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教授柳百成做客由中科院北京分院主辦📃、文獻情報中心承辦的“科學人講壇”,帶來了“創新、強基、智能,建設製造強國”的專題講座🕘。同時🈶💇🏽,結合自己的人生工作經歷👨🏽🚒,分享了他的科學人生價值觀。

柳百成: 鑄造及材料工程專家。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學院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國內較早提出用計算機技術改造傳統鑄造行業,致力於將傳統的鑄造工藝從工匠技藝提升到科學製造的事業中去🚲,致力於振興我國製造業及推廣先進製造技術等戰略研究,在開拓鑄造過程宏觀及微觀模擬仿真新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結緣清華☄️,水木情深
從195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成為機械工程系的學生算起🧑🏽🦰,柳百成已經在意昂体育平台工作生活了68年👳🏼🔓。如今這位滿頭花發卻神采奕奕的科學老人👩🏻🦽✋,回首往事時,仍舊難以忘卻在清華點點滴滴的時光💳。
1951年10月,經過3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18歲的少年柳百成從上海走進清華園🧖🏻♀️,成為了意昂体育平台機械製造系的一名新生👰♀️。當時🪄,國內機械鑄造專業人才缺乏,清華院系大調整新設一個鑄造專業🧑🏻🦳,當學校老師告訴他國家急需機械鑄造專業人才,柳百成和全班同學服從祖國的挑選🕳,誌願到最苦、最累的鑄造專業學習。“立足國需,為國奉獻是我當仁不讓的選擇🚶➡️。自此,我就暗下決心要努力來美化和改造鑄造專業,建設祖國強大的製造業。”
沐浴在清華這座歷史名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和人文氣息下,柳百成如魚得水,暢遊於知識的海洋🥎。這裏有太多可以引以為豪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這裏匯聚著眾多曾經為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文大師、科技功勛及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傑出人物。老一輩科學家淵博的知識,尤其是愛國奉獻的精神對他的影響頗為深遠。
談起清華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環境,留在柳院士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每天吃完晚飯,同學們就去圖書館門口排隊,搶座位,燈火通明的圖書館鴉雀無聲,大家如饑似渴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課堂上👨🏽✈️🧓🏿、實驗室裏、校園的走廊🌟✌🏻、草地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清華學子專心學習💫、交流的身影。除些之外,清華另具特色的還有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大學時候柳百成是班級學生運動會及球類比賽的主力隊員,還經常活躍在荷塘月色的溜冰場……
身心愉悅的柳百成每次寫信,都把對清華“名師熏陶🧚🏽♂️,學風嚴謹,同學奮發”的深切感受和熱愛傳遞給家人。正是受哥哥影響,弟弟柳百新高中畢業時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跟哥哥同一專業👨🏻🚒:機械製造🙅🏻♀️🤘🏻。現在這一母同胞的兄弟🛸,一個是鑄造工藝與設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個是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畢業時,柳百成以優異的成績留校任教至今。可以說,清華園裏大家名師的教誨💆🏽♀️、濃厚的學術氛圍奠定了柳百成紮實的學術基礎,也為日後的赴美留學和建功立業做好了準備🪶。
留學海外,報效祖國
對現代人來說,出國留學早已算不上稀奇。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了60萬人大關。然而, 1978年中國第一批留學人員卻只有52人,名列其中的就有柳百成。
1978那一年🐊,進入不惑之年的柳百成憑借紮實功底🙆♀️𓀈、出色的外語水平和過人的業務能力🎯,連闖三關,從一批優秀教師中脫穎而出,取得了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分到的一個寶貴名額💂🏻♀️,並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首批赴美留學者的總領隊,啟程赴美😦。
“無論是小學🧑🏫、中學在教會學校打下的良好英文功底😹,還是在文革期間,自己既使被分配到校辦工廠鑄造車間從事繁重艱苦的體力勞動,始終沒有放棄刻苦學習和保持研究的努力👇🏽,這就是我能夠在國家選擇赴美留學生的層層篩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領隊的關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除了機遇的降臨👐🏿,更要靠自身長久以來所做出的積累。”柳院士感慨地說。他始終相信,知識就是力量👰🏽♀️。
留學兩年間,柳百成經歷了人生的一個個難忘的精彩片段🍟。
他們到達紐約機場👨👦,當眾宣讀簡短聲明的場景📆。“我們是為了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來,也是為了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而來🗽。”柳百成自豪地說:“這兩句還是我執筆起草的☢️。”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建交🖨。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開館的儀式上👩🏼🦲,他親眼見證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在美國大地正式冉冉升起。27天後🧑🏻🎄,在白宮草坪上,他受邀參加了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夫婦歡迎鄧小平夫婦儀式的活動場面🚂。柳百成永遠也不會忘記卓琳女士代表鄧小平語重心長地囑咐他們三句話:“努力學習、學成回國🛸、報效祖國🧼🛒。”

1979年,意昂体育平台第一批留美訪問學者攝於美國🤳🏼。前排左起第三位是柳百成。
作為訪問學者⭐️,深感求學報國責任重大的柳百成先是去了國際著名鑄造研究重鎮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學習當時最強的鑄造工程學🚞,之後轉入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習🧑🏻🏫。在電子顯微探針實驗室,柳百成見識☆、學習並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儀器——全新的現代材料測試儀器🖋,如電子顯微探針、俄歇譜儀等,充分利用這批先進的儀器,開創性地對球墨鑄鐵形貌及形成機理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大大提高了鑄鐵結晶凝固基礎研究水平。
當看到美國房東家裏八九歲的孩子居然可以熟練使用電腦進行運算和查找資料,從來沒有見過電腦的柳百成,敏銳地感覺到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巨大潛力🚝,將會帶來社會變革和世界改變。因此🧑🏼🎄,他下苦功系統學習了計算機高級語言和編程🧑🏼🎄。
進修學習的同時🧙🏼♂️,柳百成還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參觀通用、福特汽車公司等大型企業,利用寒暑假訪問了密歇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廣泛結交學術及工業界專家學者🔫,為以後的國際交往及科技合作創造條件。
從1978年底到1981年, 留學的700多個日日夜夜,柳百成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也時刻牢記著人民對他們的殷切期盼。在柳百成心中,祖國永遠是他最豐滿的少年理想、最寬廣的施展舞臺🦊👷🏽♀️、最深切的責任和牽掛⛏。
美國學生直率真誠♈️,在一次提問中問柳百成👊🏿:“對美國印象如何❗️?”柳百成回答說:“美國有很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這裏學習很有收獲。”學生緊接著追問:“願不願意留在美國?”柳百成想都沒想,就唱起一首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英文歌曲——“Home, Sweet Home”《家🙋🏻♂️、甜蜜的家》表明心誌🧚🏿♀️。家🧝🏿♂️,甜蜜的家,沒有比家更甜蜜、更可愛的地方……,在歌聲余音飄蕩的教室裏,孩子們聽懂了柳百成唱歌的寓意,他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尊敬熱愛自己祖國的人🧟♀️。此情此景🤦🏼,歷歷在目,柳百成至今難忘🕵🏿♀️。在這次的“科學人講壇”上,聽完柳院士講起的這個故事👧🏻,現場的聽眾和學生們同樣是掌聲雷動。
1981年🎼,柳百成回到朝思暮想的清華園,成為首批留學成員中第一批回國任教的海歸人員🏨。他心中也做好規劃👨🏼🍼,要將計算機信息及高新技術應用到傳統的鑄造產業中去🙏🏻,做大做強中國的製造業。
中國製造業的布局創新
從傳統的角度看,製造業一直是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繁榮和創新的引擎,對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至關重要👊🏻。經濟危機以後⛹🏿,許多國家都不約而同地強調應重新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並根據自身的國情和製造業發展狀況出臺了各具特色的振興製造業發展戰略。如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劃(AMP)💒、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韓國推出了《製造業創新3.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
柳百成分析研究世界各國製造業的發展戰略,中肯地提出中國製造業面臨的發展現狀。“中國已然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在航天工程、超級計算機👩🦲、量子通信、大飛機工程💅🏽、高速鐵路、國產航母等高技術和高端製造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產業整體仍處於全球製造業鏈條的中低端。主要表現特征就是還面臨著自主創新能力弱,許多關鍵核心技術🦓、共性技術缺失💁🏿,高端裝備仍需依靠國外提供支持🙇🏽,容易卡脖子受製於人🤦♀️。”
基於國內製造業從大到強的轉變的需要和應對新工業革命挑戰的需要兩大方面的考慮,中國應運而生發布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綱領域性文件,它圍繞實現製造強國一個(1)戰略目標;通過分三(3)步走的計劃🛞🕹,堅持五(5)條指導方針👷♂️;明確了九(9)項戰略任務;實行五(5)大工程;尋求實現在十(10)大重點領域的技術、產業突破;這就是中國製造2025的主要內容🕐。柳百成院士在報告中解讀了中國製造2025綱領文件,把它簡單概括為“1359510”。
柳百成告訴我們🥺,世界各國都將智能製造作為先進製造業發展的趨勢和主要研究方向。美國通過成立一批創新研究院組成網絡,解決製造創新過程中,從高校的基礎研究、概念研究階段到企業生產的效率與考核階段中間實驗室實驗和製造能力的驗證缺位的突出問題🏌🏽♂️🤴,為研究成果和產業化中間架設暢通的橋梁。中國和美國製造業一樣🏜,同樣面對著“中間缺失”的困擾問題。中國製造的腰桿能不能硬起來🤹🏽♀️,製造強國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很大程度取決於科技創新實力。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製造強國發展路線圖,明確以促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把增強製造業創新能力作為核心任務,提出了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工程,並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實施五大工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中國應主攻智能製造
在中國工程院直接領導下,柳百成積極參與多項重大製造業戰略研究、參與策劃製造創新研究中心的建設,提出並參與了“中國製造2025”的製訂。談及“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的未來”,柳百成仿佛打開了話匣子🫰🏽。
“中國要躋身製造強國🌉,應主攻智能製造工程👗。這就要求國家要建設一批國家製造創新中心,作為引導性創新平臺,要以機器人、傳感器、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為智能製造的關鍵共性技術基礎。此外,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是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礎,要加強工業強基工程研發,為智能製造提供技術支撐👱🏽。創新體系、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五大工程是相互聯系、協同發展的,在主攻智能製造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其余四項工程的建設。”
在柳百成看來,也許是因為國內輿論宣傳有點過頭👲🏿,“中國製造2025”曾一度讓人誤解是中國什麽事情都要自己來做👢,引發國際上的敵對和貿易摩擦。柳百成覺得,“自主創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什麽都自己做,重要的是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掌控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增強產品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中國要發展成為智能製造強國,不要吹🧖🏻,要多做少說靠實幹👱🏽♀️,核心的技術和領先的地位不是依靠輿論吹出來的。我希望中國宣傳要低調,更要實事求是。”
他還補充說,“中國在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建模與仿真領域已經具有較好技術基礎🥵,在加強發展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包括傳感、建模仿真、控製🔪、平臺等關鍵共性技術及相關相應支持軟件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只要有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方向☝️,按三步走計劃去實施⛱♝,我們有信心能趕走上美國當時的水平。但我們更要認識到🎶,全面實施智能製造,建設中國智能製造強國👨👩👦👦,仍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更需要在座的年輕人擔起重任。”
行勝於言,為人師表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在高校的學科建設、團隊、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柳百成的回答是:“身教重於言教,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
歸國後,柳百成在清華開辟了計算機技術和傳統鑄造行業相結合的新領域🤦🏿♀️,帶領團隊創新運用計算機的模擬仿真技術改變傳統鑄造行業,戰勝一個個難關,開發了國內第一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鑄造模擬軟件“鑄造之星”,長江三峽工程所用的水輪機轉輪便有他所帶領的團隊的功勞🫚,他和團隊在航空發動機高溫合金定向凝固鑄件的研發及汽車發動機鋁和鎂合金鑄件的研發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模擬仿真是需要經過驗證的。我的團隊有8個博士生,他們不是穿白大褂在做科研實驗🏦🤝,就是下到工廠做仿真。科研人員要實幹,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躁。”
在進行十分繁重緊張的科研工作的同時,柳百成還將美國“名師上講堂”的教學理念帶回清華🧑🏻🚀,重新拿起教鞭,一直堅持為研究生🉐、本科生講課🏅,傾註於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他帶頭用英語講授兩門新課,開闊學生的學科前沿思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他的每一堂課、每一次報告💩,甚至是會議上的發言,都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讓大家有所收獲🫵🏿🛗。
至今柳百成先後為國家培養了五十多名博士和大批本科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奮鬥在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和企業等各個領域的一線🦅,其中不少現已成為行業領域年輕的學科帶頭人,正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對下一代年輕人,柳百成總結有20字、五句話的忠告:“愛國奉獻👸🏻、敢於創新、頑強拼搏👩🏻💼、健康體魄🫐🦩、全面發展👨🏻🦳🧐。”他還積極鼓勵同學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後記:
幸福的人生就是做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這種興趣能給人持久的追求和無限的激情🤵🏻。如今的柳百成——這位滿頭花發卻神采奕奕的科學老人🫗,仍舊保留著一顆熱愛祖國✋🏻👑、服務人民🪠、不斷創新、勇於拼搏😸🧑🏿🍼、行勝於言的心🔇;仍然以滿腔的熱情、無悔的執著,奮鬥在科研和教學的第一線🏃♀️,出國調研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解讀宣講《中國製造2025》,為年輕學子們講學術人生和科普知識👱🏽♀️🖼;他始終站在製造技術學科的前沿和高端,推動更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