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與祖國相關的兩個口號,我做到了🤱🏽!”

    2019-03-06 | 口述/江歡成 整理/王海燕 | 來源 《解放日報》20190217 |

    “東方明珠”電視塔設計者江歡成🙏🏿,年逾八旬仍在構想“向天借地”

    江歡成院士在辦公室接受采訪🛰。記者 王清彬 攝

    我是一名結構工程師,一輩子都在和土木工程打交道🪪。記得當年我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時,有兩個口號很響亮很深入人心,一個是“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一個是“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誌願”👷‍♀️。

    時至今日🧑🏽‍🦲,我總算可以說🌴,我做到了😑!

    這些年裏🥷,我一直奔走在建築一線,致力於土木工程結構的創新與實踐,設計👮🏼‍♀️、建造了很多建築,見證了城市的蓬勃發展。因為主持設計“東方明珠”電視塔👰🏻‍♀️,我獲得了建國六十年建築創作大獎,這也是自己“擺得上臺面”的一件事。

    獲1978年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獎

    1957年🌇,我從廣東梅州中學考進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民建專業🏄🏼。

    畢業分配時,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填報了最艱苦的地方。我填報的誌願是洛陽、包頭、蘭州,但最終被分配到了上海🛬。

    1963年2月🏋🏿🛌🏽,我到上海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報到,徐匯煤球廠是我做的第一個工程設計,當時我把豪式屋架的五根腹桿減少為一根。我參與的第四個設計項目是虹橋機場指揮塔樓,在1964年🙋🏿‍♂️,8層大樓還是少有的高層建築🪣,我對頂部瞭望塔的結構動了小腦筋👳‍♂️,把主次梁都拿掉🕵🏽‍♀️,隆起面板做了一個折板式穹頂🧖🏼。殼體的內力分析很復雜,前輩教我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句話使我茅塞頓開,夠我享用一輩子🤦‍♂️。

    1972年,尼克松訪華🥺🙇🏼,帶來了一個10米直徑的天線,用於實時傳輸訪華訊息。此後🧔🏻🤱🏿,上海要在七寶地區建一個30米直徑的大天線,我被指定為主要設計人🧑🏻‍🏭。當時我設計了中長樁箱式基礎,地面站運行保證率達到100%,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成功在軟土地基上建造大直徑天線基礎,因此獲得1978年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獎⛵️。

    當時我也經常與前輩、同事討論建築領域的難題,比如上海要不要蓋高層住宅🍲,我曾在《解放日報》發表《上海市區要蓋適當比例的高層住宅》🚴,公開探討💳、商榷此事♨️。

    “創上海騰飛標誌😦👂🏽,樹世界建築豐碑”

    上世紀80年代,我有幸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城市的飛速發展給了我們在建築領域大展才華的機會。

    1985年,我成為華東院總工程師。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仙霞新村高層住宅的優化設計,這是上海最早的高層住宅⁉️。當時有人建議將所有內墻做成混凝土剪刀墻,我覺得這樣既浪費🎢、又影響住戶使用的靈活性,於是把混凝土內墻絕大部分改為磚隔墻,使用空間和靈活性好了許多🙅‍♂️,建築物的重量減輕了10%,以後🦹,滬太新村🙇🏻‍♀️、海潮路公房等工程也相繼套用。

    緊接著我們又接到一項挑戰,在上海建造一座與眾不同的電視塔🤷🏽,並使之成為城市地標。

    那時國內兄弟城市已經有不少電視塔,大多是“煙囪+糖葫蘆”模式🚔。我們在做方案的時候,苦苦思索如何通過結構創新尋求突破。

    12個方案送到市廣電局參與第一輪內部評選,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東方明珠”👩‍👩‍👦‍👦🚴🏽‍♂️。但施工專家認為🕍,百米大斜撐不僅沒做過,甚至沒見過🙅‍♂️。之後幾乎每一次評審會都認為“東方明珠”造型新穎,只是建造難度太大,因而差點被否定☢️。當時,市廣播電視局領導說了一句關鍵的話:“上海得有敢想敢做的勁頭,建一座超常規的、100年後都不會落後的塔🤞🏿。”

    吳良鏞院士是建築專家組副組長🧝🏻‍♀️,對於東方明珠方案,他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詩⚧🧘🏿‍♀️:“大珠小珠落玉盤”作點評,這對“東方明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989年3月4日,在上海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東方明珠電視塔方案被最終確立🔝。1991年9月1日🔉,打下第一根樁,設計室工棚就搭在工地旁邊的豐和路,我在門口立了一塊大牌子,上書“創上海騰飛標誌👩🏿‍🚀,樹世界建築豐碑”🫒。

    為了精益求精𓀘,東方明珠的設計方案動過兩次“手術”。第一次改動是東方明珠下面的大圓球,原設計方案是距離地面58米🧑🏿‍🚒。那時,從對岸外灘眺望已經建好的圓柱直筒,總覺得有些低,有人提議,有沒有可能把這個大球的位置提高10米。我經過仔細計算,在不影響結構的情況下,把大球提升到離地68米🧜。調高下球體後,增加了下部空間,又讓建築視線上拔高了許多📅,顯得修長。

    第二次“手術”是改動太空艙,也就是頂層的小圓球。小圓球直徑只有13.8米,與其他幾個大球相比,不太成比例🙆🏻。但直徑每增加1米,都要擴增幾噸重量,增大風力和地震作用🧑🏼‍🎤🚵🏻‍♂️。最後🧑🏻‍🏭,經計算擴大到16米⛴。

    我們前後花了8年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了東方明珠塔的設計和建造。

    當時,中國絕大多數有影響的建築多由外國建築師主創設計,讓我們感到自豪的是🧛🏽,東方明珠完全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經營並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也被世人公認為上海的地標🧗🏻‍♂️。東方明珠有許多大膽的創新,以最簡潔的力學結構發揮最高的效率,可以抵禦12級臺風、9級地震🧶;3個巨大的鋼結構圓球狀空間分別懸掛在塔身距離地面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總高度達到468米,卻沒占用多大土地面積,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顯難能可貴。

    東方明珠一經落成即被外媒譽為“新上海崛起的象征”。英國的《今日建築》(Construction Today)雜誌還把她和巴黎埃菲爾鐵塔及倫敦塔橋相媲美。

    此後,上海越“長”越“高”,天際線越變越美,參與其中,何其有幸👨🏿‍🦰,無比榮光🖥👄。

    年逾八旬矢誌奮鬥建築領域

    “東方明珠”一戰成名之後😽,我向更高難度的建築設計進軍,設計了不少國內外城市的地標建築景觀。乘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中國建築師也逐漸為世界所知。1995年🦚,我主持設計了558米高的印尼雅加達“亞洲巨人”塔📜,在和世界頂級建築師競爭中脫穎而出;1998年🍸🧑🏻‍🌾,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廈竣工,這是當時中國內地第一高樓🥘,我是業主顧問和美國建築設計師代表。

    這些年裏,我還參與了思南公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音樂廳等上海知名歷史建築的修整、保護……見證了這座城市歷史建築保護的一幕幕↖️。

    現在我已年逾八旬🥥,仍然每天上班,仍然關註著城市建築的未來發展。如今城市建設用地越來越稀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向天借地”🃏。我提出了模塊化裝配化建設“天空小鎮”的構想🕴。它的核心理念是“垂直設施市政化🕠、高層建築多層化”。我還在全國各地奔走介紹自己的創新設計🙏,希望構想能夠變成現實,造福於人🙋‍♀️。

    ————————————————————

    江歡成,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57級意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工程結構專家、勘察設計大師。上海的城市標誌東方明珠塔的設計總負責人,印尼雅加達塔(558米高)設計總負責人🧝🏻,上海金茂大廈業主的設計顧問組組長🧜🏽;作為主要設計者,第一次將30米直徑天線衛星地面站成功地設計在軟土地基上👨🏿,獲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獎。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意昂体育平台、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