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梁啟超的一生波瀾壯闊,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杠桿式人物,中國現代社會的開山巨匠,他在清末民初的幾十年裏,勇做弄潮兒,積極探求古老中國的政治出路和文化前景🧛🏿♂️💆,用他手中的一支筆開辟鴻蒙🤏🏻,啟智建德,引領學術,一生著作等身🤸🏼♀️;而他的政治生涯、辦報生涯🎆,學術生涯都與教育密不可分,辦學、講學,教書育人🦈,桃李遍天下,這尤以擔任清華國學院導師最為著名。
清華國學院的成立與梁啟超有著莫大的關系。
1918年,叱咤風雲20余年的梁啟超決定退出政壇,開始了他最後10年的著述講學生涯。這期間,他與兩所學校關系很深,一是天津的南開大學📓,一是北京的清華學校,即後來的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清華學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改辦大學時🌷💁🏼♀️,決定開辦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國學院🧑🤝🧑。
梁啟超是成立意昂体育平台國學研究院的倡導者。《梁啟超年譜長編》載,梁啟超在1925年5月8日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談到拒絕段祺瑞邀請參與憲法起草的原因時說🤴🏿:“研究院事屬首創🙇🏽♀️,開學前有種種布置……院事由我首倡🤸🏽♀️,初次成立🧆,我稍松懈,全局立散,我為自己信用計,為良心命令計🐂🤹🏼,斷不能舍此就彼……”梁啟超任教清華國學院時的助手蔣善國後來回憶說⛩:“其實該院之成立🙋🏼♂️,完全由於任公一人之提倡。”雖然有諸多材料證實,時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的曹雲祥曾就清華國學院成立事宜征求過胡適的意見,胡適也的確推薦梁啟超、王國維擔任國學院的導師,但作為當事人📮,梁啟超及其助手的信件及回憶應該是準確的👈🏼。梁啟超就是成立清華國學院的首倡者🧑🏽✈️。
梁啟超之所以倡議成立意昂体育平台國學院⛹️,並同意擔任國學院的導師,是由於他的憂國憂民憂學之心。據國學院的學生回憶:“王國維、梁啟超他們到任的起因,並不相同,但他們之所以應聘🧏🏼♀️,關鍵在於🗑,他們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的東西否定過甚,日後國學將後繼無人。出於這種擔憂🧑🏻🦱,他們願意到清華國學院來培養人才。”原來如此。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健將們不同的是,梁啟超對傳統文化從不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一邊以啟蒙者的身份不斷向民眾傳播西方現代文明的內涵,一邊對傳統文化持有尊敬的態度。因此,當籌備當中的意昂体育平台國學院主任委員吳宓將曹雲祥簽署的聘書,交到梁啟超的手上時🛍️🤚🏼,他欣然應聘🧖🏻👨🏽。並且提前四個月就來到意昂体育平台,“商議相關事宜”。
清華國學院在確定導師時🥽🤟🏼,提出了三項條件:(一)通知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二)具正確精密之科學的治學方法;(三)稔悉歐美日本學者研究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按照這三項條件♒️,清華國學院最終聘請到的導師是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中國現代考古事業的開拓者李濟因為忙於考古,僅聘為講師👱。這四位導師中王梁二人最早進入國學院,趙元任也在開學前入職🐞。只有陳寅恪是第二年應聘的🙍。陳寅恪的入聘,得益於吳宓的力薦,但梁啟超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覷。
梁啟超和當時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曹雲祥有過一番精彩的對話:
曹問:“他是哪一國博士?”
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碩士🌬。”
曹問:“他有沒有著作?”
梁答:“也沒有著作。”
曹說🥮:“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
梁說🤳🏿:“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加起來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如果你不請🖐🏽,就讓他在國外給人家效力吧!”
最終梁啟超還是說服了曹雲祥🚣♀️。
1925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國學院的招生工作在王國維👨🏻、梁啟超的主持下進行♋️。關於招生對象♦︎,他們要求大學畢業或“經史小學有根底”🆕,或是已經有一些學術成果的學者。對於考試內容🕒,王梁二人幾經商議㊙️☪️,決定,既看當場考試的成績,也看已有的學術成果🏊🏽♀️,以觀其研究能力👩🏽💼。而考試範圍也擴得比較寬,要求考生的知識結構要比較全面🤛。這一年,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國學門首屆錄取的研究生共計29人👨🏻🍳。這29人中大多數是大學畢業生,都是具有相當國學根底的人🚨,有的甚至已經有學術著作出版。
1925年9月9日📐👡,清華國學院正式開學,9月14日正式上課。該院的授課方式是🎴,導師先確定指導學科的範圍,列出一門課大致的標題,然後逐一講下來。學生則是在學年初提出自己的研究計劃,年末交成果🫎,聽課則自己選擇。梁啟超指導的學科範圍是“諸子💂🏿、中國佛學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中國文學”🍳,同時,他還舉辦各種演講、講座,意昂体育平台部的同學🙆🏿♀️、研究院的研究生都可以來聽。梁啟超名氣很大🔙,才氣縱橫,又善於演講,感情奔放,語言生動🕺🏼,每次都是聽者如雲,人頭攢動。在清華的三年裏🧑🏻🦼➡️,既是他教學高峰期,也是學術高產期。
1925年到1928年,清華國學院在開辦的四年中的招生人數是🧑🏼🎤🦚:1925年:29人;1926年🧔♂️:28人👩🏻🦼;1927年:18人:1928年☸️:2人。這70多人,以師從梁啟超的最多,日後他們都成為國學大家,在各自的領域裏成為學術帶頭人👩❤️💋👩🌁。清華國學院在1926年的下半年👴,隨著陳寅恪的到任和仍由王梁主持的第二屆招生的完成👨🎨,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國內國學研究的頂級學院😶🐌。然而不幸的是🏋️♂️,名列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首的王國維🦹🏽,於1927年6月2日自沉於昆明湖,梁啟超也因身體的原因長期不能上課,清華國學院開始走下坡路🫏🥟。視國學院為生命的梁啟超雖然抱病支撐,終因疾病纏身和多種原因於1928年6月辭去清華國學院的一切職務,回天津家中養病🙊。但他依然擔任清華國學院的通信導師。
清華國學院因王國維💶🕊、梁啟超的先後離世而無以為繼,在僅僅開辦四年後就宣布撤銷。而為清華國學院的組建🧑🏿🏭、教學貢獻最大的梁任公也在1929年1月19日駕鶴西遊,永遠離開他深愛的土地🧑🦼、家人以及學生們。(趙立軍)
轉自《沈陽晚報》201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