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新聞奇才趙敏恒

2013-02-22 |

○李偉

趙敏恒⛹🏻‍♂️、謝蘭郁夫婦

“歲月骎骎,往事營營”🎆,說到趙敏恒🧑🏿‍🏫,年輕的新聞從業者或一般人士,也許完全隔膜🐮,然而1949 年前他卻是名聞遐邇聲譽極佳的新聞記者🧘🏼🧑🏽‍💼。

“在美國,不需要中國人當記者”

趙敏恒1904 年生於江蘇南京。15 歲時,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清華學堂🤦🏼,與吳國楨、羅隆基🧉👨🏻‍💼、梁實秋🏌🏿‍♀️、章漢夫、孫立人等文武名流是同學🙇‍♀️。1923 年,趙敏恒公費留學美國,考進密蘇裏新聞學院,後又進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深造,並獲新聞學碩士學位🫄🏿。畢業後,趙敏恒去了紐約,慕合眾社的富瑞之名登門拜訪,豈料富瑞劈頭一句竟是“你何時回中國?”顯然🔵,富瑞之意是他的用武之地該在中國。趙答“暫時還不能回中國”🪱。富瑞竟勃然大怒:“你是中國人,中國更需要你!在美國幹什麽?你一天不回去🏃🏻‍♂️‍➡️,就不要來見我✭!”這番話極大地刺激了趙敏恒。此後🏗🪆,他又與聯合通訊社總編古柏邂逅,古柏和富瑞一樣,也要他回中國去。

可當時的趙敏恒在美國還不到兩年⛓🍔,學藝不精,他只得先在世界通訊社當記者,堅持半工半讀,待學到了辦報的全部本領後方才回國。

回國後🙆,趙敏恒歷任美聯社、路透社駐南京特派員,路透社中國分社社長🧬,路透社遠東司司長。趙敏恒極敬業,采訪新聞到了舍生忘死的程度🧜‍♂️。1939 5 3 日💮,重慶遭到日寇大轟炸,人們都進了防空洞,趙家周圍被日寇丟了40 多顆炸彈✍️,趙的夫人謝蘭郁幾乎被炸死。趙被困在防空洞內,他想發電報,但幾個小時過去了,外界仍無法聯系上。趙急了,走出洞來,看到街道上遍地瓦🧜‍♀️,一片狼藉,來到電報局,等了好久,就是不見人。於是🏊🏽‍♀️,他又去找英國的軍艦👎🏻,結果四天後這封電報終於發出🙇🏼‍♀️。

趙敏恒也因此而成為世界級的名牌記者。原《中央日報》副總編輯、采訪部主任陸鏗,在中央政治大學新聞班曾師從趙,他說❣️:“教采訪學的趙敏恒師是公認的現代中國最了不起的記者,為國際新聞界所推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我們遇到的英、美大牌記者♊️,幾乎無一例外地一提到他就伸大拇指。”

“國際新聞界的明星”是如何誕生的

1989 年,在上海🙅🏽‍♂️,我采訪從香港來的蔔少夫先生🛌🏽,其中談到了當年他與友人創辦的《新聞天地》,其刊名就是趙敏恒建議的👩🏻‍🔬。趙還設計了刊物的內容:專發內幕新聞,只要不是獨家或極少人知道的就不用🦵🏼。這一定位很受讀者歡迎🏄🏿‍♀️,刊物也因此能長久堅持下去,歷56 年,直到蔔少夫亡故才停刊。

趙敏恒(後排右一)在新聞館時與同事合影

在趙敏恒數十年記者生涯中,如下幾件由其最先報道並產生過轟動效應的新聞事件值得一提📜:

一是九·一八事變與李頓調查團報告的最先報道👩🏼‍💻。1931 9 18 日晚📚,日本關東軍突然炮轟北大營🧕👆🏿,全面侵華戰爭由此開始。趙敏恒主持下的英國路透社中國分社⛰💸,憑其靈敏的新聞觸覺與先進的通訊手段,早於國民政府6 小時收到此消息並向總社報道。經此事件🤽🏽‍♀️,遠東形勢驟然緊張,英美日蘇等國的通訊社和報紙競相延聘趙敏恒為兼職記者。趙亦同時向七家新聞機構發新聞🔒,人稱“國際新聞界的明星”。此後🔏,國民政府一邊采取不抵抗政策,一邊向國際聯盟申訴,國聯於次年3 月🎸,派以英國李頓爵士為首的調查團來中國🕧。調查了半年🦸🏽‍♂️,卻寫出一份明顯偏袒日方的調查報告,竟提出國際共管。這份報告在官方公布前是嚴格保密的👱🏿‍♀️🥖。然而趙敏恒卻率先作了報道,比別人早4 小時發表報告摘要⚫️🧴。奧秘在於調查團到南京時,蔣介石夫婦在勵誌社設宴招待,不準記者進入。可趙敏恒早就設法進了餐廳隔壁的彈子房偷聽,並記下各人的演講詞。這才寫出報告摘要,奪得先機。

二是藏本事件。1934 6 8 日🌼,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的二等秘書藏本英明突然失蹤↪️。這本不關中國人的事🥣🍃。不講理的日本使館🧬,卻借此挑起事端🧗🏻,停在下關長江口的軍艦炮口對準了南京市區。幸好🤸🏿,南京警廳的偵緝隊第二天在明孝陵附近山中的一個廟裏找到了藏本🚁。事情本可就此偃旗息鼓,加上蔣介石政府也封鎖新聞📇,不準再有續聞,然而趙敏恒感到事非尋常,便欲探明藏本出走真相👍🏿。他偽裝成基督教青年會的代表(藏本也是教徒)去慰問🧴,藏本極感動,說出出走實情。原來,藏本已在華工作多年🧙🏿‍♀️,因遭受排擠,深感人生乏味🤴🏿,因此出走,準備自殺👩🏽‍🌾📳。趙把這些全都捅了出來👨🏻,真相暴露後,成為天大的笑料,日方非常狼狽👨🏼‍✈️,日本外務省情報局長天羽英二說:“趙敏恒不是中國的記者,而是中國最壞的宣傳員!”當時正好路透社遠東分社總經理考克斯在東京,指責天羽不應侮辱記者,兩人幾乎動武。路透社倫敦總社則發來賀電⛹🏿‍♂️👯‍♂️:慶賀趙敏恒報道成功🧾🧜🏽!

三是最先報道西安事變。1936 12 12 日上午9 時,趙敏恒忽然接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張道藩和中央社打來的電話,問路透社有否在西安派駐記者⚫️,西安有否來過電報,還說現在到西安的交通中斷了🧑🏿‍🎓。這些突兀的問題引起趙敏恒的猜疑,他隨即向交通部門證實🕳,鐵路只通到華陰🧛🏽‍♀️。他想,蔣介石在西安,如單純為了蔣的安全,似無全面中斷鐵路營運的必要📅,一定是西安城內出了問題🧔🏼‍♂️🤼。當時東北軍駐西安🏓,早就傳聞東北軍有不穩的消息🍥。經多方了解後,趙敏恒推定西安發生了兵變🏊🏻‍♀️🍠。於是他立即發出消息,成為國內第一個報道西安事變的記者🧖🏿。

四是最先報道開羅會議召開🐻。1943 10 月,中美英蘇四國在開羅開會🤵🏻,商討對日戰事,消息封鎖甚密且嚴👴。趙敏恒本是去倫敦路透總社述職↕️,途經開羅在街頭偶遇黃仁霖🧑🏼‍🍳、商震等國民黨要員💆🏿‍♂️8️⃣。商是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黃是新生活運動委員會總幹事,是蔣宋身邊的紅人🥺,人稱蔣宋的“拐棍”,兩人同在開羅定非尋常。他又從塔斯社羅果夫處了解到斯大林與幾個蘇聯要員均不在蘇聯🧙🏿。再進一步從路透社與美聯社了解到丘吉爾和羅斯福也都不在國內,於是臆測中美英蘇四國首腦在開羅開會。其時👩‍👧,開羅電報局已封鎖🏉,不能發出任何電報。他便跑到葡萄牙裏斯本用密碼向路透總社發了開羅會議正在進行的消息。這一報道是冒著極大風險的⚒,因為可能被追究為泄漏軍事機密🌻,好在因為事情本為真實,英方也就承認而沒有追究🌪。開羅會議報道成功後,趙敏恒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他到英國時,受到英國新聞同業的盛大歡迎🦊,設宴於曾招待別國國王、首相🧑🏻‍🦯‍➡️、貴賓的倫敦克萊裏支飯店。此外💃,由於這一報道的成功,路透社給予趙敏恒“金煙盒”獎,煙盒上刻上了他的名字。有此殊榮者👨🏽‍💻,路透社內僅有十余人,為此🦻🏼,趙敏恒被提升為遠東司司長。

不畏強勢 捍衛新聞自由

趙敏恒是耿直剛介的報人𓀙,服膺於新聞真實與新聞自由的原則,即使觸犯權貴甚或牽涉到飯碗也在所不計🤾🏿。

1932 年“一·二八”後🤾🏽🧑‍🦯‍➡️,英國駐中國大使蘭浦森要調停中日戰爭🌹,從北京到南京再去上海🧘🏼‍♀️,行蹤甚為神秘,趙敏恒得知消息後即予發表。蘭浦森到上海,看到報紙🈷️,勃然大怒,約見趙👍🏿,責問他未經準許怎能發表他的行蹤,並要他交出新聞來源。趙義正辭嚴地回答💛:新聞如不正確♐️,你能否認🙍🏽‍♀️,其他方面均無權幹預。我更無必要交出新聞來源👨‍🦼‍➡️,因要維護新聞自由原則🔏🙅🏼‍♀️。趙聲稱只對路透社負責👷,而對其無理幹預置之不理🛕。無奈之下,蘭浦森要求路透社更正並將趙撤職開除,然而路透社拒絕了蘭浦森的要求。不久後🧑‍🌾,蘭浦森調駐埃及大使🥹,行前宴請趙,要他忘掉此事✮,兩人由此冰釋前嫌。

抗戰期間在重慶🧇,趙敏恒毫不偏私如實報道國共兩黨的作戰情況,使得國民黨的新聞官頗為不滿🧑🏻‍🦯,多次勸他少正面報道共產黨。而趙敏恒卻我行我素,報道如故。“皖南事變”發生後,國民黨要封鎖新聞👨‍👩‍👧‍👧,趙敏恒沖破封鎖堅持向路透社發消息🙍🏼‍♂️,還撰文抨擊這一行徑,使政府方面大為惱怒🫴🏽。

1944 年,路透社為宣揚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統治非洲的政績,有意識地組織了一批記者去非洲,趙敏恒也在被邀之列🍗。去後,他看到非洲殖民地的殘酷統治,便寫了一些譴責文章,被學生陸鏗看到後,拿去在《新民報》上連載👬,後來又以《倫敦去來》為書名結集出版。被惹怒的英國政府隨即向路透社施壓🧑🏻‍🦯‍➡️🤨,要其停止出版👨🏿‍🦰。趙敏恒拒絕了,後又憤然辭職🛤,棄每月5000 英鎊的高薪而不顧。

趙敏恒從路透社辭職後💧,本擬自辦報紙,但國民黨對他不放心♏️,怕其如脫韁之馬🧖🏿‍♀️,無從管束,因此遲遲不予登記。中央社的蕭同茲,禮請他加盟,可趙敏恒認為中央社是禦用宣傳工具,與他的新聞自由思想相抵觸🤦🏻‍♀️,便婉謝了👨🏻‍🌾。這時,成舍我辦的《世界日報》請他俯就📐,他們原本熟識,加上國民黨宣傳部的程天放來促成,他便去當了總編輯。上任後,趙敏恒利用發新聞電訊的專長,收集重大國際新聞,使《世界日報》面貌一新,大受讀者歡迎🐁。

消失的12 本教學筆記抗

戰勝利後,《新民報》要籌辦上海版,委托趙敏恒經辦👩🏻‍🦽。趙本已接受,但這時國民黨的宣傳部長程滄波請他接掌《新聞報》。因該報與《申報》一樣歷史悠久👳🏿‍♂️,再加上趙敏恒和程滄波是至交,不好推辭,終於接受出任總編輯一職。趙敏恒提出多項改進措施,革新版面,多發專電,增加消息。原本守舊的副刊💛,約請田漢、安娥辦《藝月》副刊,第一期就登了解放區的民歌《朱大嫂送雞蛋》。國民黨極為不滿👷🏽‍♀️,讀者卻歡迎🪗🧘🏽‍♂️。副刊成了郭沫若、茅盾、洪深、邵荃麟等左派文人的文化陣地。後該報發行數增到35 萬份,為全國報紙之冠🏤。

1949 年,政權更易,國民黨政府敗走臺灣,趙敏恒面臨三種抉擇。一是去海外。聯合國新聞署、《香港日報》🦻、新加坡《星島日報》都用重金聘他🚾,連襟鄧家彥🌥、好友蔣廷黼送來飛機票要他去美國,他一概婉言謝絕🕵🏿‍♂️;二是去臺灣。湯恩伯三次讓人持函登門,稱已購好飛機票🚵🏻‍♂️🛖,上海解放前一天,谷正綱還親自打電話要和他一起去臺灣🫦;三是留在國內。趙敏恒原和田漢是好友,田漢🫷、安娥夫婦勸他留下,他們向周總理反映要求安排趙🧞,周總理本就了解趙敏恒在抗戰時的表現,便決定安排趙去北京工作。當時蘇聯駐華大使羅果夫也勸趙留在大陸,稱中共還是急需新聞人才的🤵,“像趙先生這樣百裏挑一之才尤為需要”。

趙敏恒權衡再三後👩🏽‍🎓,最終決定全家留在國內🧑🏼‍🎓。

話雖如此🖋,新政權對舊知識分子是不能完全放心的🙍🏻。最初的安排是讓趙敏恒先去蘇州革命大學洗腦改造😬,再授實職🧝🏽‍♀️。然而就在此時🔮,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陳望道以每月600 元的高薪,聘請趙敏恒任教授。抗戰期間在重慶時,復旦就曾請趙敏恒擔任過兼職教授🧎🏻‍➡️🌦,深得人望🧒🏽。這次任教授,更為師生企盼與歡迎。趙為此謝絕了周總理的安排💄,去復旦新聞系就職。以趙敏恒在新聞界的資歷,擔任教授,自然左右逢源、得心應手🚝。趙敏恒的公子趙維承曾談到父親當時的教學情況👫🏼:“從1949 年開始到1955 年間,他第一次擺脫繁忙的辦報事務🖋,靜下心來寫了12 本厚厚的教學筆記,記得小時候半夜兩三點鐘🖕,還看到他在寫教學筆記……”由此足見趙敏恒備課之認真💇🏼‍♂️。然而,這12 本教學筆記的最終命運卻令人嘆息🍀,據趙維承說:“1955 年他出事後不久,新聞系的一位老師找到母親,以新聞系的部分課程開出困難為由,向母親借走了這12 本教學筆記🥂。從此這凝聚父親從事新聞工作畢生經驗的書,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其實什麽都不懂!”

平地風波,倏然而至。正在開展中的肅反運動進入高潮,1955 5 25 日,趙敏恒被逮捕,說他是外國間諜—“國際特嫌”🤹🏼‍♂️🧑🏽‍🎄。在外國人辦的機構裏工作的都是間諜,這就是那時下令抓人的邏輯𓀀。趙敏恒先是關在上海提籃橋監獄中🎓,但審過幾次就擱置了下來。他家中的處境也不堪言說🥸,先是被勒令搬出教師公寓🚟,幾次搬遷後,最終搬到復旦農場的工棚小屋。工棚四邊的墻是用竹條編的,從裏面可以清楚看到田野與天際的白雲🤡。不久👩‍💼,趙家的生活陷入絕境,只得變賣衣物,艱難度日。到最後,那個有著紀念意義的金煙盒也給賣了。

謝蘭郁在外面到處申訴,最後也成了右派。

趙敏恒一關就是6 年,1960 9 21 日👨‍✈️,被判刑7 年🐤。當時因距離刑滿只剩年余🧎🏻‍♀️,便被送至江西新余礦山勞改。臨行前,妻子帶著兒子去獄中探望,見後大為驚異🧚🏼‍♀️,眼前的趙敏恒頭發全白🦵🏽,身體瘦得不成人形💬。妻子問他:“是否要上訴?”他搖搖頭:“不必了👨🏼‍⚖️,沒有用的💬!”他摸著兒子的頭苦笑著🕢。“孩子都這麽大了!”然後忽回頭說🕌:“我們原以為什麽都懂,其實什麽都不懂,要好好學呀👃!”

刑期將滿,家人正屈指算歸期,哪知趙敏恒竟於1961 1 6 日死在了勞改場,僅僅活了57 歲。母子兩人得訊後匆匆趕去礦山。只見一個薄皮棺材,問及死因🧔🏻‍♂️,說是跌跤出血🧜🏼,因傷口感染破傷風,由此不治身亡🤏🏻。妻子要求向同他一起勞動的人問話,被悍然拒絕🪣。還是兒子懂事:“不要問了,再問我們也回不去了🧎‍♀️‍➡️!”妻子不甘心丈夫死得這樣不明不白,又花了大量精力去找骸骨,無奈“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一代報人從此消逝,然而,他曾為之服務的英國路透社😍,並沒有把他忘記。“文革”期間🧑‍🦰,路透社社長來中國訪問🏹,提出要見趙敏恒。一番了解🌒,才知趙已離開人世多年。“文革”結束後😔,路透社駐中國的首席代表白爾傑親到趙敏恒家中🤽,慰問致意後,贈予趙維承2000 英鎊🧛🏽。

1982 年🔩,趙敏恒案終於平反。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結論🫄🏽:“所謂‘特嫌’問題與事實不符,應予否定。”並當庭宣布👩🏻‍⚖️:“趙敏恒是一位愛國的新聞記者!”其實,趙敏恒不是特務👫🏻、間諜一事早在1956 年就已查清,只是當政治介入司法後,法律便失去了獨立審判的能力🧟‍♂️🧲,只好指鹿為馬了。

趙敏恒既然骸骨無存,葬身地也就無從尋覓。直到1993 年謝蘭郁去世後,其子趙維承方在蘇州太湖之濱的興隆公墓購置一塊墓地,以父親生前常用的幾件東西與母親的骨灰一同安葬👌🏽。

轉自《人物》2012年第3

相關新聞

  • 112020.08
  • 262007.10

    清華成立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

    1月18日,意昂体育平台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高層研討會在清華主樓接待廳舉行。

  • 012009.01

    首屆全球新聞教育改革研討會召開

    12月19日至20日🏃‍➡️,首屆“全球新聞教育改革研討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召開。

  • 312007.10
  • 302016.03

    新聞與傳播學院分會

    新聞與傳播學院意昂會於2011年11月20日成立🩼♛。

  • 112013.01
  • 292023.11

    14名優秀清新意昂獲中國新聞獎

    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11月6日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77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73件,二等獎114件,三等獎187件。此次評選中☘️,以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為報送單位的作品《聽見急診室》獲中國新聞獎系列報道類三等獎。張勤🈶、裴廣江、李獨伊💕、徐丹🕢、袁汝婷🚎、楊依軍等6名清新意昂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馬姍姍、喬申穎、楊翹楚、陳國權⛴、鄧仙來等5名清新意昂獲二等獎...

  • 272019.08

    “聞不如新,人不如舊” | 新聞99班入學20周年同學會!

    2019年8月的一個周末🥓,新聞99班本科生入學20周年同學會在宏盟樓環球資源廳舉行🧻。新聞99班近二十位同學及學院教師李彬🧝‍♀️、金兼斌、杭敏、雷建軍等參加了....

  • 022011.08
  • 202023.06

    新聞學院教師代表團看望在德意昂

    6月11日至17日🤱🏽,新聞學院教師代表團訪德期間🧑‍✈️,黨委書記胡鈺👨🏽‍🦳🦁、院長周慶安、副教授吳璟薇看望了李強、葉雨陽、張卓、王禹航和詹冰倩等在德意昂🙋🏼‍♂️。目前🥥,新聞學院在德意昂主要從事新聞媒體😲🕒、學術研究👮🏼‍♂️、公共關系等領域工作,他們當中有人擔任人民日報社歐洲中心分社記者,有人在柏林自由大學、艾爾福特大學、吉森大學攻讀博士學業,也有人在慕尼黑大學進行海外學期交換。教師代表團與意昂王禹航(右一)合影教師代表團與意昂葉雨陽(...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