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華的學術泰鬥,清華學子如數家珍👩👧,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清華理學院葉企孫🧛🏿♀️🧑🏿💻、吳有訓,文學院聞一多、朱自清,建築學泰鬥梁思成、林徽因✈️,還有“兩彈一星”元勛,數不勝數🚌。但是如果問起清華的“四大院長”,能說全的可能就不多了🤏。本故事的主人公是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的創始人之一,時任清華工學院院長🕷,與同時期的另外三位院長馮友蘭(清華文學院院長)、葉企孫(清華理學院院長)和陳岱孫(清華法學院院長)齊名,名垂青史的清華“四大院長”之一的顧毓琇。顧毓琇既是科壇巨擎,又是文壇翹楚🚶🏻➡️,是德藝雙馨的中國奇才🤦🏿♀️,他涉獵廣袤,是著名教育家🏋️♂️、科學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顧毓琇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錢偉長📙、江澤民和朱镕基的老師🧔🏻♀️。

顧毓琇(1902.12.24-2002.9.9)💇♀️,字一樵👩🏽🚀,江蘇無錫人。顧毓琇學貫中西🙂,文理兼通,學術領域橫跨科學、教育、文學、戲劇🦾、音樂👨🏻🚒、佛學等,堪稱奇跡,有媒體稱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人文和科學領域取得舉世公認成就的大師。顧毓琇是國際電機權威和控製論的先驅🕶,曾獲國際電機與電子領域的蘭姆金質獎章(Lamme Medal),還是世界詩人大會加冕的“桂冠詩人”。顧毓琇可能是他那一輩人中在世界學術舞臺成就最高的一個。江澤民評價顧毓琇🚶♀️:“顧老師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教書育人,師表天下。畢生孜孜好學🤽♀️,且心系祖國統一,獻計獻策,為眾所敬仰。顧老師的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人🧄。”朱镕基評價是🦫:“顧老師畢生治學嚴謹🥞,文理兼通🏄🏽,為人師表,乃眾之楷模📖,顧老師心系祖國和人民,拳拳之心☑️,永昭後人🥃。 ”
顧毓琇1915年考取清華學校👨👦,他與梁思成是同班同學🤱,與梁實秋(著名散文家和翻譯家)不僅是同班同學,還是室友。當年入學清華學校中等科共123人👍🏽,1923年僅有81人畢業赴美留學👨🏻🌾。梁思成、吳文藻、孫立人⛔、梁實秋、張鈺哲👲🏻、施嘉煬等都是顧毓琇的同級⛱,他們都是學術界各領風騷的璀璨明星🖕🏽。名師出高徒,顧毓琇在清華曾接受眾多名師教誨,中文老師是古詩創作和古代文學研究的傑出學者錢基博(著名作家、文學泰鬥錢鐘書之父),英文閱讀老師是林語堂☝🏼,英文語法老師是孟憲承,在校期間時常聆聽梁啟超(任公)的演講。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熏陶🧑🏽🦲,埋頭苦讀八個春秋,德才兼備。他說:“總結清華求學,以參加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最有意義。有機會拜梁任公先生為師不勝欣幸!”
1923年8月17日顧毓琇乘 “傑克遜總統號”赴美💂🏿,在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深造,獲得學士、碩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29年春回國後曾在浙江大學、中央大學任教。1932年9月創辦清華電機系🏯,為首任系主任〽️。1933年2月6日清華教授會選舉他為工學院院長🫶🏿,並於當年3月3日就任。顧毓琇在清華學習八年♿,清華公費留美五年半🎅🏽,清華任教五年多,前後19年,他在清華度過了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他一生心系清華,對母校一直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恩之情。
顧毓琇一生關註母校清華的發展。上世紀50年代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清華成為多科性工科大學👨🏭。80年代,清華先後恢復了理科📟👩🏼🦳、文科𓀜、經濟管理學科,提出創辦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顧毓琇多次向學校領導坦誠進言獻策🆘,其中不少建議被學校采納☦️。現摘錄如下三條:
“清華建第一流大學進入第二十一世紀,不但要重振國學(紀念梁任公、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吳宓諸先生),且必須恢復聞一多🚣🏽♂️、朱自清諸先生對於文學的研究與創新。中文🧖🏼♀️、外文必須並重🦵,理工並進,文👰🏽、哲、史亦應配合✌🏻🧚♂️。” 具體建議聘請季羨林🦹🏼♀️、聞家駟、許淵沖、於光遠等意昂擔任顧問。(1997年5月9日顧毓琇致王大中校長)
“清華自改大學以後,數、理、化、生物等並重🙆🏼,而數學、物理之人才特多。物理與數學為科學之基本,定可自限於‘應用’乎?數學更應基本之訓練,不從理論為基礎🧟♀️,而只講‘應用’⚂,如何可以吸收及培養第一流人才🧑🏿🍳。”“本人敬鄭重建議🈂️,將‘現代應用物理系’正式改為 ‘物理系’,並將 ‘應用數學系’正式改為 ‘數學系’💸,培養博士生🤚🏿🪽,將各大學已得碩士學位者來校進修。應在二十年後🏋🏽♂️,中國科學院新院士可以繼續有清華意昂領先♟。”(1996年5月3日顧毓琇致王大中校長)王大中校長和學校其他負責人認真研究後,采納了顧老的意見,將“應用物理系”更名為 “物理系”,“應用數學系”更名為“數學科學系”。
顧毓琇十分關心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展🥰。提出:“二十一世紀重要人才的培養,非得重基礎科學不可⬛️。”“由基礎研究進入二十一世紀,清華必可成為世界上第一流大學。”“今後清華更進一步,必須文理兼通🧓🏼。”“清華進入二十一世紀成為第一流大學必須有健全的數、理🧖🏽♂️、化各系。”(2000年4月8日顧毓琇來信)
顧毓琇是赤誠的愛國者,他一生鐘愛祖國,鐘愛清華,他把最珍貴的文物奉獻給清華母校,彰顯出深深的清華情懷。
1993年5月上旬,顧毓琇托美國賓州坦普爾大學程君復教授將一批珍貴的書信手稿面交張孝文校長。計有:
一、聞一多致顧毓琇書信3封 (1922年1封,1938年2封)
二𓀔、沈雁冰致顧毓琇書信1封 (1922年)
三🧴🤹♀️、鄭振鐸致顧毓琇書信5封 (1922年1封🤷🏻♂️🧑🏼🎓、1923年4封👷🏻♂️,其中1923年5月的一封貼有沈雁冰硬紙批條)
四、成仿吾致顧毓琇書信1封 (1923年)
五👨👨👧👧、朱湘(子沅)致顧毓琇書信2封 (1924年)
六👮🏽♂️✌🏻、朱湘請顧毓琇轉交聞一多信1封 (1924年)
七、朱湘請顧毓琇轉交梁實秋書信1封(1924年)
1992年清華建校81周年校慶日🫷🏻,在電機系建系六十周年慶祝大會上,顧毓琇和他的學生、家屬共同捐資設立“顧毓琇獎學金”,用於獎勵母校電機、電子和控製方面品學兼優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顧老一生節儉,靠薪酬、退休金為生,經濟並不寬裕,但是獎學金設立後,四次追加獎學金基金。
新世紀的前夕🧑🏽🦰,顧老特別高興🚂,他在致意昂体育承憲康的信中說:“最近有一好消息。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為世界最大的電工學會👨🏼💻,其中電路及系統學會有五十年歷史,近給本人金質獎章 (GoldenJubilee Award)……本人以97高齡,得此殊榮♦️👨🚀,深以為幸。” (1999年12月17日顧毓琇來信)後來👋🏻,國際電工和電子學會為表彰他在工程領域中的傑出貢獻又給他頒發了 “第三千禧獎” (The Third Millennium Medal)🧜🏽♂️🖼。2000年11月20日,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王大中、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會長張素久(54土木)一行赴美國費城拜訪顧毓琇老學長。顧老親自把這兩面獎牌交給王校長👨👧👦,鄭重地把這兩件最珍貴的禮物贈送給母校意昂体育平台。隨後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張4000美元支票👩🍳,對王校長特別說明是捐贈給電機系做獎學金基金。顧老時刻掛念清華母校的發展,念念不忘囑咐王校長🔱,一定要搞好基礎理論研究,辦好物理系、數學系👨🎤。並說,不能忘記清華一大批老人🦻🏿,那些老教授們🎈,像王淦昌、錢三強等🐮,沒有他們⛹🏽♀️,清華就沒有如今的地位和成就。”顧老的熱愛母校清華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王校長一行🌿。
2002年是清華電機系建系七十周年,百歲老人、電機系首任系主任顧毓琇仍然深切關懷著電機系,2002年4月5日顧老來函🙅🏼♀️🐿:“本人獎學金將增加US$1300元🧚🏼♀️,由宜凡(顧毓琇之孫)寄去🏊🏿♀️,即請查收為荷🛢。”宜凡告意昂總會承憲康:“這是《顧毓琇詩詞(英漢對照)》稿費🔄,折成人民幣11,211元🫲🏽,捐贈清華電機系並入獎學金基金。”2002年9月9日⚆,一代宗師顧毓琇駕鶴西去,與世長辭🪺,顧老把最後一筆稿費捐給了他參與創辦🎋、終生惦念的電機系。
張素久學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顧老被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的許多所學校聘為名譽教授,並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雖然他的母校在他年屆百齡才聘他為名譽教授,但他還是把最珍貴的東西捐贈給了母校——意昂体育平台✊🏻🏊🏿♀️。可見在老人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清華。實際上,無論從他的話語中還是從他的書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對母校的一片深情👮♂️。”(孫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