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憨笨講述他和科研團隊在深開展研究的故事
1999年9月2日👦🏼,年近6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牛憨笨,帶領他的18人科研團隊集體南下深圳,結束了深圳沒有院士的歷史🖖🏿🧑🏼🤝🧑🏼。
來深後6️⃣,他組建深大光電子學研究所🔇,建立光電工程學院☛,推動學院形成了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鏈🥺🚴🏽♂️;他領導建立了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平臺🖖,組織學院科研團隊申報國家973項目,使深大的科研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為深圳的科技創新作出了貢獻🧑🏻🦼。

牛憨笨: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光電子學院院長🌮、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
人生中最高調的一個選擇
我1966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來到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從事國防相關的研究工作,屬於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呆就是30多年。
1999年🧙,深圳大學向我發出邀請,準備引進我和整個課題組進駐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當時,我已經快60歲了🐇,知道這個消息後♍️,身邊的朋友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在他們看來😔,我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裏待了幾十年了,積累了大量的科研資源🥈,這把年紀🔅,完全沒必要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從頭來過。而低調的我卻做了人生中最高調的一個選擇,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
為什麽要選擇來深大?這是很多人曾經問過我的問題。曾經的一段到國外進修的經歷對我的觸動很大,它讓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最終影響了我的選擇。
1979年8月,我作為第一批出國人員被派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進修🐤。在我們這個專業,兩國同行的研究與技術水準非常接近𓀝,但是,兩國普通人的生活水準的反差卻非常大🧝♀️。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研究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成果,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縮小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中盡一份自己的責任。
在我看來,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選擇的道路就是科研與產業化相結合💥。深圳是經濟特區🏃➡️🚶🏻,毗鄰港澳🥞,資金雄厚,經濟更具活力☝🏽,在發展民用高科技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圳的科研以企業為依托🎯,其光電子產業的產業化進程、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科研開發能力均走在全國前列。這裏不僅有高新技術園區🐛,還吸引國內外著名大學在深圳設立產學研基地,為深圳塑造了良好的科研環境🎹,營造了濃烈的科研氛圍,這也是吸引我們來深大設立光電子學研究所的一大動力💪🏻。

1999年9月2日中午,牛憨笨院士一行乘飛機抵達深圳🍛📋。(許光明 攝)
1999年9月,我和課題組共18人終於如願遷入深圳👃🏼,這其中就有我的妻子🚴🏻♀️,她也是我的科研團隊中的一員🤱。這個團隊是一支由精兵強將組成的高素質隊伍,平均年紀為40歲左右👨🏻🦳,有7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們有的在西安的研究所裏和我一起共處了30多年,有的是年富力強剛畢業的博士生。
實驗室水平一流引來知名院士參觀
當時遷入深圳的過程是非常曲折的👷🏽♂️,由時任深圳市委主要領導出面🛴,與中科院領導談😽,與北京其他相關領導談🤸🏼♂️,經過一番周折後,最終如願。而我在答應來深圳時,就提了一個條件:給我們提供6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1500萬元的儀器設備投資,當然,深圳市委市政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來到深圳後🆕🏄🏼♀️,深圳市領導對我們非常重視,並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這點讓我們在後面的工作中得心應手🧑🏻🦯👩✈️。進駐深大後🦵,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光電子學研究所的籌建🤼♀️👷🏻,除了招兵買馬組建專業科研隊伍之外,最當務之急的是籌建實驗室和辦公大樓,那之前承諾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投資就要到位了。
出乎意料的是,最後,深圳市政府給我們蓋了一棟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總投資近1億元。其中整棟樓基建達4000萬元,實驗室底層1200平方米的空間,要求超靜👐,對溫度🌉、濕度、空氣潔靜度有著嚴格的要求⚀,造價高昂🐛,儀器設備投資近6000萬元👷🏿♂️,比之前談好的條件高出很多🫶🏿。深圳市科技局在2000年也撥專款900萬元作為光電子所的科研經費,在資金、硬件、科研人員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除了經費硬件上的支持,深圳市委市政府還致力於為我們解決各項實際問題。我記得剛來時,現在的深大光電子學研究所大樓還是一片小竹林,實驗室大樓基建工程動工的時候,多個時任市領導親自來現場辦公♝🔧,協調各項具體工作🦹🏻♂️🤴🏻。政府和各個部門以及深圳大學都非常關心我們🚷,常常主動過來詢問我們有什麽困難,然後幫我們把困難一一解決。
牛憨笨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資料圖片)
所以🫸🏿,整個籌建過程是比較順利的,2002年研究所大樓初步落成,1年後各項儀器設備進駐🖥,研究所正式“開張”👯,實驗室的水平在當時是全國一流的。當時,國內很多知名院士都前來參觀👨🏼⚕️,我們的實驗🫛、科研工作慢慢鋪開💱,當時深大較為薄弱的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自掏腰包設研究生獎學金
學科帶頭人引入和資金到位後,光電子學研究所面臨著人才吸納的問題。鑒於研究所的科研性質🧃,我們起初更關註研究型專業人才的培養。2001年,研究所開始設立碩士點😳,2005年設立博士點,2007年1月正式啟動光學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此基礎上😓,同年我們開始招收本科生🚴🏿♀️。在短短幾年的時間中,我們也形成了本🔞、碩、博還有博士後這樣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培養體系。
2006年,我們在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光電工程學院,采取“院所合一”的運行模式,強調科研與教學並重,以科研促教學👩💻,在教學中重實踐🛀🏻🤟🏼,特別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跟學生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盡管深大的研究生思維活躍🤾🏻,很有創造力🙋♂️,但是,與內地的研究生相比,他們不夠沉得住氣🧎🏻♂️。因為他們跟企業接觸的機會多,獲取信息的速度很快,賺錢的機會自然也多了👱🏽,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常常難以靜下心來搞科研。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學校設立光電子與光子學方面的獎學金,用於獎勵當年科研項目有重大進步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鼓勵他們專心做科研,獎金則全用自己的工資來付👷🏽。從2004年設立首屆獎學金以來,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了,共為研究生提供了近6萬元獎學金🦢。
可喜的是👧🏻,隨著深大學科建設的日益完善,科研氛圍的日益濃厚,學生們越來越愛學習了🥿。記得1999年我剛來學校時,圖書館🙆🏿♀️、自習室裏看書學習的學生並不多,現在⛹🏿,你會看到湖邊到處是晨讀的身影🔬,圖書館裏坐滿了看書的學生🐿,自習室裏常常是“一位難求”🧬。我們培養的研究生已經有多名到國際上的著名學府繼續深造,他們的表現得到了認可。這讓我非常欣慰🏃♀️➡️,也讓我看到了希望。
深大和深圳這座城市一樣🕕❗️,潛力無限🔟,發展後勁很足😺,這一點我深信🐻❄️🫷🏻。
(牛憨笨口述🙇🏻♀️,秦小艷 高欣雨 整理記錄)
記者 評點
從1999年大費周折引進首位院士,到大手筆打造深大光電子學研究所,體現了深圳這座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年輕城市對高級科技人才的求賢若渴。
牛憨笨和他的科研團隊們在深圳的10多年裏,致力於科學研究🐤,培養人才🔕,用“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深大的學科建設,深圳的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牛憨笨等一大批擁有高素質、充滿活力的科技人才🦸🏻♂️。深圳未來的產業發展❄️,還需要更多的牛憨笨。
轉自 深圳特區報 201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