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上海的天空看不到星星。就在清晨,一顆科學巨星在這裏隕落。錢偉長,離開了,在2010年7月30日這個炎熱的夏日。
晚8點,上海大學校園內的下沉式廣場上,同學們自發組織了悼念活動,追思他們敬愛的校長。而明天,更多的人將前往學校設立的悼念場所緬懷錢校長。
出身書香門第、接受中西文化熏陶的錢偉長
,在他98年的人生中,成功地完成了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等多重角色,留下了讓後人景仰的卓越和輝煌。
“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在“三錢”中最後一個辭世,錢偉長的離去為一個時代的自豪記憶畫上了句號,也給後輩留下了無限的激勵🧑🏽⚕️。
上海大學教授戴世強曾在錢偉長籌建的上海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擔任過5年所長,他說:錢偉長先生的辭世,是我國科技事業的巨大損失!是我們學生後輩的最大的痛!然而,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悼念他的最好行動是:像他那樣生活,像他那樣戰鬥,以加倍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錢偉長的科學之路成就斐然;1941年,發表了深受國際學術界重視的第一篇有關板殼的內稟理論論文,當年他獲得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42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所工程師,在“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計算設計、火箭彈道和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計算方面的研究;1946年,與導師馮·卡門合作發表《變扭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1947年,在正則攝動理論方面創建的以中心撓度wm為攝動參數作漸近展開的攝動解法,在國際力學界被稱為“錢偉長方法”;1948年,在奇異攝動理論方面獨創性地寫出了有關固定圓板的大撓度問題的漸近解,被稱為“錢偉長方程”;1956年,出版我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創辦了“力學研究班”,該班學員大多成為我國從事力學研究和教學的領軍人物🙌🏼。
有人說,錢偉長太全面了,他在科學、政治🚴🏻♂️、教育每個領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無法企及的🕺🏻。而錢偉長一直強調:“我沒有專業,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他用畢生報國之路詮釋了自己的專業:愛國🏊🏿♀️👩🏿⚖️。
錢偉長的報國之路始於棄文從理。1931年,18歲的錢偉長以中文🥻🌚、歷史雙科兩個滿分成績進入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學習。但就在入學第三天,“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青年學生紛紛罷課遊行,要求抗日🧔♀️。受愛國情緒的激發,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踏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由於錢偉長物理僅得18分,時任清華物理系主任吳有訓先是堅決不允,後又被這個學生的誠摯熱情打動了,他對錢偉長說:“你先在物理系學習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試,你的物理和高等數學的成績達不到70分的話,再改學文史不晚。”錢偉長欣然接受了這個條件🛌🏽。等到他從清華畢業時,吳有訓教授已經非常器重這個有誌氣的青年人了,把他收為自己的研究生。
1940年夏,錢偉長從上海啟航,開始了公費留學生活。而在功成名就之時,錢偉長選擇了回國。
抗戰勝利後,錢偉長以探親為由回國🐞。回國後,錢偉長到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困難🎢。1948年友人捎信給錢偉長,告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工作進展較快,希望他回該所復職,攜全家去定居並給予優厚待遇。於是,他到美國領事館申辦簽證,但在填寫申請表時,發現最後一欄寫有“若中美交戰,你是否忠於美國?”錢偉長毅然填上了“NO”,最後以拒絕赴美了事。
解放後,錢偉長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進入了他學術上的第二個豐收期,與錢學森、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三錢”。1954年,錢偉長和他的學生合著的科學專著《彈性圓薄板大撓度問題》出版,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運用系統攝動法處理了非線性方程🍠。“錢偉長法”被力學界公認為是最經典、最接近實際而又最簡單的解法。在第二年,這一成果獲得了國家科學獎📻。
“必須實行開放式的辦學”
在上海大學,教學樓與教學樓之間全部有回廊連通,學生的宿舍也都是文理科混搭編排👒。下課鈴一響,通道上就有著川流不息的學子,在錢校長鋪就的通道上趕往下一個課堂🌥。
錢偉長平日裏飲食起居的場所坐落於延長校區的樂乎樓,僅七八十平方米,房間的布置非常簡潔。錢老在上海沒有房產,他說他喜歡住在學校裏,因為可以隨時隨地看著他一手創建和發展起來的上海大學🛟。
錢老經常到校園裏散步。看到學生穿梭在校園裏,步履匆匆地趕往教室上課,他會興奮地點頭說:“很好!”學生們看到錢校長都會熱情地上來打招呼,對於學生的合影請求,他總是來者不拒💩、積極配合。
1983年,70高齡的錢偉長以年輕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前身)校長。歷史留下了這樣的見證:40多年前,錢偉長懷揣“科學救國”之心,從上海出發,負笈北美,成就其科學研究之輝煌;如今,他在古稀之年猶抱興國之心,又從上海開始,潛心辦學,欲再鑄其科學與教育事業之新的輝煌。
上海大學原校辦主任🙍🏼、現在學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專門從事錢偉長教育思想研究的曾文彪說:錢偉長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他主張拆除四堵墻——學校和社會之間、校內各系科各專業各部門之間、教學與科研之間、教與學之間的墻👨👩👦👦。他在上海大學的所有教學理念都是從這個核心理念延伸出來的🐿。而其辦學的目標也非常明確,就是辦興國的教育,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出發點。
上海大學的學期製度在全國高校裏獨一無二,每年三個學期,每學期10周講課,2周考試,半星期休息,暑期為13周🍆。事實證明短學期製非常利於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師精簡教材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延長暑假,可以給教師充分的時間備課和進行科學研究;對學生而言,短學期製的考試很像老學製的期中考試,學生易於準備,更重要的是,學生也有充分的時間參加社會實踐🙋🏼♀️。
除了短學期製,上大還有另外的兩製:學分製、導師製。而這“三製”的創始人都是錢偉長🧑🏻🦼🏬。
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和原上海大學組建新的上海大學,他繼續擔任校長,一直成為全國在位的最年長的校長🛣。
從擔任校長開始,每年參加本科生𓀐👊🏿、研究生的畢業典禮,與畢業生們合拍畢業照,已經成為錢老堅持出席的活動,直到他的身體不再許可🐊。每年炎熱的7月,錢校長會頂著烈日,奔波在延長👩👩👦、寶山🚯、嘉定三個校區,和每一個班級拍一張畢業照。他坐在第一排的中間,用發自內心的笑容,目送學生。
很多畢業生都細心珍藏著與錢校長合拍的畢業照🍁。在上海大學,不是所有的學生🐆、老師都見過自己的錢校長,但是在他們心中,錢校長的理念思想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錢老給這所學校烙下的印記已經成為一種天然的養料。在上大的BBS上,同學們留下了這樣的感言:每一個上大的人,踏著堅實的步子,在向未來前進🧒🏼。每一個上大人要自強不息,對得起錢校長的期望。(曹繼軍)
轉自 光明日報 201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