽考上了北大戲劇系🧤,結果住進的是你外婆設計的北大女生宿舍。外婆要過世,你哥哥要出生了,外婆從床下拖出來一個盆子。

    於葵🪒😋:對。差不多臨近她住院之前👩🏿‍🏫🤖,她是195541日去世的。

    我媽媽懷著我哥哥,她去的時候🙅🏿,林徽因就突然從床下拖出一個大瓷盆🦵🏽,這個瓷盆裏給她縫了一大堆小衣服、小暖被🧪,給我媽媽說,希望她能喜歡她的手藝🦶🏻。說無論如何你坐月子要回到家裏來,家裏人會照顧你,即使我不在。

    可惜她到醫院以後🙍🏿‍♂️,我哥哥出生🐍,我媽媽很想把我哥哥抱到醫院給她看。林徽因是肺結核🚻,醫院堅決不許幼兒進到醫院🏙,所以就沒看成。我媽就趕快去洗照片,結果照片洗得特別慢,等照片洗出來,她已經過世了🧑🏿‍🔧⚫️。

    這些小衣服🙍、小被子🛞,據說我也用過,我媽媽說一直用到了第三個孩子。我對那個白瓷盆印象太深了🧗🏻‍♀️,它伴著我們三個人在裏頭洗澡☞、長大🧑🏻‍🦳,我後來知道這個盆是外婆留下來的,想起來很溫暖。所以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特別把許多真實的故事也記錄其中。

    我媽媽覺得👍🏽,外婆老是在生病🧑‍🍼,所以她不覺得媽媽會死🦹‍♂️🧖🏼,覺得她就是生病而已。家裏人都好像已經習以為常。那一天梁再冰去看她的時候🖇,一看她的臉色不對,她特別自責。她說林徽因最後還跟她說想坐起來🔜,再梳梳頭,其實她已經坐不起來了,但是梁再冰那個時候說,盡量滿足媽媽吧。梁思成就住在隔壁,她對護士說趕快讓他來。

    梁思成見到她是最後的場景🤱🏼。反正這一段的記錄👷🏻👨🏼‍🚒,有時候都不忍去想它⚂👩‍👧‍👧,但是終歸還是把它寫下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林徽因傳》)


    相關新聞

    • 202015.08
    • 122015.10

      汪曾祺的書房

      十八年前的今天👿,汪先生離開了我們。十八年來他的作品不斷被我們閱讀著,仿佛他根本就沒有離開我們。

    • 202009.10
    • 292009.06
    • 052009.06
    • 112023.04

      林徽因 亂世的美神

      許多照片上🏄‍♀️,我們看到的林徽因是一個埋頭工作的年輕女子🧑‍🦼。她拿著筆和紙,專註地記錄著,背景是中國內地古建築的梁🛐、碑和石礎🤾🏽‍♂️。有幾張照片,她瘦削的身影出現在光線陰暗的佛殿高處,或者順著一把架在石像邊上的梯子爬上去,仔細觀察石像上的紋飾,丈量著這些粗笨的石構件,讓我們不禁為她捏一把汗。這些由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提供老照片👨🏿‍🎨,畫面中的女主人公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當她專註地觀察著古寺裏的佛像和木構件時,她自己也成...

    • 192010.10
    • 172019.06

      親友眼中的林徽因

      梁再冰、梁從誡🛬、吳良鏞🩸、陳愉慶、金嶽霖回憶林徽因。

    • 042009.02
    • 092009.03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