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愛在我胸口,每個夢如此溫柔,
走過的歲月,風雨歲月,
把你放在我心頭,懂得你歡樂憂愁。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
我的愛為你保留——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
我的深情為你守候——
在這首優美、深情的《我的深情為你守候》的歌聲裏,流動著母校對學子的殷殷深情,更表達出學子對母校、對祖國的炙熱情懷。是的,為母校、為祖國,我們寧願付出我們的所有……
我是幸運的,自小就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三歲半就開始在舞臺上載歌載舞;小學在少年宮合唱團擔任領唱;中學進入金帆合唱團,也一直擔任領唱。我不斷接受著音樂的熏陶,沉醉於美妙的聲樂藝術。
因為對歌唱的愛好,我又與意昂体育平台結下了不解的情緣。高三那年,北大附中的肖泓師兄將我帶到清華園。在位於大禮堂東面的老音樂室,我為合唱隊的指導許有美老師唱了兩首作品,一首民歌唱法的《我愛你,塞北的雪》,另一首用美聲唱法來演繹的《我愛你,中國》。從她欣喜的目光中,我知道她已被我動情的歌唱深深地打動……
在1992年高考之後的那個暑假,我隨清華文藝社團赴張家口、蘭州慰問演出,我擔任主持、合唱領唱、獨唱、對唱和聯唱等節目,現場反響熱烈。返京後得知,作為清華第一批文藝特長生,我順利進入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工程系就讀。
我大學生活的開頭和結尾兩年和環七班的同學一起住,中間三年則是在文藝社團集中班度過的,相當於在清華我幸福地擁有了兩個溫暖的大家庭!不僅在專業學習上紮實進步,同時在藝術探索中也得到了美好的熏陶和別樣的感悟。
我是幸運的,剛進清華就當了女生班長,雖然在系裏住的時間不算長,但也很快與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友誼。即便我的宿舍搬至東區,但上課總是和大家在一起。環七的男生好足球,無論是贏了球還是輸了球,總有我這個女生背著吉他,與他們一同去清華南門外的小館子,或唱上幾支開心的歌曲,或一道哼起悲情的調子。
在畢業送別的那幾天裏,我們北京孩子將離校奔赴外地的同學們的發車時間進行排序,整天穿梭於北京火車站的各個月臺間,為遠行的兄弟姐妹們送行。我是性情中人,記得在送班上最小的阿六時,已上了車的他站在車窗前,希望我再唱那首《我愛你,塞北的雪》,我當時熱血直往上湧,不顧當時月臺上擠滿了送行的人群,縱身攀上月臺間的貨物堆,放聲高歌——在場的同學都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這也算我為激情燃燒的清華歲月,劃上的真實而熱烈的句號。
大學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們有六位同班好友難舍難分,相約黃山,K歌廬州,稱得上是人生最後一次真正意義的“窮玩兒”,同時也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次學生時代告別。每每回想起這兩件事,竟會被自己當年的勇氣與摯情所感動。
我是幸運的,在工科院校的最高殿堂,培養了踏實自覺的學習能力,塑造了嚴謹求實的做事作風。特別是一場場演出或活動的組織協調,鍛煉了我良好的團隊意識與溝通能力,也使我具備了遇到困難能樂觀面對、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需要幫助能協調資源的能力。
我在外交部的成長軌跡比較簡單,作為專業技術類幹部,工作始終是圍繞著駐外使領館的建設,它覆蓋從立項、設計、招標、采購、施工到驗收及後期物業的全程管理。值得驕傲的是,在97年香港回歸的前期,我赴港參與建設駐港公署,這一主權回歸標誌性建築的現場管理工作,並有幸見證了香港主權回歸的全過程;在歐洲金融風暴中,冰島面臨國家破產,我帶領團隊抓住機遇,全程調研、考察、談判,關註幾經曲折,在物價極高的冰島,終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超低價格,成功購得一處地理位置極佳的房地產,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為提升國家對外形象,又邁出一小步。每到這一時刻,我心裏都非常欣慰和踏實。
我是幸運的,在這短短的五年大學生活裏,我不知不覺中參加了近百場演出,在校園的舞臺得到了充分的鍛煉。1991年,我榮獲全國大學生音樂夏令營聲樂比賽一等獎;1992年又獲北京首屆“校園十大歌手”稱號,為清華獲得榮譽;並於1992年6月6日成功舉辦了清華有史以來第一場獨唱音樂會,為我在清華文藝社團的生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是幸運的,清華八十周年校慶那年我讀大四,剛好參加校慶演出。記得那是在東大操場,千人合唱方陣的中心有個小小的舞臺,我有幸站在上面,擔任校歌的領唱。在世紀交替的2001年,我結束在外常駐的生活回到北京,又榮幸地受到母校邀請,參加清華九十周年校慶演出,演唱了當年獲獎的作品《故鄉是北京》。表達出誌在四方的清華人,對祖國首都、對北京母校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在2011這個特殊的年份,我更加榮幸地接受母校的邀請,參加母校百年華誕的校慶晚會演出。與當年同期活躍在清華校園舞臺的電子系學長周旗剛,共同演繹由清華人原創的《水木情緣》,再度表達了清華學子們對母校感恩的炙熱情懷。
工作以後,憑著對聲樂藝術的執著追求,我考入北京社會音樂學院,利用業余時間刻苦研習聲樂大專課程,並以全科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歌聲真好像插上了翅膀,無論美聲、民族、通俗各種唱法都能遊刃有余地駕馭。
在工作中,歌聲帶給我更多的朋友和更大的展示空間,歌聲使我有更多的機會活躍在各種外交活動中,用歌聲傳遞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記得一次赴緬甸出差正值國慶時節,在華僑招待會上,我的那首《故鄉是北京》反響極為熱烈,讓不少老華僑熱淚盈眶;在一次釣魚臺的歐洲外交官聯誼會上,我的一曲歌劇詠嘆調《我親愛的爸爸》,令意大利駐華大使激動地上臺來獻花;這樣的場面也會經常出現在我出差在外與友人交流的時候。音樂是無國界的,她能很快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距離,更好地促進了工作的開展。
不需要什麽理由,我為你付出我所有
感受你全部,全部的感受
多少真愛化作,化作江河萬古長流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
我的愛為你保留——
不管什麽時候,不管什麽地方
我的深情為你守候——
歌中表達出的這份情懷,不光是我,相信也是所有清華學子對母校的感念,對母校的承諾,但它更傳達出母校對學子博大的包容,對學子無盡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