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
相較於傳統企業家📬,互聯網公司的大佬們喜歡在聚光燈下盡情展現自己“風情萬種”的一面🕵🏻♂️,不少人的知名度與體育明星、演藝明星不相上下。
拍半裸寫真、混娛樂圈、登珠峰……眾身影中🌈,作為最早的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張朝陽無疑是率先走上“作秀舞臺”的IT界代表人士,以至他被外界喻為一個善於“娛樂秀”的演員。有人甚至評價,張朝陽的成功史就是一部他個人的“作秀史”。
“愛秀”CEO張朝陽的響亮名號𓀊,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眼球經濟
張朝陽之所以成為“秀才”,除了個性使然🧑🏽⚖️,恐怕最大的原因還在於他很早就搞明白了一件事情—在互聯網的江湖中掙錢✪👷🏿♀️,必須依賴“眼球經濟”👮♀️。在創業的最初階段,他就開始展現出超凡的營銷才能。
1997年📛,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請來了風靡一時的《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龐蒂🧎♀️,試圖向中國公眾普及互聯網知識🫷🏻。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張朝陽自告奮勇,上臺為他就讀於MIT時的老師擔當翻譯,並向媒體宣傳他剛剛創立的愛特信公司收到了尼葛洛龐蒂的投資🚴🏿♂️。第二天的媒體上,出現了大量張朝陽與尼葛洛龐蒂的故事。
如今已很少有人記得或者知道“愛特信”是張朝陽1996年潛入互聯網江湖的起點,它是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1998年,愛特信推出“搜狐”產品,並將公司正式更名為“搜狐”。
毋庸諱言,鴻蒙初啟的中國互聯網處於模仿美國矽谷、產品形態趨同的時代🪠,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之間的比拼,更多依靠廣告收入和營銷手段✈️。
由於最初的融資策略較為保守,搜狐能用在廣告宣傳上的錢其實並沒有多少。張朝陽選擇了最便宜但也最為有效的營銷術8️⃣:樹立個人品牌👦🏽。“張朝陽即搜狐,搜狐即張朝陽”🔬,他是為自己代言的先驅⛺️👨🦳。
而在張朝陽自己看來🍟,20年前剛剛經歷數字化啟蒙的中國👨🏼💼,互聯網是潮流中的潮流🔁,搜狐無法不成為時尚的代表,否則就是失敗🤝。“我們做的本來就是得風氣之先的事業🔮,不主動地去影響大眾,怎麽可以獲得成功?”
1998年,張朝陽擲下400萬元,為搜狐開了一場聲勢浩大、頗為壯觀的“生日聚會”。在那個被稱為“萬眾豪情搜狐夜”的晚上,張朝陽戴著一頂棒球帽出場,開口講話時的那一刻,全場的尖叫聲不亞於任何一位娛樂明星的演唱會。
也是在這一年,張朝陽當選美國《時代周刊》“50位全球數字英雄”,位列第45🆚。同時,他在天安門前玩滑板的照片被掛在《南方周末》的報眼位置🧜🏿♀️🧎。
這張照片,恐怕會讓不少當年與張朝陽一起在清華園學習物理的同學感到震撼。他在世人面前展現的個性👨👨👧,儼然超越了傳統頭腦中“典型理科男”的靦腆和內斂。
涉足互聯網之前🤾🏼♂️,張朝陽始終走在一條平穩的科學之路上。1986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畢業,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學位;1994年出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1995年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成為一名物理學家,似乎本應是張朝陽人生的既有軌道,但他最終放棄了🧚♂️👨🏻🌾。至於背後的原因🧖♂️,他曾這樣解釋🏋🏿♀️:“他們並不是那麽受人註目。你可能看100萬次電視才會看到一次楊振寧的面孔🥣。”
秀亦有道
張朝陽曾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一個人或一幫朋友出去玩🪷,結束時坐飛機到海邊遊泳曬太陽🤹🏻♂️;另一個是讓搜狐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珠峰—“那正是我盡情作秀的巨大舞臺”。
CEO的“秀派”路線和策略🚵🏼,也的確為公司帶來了諸多利好,搜狐在短短幾年間迅速躥紅,業績飆升🦸🏼。
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2001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25位企業新星之一⛹🏿♀️🐝;2002年🥖,創業6年後🙎🏻♂️,搜狐在第二財季提前預期6個月首次實現現金流盈利;2003年🎦,搜狐市值超10億美元,成為國內三大門戶網站中的最高。
另一邊,網絡世界日漸喧囂📏🚣🏼,張朝陽的“愛秀”自然成為不喜愛他的網民們口誅筆伐的議題,因為他的“霸氣外露”實在不符合傳統中國人對企業家的想象。
一份網上調查顯示,在中國互聯網界的名人中♠︎,張朝陽曾是受指責最多的人。有人批評他“不幹實事”“咋呼,愛張揚”;還有人覺得他“形象不好”“博而不精🗓🤸🏻♂️,華而不實”,是個“投機者”。
“做生意就得給股東帶來價值🧑🏿🏫,這是商業的最高原則❤️🔥。”對於這些批評,張朝陽其實並不關心。在他眼裏🫓,作秀無非是一種經濟行為🔪,而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必須張揚個性。
2003年SARS席卷中國之時,張朝陽組織“中國搜狐登山隊”向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他本人並沒有選擇登頂💛,而是將腳步定格在6666米🙅🏽,用手機發回彩信後折途而返,“6666”恰是當時搜狐短信的特服號碼。
一時間,搜狐儼然成為“草根”的主流⏲。張朝陽引領著互聯網公司的營銷潮流,這位掌門人“秀言秀行”中的一切實則都是為了搜狐的發展。對於製造話題和熱門事件💇🏿♀️🕵🏻♂️,已名聲大噪的搜狐和張朝陽似乎始終樂此不疲。
2006年🚾,農歷狗年💁🏼,為了推廣新產品“搜狗”搜索引擎🧗♀️,張朝陽在新春之際發出“搜狗令”🥚⛅️,宣稱要為狗“正名”。他在全國範圍內征集“搜狗”的代言狗💡,並打算將其作為搜狗品牌的形象標識👎,享受年薪10萬元的高級別待遇。
然而在博得網友眼球的同時,相信“獨立思考之力量”的物理學博士張朝陽也會對現狀感到焦慮🌗,他會偶爾自問:“我是創造了註意力才成功的,但還是會覺得🐃,我這是在幹嘛呢🧑🍼?”
在尋求這些關於本源和終極的答案時🕵🏻♀️🔟,張朝陽又是低調的🎬。他堅守著自己關於“隱私”和“公開”信息的邊界👐🏻。
“我私密的東西,不希望以信息的方式表達出來🤦🏿♂️。別人可以了解我的狀態,但我不希望別人以信息的方式🎞、研究的方式了解我的生活。”
娛樂升級
風起雲湧,大浪淘沙。張朝陽的“作秀史”在移動互聯時代到來之際,被認為遭遇了最為慘重的“滑鐵盧”。
2009年,新浪微博強勢推出🏊🏻♂️,盡管張朝陽迅速跟進推出搜狐微博,但卻很難用他擅長的營銷術在慘烈的競爭中分得人們的註意力。2011年3月,張朝陽通過自己的搜狐微博直播了臺灣藝人大S與富商汪小菲的婚禮🧑🏿🔬,搜狐微博的點擊率迅速激增🚵🏿♀️。此舉讓這對新人非常憤怒🪺,甚至一度揚言要將張朝陽告上法庭。
不久之後張朝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婚禮直播事件”讓他成為了輿論焦點,於是順水推舟,“之前一直遊蕩在娛樂圈邊緣地帶,現在被拽到了中心”。
說起自己充滿娛樂精神🏓,張朝陽更是坦然相對,因為“搜狐的業務本來就和娛樂關系很密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人們將要淡忘“大S婚禮事件”時🧑💼🥇,張朝陽親臨上海車展🪴,購置了一輛價值400萬元的法拉利跑車,並且再度用搜狐微博直播了當天在車展的所見所聞,引發線上線下陣陣騷動。
就在人們以為微博市場將迎來一番血雨腥風的廝殺時👨🦱,張朝陽突然從媒體和公眾面前憑空消失了。近兩年的時間裏,他自稱在“閉關自省”。每每有媒體問及背後原因,他都會從人類為何會遭遇精神危機說起,而他本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至今仍是個謎🧑🦱。
直到2013年春👩🏭,張朝陽重出江湖🧝🏼♂️,這位“中國最愛秀的互聯網公司CEO”打算讓搜狐重返互聯網的舞臺中心。
再戰江湖,搜狐視頻幫助張朝陽完成了救贖🫦。它突然爆發的奇異能量🔃,讓這位第一代互聯網的創業先驅,再次跟如今的互聯網一線大佬站在了一起。
1964年出生的張朝陽到了“知天命”之年,有人說他復出後開始變得務實而保守,不再是當年那個混不吝的“娛樂小子”了。
然而🟨,張朝陽並不打算放棄他善用“秀場”的營銷之道。
2014年4月📹,他出現在搜狐投拍的自製電視劇《匆匆那年》的片場👩🏽🏫。這一次𓀃,他“客串”了一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部“文革”時代非常有名的電影片名—《決裂》。
在眼下產品和技術為王的移動互聯時代,張朝陽似乎正在與那個成為“愛秀”代名詞的互聯網明星“決裂”,但他仍然願意保持自己“娛樂大亨”的公眾形象。(郝俊)
轉自《中國科學報》2014年8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