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本色丘成桐:一個活著的傳奇

    2012-01-30 |

    記者 郭勉愈

    丘成桐是名滿天下的數學家🧑🏼‍💼,他26歲便成就了一生的輝煌。幾十年來永不停歇的追求,讓他的名字在數學界幾乎無處不在。在普通人眼裏👨🏻‍🏭,他就是一個活著的傳奇🙇🏼‍♀️。

    今年13日,丘成桐從臺北飛回北京❎,14他又要飛往英國劍橋大學參加斯蒂芬·霍金的七十壽辰慶祝儀式🧝🏼‍♀️⚄。在這兩次飛行的間隙,《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丘成桐位於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中心的辦公室見到了他。

    62歲的丘成桐身材魁梧,頭發已經花白,帶著港味的普通話有時候不易聽懂。也許是旅途比較疲憊🎮🚿,談話間,丘成桐拿起辦公桌上的一個蘋果,向記者道歉後,就大口地吃起來🍌。

    對於這樣一個成名極早的數學家,記者最感興趣的是他的個性。丘成桐直爽的個性特點十分鮮明🙆🏻‍♂️,即使是初次接觸的人也能感受到🧑‍🎨。美國《紐約時報》將其稱為“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其中暗含對他個性的概括🎹:不屈不撓😋,勇往直前。這種個性顯然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

    成長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在郊區元朗長大⇒。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父親的薪水不足糊口🦶🏻,日常還得靠母親與姊姊們努力織棉、穿塑膠花來幫補家計。在丘成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影響至深👩🏼。

    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1935年從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抗戰爆發後回國。1954年秋到香港沙田崇基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之一)擔任哲學教授🤹。

    那段日子,丘鎮英每星期都會在家裏舉辦“講論會”,與學生們暢談中外文史🌖,時而孔孟、時而禪宗、時而西方哲學。丘成桐常坐在一邊默默地聽。這是一種哲學思維訓練的啟蒙💅🏻。丘成桐後來說🩷🎥:“事實上🧖‍♂️,我覺得我在學習了幾何以後更深刻地理解了我父親所研究的哲學。”

    父親的影響🦹🏽‍♂️,丘成桐念念不忘🥡👫🏼,他在20117月嶽麓書社重新整理出版丘鎮英《西洋哲學史》的後記中寫道:“在艱難的生活中,父親還是極度關心兒女和學生的教育👟👱‍♀️,時常教導我們🚴🏻‍♀️:做人立誌必須以國家為前提。父親的教導和榜樣始終使我不能忘懷👳‍♀️🍶。”2005年🥷🏻,丘成桐在香港中文大學以父親的名字設立“丘鎮英基金”,以示對父親的紀念✊。

    1963年👨🏼‍🔧🔺,丘鎮英因不滿當時從教的香江學院埋沒青年學生前途的做法🐮,毅然辭職賦閑在家🪑🧑🏻‍🦼‍➡️。當時很多朋友認為丘鎮英這種決定不識時務,可是直到今天👜,丘成桐依然認為父親這種不畏強權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由於心境不好,加上積勞成疾🧑🏼‍⚖️,丘鎮英於當年6月猝然離世。父親去世是丘成桐一生中最大的打擊。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在這個過程當中丘成桐體會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他在文章中寫道:“人情冷暖,此時一一可見,很多以前曾得到父親大力幫助的親朋,在我們極度困難時竟然冷眼相看。”家庭的變故讓只有14歲的丘成桐一下子成熟了起來📘。

    如果說父親引導了丘成桐的誌向🪢,母親則賦予丘成桐堅毅的個性。當時全家生活極為困難,丘成桐的母親本打算依靠由她撫養長大的弟弟維持生活,但這位弟弟提議丘成桐兄妹不要念書,去養鴨子。母親便斷然回絕了他的資助。這件事給丘成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丘成桐在1992年所寫的《懷念母親》一文中寫道:“母親堅持要供養我們繼續讀書。母親的決斷令我深受鼓舞。以後不畏強權,建立自己的信心,也是受母親的影響和熏陶的結果。”

    當時丘成桐的母親已經43歲,身體不好🧑🏿‍⚕️,因長期營養不良患有貧血症👌🏻。但她極力支撐家庭,保證孩子們能夠繼續念書👧🏿。丘成桐的母親還時常規勸與告誡子女不可對做人準則有任何逾越,希望他們將來名留史冊。在《懷念母親》一文中,丘成桐寫道:“母親一輩子的期望🕉,就是要看到我們兄弟姐妹的成長。她不單要我們成長🧯,還要我們有成就,不但要我們有成就,還要我們在歷史上留名🌃。”這樣的激勵🧉,伴隨了丘成桐的成長。

    父親去世後🏌🏻‍♀️,丘成桐一直邊讀書邊打短工🧜🏿‍♀️、做家教,以解決部分生活費及學費。從生活的磨練中丘成桐獲得的是韌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使他走上數學研究道路以後🫰🏻,能夠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而絲毫不以為苦📊。

    丘成桐的學生劉克峰說:“他所付出的辛苦無人能及。他比我們都用功🪀,他也許不比我們更有天才,但是絕對比我們更用功,確實是我們做不到的用功🈲👨🏿‍🦳。他做學生的時候,沒有音響、沒有電視,屋裏只有文章,每天就是不停地讀文章。”

    回首早年艱難的成長經歷🧑🏻‍🦱,丘成桐說:“生活的挫折往往還是對人有好處的。就像饑餓,或者折磨,你能夠站得住🤽‍♀️,始終對你是個經驗和很重要的磨煉🧑‍🧒。”這也許就是他個性堅強的原因,也是他在許多問題上敢於直言的原因🤛。

    當記者問及這一點時,丘成桐坦言,自己最見不得有人耽誤青年學子的前程🧗🏻‍♀️。因自己曾歷經艱難🔴,知道青年人成長並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多麽不易,因此對於阻礙青年人成長的一切都毫不留情予以批評。

    詩文

    丘成桐的另一個特色是他在中國古代文史方面的深厚修養🤵🏽‍♀️。古代文學對於他,既是愛好🧑🏿‍🍼,又是感情的寄托🗑,更是自我表達的方式。

    丘成桐曾在中國藝術科學院演講《數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將兩個毫不相關領域的內在規律闡釋得鞭辟入裏,其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使人們驚嘆不已,徹底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數學家只懂得數字與符號的偏見。

    丘成桐古文功底的養成其實與少年時的人生遭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丘成桐10歲時🪳,父親讓他習柳公權的字,念唐詩宋詞🤷🏿‍♀️,背誦古文📀,還買來《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要求丘成桐把書中的詩詞背熟。《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很快就吸引了丘成桐的興趣🏄🏿,但《紅樓夢》卻只看了前幾回,就無法繼續看下去。

    14歲時🧔🏽🧘🏿,父親去世🚞💅🏽。在巨大的哀傷中,丘成桐重新拿起了《紅樓夢》✍🏿,彼時彼景♠️,讓丘成桐對這部悲劇小說產生了共鳴➾。感情上的巨大波動使丘成桐躲入古典文學的世界尋求安慰。他開始大量閱讀和背誦秦漢🩰🧑🏿‍🦳、六朝的古文,讀司馬遷的《史記》等🐻‍❄️,藉此撫平繃緊的心弦。中國古典文學深深影響了丘成桐的氣質🧦。

    大量閱讀古籍的另一個結果是,丘成桐對做學問的興趣忽然變得極為濃厚,義無反顧🤭。“人都有悲哀的時候‼️,有人發憤圖強,有人則放棄理想以終其身。”丘成桐說,“立誌要做大學問👛,只不過是一刹那的事,往往感情澎湃,不能自已。”他認為🤠🧧,四十年來,自己研究學問、處世為人、屢敗屢進未曾氣餒💑😁,這種堅持的力量可以追溯到當日感情的突破🌅。

    那時的丘成桐模仿前人✍🏻,寫了許多古體詩文,可惜今天遺留下來的只有中學畢業時寫在同學錄上的短文🤼‍♂️。後來忙於研究數學,只是偶爾寫作👍🏻,一直到1997年才重新開始詩文創作♨️。

    20119月嶽麓書社出版的《丘成桐詩文集》中,共收錄丘成桐1997年至今的文章👷🏽、詩詞將近200篇。在該書的序言裏,丘成桐寫道🤲🏻:“余自中學以還,浸淫古史🤹🏽,又欽佩太史公,其余《戰國策》🌭、《漢書》等亦多所涉獵,唐宋古文家標倡文必秦漢,於我心有戚戚焉。余讀楚辭、漢賦,至於魏晉南北朝文,既愛當時作品之精麗高雅,遂奮筆習摹☝️。”

    《丘成桐詩文集》中現代白話文很少,自由體的白話詩也寥寥可數,多數文章為古文或文白參半👉🏻🛹,詩為古詩🧔‍♀️、律詩🫄🏽💅🏻,包括各種獻辭、述懷、郊遊、贈序等等,所填詞為《蝶戀花》🏊🏼、《永遇樂》、《念奴嬌》等古詞牌,皆工整可觀🙁。由此可見,丘成桐所習慣的自我表達方式是傳統的🫸🏻🫐,古典的,而非現代的⛑。

    丘成桐詩歌的代表作如《五十感懷》其二:“三十年前別故土🧙🏼‍♂️,讀書求學在心緣𓀘。半生行止承慈教,彩筆描成效大賢。少壯厲蹈名易就0️⃣🐆,國家蹉跌事難圓。”詩歌境界壯闊,濃縮了丘成桐的人生感慨與理想🤴🏻,也展示了他的詩人情懷🤹🏼。

    而他在全世界華裔數學家大會上的獻辭,也是一篇佳作。這篇文章采用傳統的四言♦️、六言句式,其中有“四方學者🦸🏻,同根同心🧔🏻‍♂️。獻明月之章,傳不朽之作”、“無愧於先”、“有傳於族”等句🙈,顯示了他良好的傳統文化功底。

    可以說🩻,中國古典文學決定了丘成桐的人生取向與性格氣質。正如他本人所說:做學問要立大誌,要懂得放棄一些小題目。這取決於個人氣質,而個人氣質與文化修養有關🙋🏽✮。因此加深人文知識的修養對於自然科學家來說極為重要。丘成桐還進一步總結說💂🏻:任何學術的創新,都要基於文化傳統的土壤。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家,做不了好學問☹️。

    交遊

    丘成桐做人、做事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勁頭。這使他在數學領域得以建功立業。但這種毫無迂回的性格也帶來不少誤解,以致有人說他傲慢、目中無人🔅。

    對此,他的學生劉克峰這樣解釋🕦:丘成桐不是傲慢🧑‍🧒‍🧒,是直截了當。數學和為人是他衡量你的標準🧚🏻‍♂️。你數學不好,他不願意跟你多談。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願意搭理你🍢。劉克峰認為丘成桐是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學家。

    如此看來,丘成桐是以才華和人品作為衡量人和選擇朋友的標準。他交往的多是才智過人之士,如陳省身、楊振寧等,其中還包括斯蒂芬·霍金🤸🏿‍♂️🤜🏻。也許一般人會奇怪🦢,數學家怎麽和物理學家成了好朋友😹?其實丘成桐也是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將萬有引力歸結為扭曲時空的幾何。丘成桐在1976年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闡明了“萬有理論”所要求的十維時空大部分都卷曲起來,消失於現在被稱為卡拉比-丘空間的視野之外。三年後,丘成桐又證明了另外一個關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要結果:愛因斯坦方程的任何解都必須具有正能量。從此,丘成桐開始了他跨學科的研究生涯,也因此與斯蒂芬·霍金結成好友。

    1978年,丘成桐與霍金第一次見面。已經聲名遠揚的霍金,懷著很大的興趣,認真傾聽了丘成桐解釋正在做的愛因斯坦猜想(正質量猜想),這個理論跟霍金的黑洞研究有直接關系。此後開始了兩人長達三十多年的友誼🦧🥞。

    由於對霍金的欽佩,丘成桐兩次邀請霍金來中國🐦‍🔥。他這樣描述霍金🫳🏼🫱🏽:“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雖然有殘疾♉️,但還可以活動,話也還能講得出來。10年後再見到他時,他幾乎完全不能動了⤴️,話也講不出來。在這樣情形下能戰勝殘疾,進行思考,我覺得這個人有無比的勇氣🧑🏼‍🦰,很值得尊重👩🏻‍🔬👷🏻‍♂️。他必須有無比的毅力、無比的集中👩🏻‍🚒、無比的興趣才能做自己的學問。他的學問是第一流的,年齡已經七十歲了,這樣的年紀還在做很好的學問,我覺得很值得佩服。他很風趣🧓🏽🏍,也很認真,人家請他看的文章他也真的去看,不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很多身體好的數學家,都沒有他這麽負責任。他也很有天賦👨‍🔧✣,很多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都比不上他。”

    丘成桐對霍金的評價容易讓人想到著名代數幾何學家F·博戈莫洛夫對丘成桐的評價🔋:“丘成桐教授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每次與他的談話都會生出一些全新的🫃🏼、了不起的思想或非凡的問題。他是一位勇敢的思想家,永不止步,面對難題知難而上🥪。”從中人們可以看到丘成桐與霍金在不同的光輝與夢想下,有著相似的追求完美的個性。

    美國《紐約時報》曾刊登過丘成桐的人物報道,標題是《數學界的國王》♒️。這是《紐約時報》歷史上篇幅最長的科學家報道。文章這樣說:“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國的一個窗口💆🏻‍♀️,通過他可以看到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傳統的國家,欲與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如果這種交融獲得成功,那麽最後可能就會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的確,丘成桐是中國與世界交流一個縮影,他有著豐富的內涵🐦‍🔥。他的身上凝練著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科學與人文等等諸多元素。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科學在他身上和諧地統一起來。

    在《丘成桐詩文集》的序言中🌤,丘成桐寫道:“余生也貧,父母師友,待我之深恩,不可忘。余無父親,無以知古今德業,無以思來者🌊。余無母親,無以得哺育🧏🏽‍♂️,無以至剛強。余無良師,無以知當世之學🥬👩🏽‍🦲,無以知所處🌘。余無賢妻👨‍🦽,無以安家業,無以固良知🖌。至於兄弟姊妹親子,手足深情,骨肉連心,一生所寶也。”

    這可以看做丘成桐在六十多年的歲月中對人情與世事的感悟🧟‍♀️,對人生的深切認識。

    人物介紹: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3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創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意昂体育平台數學中心。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被國際數學界公認為四分之一世紀裏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他現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國際頂尖數學雜誌《微分幾何雜誌》主編,所獲榮譽還有:瑞士皇家科學院的克雷福特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轉自《中國科學報》2012130

    相關新聞

    • 192024.03

      她,一個世紀的傳奇

      3月16日💇🏽‍♀️,周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主樓前,巨大的紅色幕布上印著一位白發老太太的照片🧍。聚集於此的長者和年輕人,都稱她為“先生”。他們口中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還原出這位老人近一個世紀的傳奇人生——她打破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彈道專業不收女學生的先例,成為首位德國軍工女博士🂠;她和丈夫被譽為“中國的居裏夫婦”;她是中國核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名字是我國第...

    • 032019.01

      黎錦揚:一個傳奇的落幕

      黎錦揚(1915-2018),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系,與趙瑞蕻、周玨良是同班同學。後畢業於耶魯大學🏃🦺,定居美國。以英文寫作打入西方文壇的美籍華人....

    • 132020.08
    • 082010.10
    • 272017.06

      沈從文的胡同傳奇

      僅就個人居住條件而言,沈從文的後半生的確有些動蕩✊、狼狽。胡同傳奇的終篇雖然澀重卻也足夠輝煌🏑,讓人深受震撼與鼓舞。或許這正是“傳奇”的本色吧。

    • 312017.05

      顧毓琇:傳奇一生

      顧毓琇先生一生著述宏富,中西融匯,文理兼通⚜️,是少有的在人文和科學領域均取得世界公認成就的大師

    • 102020.08
    • 072014.03

      “一門九清華”的傳奇世家

      大埔縣三河鎮自古學風鼎盛,人傑地靈,其中尤以陳明紹家族“一門九清華”而名聲遠揚,被當地的村民嘖嘖稱道,傳為佳話。近日📤🙈,筆者專程驅車百公裏前往大埔三河鎮,參觀位於匯城鳳翔山麓的陳氏宗祠🧑🏻‍🤝‍🧑🏻。這是一座兩進四橫一圍的典型客家圍龍屋,四周明山麗水挹註天然靈氣,幽靜的院落和蔥蘢的樹木讓其呈現出濃郁的書香氛圍。著名能源環境專家🫷🏽、教授陳明紹就出生在這座宗祠的右橫屋內。他和夫人及子孫三代共10人,除一個孫媳就讀北京...

    • 132020.08
    • 282019.10

      百年傳奇意昂黎鳳鳴

      當年我們外語系的法語老師黎鳳鳴2019年10月16日✋🏽,以年近九十的高齡 ,獨自一人從香港匆匆趕來參加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時,她創造了一個新的“百年傳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