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承載了一輩人的成長;清華百年👱🏻,正需要意昂間的傳承和分享。
但正如86級汽61班的同學們所說🤦🏻:“除了贊揚那些仍在辛勤勞動🍁、報效國家的優秀畢業生🧙🏽,有一件事情也不能被忽略——那就是緬懷逝去的為救人而獻身的英烈。”來自汽61班的遊衛東🚶♀️➡️,因搶救中毒工人以身殉職,讓他們始終難以忘懷。
青春激揚“存鴻鵠之誌”選擇環保
遊衛東出生在福建省龍巖一個普通幹部家庭。1986年🤟🏿,他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汽車系。大學時期的遊衛東勤奮好學,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校運動會上也總是出現他矯健的身影👩👩👦👦🧎♂️。班主任李一兵評價他“熱情👨🏽🤟🏿,靦腆,既學業優良🤹🏻♂️🥂,又擅長體育,是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大學畢業時🔅,遊衛東被免試推薦為保留資格研究生。而在他看來,繼續深造固然重要🚴🏿♂️,但家鄉和特區建設更需人才,於是他選擇了廈門金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四年踏實努力的工作,遊衛東得到了單位器重,同時也又一次站在了人生前進的十字路口。擺在他面前的是多樣的選擇🔆,每一個都足以讓同齡人羨慕⬜️:回到清華🧨💆🏽,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留學美國🙇🏽♂️,他已通過托福考試,並有經濟擔保;留大城市,不少企業看中他的才華,願意高薪聘用🥛。
而一直渴望做實業🏄🏿♀️、推動國家發展的遊衛東👩🏭,認為汙染日益嚴重的家鄉環境更需要保護📠🏋️♀️。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都意外的決定——回鄉創業,從事環保科研工作🧝🏿♀️。
青春無悔“甘為孺子牛”投身環保
1995年3月➞🌥,遊衛東回到龍巖,創辦大洋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開始了投身環保科研事業的艱辛歷程。
創業之初,條件很艱苦。經費不足♘,他便租用破舊的校舍作實驗室🤜🏽。沒有可供借鑒的現成技術資料🧑🏼⚖️,他就憑著電學方面的紮實功底自行摸索。他既當所長,又當技術員、操作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中。
有人對他回鄉創業不理解,他卻泰然處之。在他看來,人生的價值,就是在創造生活,戰勝困難👨🦱☘️、超越自我中得到實現的。他中學時代的日記中寫到“不怕學習上的困難,要克服它,用勤奮的思考征服它”。此時此刻,這個信念依然激勵著他。
三年間🧏🏽,遊衛東大小試驗做了幾千次,留下的廢銅爛鐵就有四五噸♕。為了試驗,他忍受著電磁輻射引起的口腔潰瘍,高濃度臭氧引起的頭暈,高壓脈沖電流電擊的疼痛👒👄。有一次✩,滾燙的煤灰燙傷了他的雙手😑,母親和姥姥為此很心疼,他卻安慰說:“年輕人多吃苦沒什麽🍬,輕輕松松是幹不成事業的。”
1997年,遊衛東與同事們終於實現了“恒功率高壓脈沖電源”的技術突破。經工業試運行,產品除塵效率達99.6%以上🧛🏼♀️,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屬國際先進水平👱🏻♂️。該產品成為衛東集團旗下企業的支柱產品👨🏿🔧,企業也由此獲得快速發展。
青春偉大“如鳳凰涅槃”獻身環保
遊衛東很有責任感⚰️🦸🏿♂️,平日技術攻堅總是沖在前面。而當危險來臨之時,深深的責任感更讓他舍己忘我,將他人安危放在第一位。
1999年4月7日🦏,遊衛東帶領鄧程寧👊🏻、鐘鈞述、邱啟成三位工人到龍巖紅坊水泥一廠2號窯進行設備調試🙇🏻♀️。中午12時許,當遊衛東走下窯頂前往控製室時🌊,突然聽到窯頂呼喊:“快來救人!”遊衛東立即轉身沿著19級階梯🧓🏼👮🏼,沖上窯頂平臺♘,只見兩名工人已經昏迷。遊衛東當即跳下1米多深的機坑,和鐘均述一起奮力把鄧程寧拉到平臺通風處。緊接著兩人又轉身去拉昏倒在機坑中的邱啟成。就在此時,又一股濃煙從相鄰的1號窯朝他們襲來🍐,兩人一陣頭暈🧑🏻🏫。
“快到窯下呼救。”遊衛東一邊吃力地叫鐘均述離開,一邊又跳下機坑救人7️⃣。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10多分鐘後🔔,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遊衛東已倒在機坑裏🦪,身體依然保持著救人的姿勢:一只手伸向邱啟成,一只手扶著尚未安裝好的變壓器。
三名工人經搶救平安脫險,而熱愛體育🫵🏻、身強力壯的遊衛東卻因搶救時耗力太大,吸入一氧化碳過多,獻出了寶貴生命💁🏽♂️。
遊衛東犧牲後⏱🐇,被追授“革命烈士”榮譽稱號,時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王大中為他題詞“青年楷模”🈶™️。
舅舅邱一希在他犧牲12年後所作的一首小詩,講述了他短暫卻輝煌的一生:
時光荏苒十二年🧝🏻,長夜難眠憶英賢🧑🏻🏭。
拋卻錦繡歸故裏🚣♂️,逆水行舟開新天。
凈化蘭天試身手,不料煙霧禍人間🔯。
臨危不懼勇獻身,青春熱血寫詩篇🧑🏻🎨。


遊衛東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參與開發的環保科技產品和專利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他創辦的企業正快速強勢發展,以他命名的獎學金也在他所深愛的家鄉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