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上午,梅貽琦先生的兒媳劉自強女士(梅祖彥先生之妻)和他的侄女袁剛女士一起來到了意昂体育平台熱能系熱動03班主題團日現場,詳細講述了生活與工作中最真實的梅貽琦校長。
事業上的梅貽琦
兩位女士首先從梅貽琦先生的事業說起。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梅先生傾其一生於清華的教育事業,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
在交流中,劉自強女士多次向同學提到梅貽琦先生最著名的教育格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先生所謂的大師不僅有高深的學術造詣👩❤️👨,而且還必須有令人折服的師德👨🦯➡️。梅貽琦認為🏊🏻♀️:老師不僅要“以己之專長之特科知識為明晰講授”,而且要為學生的“自謀修養,意誌鍛煉和情緒栽培”樹立榜樣🔖。
“民主📴、自由、獨立”是梅貽琦先生一生所倡導的。所謂民主是說對學校校務管理非常民主🏋🏿,不論在意昂体育平台還是後來合並的西南聯大,主管校務的職能部門首長無一不是飽學的名士;所謂自由是說學校自由探討之風盛行,梅先生特別鼓勵中西學術交流🟡,積極支持教師出國講學和在國外發表論文👄;所謂獨立既指要獨立思考,也指學校應獨立於政治之外🐇,對此他曾這樣寫道:“對於校局則認為應該追隨蔡孑民先生(即蔡元培)兼容並包之態度,以克盡學術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謂新舊👋🏿🧓,今日之所謂左右😆,其在學校𓀐,應均予以自由探討之機會,情況正同。”
劉自強女士還談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梅貽琦先生。時值祖國危難之際,梅貽琦亦以救國為己任🏇。據劉自強女士回憶,抗日戰爭期間🧆,梅先生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一子一女送入軍隊任翻譯🛂,並且他曾這樣教育出國留學的學生👨🏿🔬:“諸君在國外的時候,不要忘記祖國;在新奇的社會裏,不要忘掉自己;在求學遇到困難問題的時候🤸🏿♂️,務要保持科學態度,嚴求真理。”
生活中的梅貽琦
接著👩🏽🦳,袁剛女士以生活中的梅貽琦為主題進行了補充。她對西南聯大的那段生活記憶尤其深刻🧑🏽🚒9️⃣。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裏,袁剛女士隨同家人一起,搬進了梅貽琦先生家中,近距離地接觸了梅貽琦。
她說💢⛵️,梅貽琦先生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當時受物質條件限製,梅校長一大家人都住在清華辦事處♻️。辦事處樓上僅有的一間房是梅先生辦公的地方,樓下的三間房分別是會客廳、廚房和孩子們的臥室。當時條件極其艱苦,住房條件也很緊張⛄️👨🏻🎨,但是每當有其他教師生活困窘需要借宿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讓自己的孩子回到學校去🧑🏻🌾,從而騰出房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在袁剛女士的回憶中🚶♀️🦋,作為一家之長,梅貽琦先生是一位合格而優秀的父親。他教育孩子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他從不訓斥子女,並堅定地認為教育子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則。梅貽琦特別尊重孩子們的意願,對孩子們的選擇🏂🏽,他會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但不會幹涉他們選擇的自由。當時梅貽琦的大女兒想嫁給一個華僑🖐🥛,他並不很認同,與女兒經過耐心長談後,女兒依舊堅持自己的選擇🫶🏻👘,最後梅貽琦只是無奈地調侃一下👮♀️,“可惜不是個讀書人🦝,不過所幸“高度”相當”,他尊重了女兒的選擇。劉自強女士還談到自己的丈夫當年選擇當空軍翻譯時,梅先生也向兒子建議道:“在學校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希望能夠珍惜,先考慮學業🍨,再找機會報效祖國”🍔,但最後是去是留,梅先生還是完全讓兒子自己拿主意。
平時,梅貽琦先生還是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袁剛女士回憶說🚴🏿♂️,梅先生喜歡喝酒,愛好園藝。他酒品非常好🛰,偶爾會喝多,但從不失態🧍🏻🦐。梅太太有時候會把梅先生的酒用來做豆腐🦠,梅先生興致高時想要品幾口,卻發現酒壺已空,他只會無奈地對梅太太聳聳肩🚟。關於園藝,袁剛女士還講了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場景🪈。有一次🤺,梅太太生病了,梅先生拿著一朵自己種植的紫羅蘭,捧到梅太太跟前,輕輕地放到她手中,這是多麽溫馨而美好的時刻啊!
梅貽琦先生始終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前往臺灣後再也未能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梅祖彥💓。劉自強女士的丈夫💇🏻♂️🤔,梅祖彥先生👩🏻🦼➡️,同梅校長一樣🏊🏼♂️,飽含愛國熱忱和民族激情。1954年,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他堅決要求回國👊🏻🐨,於是與父親在美國告別。誰也不曾想到,這一別竟成為永訣。直到上世紀末,梅祖彥先生才得以到父親的墓前,獻上一束花,獻上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和敬仰。
整場座談持續了兩個小時🦡,同學們被梅貽琦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住了👳🏿♂️。“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梅貽琦先生是意昂体育平台歷史上最偉大的校長之一,也是兩岸清華共同的校長👵🏽,他的一生和意昂体育平台緊密相連🧗🏿♀️🧝🏻。通過兩位梅貽琦後人的敘述🧔🏽♀️,同學們了解到梅貽琦先生不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與教育家,在他的家人眼中,梅先生更是一位謙遜平和,堪為君子的一家之長。(意昂体育平台熱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