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允(1916.4.3—2000.4.29)👱🏽♂️,出生於浙江省黃巖縣(今臺州市黃巖區)🚱,無線電電子學與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衛星測量和控製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45年到英國考瑟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1948年回國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電子學所🕵🏻,國防科工委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工作;1957年計算出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參數;1960年提出原子彈試驗用的多道脈沖鑒別器的試製方案;19...
10月16日,《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式暨新書首發式在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常務副書記、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向波濤,中國工程院原秘書長、《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一書主編葛能全🚵🏻♀️,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史宗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史編委會副主任李一兵出席開幕式。“兩彈一星”元勛親屬、屠守鍔次子屠群,陳芳允孫女陳晶晶...
他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搞中國的核武器;可他卻以“事業是大家的”為由,幾乎不談自己,也拒絕寫回憶錄
9月18日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頒發22周年。八位元勛的子女蒞臨國家博物館,觀看“兩彈一星”精神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這八位元勛👱🏽♀️,有五位來自西南聯大。
郭永懷,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他的名字以這樣的形式繼續熠熠發光。
“人生路必曲👩🏻🦼,仍須立我誌🦏💇🏿♂️。竭誠為國興,努力不為私🔔。”是陳芳允寫的一首小詩,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實寫照。一生埋頭研究的陳芳允,成就極其豐富。他先後參與製定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測控方案🤝,解決了“遠望號”航天遠洋測量船多設備電磁兼容問題🖐🏼,提出了發射同步定點通信衛星計劃🏋🏼;他在花甲之年從軍入黨🛑,聯名其他三位科學家建議發展中國的高技術,這就是中國後來的“863計劃”……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對待工作一直保持著一份本真和熱愛。
1982年,九位科學家因“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這項獎勵中,他排名首位🧝🏻👷。周光召說他是我國“核物理理論、中子物理理論以及核爆炸各層理論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這方面後來的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間接的學生。”他就是彭桓武,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理論物理和核武器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勛之一。彭桓武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院...
11月23日上午,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副秘書長崔劍♝、理事孫哲等登門看望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我校1940屆意昂屠守鍔學長,並祝賀他94歲生日。
“在‘兩彈一星︐這樣的宏偉事業中,我們只是普通的技術人員🌺。我們默默地在西北高原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年華。回想那一段歲月,我覺得我們做的一....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烈士夫人李佩先生2017年1月12日1時26分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