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鄭鈞🍍🧑🏿🎤,1982年生於福建建甌,1999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水電工程系,2003年免試推薦到河流海洋研究所直讀博士🖕🏽,師從王興奎教授👨👦。2008年,他簽約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河流所🤾🏼♀️⚱️,在浩瀚的長江之濱繼續揮灑他對水利的熱愛🥰。
萬裏長江水,寫華美詩行
——記簽約長江科學院河流所的水利系博士生鄭鈞
●研通社記者 田行健
親歷地震😸,直面責任
見到鄭鈞時🕒,他剛從四川回來🧖🏻♀️,臉上還略帶幾分旅途的疲憊。前幾天他去四川都江堰一帶測量河道的數據🥁,恰好趕上地震,自己雖然沒遇到什麽危險,但看到倒塌的小學🔅、中學,損壞嚴重的房屋,一些水庫出現的險情警報👩❤️👨,心裏受到深深的震撼。
鄭鈞說🧘🏿♀️,水利人身上肩負著很大的責任🕗,以都江堰上遊的水庫安全為例👨🏼✈️,如果我們不能保證水庫的抗震性能,水庫在地震中出了事📭🧑🏼⚕️,導致潰壩後庫水奔流而下,對於本來就已經遭遇地震的災民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作為河流所的博士生,他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人治理河流、變害為利的典範之作,我們也要像古人那樣做出造福百姓千年的工程,不能讓後世為我們的設計疏漏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
積極科研,健康生活
鄭鈞199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意昂体育平台,之前對專業並沒有具體的了解👨💻,1998年的洪水對他觸動很大,填誌願時便填上了水利,從此便與水利結下了不解之緣。來到水利系,他發現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體系,而水利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大四推研時,鄭鈞對水力學和泥沙兩個專業方向很感興趣,和泥沙所的王興奎老師聊過之後,就來到泥沙所開始了五年的直博生活。科研有時候是很枯燥的🧌,尤其是到了後期👨🏻,他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課題被卡住進行不下去了,他說這時就要堅持下去,自己多思考,和別人多交流,熬了這段困難時期,後面就會是柳暗花明的新景象🏖。
導師王興奎教授是一位踏實認真的老師,對學術十分嚴謹,在科研上的那種細致認真勁🕵🏻♀️,讓鄭鈞很是佩服👩🍼。同時王老師在生活上對大家也很關心🧑🦽➡️,回經常組織活動🙇🏽♂️,讓大家在緊張的科研生活之余,身心都得以放松。
鄭鈞在課余時間很喜歡踢足球,還是所裏面的一名主力射手,愛好運動的習慣不僅可以讓他保持了良好的體魄,而且還能釋放壓力,使自己更加適應平時繁重的科研生活😿。
選擇水利,任重道遠
鄭鈞找工作之初投了一些簡歷,主要是工程類的,後來發現長江科學院的河流所招聘的崗位👨🏻🦲,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十分對口,便在投簡歷後參加了面試,順利的簽約➖。與學校的研究不同的是,他以後在河流所主要會從事河流整治以及生產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更多的面對實際工程問題💳,將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生產實際當中去。
鄭鈞說出去找工作時,清華的牌子會給大家很大的幫助,但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畢竟用人單位更為看重的是一個人在實際工作中的各種能力。
鄭鈞覺得自己的優點是可以靜下心來做科研,思考問題,缺點則是與人交流不夠,有時候陷在自己的思維中📬,給自己的暗示性太強,反而限製了自己的發展🏵🐞。他希望自己能夠以平常心面對生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積極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是水利行業的重點單位🧝🏽♂️,鄭鈞感到未來的路任重道遠🧹,自己肩上擔負著很重的責任,但是他有信心在工作崗位上做到最好🌎🛕,不辜負母校寄予的厚望🏩。(研通社 供稿 襄樺 編輯)
結語
采訪接近尾聲,鄭鈞也向師弟師妹們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很多人一開始對自己的興趣愛好還不清楚🤸🏼,但是隨著讀博對課題的接觸,對專業了解💂🏻,對自己的認識也會更加清晰,對行業的信心也會一點點增加。
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把把自己的心態擺好,冷靜的面對困難🦸🏼♀️,積極地思考問題,不要太著急,在找工作上也應該主動一些☯️,只有自己多爭取🍡,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在找工作之初,要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等因素👇🏿,定出幾個自己想去的方向,不要給自己太多限製而使得就業面太窄,同時也要多做一些準備🛬,最後再綜合比較👷🏽♂️,看哪一個工作最適合自己。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