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剛工作的時候,非常單純👨🏻🦼,就是迫切地希望自己設計的房子能夠盡快地蓋起來;工作了二十余年,現在不管是慢是快,我只希望,我們做的設計要一個比一個更好;這就是我職業生涯中一步一步前進的腳步……”
這就是本文平靜從容的主人公,李亦農。
李亦農🍢🤺,199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專業(學士)🦻🏻,199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1999年進入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𓀌,現任公司副總建築師🧑🦲🧝🏻♂️、建築規劃一中心主任、6A8工作室總監/主任👩🏻💼🫱,兼任北京建築大學、中央美院等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導師🏄🏻♀️。

清華園到北京院
“在我心目中,建築學是一門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學科👳🏼🟦,非常適合我”。
中學時代的李亦農,各科成績均衡且穩定🧗🏼♂️,手工👰🏻、書法🫵🏼、繪畫,多樣的愛好絲毫沒有影響高考時的高分,李亦農順利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建築學專業。想象中的背個畫夾到處遊逛🔴🚒,變成了入學後的忙和緊張。堅持,不覺間八年。建築學的深入和城市規劃專業的研習,讓李亦農收獲了全新看世界的方式,用專業知識去看待周邊的一切👧🤽🏽♂️,“這對我的職業生涯非常有益”。
“我們既要做重點工程服務於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又要參與一些純建築的研究和嘗試實驗性的項目😰。這樣就得到了個人價值觀和建築觀的持續培養和進步,北京院帶有的包容性使我的兩個方面都得以實現。”
1999年,李亦農入職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2000年,成為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至今,在北京院這個大舞臺工作整20年🚚。
清華園🚾,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院,壽與國同😤,底蘊厚重。每一步🧛🏿♀️,與翹楚同行,李亦農以“不斷進步”致敬優秀。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銀帝藝術館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搶險中心
多點開花的二十年
“堅持深度參與項目進展的全過程☘️,以兼具創意和高完成度的設計成果實現並帶動團隊實現業務量的增長和設計水準的提高😍🌪,是我工作的目標🆔。”
北京院的業務範圍包括城市規劃、投資規劃、大型公建設計👸🏿、民用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工程概預算編製🦆、工程總承包等領域,李亦農也一直以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為宗旨,持續深耕,多領域開花。
辦公建築領域,從最初的燃氣集團生產指揮調度中心開始🧖🏻♂️,邊進行工程設計邊展開相關研究和積累。之後分別在企業總部辦公樓和政府辦公建築完成多個項目🖨,尤其是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市政協樓組團等建築中,克服多重困難,不僅按時優質完成了設計任務和施工配合🧶,同時對政府辦公建築有了深刻理解與研究。多個項目獲得了市級優秀獎👩⚕️,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同時獲得國家級優質工程獎。
科研實驗建築領域🟰,先後完成北京市藥品檢驗所、首都醫科大學科研樓、意昂体育平台蒙民偉科技大樓的設計並已陸續竣工🦨。這幾項工程涵蓋幹式實驗室、濕式實驗室、特殊實驗室,以及動物實驗室等👩⚖️🛍。以此為基礎🛤,形成李亦農工作室的專項之一——科研實驗建築,並完成院內科研🧑🏻✈️🥞;《醫藥實驗室設計研究》,獲得二等獎🦣,並於2012年9月在意昂体育平台物理樓項目國際招投標中一舉中標🦖。
文化建築領域🛡,完成設計、實施的包括燃氣集團培訓中心㊙️、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等,並先後獲得市優及行優獎🧑🎓,建築創作銀獎。同時為徐悲鴻紀念館🟠、中國雕塑院、山東定陶王陵博物館等項目完成創意方案🦄,並開始涉足文保領域的博物館及保護建築,已完成華新水泥廠舊址保護與展示利用工程,中標北京唐代遺跡保護工程設計。
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領域,積極參與包括城市規劃與設計類、工業文化遺產類傳統民居類🚔、城市大型民用建築類和鄉村振興類的改造更新設計建造和研究工作。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學術活動,參與歷次北京國際設計周活動和展覽📛🤷🏼,並在北京國際設計周“遇見什刹海”任設計總監;在“第一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做《關聯的發掘與建立》主題演講🧏🏻♂️;在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策劃分會2016夏季峰會做《以“國保”文物為起點的逆向城市區域復興設計》主題演講。積極參與公司各類改造更新的項目和科研課題✅,包括南鑼鼓巷🦸🏼♂️、前門草場地區、什刹海地區、百萬莊社區的改造項目以及院科研項目《北京既有建築改造研究》🦸🏿♀️。
鄉村振興領域🍀,積極參與公益性及研究性鄉建項目✦,為鄉村復興作出應有貢獻。在“遇見夏木塘”鄉建設計中完成江西省萬安縣木塘大院的設計實施工作,並做跨界合作,帶動鄉村復興。積極參與中國建築學會組織的鄉建扶貧工作,帶領團隊赴雲南怒江州貢山縣偏僻山村實地考察調研。工作成果包括圖文並茂的農房設計通用圖集😺,技術操作手冊及當地農房正負面清單等🧔🏻♂️🧑🏽🚀,同時形成科研成果論文◻️。
教學科研工作🥴,2007年起擔任北京市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碩士研究生導師🧍♂️,連續12屆帶碩士研究生。同時積極參與公司與中央美院合作辦學工作,兼帶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開拓校企合作渠道;並在兩校歷屆畢業生中選擇其中優秀人才推薦留院工作,目前已在各自崗位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工作中一直致力於產學研一體化、互動互補的工作模式,指導研究生結合工作實踐完成了《北京地區民辦博物館個性特征研究》《企業總部建築的個性化定製研究》《新時期我國高等院校通用性科研實驗樓設計研究》《醫藥類實驗室建築的靈活性設計研究》等論文及相關研究整理工作。


意昂体育平台蒙民偉科技大樓


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
對話李亦農:2020,亦淡亦濃亦從容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我第一個項目就在院裏獲得了優秀工程一等獎✌🏽,還獲得了市優,我畢業後第一個夢想就這樣實現了……我只希望我是永遠在進步的🫅🏼💆🏼。”
ADM:您是否為自己設定過階段性規劃,期望中的自己和現狀基本一致嗎👶🏿?您想達到的高度是什麽💆🏽♀️?
李亦農🈳:剛剛工作的時候非常簡單和單純⛔,並沒有特別宏偉的設想🤱🏻。非常迫切地希望自己設計的房子能夠盡快地蓋起來🤷🏿🎥。這個目標在三年之後實現了🧚🏽♀️🕥,而且我第一個項目就在院裏獲得了優秀工程一等獎🤯,還獲得了市優🧑🏽🎨,就是燃氣集團的辦公樓👨🏻🦽。我並沒有什麽特別宏大的期望,只是隨著自己的發展,希望設計的房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其實我的工作之路也很簡單🛩,在前輩的帶領之下做設計,然後自己獨立做設計,再到帶領團隊在做設計🤚🏼,這就是我職業生涯中一步一步前進的腳印💏,如果說對自己還有什麽期待🙇🏿♂️,我只希望我是永遠在進步的🤹🏼,不管是快還是慢,我們做的設計要一個比一個更好😄。
ADM:請您談談取得的成績。您是如何得到本領域專家或企業家認可的🦁?
李亦農:關於取得的成就🕠,我想我的簡歷那裏能夠看到我近五年的獎項,我想不用拿出太早的,但是從工作的第一個工程開始🍂,我的每一個工程都會獲得一些大大小小的獎項,這是一個成績,但是我認為最大的收獲是——我的建築觀、我的人生觀都在不斷地完善著我的建築設計👨🏻🎓🐀,我帶領團隊的水平㊙️、專業水平一直在不斷地提高,我認為這是我最大的成就。至於如何被甲方和企業家們認可,我感覺是一顆全力以赴的心和實際行動,包括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水平🫷🏿,首先是因為工作態度受到別人的認可,在這個認可不斷積累的基礎之上,就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機會🏋🏼♂️,也可以說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所以我的甲方延續性很強,這也給我帶來了一種非常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ADM:除了設計工作,您還投身教育🏖?您能否談談您的初衷和目前的狀態?
李亦農:除了北京院的工作,我還在北京建築大學和中央美院兼職一些教育工作,其實最大的初衷是2006年我獲得了建築學會第六屆青年建築師獎🛀🏿,當時我非常興奮,同時也認識到自己在理論學習和在專業素質上還應該不斷提高🕟。最初我堅持從2007年起做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時候,我是想堅持一些教學工作,可以督促自己在這些方面更加敏銳;同時也和學生們在一起共同提高👨🏽🦱,這樣不知不覺間已經十幾年了🆗,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也有二十幾位🧘🏻,每年同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都一起聚會,我也感受到了為人師的樂趣。
ADM👪:您認為建築師應該培養哪些愛好,以助於職業的進步🥬?
李亦農:建築師的工作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它具有社會屬性,我覺得作為一個建築師應該有非常廣博的愛好和胸襟,包括關註社會、關註新聞、關註美學🤜🏻、關註藝術、熱愛音樂,一切都是我們建築師必備的素養。所以比如我平時對實事政治非常關心,對藝術動態也非常關註✪;我們有很多跨界的工作👩🏻🚀,我也參加一些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還有一些跨界的設計和集群設計展覽等🧑🏻🏫,這對建築師的綜合素質都是考驗和提高。
ADM:請您簡要為我們介紹下北京院這類大型國有設計企業的特點🦍,與您理想中一致嗎?
李亦農🧑🏻🔧:我工作的第二年就來到了北京院,一直在這個大型的國有企業工作。其實我想談談他和我的關系🏋🏽。這個大型的國有企業近四千人,那如何既實現集體的價值,又使個人價值得到自我實現🚶🏻。我覺得去完成群體性的重要的工作🔑,又保持自己一定的獨立的建築觀和價值取向,並且在這個工作中實現雙贏,這是一個需要平衡和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既做重點工程服務於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又參與一些純建築的研究和嘗試實驗性的項目。這樣就得到了自己個人價值觀和建築觀的持續的培養和進步,這個企業帶有的包容性使我的兩個方面都得以實現🚄,所以我認為這個國企還是在不斷進步👩🏿✈️,適合我🦦。
ADM👇🏿:對於即將進入這個領域的女生👨🏻🦳,您有什麽建議🧑🏿🍼?您認為優秀女性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特質🦌?
李亦農:關於女性從事建築行業的建議🪴🪭,首先我覺得男女都一樣。但是女性可能更感性,更加有激情💁🏿♂️。我觀察到的尤其是年輕的女性更加靈動🫄。但貴在堅持,這是第一點,因為我們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隨著體力的變化和生活瑣事的增加,激情會消褪🂠,執著心也會失去。另外我認為女性更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其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我認為我們女性建築師從立業之初就要從心所欲,跟隨自己的內心去工作,就會得到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