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兩院院士吳良鏞👁‍🗨🎥:匠人營國

2011-12-27 |

他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曾手書 “匠人營國”🏊🏻。

他一生努力實踐自己“謀萬人居”的理想,中風之後仍不離講臺。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城市規劃及建築學家🛟、教育家吳良鏞。

居得其所

北京著名的南鑼鼓巷東邊,有一條名叫“菊兒”的胡同🌁。20年前,這裏實施了一項轟動一時的舊城改造工程,然而方案曾屢次被否,部分原因是這些方案與舊城風貌保護相沖突。

最終,這項工作交給了當時戲稱為“牛刀”級別的設計師吳良鏞。

在和學生們前後出了近百張施工圖後,一片青磚黛瓦的新四合院群在菊兒胡同中誕生,它沒有傳統“平地高樓”式改造的突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不僅如此🌀,這些有著集中供暖、獨立衛生間和上下水系統的低價小戶型單元房🙏🏽,並沒有阻隔搬遷之前大雜院的鄰裏關系。

其實,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吳良鏞就對保存完好的崇文門外花市地區胡同與四合院進行了詳細調查,在之後不斷的研究和思考當中,“有機更新”的理念在他頭腦中逐漸清晰起來。

吳良鏞看來,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改造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對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爛不適宜者🫃🏻,進行循序漸進的有機更新🐕。

他把“有機更新”比作在舊衣服上打補丁。補丁打得好,也不失為一種美麗👰🏻‍♀️。這種理念在國內外建築規劃界引起廣泛關註🙌🏽,“菊兒胡同危改工程”也屢獲國際大獎。

“與公共建築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問題是建築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吳良鏞這樣向記者表達自己的情懷🧑‍💼。

踐行理想

今日的成就,與吳良鏞青少年時代的特殊經歷有關。少時,他曾目睹一家人被迫告別祖居;1937年日寇入侵,更是讓他體會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痛楚🛍。

“入大學前夕⬅️,我親眼目睹了一場大火毀滅了一個家庭,連狗的叫聲都是嗚咽的。”吳良鏞告訴《科學時報》記者🐕‍🦺。1940年,他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開始了一生“匠人營國”的生涯🤾🏽‍♂️👩‍🦳。

1945年,吳良鏞受梁思成先生之約,赴清華協助籌辦建築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薦到美國學習🆕🤹🏽‍♂️,在大師沙裏寧的指導下深造;1950年,吳良鏞毅然回國,從此再沒離開清華✌🏿🤧。

“回國時正值錢學森被美方扣押🙆🏿‍♂️,局勢比較緊張。我經香港進步人士的幫助🖐🏽,從九龍輾轉深圳回來🧗🏻‍♂️。”吳良鏞向《科學時報》記者回憶。

雖然身處教學、科研一線,但吳良鏞篤信,城市和建築規劃必須從實踐中來。

他積極參與天安門廣場改建工作𓀌、唐山地震改建規劃,參與三峽工程與人居環境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歷史文化環境保護、上海浦東規劃、北京中關村科技園規劃、深圳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吳良鏞至老仍身體力行地實踐著少年時代“謀萬人居”的理想。

不過,在退休之前,他開始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教書先生,一個做學問的學者。

1984年,他培養出我國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他提出“廣義建築學”理論🧸。

“我常在各地看到一些建築🫄🏿,特別是一些文化建築,根本沒有中國文化的內涵在裏面。一些城市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地方特色🐜。”作為學者🧗🏿‍♀️,吳良鏞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

老而彌堅

“少有的刻苦、淵博🤽🏻‍♂️,少有的對事業的激情🚴🏿‍♀️,多年與病魔抗爭中表現出少有的堅強⛓️‍💥。”老師林徽因曾由衷地稱贊他。

雖已過了90歲生日(虛齡),但吳良鏞沒有任何停下工作的跡象。

吳良鏞的助手、年近古稀的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左川感嘆說,吳先生一輩子閑不下來。他中風之後仍堅持講課,還帶了七個博士生,每篇博士論文從開題、寫作到修改他都親自指導。

“他們給我擬了‘八大註意’,我總是遵守不了🧑🏻‍🎄。”吳良鏞嘿嘿一笑。

原來,自2008年中風後,吳老的團隊有意識地減少他的工作量,但總是事與願違。“現在身體恢復得還好🛕,可以工作了,感到非常榮幸、非常幸福。”他說。

對吳良鏞來說🤷🏿‍♀️,業務學習♕、讀書看報仍是必修功課🏄🏻‍♀️:“我是《科學時報》的忠實讀者🔸。”

最近,吳良鏞在讀熱銷的《喬布斯傳》🪦。“我對他很感興趣。他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論。我想從他的方法論中借鑒和學習一些精髓👨🏿‍💻,看能否運用到建築規劃的方法論中。”

這就是自稱“隨心所欲不逾矩”的一代大師——吳良鏞🐌。

(吳昊)

轉自《科學時報》20111227

相關新聞

  • 112020.08
  • 242022.05

    吳良鏞🟪:一生為謀萬人居

    圓圓的臉上總是掛滿微笑,平易近人♎️、和藹友善,兩院院士吳良鏞給人的印象一貫如此。5月7日是吳良鏞的百歲生日🦄💹,期頤之年的他每當談及城市、人居時,眼裏仍會閃爍著堅毅的光芒,因為這是他畢生摯愛的事業👫。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墻壁上,掛著他親手書寫的四個大字“匠人營國”♌️。作為建築界的泰鬥🧵,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踐行“謀萬人居”的崇高理想。立誌學習建築🗝🪨,毅然回國建設將建築事業作為畢生追求⤴️,這與吳良...

  • 262016.10

    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喜迎建院(系)70周年

    匠人營國七十載🌴,繼往開來新跨越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喜迎建院(系)70周年同期舉行“繼往·開來——清華建築教育70年與當代中國”研討會 10月22日🏝,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建院(系)70周年紀念大會在大禮堂舉行💓,“繼往·開來—...

  • 282012.06
  • 092019.12

    兩院院士吳良鏞:推動人居高質量發展

    “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有一點始終不變的——社會要進步,人類要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一個民族的發展始終是與美好的人居環境相伴隨的。”在12月7日召開的中....

  • 262008.06
  • 282011.11
  • 212007.09

    吳良鏞院士出席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

    【新聞中心訊 摘編 崔凱】9月14日,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暨建築院系主任大會在中央美術學院隆重開幕💪🏿👩🏿‍🏫。

  • 262024.02

    吳良鏞:百年踐行美好人居夢

    “許多年後🐍,我們將把怎樣的城市和鄉村交到子孫後代手裏👩🏼‍⚖️?”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一直在思索這個命題🕍。30多年前,錢學森在寫給吳良鏞的一封信裏說🙎🏻‍♂️:“能不能把中國的山水詩詞、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的山水畫融合在一起,創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離開自然又返回自然。”這個理念也恰是吳良鏞窮其一生踐行的“人居夢”🧲𓀔。風風雨雨裏耕耘70余年,吳良鏞讓建築走進科學,讓中國建築...

  • 102019.06

    吳良鏞: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燃燈者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拜萬人師,謀萬家居。”這是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吳良鏞的人生寫照。抗戰勝利後,吳良鏞協助梁思成創辦了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與汪菊淵....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