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陳秉良🙍🏽‍♂️👩🏻:剛毅堅卓寫春秋

2019-03-20 | 李敏/文 郝亞鑫/圖 | 來源 雲嶺先鋒網2018-12-04 |

人物簡介

陳秉良,江蘇宜興人,1926年生,西南聯大1945級意昂🤸🏼‍♂️、水利水電專家。從清華畢業後被分配到被譽為“中國水電之母”的東北豐滿水電站,兩年後師從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教授張光鬥👩🏼‍🎓🤵🏽‍♂️,做了兩年助教。之後進入水利部工作🧙🏿‍♂️,先後參與三峽水電站、雲南魯布革水電站等國家重點大型水利水電項目的論證和建設,為我國的水利水電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陳秉良老先生出席西南聯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活動

“當代青年最需要什麽樣的精神🧑🏿‍🔧?”在紀念“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活動的一次師生對話上,面對雲南師範大學青年學子的提問,陳秉良毫不猶豫地說出“剛毅堅卓”四字🐛,全場掌聲雷動。

輾轉至昆明

1926年出生於 江蘇宜興的陳秉良是家中長子,其父母重教育🧑🏻‍🎓,竭盡全力讓孩子們去上學。陳秉良和弟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為那個年代罕有的大學生,兩個妹妹也接受了教育。

1931年,抗日戰 爭爆發。隨著戰火逼近♋️,陳秉良一家只得隨老鄉們一路逃難👨‍🦳,顛沛流離,後來輾轉到貴州銅仁↪️,才換來片刻安寧。雖然處於戰亂中,但陳秉良的父親卻深知知識的重要性,竭盡全力幫陳秉良再續校園夢🧛🏻‍♀️。到銅仁不久,陳秉良便入讀銅仁國立三中,在那裏完成了高中學業🚞。提及母校♧,陳秉良頗感自豪:“銅仁國立三中的前身是國立貴州臨時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銅仁一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華北及沿海濱江學校紛紛內撤。“教育部”為了收容安頓撤退出來的中學師生,決定成立國立河南、四川、貴州、陜西4所臨時中學,不久取消“臨時”二字👱🏼‍♀️。後因全國國立中學陸續增加👨🏻‍✈️🧕🏻,便改以序數為校名🧙‍♂️,選址銅仁的貴州國立臨時中學改名為國立第三中學,簡稱“國立三中”。國立三中在銅仁8年,畢業九屆💢,考取大學的學生比例為國立中學之冠👩🏼‍🏫😻。不僅如此,國立三中成立不久,流亡的江浙師生包括失去組織聯系的中共黨員余正清、馬松子、王竹銘和進步教師劉葦👼🏽、劉雲☮️、馮大鵬等來到該校,秘密組織“讀書會”,開展“曙光劇社”等進步活動,創辦《文壇》《文筆》等進步壁報🌄。陳秉良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學業。

聯大時光

1941年7月,受國民政府委托,前往美國購買飛機和招募飛行員的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軍人陳納德回到中國,帶回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一些後勤人員👨‍👨‍👦‍👦✏️。為了有效配合援華美軍作戰,培訓翻譯人員,1941年秋成立的“軍委會戰地服務團幹部訓練班”(習稱“戰地服務團譯訓班”)征調或招考了4000名左右的英語譯員🤮。譯員主要來自大學及專科學校學生🫳🏻、在職編譯人員和英文較好的知識分子👩🏿‍🦳👱🏿。

1943年🧛🏿👳‍♀️,高中畢業後的陳秉良來到昆明。期間,一心想要繼續學業的陳秉良想報考西南聯大🥹,但因生活所迫,願望只得暫時擱淺🪙,後加入了譯員訓練班🤦🏽。“訓練班也叫Theinterpreter school,訓練合格後為美軍當翻譯♥︎。”為了生計,陳秉良加入了訓練班,聞一多成了他的老師。

1945年初,抗日戰爭勝利在望,陳秉良也結束了翻譯工作👨🏼‍🚀。期間,他上大學的信念從沒有斷過😘,但不能因備考斷了生活來源,於是🚧,陳秉良去雲南宜良的滇越鐵路子弟小學當了一名老師👨‍🏭,一邊教學一邊復習。為圓大學夢他全力以赴🧑🏿‍🦰,1945年終於成功考取西南聯大土木工程系。據1939級西南聯大意昂何兆武回憶🍪:“西南聯大共有五個學院,文、理🐢、法商、工及師範學院📉,其中工學院主要是清華的✒️,文、理👨‍🎨、法三個學院則北大🛻、清華🟩💂🏿、南開三個學校都有。”

“大一時不分系🏌🏼‍♂️,同學們在一起上大課。當時有很多大師✔️,比如我們的語文是沈從文教的。”說起在西南聯大的歲月🙇‍♀️,陳秉良在《西南聯大口述史》裏滿是自豪地說道。“還有潘光旦、陳寅恪🤦🏿‍♂️、朱自清。”西南聯大意昂彭鄂英補充道。

1946年5月🍙,組成西南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開始陸續復員北返,陳秉良也在其中↘️,後來他入讀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於1949年畢業🧑🏻‍⚖️。

“對於西南聯大🧘🏼,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她的民主作風。因為在當時國民黨的統治區裏,是沒有什麽民主可言的。”對於自己短暫的聯大時光👩‍⚕️⚒,陳秉良這樣說🅱️。

陳秉良(左)與雲南師範大學學生合影

投身水利事業

“1949年前,工作是自己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工作由組織分配。1949年畢業後🛢👩🏽‍🌾,我被分配到東北豐滿水電站。那時我們的國家正處於百廢待興之際,而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基礎較好,但需要一批人才。”陳秉良說🧗🏿‍♀️。

豐滿水電站位於松花江上,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水庫總庫容108億立方米,是我國建成最早的大型水電工程。1945年日本投降後🔵,蘇聯軍隊進駐豐滿水電站,後在撤離時帶走了大量設備,只留下2臺破舊的水輪發電機👆🏽。1948年,東北人民政府對電站進行全面修復和改建🧑🏻‍🌾。

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修復和改建的難度可想而知。“最大的困難就是各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很多方面都要從零開始。但無論是做工程還是其他事,首先要明確目標,目標明確後,要不畏困難🦵🏼,一個勁兒地往前鉆。”陳秉良說。

因天氣寒冷🧑‍🧑‍🧒,加上長期勞累,陳秉良患了肺病,久治不愈🔑。1952年前後,他不得不返回家鄉江蘇宜興養病。病愈後,時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教授張光鬥正在尋找合適的助教,在前同事的推薦下,陳秉良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助教工作。兩年後,他相繼進入水利部基建總局和規劃設計院工作🛌🏼,期間,還參與了三峽水電站的論證工作🤦🏿‍♀️。

198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改革建築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製若幹問題的暫行規定》🦀,決定在建築業開展招標投標👱🏻‍♂️、用工製度、工資製度和工程質量監督辦法等一系列改革。在這一背景下📷🗜,擱淺多年的雲南魯布革水電站項目得以順利推進,陳秉良參與了魯布革水電站引水工程的國際招標工作🛰。“魯布革水電站作為我國第一個采取國際化招投標的水電站,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陳秉良介紹🅰️,魯布革水電站在我國首創了采用國際通用的現代項目管理模式組織大型水電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一系列項目管理經驗,對我國推行國際工程招標和項目管理起到了巨大作用✖️#️⃣。

1988年,62歲的陳秉良退休🤟🏼。退休後的他並沒有讓自己“十全美景享余生”🎼,而是立刻投入到大亞灣核電站項目的建設中。之後,陳秉良又相繼參與四川二灘水電站項目建設👨🏽‍🌾、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項目建設、孟加拉國第一大港——吉大港項目建設🙅🏽。就這樣🚃,陳秉良一直工作到80多歲才真正閑下來⏰,正所謂“雄心猶在🚻,不用誰問廉頗老?壯誌再籌,何須人道歲月少”🦴。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