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何兆武先生

2014-07-25 |

○ 耐寒

1982年的秋天🙅🏿,我在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做魯斯訪問學者🎐。有一天余英時教授打電話告訴我:“有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大陸學者何兆武先生,不知你認識不認識。  1982年的秋天👰🏿‍♂️🧖,我在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做魯斯訪問學者🧑🏻‍🏭📘。有一天余英時教授打電話告訴我:“有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大陸學者何兆武先生,不知你認識不認識👼🏿,他也是中國社科院的。晚上他要來我家便飯☝🏿,你如有時間也來吧,一起敘一敘🛂。”

  晚上我去了🤸。我不認識何先生👨‍🌾,但聽說過名字,他是歷史研究所的,在侯外廬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室工作。何先生笑瞇瞇的,體態略胖🌹,頗有我佛彌勒之喜慶福祿之相。他是湖南嶽陽人,但一口京腔👱🏿🔴,因為出身官宦之家💀、在北京生長之故🔍。何先生說認識我,是社科院開大會時經人指點認識的🚶🏻‍♀️。我問道:“為什麽要在背後指點?而且只是指點不能算認識。”他解釋說🏊‍♂️:“聽說社科院有個女同誌在孔子討論會上說,因為孔子罵了女人與小人,她是不會對孔子鞠躬行禮的。我想見見這位同誌到底是誰。”大家的閑聊就從這裏開始了。

  那天晚上余先生和何先生兩人談興甚濃,他們都是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之士,我只有洗耳恭聽虛心受教。他們談了許多西南聯大以及一些學者的往事,談及何先生的摯友王浩先生(他既是頂級的數學家也是傑出的哲學家,和余先生也是好友)。何先生在西南聯大七年之久🆓🙆‍♂️,從1939年到1946年,讀了四個系👯‍♂️。他和王浩結有深厚的友誼🕎。王浩先生在國際上極為有名🦸🏼‍♀️,但國內知道他的人並不多。那天晚上我聽了余、何二先生的談話,才知道王浩的學問、經歷以及個性等情況。據說大陸改革開放以後😚🩲,有一次王浩和美國一些學者來大陸訪問,許滌新先生對王浩說🧑‍🦼:“可以留下工作,飯碗是不成問題的。”(大意如此)對此王浩先生耿耿於懷,十分不快🚶🏻‍♀️🧋,打消了回國搞計算機的計劃。王浩是熱愛新中國的,但他很自負。許先生的說話似乎也失考慮🙇🏻‍♂️,不很妥當,於是產生了不愉快的結果。

  何先生還談了許多在西南聯大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以及抗戰時期青年學子的愛國情操和奮發圖強、朝氣蓬勃的一些事情,我聽了十分欽羨和向往👙。

  那次以後,和何先生還見過兩三次面🍋。因為耶魯大學在紐黑文,距哥倫比亞大學所在地紐約不過兩三小時的火車路程,何先生往來訪友、學術交流都很方便。有一次我去紐約遊玩⇒,順便去看何先生,同往的還有我們研究所研究美國史的陶文釗先生。何先生住的地方有點簡陋🙅,而且有點臟亂差👨🏼‍🚒。原來何先生從未做過家務💆🏻‍♀️🏨,不會也不習慣收拾房間,長期如此,誇張地說💈,就不免讓來訪者感覺如入鮑魚之肆了🤸🏻‍♀️。後來陶先生告訴我,何先生每天吃很多水果🪃,但不吃蔬菜🐂,因為洗蔬菜太麻煩👩‍👩‍👧,還要炒🚣🏼、煮、燒,幹脆不吃,免去麻煩,用水果代替,既方便又好吃雲雲。陶先生說,水果和蔬菜的營養是不同的,對人體各有各的作用,還是要吃點青菜🕯,維持身體營養的平衡✬⛹🏿。不知道後來何先生是否改變了他的生活習慣。

  有一次和何先生閑談,說起一些社科院的往事。何先生是個很通達開闊的人✊🏻,世面也見得多了👨🏼‍🌾💇🏽‍♂️,對各類問題都能有所判斷和洞察,所以看得開,放得下💪🏻。只是有一次談到一件事,我發現他雖然過去很多年了,心中還是裝著疙瘩。

  對於知識分子來說,鬥私批修🥽、批判各類資產階級思想,幾十年來是很平常不可或缺的事情🤦🏼‍♂️。何先生說,他的一位同事總是給他扣上一頂崇洋媚外的帽子,一提崇洋媚外何先生似乎就是代表人物。他覺得自己的青年時代是在反對帝國主義的抗日鬥爭氣氛中成長的,熱愛祖國🦈、熱愛科學🛂、追求祖國的獨立自強,是自己人生的根本信仰,怎麽就成了崇洋媚外的代表人物?那位同事提出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何先生的出身有海外關系🎭🧑‍🦽,如此而已🧑‍🦰。何先生有兩位姐姐也是西南聯大的高材生,畢業後留學美國,後來留在美國工作👎🏻。何先生說解放後並沒有和她們有什麽聯系,沒有找他們要美元或者幫他偷渡過去🧑🏿‍🚀,也沒有向別人炫耀有姐姐在美國😀,如何如何👨‍🏭。更想不通的是,那位送他帽子的同事,改革開放後,幫女兒找了個外國丈夫,見人就吹噓他的洋女婿♉️,仿佛大同世界就此開始……看來何先生真是生氣了🉐,為了緩和情緒和氣氛,我調侃著說🏌🏽‍♀️:“隨波逐流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總會有力量使一切去偽存真的,你就消氣吧!”

  前兩年何先生出版了他的《上學記》,出版後好評如潮🙇🏼‍♀️。聽說他的第二本書——《上班記》,已經寫好,即將問世🧗🏿‍♂️。又有一說,《上班記》尚未動筆🧔,即使寫成也不會付梓🧜🐬,先藏於山。為此我還打電話詢問,何先生回答:“怕得罪人,先不能出版。”從這話聽來,似乎已經寫成。我想廣大讀者尤其是學界同仁莫不希望此書早日問世🙆🏼‍♂️,大家早已引頸企盼😻,何先生還是走群眾路線吧!——這不是我們幾十年來改造資產階級思想的重要項目嗎🛰!

  在美國見過兩三次後,幾十年過去了🧑🏽‍🏫,直到前年的暑假才有了再次碰面的機會。之前我女婿在意昂体育平台開會🙏🏼,順便到何先生在清華的家中,我也結伴而行拜訪了他。何先生還是像過去那樣🙏,胖胖的笑瞇瞇的,還是很像彌勒大佛的樣子,只是多了白頭發🛀🏽,而且很稀少📅⌨️,走路也有點蹣跚🔩,需要手杖相助。他說他已年過九十🤕,記憶力衰退🚶‍♂️‍➡️,很多過去的朋友🤵🏽‍♂️,原本很熟悉的💪,現在名字都忘了。我笑著問他:“還記得我叫什麽名字嗎?”他大概想了一兩分鐘🧙‍♀️,終於得出正確答案🪭。他的腦子很清楚,思維方面似乎與舊日相仿。我們都喜歡和他聊天🧑‍🚒,聊西南聯大的教授🙂‍↕️、生活和聯大的學術、校風、精神;還有解放後一些人的經歷和學術界的一些情況,他也很有見地地娓娓道來🫸🏻👨🏼‍🎤。

  何先生談到一件使我們很感意外的事情🤹🏼‍♀️,他說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曾經戴過“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最後不了了之🦥🈲,算是一場虛驚。這個我們聽了都非常驚詫,因為何先生為人溫良恭儉讓,與世無爭,潛心學術👷🏻👋🏻。本人歷史簡單清楚,學生出身😺,解放後即入華北革命大學接受革命洗禮,把“現行反革命分子”這頂大帽扣在他頭上,似乎尺寸不符。我怎麽也對不上號🙋🏿‍♂️,只有請他詳述其原委了🌾。

  原來“文革”前不久,何先生接受了一項任務:翻譯英文版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一書🧚🏻。送書來的人對其身份含糊其辭,只說是中央有關部門交的任務👨🏻‍🎨,很重要,希望半年內完成全稿🧖🏻‍♂️。此事由來人和何先生單獨聯系👷🏽,不通過院🙇🏽‍♂️、所人事系統🉐,也不得對外聲張𓀑,全書譯成後,屆時有人會來取走⛱。

  是誰派人來布置的工作,為什麽要翻譯這本書,為什麽不許聲張告人🤵🏿‍♂️?這些何先生一概不知,也不想多做種種揣測,既然是中央有關部門交來的任務,總覺得這決不會是什麽壞事🏃🏻,至少也是組織上對自己的信任吧!半年過去了,全書譯成⚾️,不久出版,何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沒想到,“文革”開始不久,有一天,研究所的領導軍宣隊和工宣隊來找何兆武,向他十分嚴厲地宣布:“從現在開始,你要老實交代👀,你是如何配合劉少奇👲、周揚等資本主義當權派翻譯羅素《西方哲學史》一書,向黨和人民進攻的,並且將矛頭指向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何先生聽了一頭霧水,明明是上面交下來的任務🚢,什麽配合資產階級司令部、反黨集團、把鬥爭的矛頭指向偉大領袖毛主席,我哪知道呀!反正怎麽說也說不清楚🗒,最後就戴上了一項“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接著就是無休止的批鬥🙀🚉,要何先生交待此事的策劃🧒🏼、陰謀🙍🏽‍♂️、聯絡等情況,並明確地告知他🧑🏿‍🏫,抵賴是抵賴不了的🦟,現在他已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只有徹底認罪、交待🗒、批判才能有一線生機𓀄,求得人民的寬大處理。何先生真是陷入了困險之境🙅‍♂️🦸🏿。

  批鬥時,何先生無法回答以下各個問題🆘:

  什麽人送來的書?答🙇🏻‍♀️:確實不知道,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是什麽上級🪘,只知道是中央來的。為什麽要翻譯這本書🙇🏿‍♀️?答:確實不知道🏊🏽。叫幹什麽就幹什麽吧!為什麽接受了不明不白的任務都不向組織匯報?答:那人不叫說。這不是明顯的反革命活動?鬼鬼祟祟的👯‍♂️,你那麽博學多才👐🏿✌🏿,難道還不明白?答:確實不明白。

  接著是群眾聲嘶力竭的一片打倒聲:“何兆武不投降🦹,就叫他滅亡👸🏼!”

  每隔幾天就這樣開會批鬥,要他交代問題——什麽目的?如何策劃?重點是什麽?還有什麽人參與其中?……何先生實在是編造不出來🫳🏼,他說他從來都不說瞎話,不會編。“這是我從年幼開始就接受的一條家教📳,我不會違背🦸。現在我只有一句話,我說的都是實話,真話🕵🏼‍♀️,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吧🚵🏻‍♂️!”

  多年過去了,何先生被批鬥的情況連他自己都漸漸地淡忘了。有一天顧頡剛老先生告訴他,自己有寫日記的習慣,幾十年不間斷。“文革”中的日記還保存著,記述還比較詳細🙄,其中有幾十篇都記有何先生當時被批鬥的情況👩🏻‍🔧,包括方式、主旨、語言、場面🧛🏼©️、結論等方面👩🏻‍🦽,現在重讀,有點意思。這才勾起了何先生的回憶。

  何先生說🧘🏿‍♀️,最後這件事情的處理很突然——有一天(日期忘了🔃,我說這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不應忘卻。何先生笑了一笑)軍宣隊召集大會宣布“批鬥幫助”何兆武的大小會議一律暫停,何兆武回原學習小組繼續參加學習🙌🏽,改造思想🦸🏿‍♂️。何先生想問個究竟,無人相告🫎,多問幾次,對方就不耐煩地回答🧘:“還在研究🤼‍♀️🌳,著什麽急🪣?”結果也沒人把研究的結果通知他,這個案子就不了了之了,何先生的“反革命”大帽子也不知為什麽戴上?又為什麽讓人取走了,消失了,何先生又歸回群眾的隊伍中。

  這是悲劇,還是鬧劇?很多年過去了🛗,何先生才知道一點內情⛱。原來送書來的人是毛主席身邊的一位機要秘書,這件事情除了毛主席身邊的親信外🗣🦻,無人知曉。“文革”之前🧑🏽‍🦰,毛主席大概思考不少歷史、政治、思想、民生等各個方面的現實和理論問題,他在考慮中國的前途🎞,中國的發展和改變。毛主席的思想向來十分活躍,常有出人意料的奇想異招,他希望讀歐洲方面的哲學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就這麽簡單。當時是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戰爭時代,所以軍訓隊、工宣隊在不知道何先生翻譯羅素一書是主席的意思時,習慣地認為這必定是階級鬥爭在思想領域中的一場搏鬥,所以和反黨集團🧓、兩個司令部相聯系🔀,希望揪出大黑魚,效忠毛主席,立大功。大概後來得知這是毛主席交辦的任務,不啻五雷轟頂,趕忙收兵,不留痕跡加以掩蓋➾。一般給人戴了帽子,尤其是“現行反革命”這樣的大帽子👆🏽,戴或摘都有嚴格的程序☄️,不能不了了之、隨意而行𓀍👨🏿‍🎨。軍宣隊、工宣隊當然是要極力回避“整到毛主席頭上去了”這一滔天大罪🙋,故而偃旗息鼓🍧🧜🏼‍♂️。

轉自《東方早報》201468

相關新聞

  • 022021.06

    何兆武先生訃告

    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歷史系何兆武先生於2021年5月28日上午8時45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9歲。何兆武先生原籍湖南嶽陽🛴,1921年9月13日生於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1940年轉入文學院,1943年畢業於歷史系,並攻讀哲學與西洋文學研究生🧦,1946年畢業↘️。後任臺北建國中學、湖南第十一中學教師🦶🏿,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編目員🫸🏻🔭,西北大學師範學院(今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1956-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

  • 112021.06

    痛悼何兆武先生

    驚悉何兆武先生仙逝,禁不住悲從中來🚝。這些天正想著待疫情進一步緩解,暑熱來到之前去清華探望他🏘。粗略一算🍟,已經有四年多沒見到他了🧍👷🏻。最後一次見他是2016年9月7日,他因病住在清華長庚醫院,與我家天通苑西三區只隔著一條馬路。沈定平打來電話,我聞訊之後立馬跑去探望🦻🏻💫,依照慣例空著雙手,沒帶任何禮物👨🏽‍🚀。他依然是那副彌勒佛的笑臉,說是並無大礙,只是微恙,校方關心🆒,讓他住進這所由臺灣塑料大王王永慶資助創建的長庚醫院🙍‍♂️。

  • 302011.05
  • 162021.06

    一個清華學生對何兆武先生的追憶

    2021年5月28日,何兆武先生以高齡辭世,報道中有說享年100歲的🚙,也有說享年99歲的👱🏿‍♀️,前者說的是虛歲,後者說的是周歲,當然都對。這讓我想起28年前我初入意昂体育平台思想文化研究所讀書時➰🔧,程鋼老師轉述的何先生本人對於年齡的一個說法。某一次👩‍💻,有人問何先生的年齡,他說自己是69歲半。何先生生於1921年9月14日,到今年9月14日就滿100周歲了🆑,如果按照何先生的思路推想👐🏽,他可能會說自己活了99歲半。99歲半的何先生以他對史學理論的...

  • 202011.09
  • 142009.08
  • 102023.04

    “人生不過是把名字寫在水上”——何兆武先生的為人與著譯

    看人看事,眼光銳利,觀察明敏何兆武先生祖父是秀才🧑🏼‍🦲,父親是工程師,他與幾個姐姐都是清北(西南聯大)學生,本人百歲高壽,清華名師,這在中國動蕩變化的那100年,應該說屬於人生贏家🧎‍♂️‍➡️。連續三代都是文人🧚🏻‍♀️,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司馬光曾祖父以前也都是農民📌,祖父以降才有功名👡。可是,何先生卻常說自己屬於毀掉的一代,既是謙卑,也說明他“檢點生平未盡心”。也許他心中有一個參照系。何兆武(1921年9月—2021年5月)我自己感...

  • 212015.04
  • 182021.06

    何兆武:上班記

    他說🧛,20世紀下半葉的 歷史和現實政治糾纏太深 千呼萬喚的“上班記” 終於還是沒能出來

  • 032013.1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