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体育平台 1991級

    一種烙印就足夠 ——意昂体育平台[1991級] 胡鈺 訪談紀實

    2016-03-23 | 來源 《世紀清華人 從清華起航 千名意昂訪談錄》第二輯 |

    編者按胡鈺身上散發著清華人特有的魅力——求真務實,不重虛名;心系國家,甘於奉獻。這是清華精神的濃縮,來自清華烙印的特質。


    一種烙印就足夠

    ——意昂体育平台[1991級] 胡鈺 訪談紀實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徐秋群


    【胡鈺簡介】

    胡鈺,男,中共黨員。意昂体育平台經濟學學士、文學碩士、法學博士。曾任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國家科學技術部辦公廳調研室處長,現任科技日報社理論部主任(副司級)。近年來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人才工作決定、全國“十一五”人才規劃、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講稿起草組成員。現兼任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委幹部理論教育講師團成員等。


       2009年2月底的一個晴朗的早上,我在文津酒店的書吧和胡鈺意昂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胡鈺學長進門的那一瞬間,他矯健的身姿,自信的步伐,樸實的著裝以及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讓我眼前一亮——今天的主角就是這個清華人。


    清華生活十余載  烙印深深


       學長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是在清華園裏度過的,於1991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學習,1996年本科畢業於經管學院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專業,之後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人文學院政治學專業。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胡鈺學長初入校時竟是電子系的學生。在電子系學習兩年後,學長轉去了國際金融專業。當被問起轉系原因時,胡鈺學長說道,“我其實一開始是讀的電子系。讀了大二時,當時的經管學院院長,也就是朱镕基總理,提出要在經管建立國際金融系,並從全校各個院系招一個班過去,上三年國際金融班就可畢業。所以我就轉到了國際金融系學習。”這正印證了愛因斯坦那句名言: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正是這個契機帶引胡鈺學長步入了文科領域,接觸到了人文社會科學,並逐漸培養出濃厚的興趣。這都為胡鈺學長日後豐富多彩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打下了基礎。

       在電子系學習的兩年,加上在國際金融專業學習的三年,五年的本科生活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對知識的渴求使胡鈺學長想繼續留在清華讀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近10年在清華的學習時光在學長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清華烙印。

       在清華的這些年,胡鈺學長一直都是很活躍的學生。無論是在電子系,還是在國際金融專業,學長一直是所在班級的班長,其他的社會工作也非常出色,曾獲得了北京市高校學生優秀幹部的稱號。從小就喜歡看電影和寫影評的胡鈺學長參與創辦了意昂体育平台影視欣賞協會。協會有很多傳統項目都是由胡鈺學長發起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組織籌辦之外,胡鈺學長還擔任了電影節第一屆到第四屆的評委,使他對電影的豐富學識得以應用。當談到輝煌的社團經歷時,胡鈺學長說:“現在想來,發現自己的興趣並匯聚相同興趣的同學,就可以獲得快樂和進步。”另外,優秀的成績也是他快樂的源泉。學校生活期間,胡鈺學長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比如“意昂体育平台學生十傑”、“意昂体育平台朱自清語言文學獎”、“馮友蘭基金學術論文獎”、“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北京市優秀報告(黨課)獎”等。

       胡鈺學長把十幾年青春的點點滴滴留在了清華,而清華也在一分一秒地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嚴謹、勤奮、踏實、認真、負責,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些清華的精神都已註入胡鈺的血液裏邊。十余載的清華生活,他的身上,清華烙印已深深埋下。


    校園離別已數年  眷戀依依


       胡鈺學長雖然已經走出了清華校園,但是他的心卻始終沒有真正離開。清華人是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烙印,清華情更是一份永遠不能割舍的眷戀。

       學長離開清華後,還經常因參加會議回到母校。每次談論到回母校時,胡學長總不忘訴說心中的那份依戀:“即使是現在,每次進清華還會有一種心裏歸屬感。”他向我們繪聲繪色地講起了90周年校慶時的感想。90周年校慶,胡鈺學長被抽調到校慶辦公室做總編輯。眾所周知的以三個教授(朱自清、聞一多、吳晗)命名的“清華三亭”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精神內涵而立。在90周年校慶時,胡鈺學長就想到將這三位前輩的精神總結一下,胡鈺學長回憶說:“一所學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的東西,越久越是精神層面的內容。清華有意無意地將這些精神內涵的東西具象化了。而這種精神內涵也讓清華成為大家精神的歸屬地。我的許多留在北京工作的同學,不少人都圍著清華買房子,只要大家一聚會就都往清華來。這就是種歸屬感。”看到胡鈺學長飽含深情的說著這些話,我內心也泛起一陣悸動。因為我自己也在慢慢體會這種歸屬感,慢慢感受著清華精神融入血液的感覺。為了進一步說明這種對清華精神的歸屬感,胡鈺學長給我們講起了他離開清華後的親身經歷:

       2007年胡鈺學長去深圳參加意昂年會,當時有人提議要給百年校慶捐款,意昂們聽說後都特別積極。有的意昂夫妻兩人都是清華學子,就主動要求捐兩份。胡鈺學長說,雖然已經走出了母校,不能親身參與到校慶活動中去了,但是能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也都是好的。大家都有這種對清華的歸屬感和貢獻感。它讓學生能夠將這種文化底蘊固化在內心深處,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2008年,胡鈺學長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做訪問學者。在參加一次科技年會的時候,北加州的那些清華意昂在和他閑聊幾句後,就立刻猜出了胡鈺學長也是清華畢業的。而胡鈺學長,也能從他們身上感覺到清華的氣息。這種嚴謹、踏實、友善以及社會責任感,正是清華精神的最好體現,也是讓胡鈺學長倍感親切和自豪的。

       清華人,無論離開清華多久、無論身在世界的那個角落,清華的光芒都一直在閃耀。因為清華園的風景,清華人的精神,都是一個深深的烙印。

       現在,清華的百年校慶在即,胡鈺學長十分關心校慶的籌備工作和慶祝活動。他詢問了很多關於校舍修建的事情,並十分關註人文圖書館的修建。他說這是清華在人文建設中的一大步。此外,他也對各種意昂活動十分關心。他承諾會一直關註清華,因為他永遠是清華人。

       胡鈺學長對現在的清華學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訪談結束時,胡鈺學長留下的他的寄語,他希望清華學子們:以使命感為引導,以創新力為驅動,做有益於社會的清華人!


    【同學感悟】

      和學長的交流讓我深刻的明白“人留下一種烙印就足夠了”這句話的含義。 它不僅僅是指大學的選擇,更是人生方向的選擇。現在大家越來越追求全面發展,這當然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是我們是否也忽略了堅守的力量呢?那些真正有積澱的東西,比如一所大學,一門學問,都是需要深入且專一的去了解的。或許,只有當我們選中一個烙印後,它才能深深的影響我們一生,成為我們的標記。

    ——徐秋群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