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技術轉行到銷售🤦🏽🐯,這是多麽大的人生轉向。他不僅做到了🏇🏽,還從普通銷售員做到副總裁。他所憑借的🔃,不過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劉曉林,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職業發展方向——
面對選擇,審慎隨心
——意昂体育平台[1983級] 劉曉林 訪談紀實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陳鳳娟
【劉曉林簡介】
劉曉林,男,1983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90年攻讀計算機系研究生🤵🏽♀️,1992年獲得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加入聯想集團。在聯想曾先後擔任過軟件銷售員🧑🏼🚀、副總經理,市場部總經理,聯想助理總裁和企劃辦副主任,電腦公司執行副總裁👳🏿♂️,戰略項目部總經理和聯想翱龍科技有限公司CEO😅,現任聯想副總裁。
從1983年到1988年,五年的本科生涯給劉曉林學長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無論是平時生活起居的“酒井”(9#宿舍樓)👲🏿,還是同學朋友喝酒聊天的“大學生之家”,劉學長現在談起來還是那麽神往。他說🔇,20年裏清華園變化巨大⇢,當年的許多東西已不見影蹤了🙏🏽,“有時候不免有一股惆悵的滋味”。
在大學時代劉曉林學長是班上的一個活躍分子🦻🏼,他曾經和同學騎自行車去北戴河玩,“來去各三天,待那玩了四天🪝,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他還十分熱衷於社會工作,曾經當過班長💟🥩、支書、級主任、系團委書記等等🦀。此外,劉曉林學長對音樂也是很感興趣🕌,是合唱隊的一位男高音⛲️。他說這些經歷源於他是個“被選中的人”,而被“選中”的原因在於他是一個具有強烈“責任心”的人,正是這種強烈主人翁意識讓責任心轉化成了領導能力。
劉曉林學長認為,在清華讀書、工作的幾年養成了他嚴謹、負責的作風,而學生工作更是培養了他與人打交道♥︎、處理事情的能力。長時間的學生工作💃🏼,畢業後又在清華當過一年老師。劉曉林學長說,學生幹部和清華老師的雙重經歷🧎, “百分之百的鍛煉了他今後在銷售方面的能力。”在研究生期間,劉曉林學長曾在王安實驗室做過一年的工程師。這一年的經歷對他後來的擇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劉曉林學長說,這一年的工作經歷帶給他的結論就是💇🏿♂️:“相對於做技術而言☪️,比方說自己設計一個架構👨🏽🎓🙅🏿♀️,做銷售可能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也更加適合自己的性格和興趣。”
劉曉林學長說,如果要他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擇聯想。”
劉曉林學長畢業時🔍,找工作還是以組織分配為主、個人選擇為輔的模式。當時負責研究生工作的老師找到劉曉林學長談話,說到當時剛成立不久的聯想🧭,對銷售工作抱有濃厚興趣的劉曉林學長就這樣確定了今後要走的路🏉。“當時聯想剛成立不久🩻,還在起步階段,名氣上可能還不大,但通過和老師的談話,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就去了。總之這個選擇既有各種偶然因素也蘊含著某些必然因素⛱。”面對同學們提出的“怎樣選擇未來發展道路的問題”,劉曉林學長說“不要隨大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給大家充分分析了各種選擇的優缺點:“出國有出國的好處,清新的環境、安適的生活,但可能長時間都要做一個coding人員,這需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而如果在國內的話,留北京、去上海等一些重點大都市就會有很多的機會⛽️、接觸的人層面較高🔵、生活節奏很快,這樣隨之而來的要求心理承受能力也要相對高;如果去京外發展🟰,比如一些二三線的城市,生活閑適🧑🏫🪨,節奏緩慢👩✈️,與世無爭的人會很得清凈,但是視野就不會有那麽廣闊🗞。”“就看一個人自己有什麽樣的追求了;總之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做好全方位的考慮”📃。
劉曉林學長總結說😹,“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在明確定位自己之前,應該抓緊時間和機會廣泛嘗試各種領域,全面地鍛煉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最有效的發現自己適合做什麽🧍🏻♀️,或者喜歡做什麽🏋🏻🏂🏽,然後去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樣比想方設法彌補自己的短處更有效🦛。“這就像是胳膊的強弱💅,應該藏起瘦弱的胳膊,鍛煉強壯的胳膊。”在國企和外企的優劣對比方面,劉曉林學長強調說,外企以一種成熟的商業運作環境給員工帶來了專業的訓練,而國企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還處於逐漸規範當中🫷🏼,然而,國企帶給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事業成就感是外企所不能比擬的。劉學長強調,平時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更要用心觀察,要對自己的行業有個整體認識🧵。這樣才能能夠知己知彼,做出最明智也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劉曉林學長以自己7年內從普通銷售員做到聯想副總裁的職業成長經歷為引,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中為我們講述了工作中的困難和樂趣🫙。
“在銷售行業中🤾🏻♂️,既要有準確的判斷力,又要有強烈的說服力,最後還要當不辭辛苦跑路的苦力✍️。”他風趣地說🥰。銷售工作帶給他的🙌🏽,不僅僅是職位的升遷,更是與人打交道的樂趣。做銷售的另一項必備本領是“看人”。劉曉林學長說:“你們看,我有一張誠懇的臉,一張巧辯的嘴,還有個好心眼,所以才值得信賴。”誠懇的態度🧕🏽,睿智的技巧🧎🏻♀️,以及對善與美的追求,或許是劉曉林學長成功的真正秘訣所在吧。
談到技術出身在銷售行業中的優勢,劉曉林學長形象地比喻說👩🏿🎨🔃:“碗裏有多少水🚣🏽,要看鍋裏有多少水”。學長說,對於一件事物💫,當你完全弄明白它的時候,或許能給別人講明白七分🚢,而如果自己只有七分理解的時候,恐怕只能講明白三分。因此對計算機技術的精通🛣,其實他是作為一名銷售人員的製勝法寶🧛🏽。“一言以蔽之,一個人的職業上升空間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和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態。一個企業的發展越好,新出現的機會就越多,員工的上升空間自然也就大了🌸。”劉曉林學長總結道👴🏻。
在訪談的最後🛸,劉曉林學長語重心長地為今天的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有上進心🤾,要讓你的老板了解到你有能力和決心承擔更大的任務,這樣才有鍛煉的機會🙈👩🏼🌾,才有可能進步;其次,要善總結👨🏿🔧👨🦼,每做完一件事情,要學會停下來思考,做一下總結,整理一下在上個事件中犯了什麽錯誤🙅🏼,還要做好計劃,這樣才能在總結中更加有針對性;最後🧑🔧,要學會與周圍人相處。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工作中肯定會有團隊工作👓,因此學會在teamwork裏扮演自己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
“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清華這個園子裏”,劉曉林學長用這句話鼓勵我們📲,“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同學感悟】
劉曉林學長的三點建議🎖🤷🏿♂️,讓即將走向職場的我們受益匪淺。就我個人而言,“上進心”和“善於總結”做得也許並不差👨🏼💻,但在與周圍的人相處方面,我還沒有學會在teamwork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無論是轉行搞銷售亦或做技術本行,團隊精神這一點都很重要。
——蒙金莉
我們正面對諸多選擇:出國,留京🦍、二三線城市,各有利弊;國企🪙、外企🥷🏼,各有優劣。但正如劉曉林學長所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研究生期間考慮最多的是人生規劃,也因此🎊,我從劉曉林學長高瞻遠矚的經驗之談中得到了一點啟示🧙🏿♂️:不盲目從眾,聽從內心的抉擇🤰🏼。
——侯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